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特写镜头 感内心世界
2024-04-29刘东东
刘东东
同学们,《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陆游流下的是失望、悲惨、酸楚的泪,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杜甫的“泪”是喜极而泣。通过不一样的“泪”,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也理解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接下来让我们走近伟人毛泽东、元帅刘伯承和英雄模范方志敏,看看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你能从中体会到他们怎样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吧。
感悟凡人情怀,领略伟人胸襟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由两部分组成,所描述的场景是发生在不同时间的,通过哪些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反映出作为父亲的毛泽东当时怎样的内心世界?
文文:“‘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描写了毛主席得知噩耗后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喃喃”体现了毛主席不敢相信儿子就这样离他而去了。
小恒:我觉得也可能是一位父亲在回忆与儿子相处的美好时光,在自责为什么要同意儿子上战场,不然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刘老师:毛岸英从小经历坎坷,和父亲聚少离多。如今年纪轻轻就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可以想象,作为父亲的毛主席内心该是多么痛苦啊!
炎炎:是的,从“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这一细节,从皱眉这一细微表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毛主席内心的悲痛。
昊昊:我从“不由自主”“无限的眷恋”等词语,想象毛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时,应该是很希望能够再见儿子一面的,这是一位父亲内心最真实的感情。
霖霖:“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 这句话让我体会到,毛主席虽然满怀着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情,但他同时也想到了千千万万的志愿军烈士,想到自己作为领袖不能搞特殊,所以最终选择了让爱子和志愿军烈士一样安葬在朝鲜。
文文:这就是毛主席以国家为重、为革命不徇私情的伟人胸怀啊!
劉老师:这一夜,对毛主席来说,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请拿起手中的笔,抓住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他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痛吧。
侧面烘托人物,体现内心变化
同学们,刘伯承究竟神在哪里?沃克医生对待刘伯承的态度从“病人——军人——军神”发生转变,文中对刘伯承的描写也是细致入微。你能从哪些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中体会到他们的内心变化?
茵茵:刘伯承手术过程中忍受剧痛时的动作描写,以及手术后与沃克医生的对话,都表现出他顽强坚持、乐观无畏的惊人毅力和强大内心。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却还能说出手术刀数,太神了!
小柳:一开始,沃克医生是“冷冷地问”;当他判断出刘伯承其实是个军人时,沃克医生“目光柔和下来”;当刘伯承拒用麻醉剂并说出理由时,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手术过程中,沃克医生忍不住对刘伯承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手术后,当刘伯承说出刀数时,沃克医生不仅“惊呆了”,而且还“大声嚷道”,接着“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最后,当知道病人的真实身份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由冷漠到赞许,再到关心、钦佩、敬仰的内心变化。刘老师,这是不是就是用沃克医生的表现来反衬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呢?
刘老师:是啊,作者像拍电影一样,用慢镜头慢慢地拉近人物,把表情的细微之处无限放大,让我们看得更清楚。同时也让我们和沃克医生一样,觉得这份毅力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
同学们:军神!
对比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
《清贫》一课中,方志敏在开头说“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从下文看,大家觉得这件事“趣”在哪里?
小煊:我觉得“趣”在两个兵士的动作上,“搜”“摸”“捏”“抢”,生动地刻画出两个富有经验的贪婪的兵士形象。
刘老师:举动不寻常,这是慢镜头,把一个动作放慢、细化,展现了国方兵士贪污腐化、一心敛财的丑行。
依依:语言表心情。我觉得“趣”在语言上。国方兵士的语言中尽是威胁、恐吓,真是老奸巨猾。
刘老师:通过人物的语言可以看到人物的内心。我们把方志敏和国方兵士说的话放在一起对比,更能体会到国方兵士的自私贪财、穷凶极恶,而方志敏则是廉洁奉公,一身正气。
凡凡:我觉得“趣”在两个兵士的心理上:两个兵士先是“热望”,继而“激怒”“企望”,最后是“失望”。这里既是对两个兵士心理变化的刻画,也是对方志敏“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形象的赞美。
刘老师:毛主席失去爱子时“无限悲痛”的样子,军神的“强忍刀痛”,方志敏面对敌人搜身时的“沉着冷静”,都深深地印在我们心中。正是通过这些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我们感受到了这些人物的内心。越是这种细微的变化,越能体现人物的内心感情。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和别人有交集,有联系,自然也会留意到别人的喜怒哀乐,那么谁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呢?下面让我们尝试用这种方法来表现他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