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的美国教育人类学:前沿演进与热点领域
2024-04-29穆树航
穆树航
[摘 要] 文章以美国《人类学与教育季刊》2000-2023年所刊文章及其引用网络为分析对象,以CiteSpace知识图谱作为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美国教育人类学界的关注话题和领域进行共引文献突现分析和关键词聚类分析。研究发现:1.美国教育人类学前沿话题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9年主要是对经典理论的反思和对政策的关注,2009-2015年主要是对教育不平等的解释和对教与学过程的关注,2015-2023年主要是对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关注;2.美国教育人类学的热点领域涉及对教育文化过程与再生产之间关系的揭示,对种族、阶级、性别等特定群体教育困境的揭示,以及对主体身份、学习情境性和教学知识基金的关注;3.对主体身份、学习情境性和教学知识基金的关注,既是突现的前沿,也是高频的热点。这整体上反映了美国教育人类学的三个趋势:从关注宏观解释到关注微观揭示;从关注资料搜集到关注资料分析;从批判性解释到建设性干预。
[关键词] 人类学与教育;可视化分析;微观民族志;语言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 G5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2991(2024)01-0103-07
20世纪50年代,在斯坦福大学召开的一次由人类学家与教育学家共同参与的会议宣告了教育人类学学科的诞生,也促成了教育人类学创始人斯宾德勒《教育与人类学》(Education and Anthropology)一书的出版。由此,教育人类学开始走向学科化发展的道路。[1]827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在研究中更多地关注和介入教育领域,教育学与人类学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由此产生了对学科组织的需要。1968年,“美国人类学协会”(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领导下的“美国人类学与教育委员会”(Council on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宣布成立,并在两年后开始出版以人类学为视角对教育话题进行探究的《人类学与教育委员会通讯》(Council on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Newsletter)。1977年,在此基础上更名为《人类学与教育季刊》(American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该刊是教育学科SSCI来源期刊,是美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权威期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美国教育人类学的主流动态,是世界各国了解美国乃至英语国家教育人类学发展的窗口。为掌握新世纪以来美国教育人类学在研究议题和研究取向上的动向,为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镜鉴,本文以该刊2000-2023年间刊文及其引用网络为分析对象,考察美国教育人类学的前沿与热点。
一、数据采集与分析
本研究以《人类学与教育季刊》刊文及其(被)引用网络为分析对象,对2000-2023年刊文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文献采集、数据清洗、绘制图谱和批判分析来掌握美国教育人类学的前沿话题和热点领域。首先,进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document”检索框下选择“publication titles”,输入“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进行检索,在检索结果中筛选2000-2023年间文章,得到检索结果1063条,包括学术文章、书评、编辑资料、预上线文章、会议集收录论文、人物传记、勘误和综述文章。剔除非正式文献编辑资料、人物传记及勘误后,以纯文本格式分两次进行全记录输出(数据库单次导出文献数上限为500条),合并文档得到954条符合要求的文献。其次,将所得文献导入CiteSpace[2],对共引文献和共现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和聚类分析,绘制科学学及科学计量学热点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最后,根据输出的知识图谱进行描述性分析,并结合对文献的深度阅读开展批判性阐释分析,从而掌握该学科的研究动态和方向。
二、美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前沿演进
突现共引文献体现的是某些文献在某段时间内被引骤然增加,由突现文献的年代分布和突现强度构成,反映多数研究者在某个年段突然都加以关注的话题,可用来表征在某一时间段内形成的前沿话题及其波动情况。突现文献的数量由“突现探测”(burst detection)设置的参数决定。根据软件默认参数,突现持续时间在两年以上的文献被探测到的仅有4条,为了尽可能多地识别突现文献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新世纪以来美国教育人类学的前沿知识动态的演变,将伽马值由默认的参数1降低为0.7从而增加识别敏感性,软件最终识别出10条共引文献。按照突现共引文献的演进,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前沿话题的分析。
2000-2009年,对经典理论的反思和对政策的关注是前沿。突现文献为Douglas E.Foley 发表在《人类学与教育季刊》1991年第1期的论文《重思种族学校失败的人类学解释》(Reconsidering Anthropological Explanations of Ethnic School Failure)和Anne Schneider 、Helen Ingram發表在《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3年第2期的论文《目标群体的社会建构:对政治和政策的启示》(Social Construction of Target Populations:Implications for Politics and Policy)。其中,Douglas E.Foley从与微观民族志对比的视角谈论了教育人类学家奥格布的种姓理论,阐述了该理论的优势,也对其在解释少数族群内部异质性上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3]Anne Schneider 和 Helen Ingram阐述了目标群体的社会建构对政策的启示,社会建构会影响政策议程和政策工具的选择以及使政策选择合法的基本原理,对目标群体的建构作为信息嵌入政策中,这些信息被大众吸收并影响他们的取向和参与。[4]
2009-2015年,对教育不平等的解释和对教与学过程的关注是前沿。其中,Dorothy Holland的《文化世界中的身份与主体》(Identity and Agency in Cultural Worlds)和Samuel Bowles和Herbert Gintis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从文化和经济等宏观角度对教育不平等进行解释。Dorothy Holland基于巴赫金、维果斯基、布迪厄以及米德的理论,并结合“爬房顶的妇女”案例,对人既是社会规训的产物也是非凡的即兴创造者这一矛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比喻化的世界、关系结构、著述和制造世界四种活动来重建主体身份。[5]271-272而Samuel Bowles和Herbert Gintis作为批判教育学家,通过对美国三次教育改革的分析,阐述了美国教育变革与经济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认为学校组织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学校教育不仅没有消除原有的不平等,反而强化了社会关系的不平等。[6]
突现文献《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和《民族志、语言学和叙事的不平等》(Ethnography,Linguistics,Narrative Inequality)则分别引发了以人类学方式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研究的热点。Jean Lave和Etienne Wenger从人类学的立场出发,将学习活动置入整体人类活动之中进行审视,在批判以往心理学视角下的认知学习理论的同时,用历史-文化的眼光将学习视为个人与社会情景之间的互动过程,并以实践共同体中学习者参与的特征为抓手,指出了学习即“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这一著名观点。[7]《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在教育人类学领域的价值在于:1.突破了心理学视角对学习的认识,是维果斯基的历史文化视角研究在学习领域的拓展;2.将学习提升到人的存在的高度,即学习是人在社会世界中的存在方式,而不仅仅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3.基于对“学徒制”理解的反思并结合人类学个案,提出了学习是整体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是在实践共同体中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体现了人类学研究中田野调查、民族志撰写和理论建构相结合的经典范式;4.将学习置入社区进行研究,使对学习的研究走向日常生活的互动。根据《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施引文献,该书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学习的认识被用于包括移民学生第二语言习得[8]、听障学生在教堂中的手语学习[9]、社区手工技术学习[10]、学习过程和谋生流动[11],以及语言和种族如何在日常互动中作用于移民的再社会化[12]等研究,其关照的对象多是弱势群体和不利阶层。Dell Hymes将1972-1996年撰写的十篇论文结集成《民族志、语言学和叙事的不平等》(Ethnography,Linguistics,Narrative Inequality)一书,由Taylor & Francis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Dell Hymes将研究领域拓展至语言人类学、社会语言学、教育人类学、民俗学、民族诗学和教育语言学等,创立了“言说民族志”,后发展为“交流民族志”“言说社区”等概念,产生了世界性的广泛影响。该书分三大部分围绕核心主题语言、言说社区和社会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分析,民族志部分的论文指出了作为社会实践的民族志研究必须是累积性的、对比性的和合作性的,只有这样才对社会和学校教育有作用;语言学部分的论文对课堂研究和传统语言学的不平等展开批判,借用伯恩斯坦的精致符码和限制符码理论揭示了言说形式如何被政治性地组织起来,并指出语言民族志需要作为一种积极的、介入的科学对此予以关注。同时,在另一论文中对“言说民族志”提供了历史性的评价,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叙事不平等部分结合本土美国人、非裔美国人和大学社区等案例对口头叙事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考察,指明了叙事中潜在的平等和实际上的不平等。[13]该书的突现说明对语言叙事中的不平等的关注是美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又一个前沿话题。例如,施引文献《Voice,Schooling,Inequality,and Scale》就通过对声音的识别和分析洞察了教育中的不平等,又通过教育的不平等反观了社会的不平等。[14]
2015-2023年,对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关注是前沿。四篇突现文献涉及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其中的《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和在该书基础上形成的《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对民族志方法进行了拓展。Joseph Tobin在书中提出了“以视频为线索的民族志”方法,将视频作为访谈工具,并通过信息提供者、研究者以及视频中的主体对视频的观看和回应,呈现不同主体对核心数据和关键场景的看法,从而引发不同主体的文化反思。该方法开启了视频民族志的先河,突破传统民族志仅仅以参与式观察和访谈为主的资料搜集方法,使视频资料开始成为教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关注。突现文献《质性研究者编码手册》(The Coding Manual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ers)结合案例介绍了不同的质性资料的编码方法,反映出教育人类学在前期关注资料搜集方法后,对资料分析方法的关注和应用也在加强。Luis C.Moll等人发表在《Theory Into Practice》1992年第2期上的论文《教学知识基金:用质性方法连接家庭与课堂》(Funds of Knowledge for Teaching:Using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Connect Homes and Classrooms)表明,少數族群学生的家庭文化习俗和社区生活技能对其家庭和个人福祉非常重要,是他们特有的“知识基金”,但这并未被学校教育所关注,一旦其被关注并合法化进入课堂实践,将有助于教育过程的改进和学生学业成就提升。为此,作者选取一些教师和人类学家对少数族群家庭和社区文化进行观察,引发教师更新教学设计,建立起家庭文化与课堂教学的关联,这种方式被称为“教学知识基金”,即教师对学生家庭和社区文化和生活习俗等“知识基金”的关注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家庭、社区文化成为教师的“教学知识基金”。 [15]该研究以质性方法为基础,不仅促进了教师反思,也推动了教育形式的调整,开启了以人类学方式进行教育干预研究之路。
三、美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研究热点是“在某一时间段内,有内在联系的、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组论文所探讨的科学问题或专题”。[16]热点领域的考察可以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来反映,并结合高共引文献内容的阅读进行分析。对高频共现关键词的提取以出现频率为标准,最低频率设置为3次以上,共探测到17个高频关键词,见表1。
共引文献是若干文献同时被n篇文献所引用,共引图谱可以说明被引文献之间的结构关系和关联程度。共引文献同样以频率为准,共探测到55个,人工抽取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的文献进行分析,共得到10条文献。其中,关键词Education(教育)和Anthropology(人类学)是教育人类学的基础词汇,从中无法显示出具体热点话题,[17]但通过对中高共引文献间关系的探查(聚类分析)和文献内容的阅读,并结合表1中的高频关键词,可以将美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归纳如下:
第一个热点领域是对教育文化过程与再生产之间关系的揭示。文化再生产是Pierre Bourdieu社会学的关键概念,用来表示分层的社会等级和政治秩序在代际之间进行维持和延续的过程。这一概念提出后,教育中的再生产现象就一直广受关注,伯恩斯坦、阿普尔、麦克·杨等人都以不同方式对此进行了揭示,其热度一直未现式微之兆。高共引文献中,Pierre Bourdieu的《教育、社会和文化中的再生產》(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Society and Culture)《区隔判断的社会批判》(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和Bradley A.Levinson等人的《受过教育者的文化生产:学校教育批判民族志与地方实践》(The Cultural Production of the Educated Person:Critical Ethnographies of Schooling and Local Practice)都涉及对教育与文化中的再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揭示教育中的文化资本、权力结构与阶层等级等如何在教育领域发生作用,从而实现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再生产的运行过程、循环机制和克服结构不平等是研究关注的重要议题。另外,文献《言说的方式:社区和课堂中的语言、生活和工作》(Ways with Words:Language,Life,and Work in Communities and Classrooms)基于在工人阶级白人社区Roadvil和黑人社区Trackto 的十年田野工作,对两地儿童的口头交流与书面表达等语言发展和运用进行参与式观察与互动。对比分析两地儿童语言的不同模式,又将这种非主流社区与主流社区的表达模式进行对比。指出儿童的语言运用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它与儿童所在的社区环境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并提出教育者要认识到儿童由于社区文化影响所形成的不同交流模式的价值,帮助儿童关注自身周围不同的交流网络,并鼓励他们将自身社区的语言运用方式与学校语言的运用方式进行比对,从而实现社区语言和学校语言之间的相互促进。[18]高频共现关键词Culture(文化)、Ethnography(民族志)、School(学校)是对这一热点的反映。
第二个热点领域是对种族、阶级和性别等特定群体教育困境的揭示。种族、阶级和性别话题被称为美国教育社会学和教育人类学的“圣三一”话题,反映了这些群体在教育中的弱势地位始终存在。文献《削减式教育:美籍墨西哥裔青年与关心政治学》(Subtractive Schooling:U.S.-Mexican Youth and the Politics of Caring)以民族志方法对墨西哥裔青年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经历的文化身份的去墨西哥化进行叙写,指出了这种削减式教育为师生关系和墨西哥裔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以诺丁思的关怀伦理学为基础,指出了通过附加式的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审美关怀等措施来改进教师并重建学校。[19]同样,Signithia Fordham的著作《中断:城市高中里的种族、身份和成功困境》(Blacked Out:Dilemmas of Race,Identity,and Success at Capital High)以及《黑人学生的学业成功:解决“扮演白人的负担”》(Black Students School Success:Coping with the “Burden of Acting White”)均对城市高中非裔美国学生在学业成就上面临的身份困境予以关注。前者聚焦于美国文化体系中的均等主义对个人学术成功的排斥、公众想象对非裔美国人成功的“抹黑”以及在理想碰撞的舞台上如何为建构适合的身份而斗争;[20]后者关注在学术领域表现出色传统上被视为白人的特权,而非裔青少年学业成就的成功和失败均伴随着“扮演白人”的矛盾心理和情感挣扎。[21]高频共现关键词中的Youth(青年)、Achievement(成就)、Gender(性别)、Success(成功)、Discourse(话语)、Voice(声音)等印证了对种族、阶级和性别等特定群体教育困境的揭示。
第三个热点领域是对主体身份、学习情境性和教学知识基金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该部分涉及的三个文献既是突现的前沿文献,又是高频的热点文献。聚类图像显示,三个文献均较为独立,不像前面两个热点各个文献间具有明显的连接关系。但三个文献在内容上具有类似的特点:均是结合微观民族志对研究领域提供建设性思路,揭示了教育在主体身份建构上的巨大潜力。《文化世界中的身份与主体》(Identity and Agency in Cultural Worlds)阐述了人们如何发挥主体性在各种互动中跨越文化传统和权力界限从而建构个人身份;《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从社区实践的角度指出了合法的边缘身份在参与共同体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教学知识基金:用质性方法连接家庭与课堂》(Funds of Knowledge for Teaching:Using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Connect Homes and Classrooms)描述教师对不利群体家庭文化的关注对于提升其学业成就的作用。高频共现关键词Identity(身份)、Classroom(课堂)、Participation(参与)、Education Policy(教育政策)等是对此热点的反映。
四、結论与启示
美国教育人类学的前沿话题与热点领域各有其轨迹,但两者之间也有重合。结合上述研究可发现,新世纪以来美国教育人类学整体呈现三个趋势:一是出现了从宏观解释到微观揭示的转型。教育人类学不再像之前那样建构宏大的解释理论,而是在微观民族志、语言民族志、批判民族志的基础上反思宏大理论的局限,更加注重群体内部的异质性;二是出现了从资料搜集方法到资料分析方法的转型。教育人类学家对方法的关注开始从对田野研究中如何进行资料搜集过渡到如何更好地进行资料分析;三是出现了从批判性解释到建设性干预的转型。教育人类学者在对教育领域中的不平等进行解释和批判的同时,越来越关注教育文化在主体学业成就和身份建构上的潜力和积极作用,并以人类学方式进行干预,从而改变教与学中的主体行为。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有必要关注上述趋势,在保持学科现有特色的基础上凸显教育人类学的跨学科性、亲实践性和强反思性。
[参考文献]
[1]奥格布.教育人类学[C]//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
[3]FOLEY D E.Reconsidering Anthropological Explanations of Ethnic School Failure[J].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1991(1),60-86.
[4]SCHNEIDERA A,INGRAM A.Social Construction of Target Populations:Implications for Politics and Policy[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3(2):334-47.
[5]HOLLAND D,etc.Identity and Agency in Cultural Worlds[M].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6]BOWLES S,GINTIS H.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Revisited[J].Sociology of Education,2002(1):1-18.
[7]JEAN LAVE,WENGER E.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8]XIA CHAO.Class Habitus:Middle-Class Chinese Immigrant Parents' Investment in Their Newcomer Adolescents'L2 Acquisi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J].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2013(1):58.
[9]MICHELE FRIEDNER.The Church of Deaf Sociality:Deaf Church going Practices and “Sign Bread and Butter” in Bangalore,India[J].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2012(1):39.
[10]GOWLLAND G.Learning Craft Skills in China:Apprenticeship and Social Capital in an Artisan Community of Practice[J].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2012(4):358.
[11]PEGGY FROERER,ANNA PORTISCH.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Learning,Livelihoods,and Social Mobility[J].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2012(4):332.
[12]HAN HVAMEI“Westerners,” “Chinese,” and/or “Us”:Exploring the Intersections of Language,Race,Religion,and Immigrantization[J].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2014(1):54.
[13]HYMES D.Ethnography,Linguistics,Narrative Inequality: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Voice [M].London:Taylor & Francis,2004.
[14]COLLINS J.Voice,Schooling,Inequality,and Scale[J].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2013(2):205.
[15]MOLL L C,AMANTI C,NEFF D,etc.Funds of Knowledge for Teaching:Using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Connect Homes and Classrooms[J].Theory Into Practice,1992(2):132-141.
[16]CHEN C,etc.Towards an Explanatory and Computational Theory of Scientific Discovery[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09 (3) :191-209.
[17]李云星,李一杉,穆樹航.国际教师教育研究的分布特征、研究前沿与知识基础:基于2000-2015年SSCI教师教育专业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6(5):115-127.
[8]HEATH S B.Ways with Words: Language,Life and Working in Community and Classroom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19]VALENZUELA A.Subtractive Schooling:U.S.- Mexican Youth and the Politics of Caring[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9.
[20]DAVIDSON A L.Review of Blacked Out:Dilemmas of Race,Identity and Success at Capital High,by S.Fordham[J].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97(3),351-354.
[21]FORDHAM S,OGBU J U.Black Students'School Success:Coping with the “Burden of Acting White”[J].Urban Review,1986(18):176- 206.
Research Frontiers and Hot Topics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n 21 Century: A Visualized Analysis Based on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Abstract] By using Cite Space software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articles published on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in 2000-2023, the paper conduct co citation literature emergence analysis and keyword clustering analysis on the topics and fields of concer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search showed: 1. The evolution of the topic of human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From 2000 to 2009, it mainly reflected on classical theories and paid attention to policies. From 2009 to 2015, it mainly explained educational inequality and focused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From 2015 to 2023, it mainly focused on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2. The hot areas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volve revea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processes and reproduction, revealing the educational dilemmas of specific groups such as race, class, and gender, as well as paying attention to subject identity, learning context, and teaching knowledge funds; 3.The focus on subject identity, learning context, and teaching knowledge funds is not only a cutting-edge but also a high-frequency hot topic. This overall reflects three trends in America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from focusing on macro explanations to focusing on micro revelations; From collect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analyz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From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to constructive intervention.
[Key words]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visual analysis;micro ethnography;linguistic anthrop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