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2024-04-29程红梅许辛寅彭思可刘家辉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00湖北省中医院武汉430000
★ 程红梅 许辛寅 彭思可 刘家辉(.湖北中医药大学 武汉 430000;.湖北省中医院 武汉 430000)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原文分别见于《灵枢·经脉》和《灵枢·禁服》。《灵枢·经脉》曰:“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禁服》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句在针灸临床和教学中使用率颇高,历代医家对其含义的相关研究很多,但莫衷一是。现将从对“盛”“虚”、对“不”字的理解及对“经”字的理解3个方面作进一步分析,对前人的理论进行归纳和整理,并给出笔者自己的浅见,不妥之处,请高明斧正。
1 对“盛”“虚”的理解
1.1 “盛”“虚”指病证的虚实
《难经·六十九难》曰:“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难经》认为此处的虚实是指病证的虚实,意为本经自病不涉及他经,当取本经治疗[1]。明代马莳《黄帝内经注证发微》和张介宾《类经·卷四》亦是此解[2-3]。后世的注释类教材,如郭蔼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和王念红等编的《王若铨黄帝内经讲稿》皆认为此处的“盛”“虚”指实证、虚证[4-5]。
1.2 “盛”“虚”指脉象的盛衰
有学者认为,《灵枢·禁服》在论述寸口与人迎的诊脉方法后,承接的“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 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与《灵枢·经脉》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文字表述相近,而《灵枢·禁服》中所言的“盛”“虚”“紧”“陷下”“不盛不虚”皆指脉象,因此《灵枢·经脉》之“盛”“虚”亦指脉象[6-7]。黄龙祥[8]认为《素问·三部九侯论》里面提到了脉之大小(盛虚)、疾迟、寒热及陷下等7种脉象,与《灵枢·经脉》中记载的“盛”“虚”“寒”“热”“陷下”相对应,进一步佐证了此处的“盛”“虚”指的是脉象,而非证候。
笔者认为,后世医家之所以会将两篇中的“盛”“虚”理解成同一个意思,原因有二:(1)在《灵枢·经脉》中每一条经脉循行后,都通过描述人迎寸口脉脉动程度大小来判断盛虚,如“肺手太阴之脉……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在《灵枢·禁服》中也通过判断人迎寸口脉脉象的盛虚来确定相应治则,如“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因此,后世医家认为两篇中的“盛”“虚”都表示人迎寸口脉脉象之盛虚。实际上《灵枢·经脉》中针灸治则描述结束后紧跟着的“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以手太阴肺经为例)只是从脉象方面体现所病经脉的虚实。当寸口脉较人迎脉大三倍兼躁时,则肺经为实证;当寸口脉较人迎脉三倍而小时,则肺经为虚证。(2)《灵枢·经脉》中开篇即言,“《灵枢·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说明是先有《灵枢·禁服》,后有《灵枢·经脉》。而《灵枢·禁服》中明确记载“盛”“虚”指的是人迎、寸口脉脉象的盛衰,因此后世医家误以为两篇文章前后一致,所指代的意思也相同。
1.3 结合《灵枢·经脉》《灵枢·禁服》和《灵枢·终始》确定的人迎寸口脉脉诊法
笔者通过翻阅《灵枢经》、马莳[2]著的《黄帝内经注证发微》及李平华[9]的文献总结发现,《灵枢·经脉》每条经脉后面均载“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即通过人迎寸口脉脉动程度大小确定所病经脉证候之虚实,并与《灵枢·禁服》《灵枢·终始》中记载人迎寸口脉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一条关于人迎寸口脉脉诊法(表1)的完整的诊治思路,具体表现为当通过比较《灵枢·经脉》人迎寸口脉脉动大小确定了所病经脉为实证时,或根据《灵枢·禁服》判断人迎寸口脉兼躁时,则按照《灵枢·终始》记载的泻本经腧穴,补其表里经腧穴。本文以足少阳胆经举例。《灵枢·经脉》曰:“胆足少阳之脉……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指当人迎脉比寸口脉脉动程度大一倍时,所病经脉在足少阳胆经。人迎脉盛用泻法,脉虚用补法,脉紧取分肉间穴位针刺,脉代取血络针刺,并且同时服药,脉陷下用灸法,脉不盛不虚用常法(灸刺、针刺、饮药)治疗。《灵枢·终始》曰:“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而取上,气和乃止。”指当所病经脉在足少阳胆经,胆经实证时,治疗应选取胆经上2个腧穴行泻法、肝经上1个腧穴行补法,1日1次。
表1 人迎寸口脉脉诊法
2 对“不”字的理解
后世医家对“不盛不虚”里的“不”字的理解大致分为两类,如朱长刚等[10]认为是语气助词,无实义;而李平华[9]、庄礼兴等[11]认为表否定,意为“不是”,即证候虚实不明显或虚实夹杂。
朱长刚等[10]认为此处的“不”字用法类同《小雅·车攻》,“徒御不惊,大庖不盈”中,不惊即惊也,徒步拉车的士兵很机警;不盈即盈也,厨房的野味很充盈。他认为,“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是对前面整段文字的概括,即盛证虚证,都以经取之。然笔者认为,这样解释不仅和后文的“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显得毫无联系。而且,前面“盛则泻之……陷下则灸之”是具体治疗方法,在文章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突然上升到总的治则,有点过于突兀。纵观《黄帝内经》,可以发现古人一般会把纲领性的表述放在句首或句尾,而非句中。另外,将“不”字翻译成“不是”,那么“不盛不虚”的意思是:没有明显偏盛偏虚或处于虚实夹杂状态。这样理解,表明古人在思考问题时是从大局、全面的角度着眼的。回顾原文,前面提到了盛虚、寒热、紧代、陷下,没有道理不提一句处于中间状态的证候。而将“不”理解为语气助词,无实义时,似乎只考虑到了盛或虚2种状态,稍显片面。因此,笔者拙见,认为此处将“不”理解成“不是”更贴合原文意思。
3 对“经”字的理解
3.1 “经”指经脉
明代张介宾所著的《类经》将“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中 “经”理解为经脉,认为“以经取之”指取本经经脉腧穴。后世的注释类教材,如张珍玉[12]编著的《灵枢语释》、苏颖[13]编著的《灵枢经》译注及医者李平华[9]、庄礼兴等[11]都认同张介宾的说法,即此处的“经”字作“经脉”讲。他们认为《灵枢·经脉》专门论述经脉的循行分布、生理特点、病理特征和治疗原则,经脉是全篇的大纲、统领,后面的论述均不能脱离经脉。开篇即提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结尾一句“不可不通”表明了辨识经络的重要性。因此,不盛不虚,都要以经络辨证为基础,选取本经经脉腧穴治疗疾病。
在整理表1时,笔者发现《灵枢》经对于盛虚明显的经脉病,在治疗时选取的是表里两经的腧穴,而非单单只取所病经脉本经腧穴,结合前面对“盛虚指证候之虚实”小节的浅见,笔者认为《灵枢·经脉》和《灵枢·禁服》“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本意指病证虚实不明显时或人迎脉脉象盛虚不显时,属于本经自病,不涉及其他的经络或脏腑,针刺时只取本经经脉上的腧穴。
3.2 “经”指常规
“经”字在甲骨文时代没有留下记录,最早发现是在《说文解字》,“经,织也,从系,巠声,九丁切”[14]。巠是一个象形字,上面的“巛”像纺织机上面的“经线”,下面的“工”指纺织的工具。小篆字形为了使“经线”之义更加明确,在左边加了个表意的“系”旁,这样就变成了一个从系,巠声的形音字。“巠”是“经”的初文,本意指织布时用梭子穿织的纵线,与纬相对。在纺织的时候,一定要先确定好经线,纬线才能编织。因此,经线是固定的,后面就引申成经常、常规的意思。杨桂根[15]、胥荣东[16]等认为“以经取之”中的“经”字可理解为常规。
笔者认为,此种理解不妥。《灵枢·禁服》曰:“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刺。”指当人迎脉比寸口脉脉动程度大一倍时,所病经脉在足少阳胆经。人迎脉盛就用泻法,脉虚就用补法,脉紧就取分肉间穴位针刺,脉代就取血络针刺,并且同时服药,脉陷下就用灸法,脉不盛不虚就用经刺法,经刺即针刺经脉治疗。上述医者之所以会将“经”理解为常规治法,是因为他们误以为后文的“经治”等同于“经刺”。但原文已明确解释了“经治”的含义,“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刺。”意为治疗经脉病,可以使用饮药、灸和(或)刺法。见表2。
表2 《灵枢·禁服》原文具体脉象病证表现及治法
后世亦有医者,如张为,认为“以经取之”指的是现在的刺络疗法[17],其出处是《灵枢·官针》“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然笔者认为,此种理解有误,《灵枢·官刺》与《灵枢·禁服》都有“经刺”一词,但名同而实异。前者是九刺之一,指于经脉结聚不通之处(如压痛、硬结等)进行针刺的方法;后者指常规治疗大法,包括灸刺及饮药等。
4 总结
综上,笔者认为《灵枢·经脉》和《灵枢·禁服》2篇对“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盛”“虚”含义不同。《灵枢·经脉》中“盛”“虚”指病证之虚实,意为病证处于虚实夹杂时,为本经自病,不涉及他经,只取本经上的腧穴治疗。《灵枢·禁服》中“盛”“虚”指人迎寸口脉脉象之盛虚,意为寸口脉与人迎脉相比较,未及该经脉之“盛”,“虚”者,为本经自病,不涉及他经,只取本经腧穴进行针刺治疗。然而,现在临床上已较少通过对比人迎脉、寸口脉脉动程度的大小来辨别所病经脉及确定相应治则治法[18]。因此,笔者浅见,临床上讨论的“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出自《灵枢·经脉》,而非《灵枢·禁服》,可以理解为要以经络辨证为基础,经脉病盛虚不明显时,只取本经经脉上的腧穴治疗;盛虚明显时,除了取本经经脉上的腧穴,还要取其表里经、同名经经脉上的腧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