APP下载

童诗里的野孩子

2024-04-29关胜

光明少年 2024年2期
关键词:红太阳野孩子果酱

关胜

我痴迷于那些充满天真的句子,它们隐藏着对未来世界先知般的预言。泰戈尔、顾城、密斯特拉尔、谢尔·希尔弗斯坦等诗人的儿童诗,在少年时代走进我的生活里。至今,我仍然能记住他们童诗中有趣的诗句。

不想写作业的泰戈尔,在妈妈督促写作业时,期望“为什么黑夜不能在/十二点钟的时候来到呢?”芬兰瑞典语女作家伊迪丝·索德格朗站了一个夜晚,在台阶上看星星时写下“你别赤脚在这草地上散步/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

每次读这些伟大诗人的童诗时,总会被他们稀奇古怪的想象所折服。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这样的方式表达。顾城的《安慰》一直是我儿童时代念念不忘的一首诗:

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妈妈发愁了/怎么做果酱/我说:别加糖/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

我曾把顾城的诗改编成一个故事:

在一个忙乱的正午,也许厨房里早已被各种食材所堆满。客厅里,重要客人正等着吃饭。母亲早已被三明治弄得什么也顾不过来,偏偏这时果酱还不见了。顽皮的孩子说,我知道果酱在哪里。母亲满怀期待地跟着,结果孩子指着窗外的红太阳说,这不是吗?我想,如果你这么做的话,现实中的母亲一定会被你这个淘气包气得跺脚。诗意的语言创造一个美妙的世界,提醒我们,忙碌时别忘记生活中还有迷人的诗意。

我们来看看儿童诗中的野孩子。红太阳怎么能说成果酱呢?这太不符合生活常识了,“星星”怎么会碎落在地上?这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野孩子发出的声音,更是想象力赋予了这些事物不同的“意义”。诗人为红太阳建立了一个“果酱”的意义,为“星星”建立起一个“会碎”的设想。这个意义不一定是功利的、理性的,却能引领孩子大开脑洞,发挥想象力。

再比如,火仅仅是火吗?不是的,这些日常符号化的事物可以幻化。“火”在诗人眼中也许可以变成山羊的“一道美味午餐”。对于孩子们来说,讲了多少遍的读书重要性,远远不及引导孩子吃棒棒糖时,从吃的层面上领略这种吃食的美感,或者是把一次出游的机会,想象成放逐自由更具有特殊意义。

放下理性评判,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些在现实生活里荒诞不经的想象,恰恰能开启儿童诗的启蒙。

读懂一首诗,最重要的是要读懂诗中所蕴含的意境。什么是意境?要了解这个概念,我们首先要明白物象和意象之间的区别。所谓物象,就是不带任何情感和思想的客观事物,比如一个村庄、太阳、晚霞、烟雾、树、乌鸦等。这些都是客观的存在。我们的内心世界就是一个没长大的野孩子,也是一个大染缸。你可以想象一下将这些物象“扑通扑通”地丢进去,经过野孩子的揉捏之后会变成什么?大概就变成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之类的句子。诗中的每个词语都是一个意象,而意象和意象之间搭伙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秋日黃昏冷寂的独特意境。

读诗要从野孩子染色后的意象开始。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说:“在一粒沙子中看见一个世界,在一朵野花中看见天堂。”在一个微妙的意象里,也往往蕴藏着诗人波涛汹涌的情感世界。

诗人是野性的,头脑中的野孩子带着我们以不同的视角,看见平凡的世界里非凡的诗性,寻找“荒诞”的意义,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打破庸常化单调的生活,丰盈我们的世界。儿童诗就是野孩子的化身,也是诤友,它坦荡不羁的语言,有时恰恰能惊醒我们失去意义感的噩梦。

回归童趣,有时候就这么简单。

猜你喜欢

红太阳野孩子果酱
果酱
木工课——《野孩子乐队》
夏天做个野孩子
爱的果酱
爱的果酱
脑癌患者三月治愈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癌症是可控制的慢性病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户外运动:做一个野孩子
优秀仍换不来父爱,14岁“野孩子”堕落酿惨祸
日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