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4-04-29夏季芳
夏季芳
摘要: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能力,其锻炼与提升有利于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易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教材、生活以及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展开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教学 数学教学 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以数学概念为思考的依据,有抽象性的特点,每一步推理都有充分依据的一种思维能力,因此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对概念的灵活运用能力,不能过于强调事物的逻辑性,忽视学生的思维特征、差异性。同时,教师也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固定思维,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从教材入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掌握学生思维的特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开展教学。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具有创造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概念,将数学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凸显出来,使学生通过对概念的探索,学会用自己的话将数学概念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初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有理数”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特征。有理数的概念中涉及较多的数学名词,且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比较弱,因此学生的思维难以转换过来,容易出现不能明确有理数分类等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通过画图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判断有理数的概念,如可用画圈分类的方式来表达按性质符号分类有理数,使学生明确正数、负数以及零的有理数划分方式,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将有理数的概念表达出来。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以图画的形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地区分有理数,使学生学会以归纳和类比的方式掌握概念,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合理思考、正确思考的能力,不仅是学习数学的必备能力,同时也是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必备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将生活因素融入在教学中,将实际生活与数学题作对比,让学生在分析、探究中提高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
例如:在“平行线的判定”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使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数学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使用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用平行线的概念来解释生活现象。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木工师傅在工作中常用的角尺工具,让学生判断使用角尺工具能够画出平行四边形,并说明原因。这些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简单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可依次提出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推理,如“1.为了加固木屋,要将一根横梁BC加在屋架上,使BC∥ED,如果∠ACB=31°,那么∠ADE为多少度?2.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木棍都垂直与一条木棍,那么这两条木棍平行吗?”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表述简单的平行概念,引导学生一步步推理平行线的判定条件,有利于让学生学会思维转换,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多样性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固定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指思想能力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强并不等于能够解决较难的数学问题。灵活运用已学知识与基础知识对逻辑推理非常重要,并且逻辑思维具有较强的开发性与灵活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改变学生的固定思维,引导学生学会转变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数学问题,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多样性的联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固定思维,教师就要注重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引导、激励为主,促进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使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及自主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有效打破学生的固定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问题,掌握数学知识。在开展教学前,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依次提出由简到难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合作探究数学问题,如:“1.出示三角形图片,让学生判断图片中三角形是否为全等三角形。2.变换三角形摆放角度与方式,让学生说一说每组图形的变化过程与三角形在变化后不变的地方和变化的地方”。这种教学方式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使学生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分析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判定方法,从而有效打破学生的固定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总结
综上,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开展教学,采用引导的方式,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与自主探究的时间,采用多样性教学方式打破学生的固定思维,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灵活应用基础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