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薏苡仁炮制品研究热点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2024-04-29张华李雯婷于欢曾展何庆英陈晓凡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研究中心南昌0004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60075

江西中医药 2024年4期
关键词:炮制制品发文

★ 张华 李雯婷, 于欢 曾展, 何庆英 陈晓凡(.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南昌 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研究中心 南昌 0004;.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成都 60075)

薏苡仁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1],性凉,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等功效,具有抗肿瘤、抗炎、调节免疫、抗氧化等作用[2],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水肿、脚气[3]、皮肤病[4]、肺癌、胃癌等。鉴于临床患者个性化诊疗需求,薏苡仁炮制品应运而生。从古至今,薏苡仁炮制方法丰富,目前国家和地方炮制规范收载的薏苡仁炮制品主要有麸炒薏苡仁、清炒薏苡仁、法薏苡仁等[5-6]。薏苡仁作为健脾渗湿的良药,其疗效可靠,但目前其炮制品之间成分差异与临床应用尚不清晰,缺乏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与参考。

近年来,各大院校、医院、药企纷纷投入到薏苡仁炮制及应用的工作中,并涌现出大量有关于薏苡仁炮制品的源流考证、品质评价、临床应用等文献,但目前针对这一学科宏观性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尚未出现。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通过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对薏苡仁炮制品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归纳,对文献的发文量、发文机构、发文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分析,以期全面展示薏苡仁炮制品的研究现状,并为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及思路。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数据来源与检索来源

检索CNKI,以“主题=炒薏苡仁+麸炒薏苡仁+法薏苡仁”进行检索,来源为所有期刊,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日。

1.2 文献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内容包含薏苡仁炮制品;(2)公开发表的文献。排除标准:(1)会议、科普、通知、报纸等文献;(2)重复发表或已经撤回的文献;(3)内容缺失的文献。

1.3 数据分析

将纳入文献的题录以Refworks格式导出,去除重复文献,文件最终命名为“download_txt”格式,利用CiteSpace转换数据、绘制可视化图谱。

关键词规范化:将“薏苡仁油”“脂肪酸”“薏苡仁酯”合并为“薏苡仁脂肪酸及酯类”,“名医经验”“医案”“验案”合并为“临床经验”,麸炒情况下将“炒薏苡仁”改为“麸炒薏苡仁”,“炮制方法”“炮制工艺”“炮制品”合并为“炮制”,“健脾利湿”“健脾除湿”合并为“健脾祛湿”,“辨证施治”合并为“辨证论治”。

参数设置:时间分区设置为1995—2023年,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选择:作者、机构及关键词,“TopN”阈值设为50,关键词阈值为5,作者阈值为2,其他为软件默认值。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进行年度发文量统计分析。

关键词的可视化可以呈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CiteSpace 6.1.R6软件分析关键词共现。在关键词共现基础上,通过对数似然比算法对关键词进一步聚类分析。对于聚类图谱中网络模块聚类值(ModularityQ)>0.3表明聚类有效结构显著,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0.7说明聚类结果同质性与可信度高。关键词突现是指短时间内频次显著增加,通过突现强度及时间判断此领域研究趋势。在关键词聚类视图结果上进行时间线图谱绘制,以X轴为引文发表年份,Y轴为聚类编号绘制时间线图,可以得到聚类发展的时间跨度和研究进度。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初检得到文献361篇,经筛选最终纳入280篇。

2.1 发文数量和趋势分析

对薏苡仁炮制研究的发文趋势图进行分析,大致分为3个阶段:1995—2004年为平淡期,发文量较少,年发文量均在10篇以下;2005—2014年为增长阶段,2005年发文数量激增,此后发文量年均10篇以上,2014年最高,达24篇;2015年后维持原来稳定速度。见图1。

图1 年度发文量

2.2 核心作者

对纳入统计的280篇文献的作者进行合作网络可视化分析,共获得297个节点,280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6 4,见图2。发文量前9的作者为杜伟锋(5篇)、葛卫红(5篇)、徐葱茏(4篇)、应泽茜(3篇)、罗云云(3篇)、赵金凯(3篇)、陆兔林(3篇)、刘明贵(3篇)、寿旦(3篇)。表明薏苡仁炮制研究领域已形成核心作者团队,从作者合作网络图可以看出,目前已形成以杜伟锋-葛卫红-赵金凯-罗云云为核心的大型研究团队,以徐葱茏-陆兔林-刘明贵等为核心的中型团队。其中,杜伟锋团队致力于中药炮制及质量控制研究,探究薏苡仁在不同炮制方法及条件下的质量与成分变化。徐葱茏团队主要从事中药饮片的生产与开发研究,主要研究法薏苡仁成分与质量。各团队内作者合作紧密,但团队间合作较少。

图2 作者合作共现图谱

2.3 研究机构

发文数达2篇及以上的机构有41家,超过5篇的有6家,主要的研究机构分别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下属院系、江西景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西中医药大学等,见图3。机构合作网络中,大部分合作机构主要为同一地区的高校、附属医院及药企,缺乏全国范围内高校、医院及药企之间的紧密合作。

图3 机构合作共现图谱

2.4 关键词

2.4.1 关键词共现 规范相近词语,将高频中介中心性关键词分类,见表1。共形成287个节点及468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1 4,最大的节点为薏苡仁与临床经验,见图4。除两大节点外,频次较高的有炮制(19次)、提取工艺(15次)、正交试验(12次)、响应面法(12次)、用药规律(10次)等。频率与中心性均较高(Centrality≥0.1)的词汇有薏苡仁、临床经验。研究类型较多的是临床经验与用药规律;在实验研究中,最多的为炮制与提取工艺,用到最多的方法为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主要探索炮制工艺、成分提取的最佳条件,关注其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规范薏苡仁炮制品的质量标准;临床经验上,许多名老中医辨证论治常应用薏苡仁及其炮制品健脾祛湿,治疗脾胃病、关节炎、腹泻、胃癌。

表1 关键词频次分布情况表

图4 关键词网络共现图谱

2.4.2 关键词聚类及时间 在CiteSpace中使用对数似然比算法对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显示,模块聚类值(Q)=0.715 7(>0.3),提示网络结构显著聚类有效,平均轮廓值(S)=0.939 2(>0.7),网络同质性高聚类可信。聚类图谱中形成9个关键词聚类,选择相关的8个聚类进行可视化见图5,并展示各聚类中的详细信息见表2。分析表中信息,可将这8个聚类进一步归纳为三大类:临床应用、炮制与提取工艺研究。#0、#1、#2、#4、#7均与临床应用有关,名老中医在临床治疗中常用到薏苡仁及其炮制品,主要用于健脾祛湿,治疗腹泻、消化性溃疡或皮肤病如扁平疣等,在小儿发热、呼吸道感染治疗中也有应用。#5、#8与炮制相关,研究内容包括炮制工艺优化、炒薏苡仁和法薏苡仁的质量评价、炮制前后有效成分对比等。#3为提取工艺,主要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薏苡仁脂肪酸及酯类与薏苡仁多糖的提取。表明薏苡仁炮制品在临床中应用较多,主要用于健脾祛湿;其炮制与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是研究重点,主要研究成分为薏苡仁脂肪酸及酯类与薏苡仁多糖。

表2 1995—2023年薏苡仁炮制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

图5 关键词聚类图

对关键词进行Timeline可视化,以探索自1995年来各个阶段的研究主流及动态演进过程,见图6。聚类#0临床经验、#1薏苡仁、#3提取工艺、#4腹泻、#5炮制出现时间早,跨度时间长并持续至今,说明薏苡仁及其炮制品临床应用历史久,尤其在治疗腹泻方面;其炮制工艺、有效成分提取一直以来是研究者的重点。聚类#8法薏苡仁2015年后新出现,表明该炮制品为新的关注点,是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趋势。

图6 关键词聚类Timeline时间线图

2.4.3 关键词突现 对关键词爆发阶段进行分析,大致分为3个阶段,见图7。第一阶段为1999—2010年,薏苡仁炮制品主要应用于治疗胃癌、腹泻,主要采用mtt法进行其提取物的生物效价检测;2010—2017年,主要涌现许多应用到薏苡仁及其炮制品的临床经验、案例报告(关节炎、湿疹治疗);2017年至今,主要测定薏苡仁炮制品的有效成分,并比较薏苡仁与不同炮制品之间成分含量,主要研究类型为数据挖掘。预计不同疾病中薏苡仁炮制品的用药规律挖掘,有效成分测定比较、法薏苡仁的研究将成为该领域新的热点趋势。

图7 关键词突现图(前25个)

3 讨论

本文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了薏苡仁炮制品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趋势和不足,从而挖掘薏苡仁炮制品研究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薏苡仁炮制研究现状

炮制是中药药性的关键环节,不同炮制方法对薏苡仁成分有不同影响,如法薏苡仁甘油三油酸酯含量高于麸炒薏苡仁与生品[7],麸炒薏苡仁总多糖含量均高于生品[8],而薏苡仁甘油三油酸酯常用于抗癌,薏苡仁多糖常用于治疗糖尿病[9]。由此可见,薏苡仁与其炮制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有所差异。薏苡仁炮制品相关文献统计分析发现,随着国家对中药炮制的规范和标准化愈加重视,该领域发文量逐渐增加,尤其在2005年激增。作者团队分析显示,以杜伟锋、徐葱茏等为首的团队在薏苡仁炮制领域较为活跃,杜伟锋团队主要探究薏苡仁在不同炮制方法及条件下的成分与质量变化,徐葱茏团队从事中药饮片生产与开发,主要研究法薏苡仁成分与质量。研究机构分析显示,南京中医药大学及其下属单位发文早且发文量最多,天津中医药大学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同在薏苡仁炮制品的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薏苡仁炮制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3.2.1 薏苡仁炮制研究热点 基于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可将薏苡仁炮制品领域研究热点归为以下三方面:(1)薏苡仁的炮制工艺优化研究。薏苡仁的炮制历史悠久,1963年版《中国药典》记载了文火清炒或麸炒薏苡仁,而从1985年版至今仅收载麸炒薏苡仁。还有地方特色炮制,如河南土炒、樟帮法制等[5,10],但炮制方法繁多,其炮制程度不统一[11],工艺流程长,影响因素多[12],导致不同炮制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多数机构聚焦在炮制工艺优化上,常以甘油三油酸酯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响应面法,确定最适宜的炮制时间、温度、辅料比例等条件,以提高薏苡仁炮制品质量。(2)薏苡仁有效成分提取分析。主要研究成分为薏苡仁多糖。炮制对薏苡仁成分提取率有着重要影响,薏苡仁炒后尤其砂炒后质地变得蓬松,提高了甘油三油酸酯的提取率。薏苡仁不同提取物用于治疗疾病不同[13-15],化学性质不同,提取方法也有区别。优化成分提取工艺,可为薏苡仁炮制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和提供数据支持[16]。(3)薏苡仁炮制品的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腹泻、关节炎、脾胃病等。薏苡仁炮制后,性转微温,健脾功能增强[17-18]。因此,在不断规范薏苡仁炮制品质量的基础上,其临床应用也得到发展,如连建伟教授重用炒薏苡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9],郭会卿教授重用炒薏苡仁治疗关节炎[20],郑亮教授重用炒薏苡仁治疗脾胃病[21]。薏苡仁炮制品与生品的应用也有所不同,如彭江云教授在治疗关节炎中,运用生薏苡仁、茯苓等祛湿,运用炒薏苡仁、生姜等健脾和胃化湿[23]。

3.2.2 薏苡仁炮制的研究趋势 基于关键词突现性分析及Timeline聚类时间线分析发现,薏苡仁炮制领域的研究趋势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1)对法薏苡仁的研究。法薏苡仁为樟帮特色炮制方法制备而成,目前收录在江西、广东、贵州等几个省份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1-22]。法制可增加薏苡仁有效成分含量,有更强的利水祛湿、健脾止泻功效[7],在寒湿、脾虚、肿瘤领域均优于其他炮制品[24]。但对其质量控制、作用机制、确切临床疗效等多角度研究尚有欠缺,因此对法薏苡仁的深入研究将成为持续的热点与趋势。(2)薏苡仁炮制品的数据挖掘研究。薏苡仁及其炮制品的临床应用广泛,治疗疾病种类繁多,用药配伍纷繁复杂,挖掘空间巨大。且薏苡仁除盐制外都可减少寒性,增强健脾除湿,和中止泻的作用[5],功效侧重、配伍规律均有不同,对其进行数据挖掘,总结用药规律对临床指导具有重要意义。(3)薏苡仁炮制品的有效成分研究。薏苡仁活性成分含量丰富,不同成分药理作用不同[2],而不同炮制方法会改变有效成分含量[25-26],因此加强对薏苡仁不同炮制品的成分探究与含量对比,可为其炮制品的质量规范提供参考,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效物质基础。

3.3 薏苡仁炮制研究不足之处

通过对1993年以来发表的薏苡仁炮制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明确其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与发展,但该领域研究处于发展与探索阶段,尚存在些许不足:(1)研究者与机构数量不多,且缺乏大规模合作。虽已形成团队化协作模式,常为当地属地高校或附属机构内部合作,缺乏不同地区间的机构合作,和高校、医院、企业之间的多维合作。(2)缺乏薏苡仁其他炮制法研究。目前学者们多聚焦于记载于《中国药典》的麸炒薏苡仁,较少研究其他地方特色炮制方法,不利于薏苡仁临床炮制需求的满足。(3)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欠缺。缺乏薏苡仁炮制品现有药理实验的系统评价以及临床试验研究,在梳理、比较不同炮制品之间的确切疗效、安全性与作用机制差异等方面尚有不足。需在探究成分差异的基础上,建立高质量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的验证体系,从而确保薏苡仁炮制品的研究能够得到实际高效的成果转化,促进中药炮制学科学术发展及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猜你喜欢

炮制制品发文
浅谈食品接触之“竹纤维”制品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