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针治疗不同张力区域瘢痕疙瘩临床疗效观察

2024-04-29郑颖芳严檬余凯琦章志恩熊梦燎韩铝洲余姚市中医医院浙江余姚315400

江西中医药 2024年4期
关键词:疙瘩火针张力

★ 郑颖芳 严檬 余凯琦 章志恩 熊梦燎 韩铝洲(余姚市中医医院 浙江 余姚 315400)

瘢痕疙瘩作为一种常见且复杂的皮肤病理现象,通常在皮肤受到损伤后形成,尤其是在活动频繁的胸部、肩部和背部区域。瘢痕疙瘩形成是由于机体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过度以及细胞外基质(ECM)的过量积累,这种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涉及多种细胞类型(包括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等)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生长因子、炎症因子等)的相互作用[1-3]。瘢痕疙瘩的典型特征包括局部皮肤颜色呈红色或紫色,质地坚实,伴随隆起、瘙痒和疼痛等症状。此外,瘢痕疙瘩的治疗过程极具挑战性,易复发,常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压力[4]。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表明,瘢痕疙瘩的形成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失衡以及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特别是免疫细胞通过分泌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等,可能在瘢痕疙瘩的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5-10]。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手段繁多,包括手术切除、激光疗法、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穴位注射和拔罐等中西医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个体间的差异性,不同张力区域,这些治疗方法的效果往往不尽相同,且存在复发的风险[11-17]。在中医治疗领域,火针治疗作为一种独特的局部热刺激方法,已被证明对瘢痕疙瘩有积极影响。通过局部高温刺激,火针治疗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从而改善瘢痕疙瘩的症状[18-19]。尽管火针治疗的效果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但关于其在不同张力区域瘢痕疙瘩上的疗效差异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分析火针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及不同张力区域对治疗反应的差异,期望为临床中医治疗瘢痕疙瘩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1年9月—2023年9月在余姚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治疗的瘢痕疙瘩患者根据好发部位和非好发部位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0.2±12.7)岁;病程5~115个月,平均病程(55.8±29.4)个月。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38.5±12.1)岁;病程6~102个月,平均病程(51.2±21.5)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治疗均获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所有病例均满足以下诊断标准[20]:(1)存在皮肤表面突出、质硬、表皮光滑且边缘不规则的肿块,1年内无退缩现象;(2)病变超出原伤口边界,向周围健康组织浸润,展现蟹足状生长;(3)持续生长、红肿、瘙痒等症状持续存在,无自愈趋势,无法自行消退;(4)仅通过手术切除后,瘢痕疙瘩易复发,复发区域可能超出原瘢痕范围。

1.3 排除标准

(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存在感染、溃烂现象或瘢痕恶变;(3)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1.4 治疗方法

(1)对照组:选择位于胸骨前区、上背部和后颈部等高张力区域的瘢痕疙瘩作为刺入点,使用75%的酒精棉球对患处进行消毒。将贺氏中粗火针(直径0.8 mm)置于酒精灯火焰的上部1/3位置加热,直到变为通红色,然后快速垂直地刺入瘢痕组织。针刺方法结合围刺和散刺,首先是围绕瘢痕刺一圈,然后在瘢痕内部进行散刺,每一次针刺的间隔为2~3 mm。刺入的深度应该刚好穿透瘢痕组织,针刺后可以看到暗色的血液或渗出液流出,不需要采取止血措施,让其自然流出。完成针刺操作后,用棉签按压瘢痕组织,尽可能排出积累的瘀血。每周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2)观察组:选择位于四肢、腹部等低张力区域的瘢痕疙瘩作为刺入点,治疗方法、疗程同上。

1.5 疗效评价标准和观察指标

显效:患者自我感觉病症消失,瘢痕组织至少80%变得平坦柔软,突出部分的高度不超过2 mm,病症有显著改善;有效:患者自我感觉病症有所减轻,瘢痕组织至少60%变得平坦柔软,突出部分的高度不超过3 mm,病症有所舒缓;无效:病症和瘢痕组织的情况没有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1]。利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对患者的瘢痕外观进行评估,主要包含4个维度:血管分布、柔软度、厚度和色泽,总分为15分,得分较低患者的瘢痕状况被认为更佳。同时,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评定患者的疼痛和瘙痒程度,量表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瘢痕疙瘩和瘙痒状况越严重。

1.6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3.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的VAS和VSS评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30)

2.2 VSS和VAS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VS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SS、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SS、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VSS和VAS评分比较(±s,n=30) 分

表2 2组VSS和VAS评分比较(±s,n=30)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VA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6.6±1.51.7±1.1*#3.7±1.31.2±0.9*#对照组6.0±2.12.8±1.5*3.9±1.02.4±0.7*VSS评分组别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瘢痕疙瘩作为皮肤受损后的一种异常修复,常在胸部、肩部及背部这类高活动区域出现,这些好发部位普遍为高张力区域。相比之下,非好发部位如腹部与足背的皮肤张力均匀且总体较低。有研究表明,张力刺激显著增强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促进了纤维化标志基因如Ⅰ型胶原蛋白、纤连蛋白和α-SMA的表达,加剧了纤维化进程。此外,通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的应用,研究人员深入探讨了不同张力区域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异质性,发现在高张力区域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亚群中,促炎症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更高[22-24]。另一方面,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瘢痕疙瘩的生长模式与拉伸张力之间的关系进行视觉分析的研究发现,瘢痕疙瘩的边缘处于高张力状态,而中心区域则呈现低张力,指出拉伸张力是瘢痕疙瘩生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有研究聚焦于机械微环境,尤其是拉伸张力和组织硬度,在瘢痕疙瘩发病过程中巨噬细胞出现功能失调,揭示了这些因素对巨噬细胞极化和功能的影响,强调了机械与化学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25-26]。以上研究表明张力在瘢痕疙瘩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影响着细胞增殖、迁移以及纤维化过程。这些发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瘢痕疙瘩形成机制的理解,也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观察了火针治疗不同张力区域瘢痕疙瘩的疗效差异,结果表明火针治疗瘢痕疙瘩具有明显疗效,但其疗效在皮肤张力不同区域存在差异,低张力区域疗效优于高张力区域。

中医认为,瘢痕疙瘩形成是因为气血运行受阻、瘀血凝结,这种状态下,瘢痕组织更加坚硬和紧张。火针通过局部高温刺激,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气血运行,缓解瘢痕组织内的紧张和硬化。这种刺激还激活了局部的细胞修复机制,促进了受损组织的自然愈合过程。随着气血运行的改善,瘢痕组织内部的张力会逐渐减弱。气血的流通可缓解组织的僵硬和压力积聚,张力的降低还可以增加组织的弹性和柔软度,使瘢痕疙瘩更容易适应周围组织的移动和伸展,因此呈现较好的治疗效果。

由于瘢痕边缘的高张力和中心的低张力,在火针治疗过程中,以瘢痕组织的中心部位为刺入点,采用围刺与散刺相结合的方法,最大化地刺激瘢痕组织,使瘢痕边缘的高张力得以释放,进而平衡中心的低张力,促使张力再分配,为瘢痕组织的重塑和软化创造条件,有助于瘢痕的缩小与变平。在低张力区域,如腹部和足背,由于原始张力较低,故火针导致的张力再分配更为迅速,瘢痕组织对治疗的反应更为灵敏,从而更容易实现组织的重塑和软化,火针治疗产生的热刺激也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瘢痕组织的修复过程。在高张力区域,如胸部和肩部,由于较高的初始张力,故火针治疗后导致的张力再分配没有低张力区域迅速,因此治疗效果不如低张力区域,治疗后的整体张力水平也高于低张力区域,也容易导致后期复发。

综上所述,火针治疗瘢痕疙瘩效果较好,治疗低张力区域的效果优于高张力区域。

猜你喜欢

疙瘩火针张力
木疙瘩山上的岩
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小红薯成为金疙瘩
神奇的火针疗法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安安琪琪的故事㉑咦?为什么我没有红疙瘩?
论张力
张力
张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