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压迫症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4-04-28王海峰
王海峰
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济南 271102
脊髓压迫症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是由脊髓受压所致的神经病变,可引起受压节段疼痛、感觉消失、运动障碍等症状,且多节段脊髓压迫病情更为严重,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1-2]。目前,临床对于该病多以明确病因、迅速解除压迫为原则,故手术为该病首选治疗方案,能够快速去除脊髓压迫,缓解疾病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为当前C3~7节段脊髓受压的重要术式,是于颈后正中部位开口并开展一系统手术操作,实现脊髓迅速解压,以改善患者病情[3-4]。而随着临床对该病研究的不断深入,手术方式也随之发展,并形成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两种方式。两种术式在多节段脊髓受压症中均具有良好疗效,但关于何种术式效果更佳尚存在争议[5-6]。鉴于此,本研究方便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4例多节段脊髓压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压迫症中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多节段脊髓压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38~68岁,平均(52.41±4.18)岁;损伤情况:24例3个节段,18例3个以上节段;文化程度:16例高中及以上,26例初中及以下;病程1~40个月,平均(22.14±2.35)个月。观察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36~67岁,平均(52.48±4.22)岁;损伤情况:23例3个节段,19例3个以上节段;病程1~40个月,平均(22.18±2.39)个月;文化程度:15例高中及以上,27例初中及以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明确多节段脊髓压迫,可见C3~7椎管退变;②伴有神经根性疼痛、感觉或运动障碍等;③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肝肾衰竭患者;②存在凝血异常患者;③免疫功能低下患者;④伴有恶性肿瘤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完善术前检查。对照组予以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全身麻醉后,取俯卧位,于颈后正中部位作切口,逐层分离皮下组织,充分C3~7椎板、棘突及关节突,之后使用咬骨钳去除C3~7棘突,并于颈后正中部位咬透椎板,保留1 cm根部;修剪打磨切除部位,向两侧掀开,用球磨钻在椎板两侧做V形槽沟,之后探查硬膜囊膨隆部位,保证彻底减压后,修整剪下的棘突骨,使其成长条形,置入C3~7骨槽内,最后生理盐水冲洗后缝合。
观察组予以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全身麻醉后,取俯卧位,于颈后正中部位做切口,逐渐分离皮下组织,暴露棘突及椎板,把症状轻微侧作门轴侧,以球磨钻在该侧关节突内缘椎板上钻出沟槽,磨穿外板,保留内板;对侧作为开门侧,以球磨钻磨断开门节段椎板,松解椎板、硬膜间黄韧带等纤维组织;自开门侧向门轴侧将椎板掀起45°~60°,进行椎管扩大处理,之后使用丝线悬吊椎板,悬吊于门轴侧关节囊等部位,或使用脊柱内固定系统钢板固定,最后生理盐水冲洗、缝合。两组患者术后均做好抗感染处理。
1.4 观察指标
①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②颈椎功能: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均以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CASCS)评价颈椎功能,包含主观症状(18分)、临床体征(73分)、适应能力(9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越好;③疼痛评分:术前、术后7 d及术后3个月,两组均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颈部疼痛情况,0~10分,患者自评,得分越低越好;④生活质量: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均以世卫组织生活简易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 Brief, WHOQOL-BREF)评价生存质量,共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4个领域,各100分,得分越高越好;⑤并发症:轴性疼痛、麻痹、凸畸形等。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手术情况、颈椎功能、疼痛评分为计量资料,且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行t检验;并发症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值P值手术时间(h)3.05±0.42 2.96±0.37 1.042 0.301术中出血量(mL)281.41±20.38 246.34±18.74 8.209<0.001住院时间(d)8.36±1.12 8.52±1.14 0.649 0.518
2.2 两组患者颈椎功能比较
观察组术后CASCS评分中主观症状、临床体征、适应能力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颈椎功能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颈椎功能比较[(),分]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值P值主观症状术前8.19±1.28 8.05±1.16 0.525 0.601术后15.57±1.71 13.64±1.45 5.579<0.001临床体征术前30.54±4.22 30.72±4.31 0.193 0.847术后63.28±4.39 57.63±4.24 6.000<0.001适应能力术前3.72±0.45 3.69±0.42 0.316 0.753术后6.87±0.71 5.25±0.66 10.830<0.001总分术前44.45±4.74 42.46±4.59 1.955 0.054术后85.72±6.15 76.52±5.96 6.962<0.001
2.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7 d、术后3个月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分]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值P值术前5.69±1.12 5.72±1.15 0.121 0.904术后7 d 2.36±0.24 3.04±0.35 10.384<0.001术后3个月1.02±0.18 1.34±0.22 7.296<0.001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值P值生理术前56.89±5.12 57.05±5.17 0.143 0.887术后88.74±5.28 81.36±5.23 6.436<0.001心理术前55.74±5.22 55.82±5.34 0.069 0.945术后87.36±5.32 80.05±5.26 6.332<0.001社会术前58.41±5.28 58.34±5.25 0.061 0.952术后89.63±5.24 82.36±5.15 6.413<0.001环境术前60.41±5.45 60.38±5.41 0.025 0.980术后90.58±4.14 83.67±5.05 6.858<0.001
2.5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出现3例轴性疼痛,2例麻痹,1例凸畸形,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6/42);观察组出现1例轴性疼痛,1例麻痹,发生率为4.76%(2/4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3,P=0.265)。
3 讨论
脊髓压迫症病因较为复杂,脊髓位于椎管包绕形成的骨性管道内,对机械压迫、缺血缺氧的敏感性高,一旦受到肿瘤、炎症、脊椎退行性病变或先天畸形等多种因素影响,则易出现脊髓受压现象[7-8]。而脊髓受压后可影响脊髓、脊神经根的血液供应,且随着受压程度的加重,缺血缺氧会愈发严重,最终引起脊髓水肿、变性坏死等,使受压部位疼痛及受压平面以下的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降低日常活动能力。而C3~7节段为颈椎部位,该部位脊髓受压后,会限制患者颈椎活动能力,并引起上肢麻木、乏力等,导致患者难以完成日常精细动作,降低生活质量,故及时治疗尤为重要[9-10]。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为C3~7节段脊髓受压常用术式,其主要从颈椎后方扩大椎管、解除脊髓后方的压迫,且椎管扩大后,能够拓宽脊髓所在的空间,使受压脊髓向后方退让,缓解脊髓受压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改善功能障碍[11-13]。该术式存在单开门及双开门操作方法,两种术式在临床均应用广泛,但关于何种术式效果更佳尚无统一定论,还需进一步深入明确。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CASCS评分中主观症状、临床体征、适应能力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7 d、术后3个月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较对照组高(P均<0.05);提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压迫症效果更佳,可加快颈椎功能恢复,减轻受压部位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原因为,单开门是在一侧椎板磨出一个骨槽,并将另一侧颈椎的椎板切断,自颈椎椎板开门侧向门轴侧掀起后开展手术,能够迅速解除脊髓受压,避免刺激脊髓及神经根,缓解疾病症状[14]。双开门则是在椎板两侧各磨出一个骨槽,之后切断椎板中央,将椎板向两侧门轴掀开,中间再以异体骨块固定,也可迅速解除完成脊髓受压。相较于双开门手术,单开门对后椎体的创伤更小,能够尽可能维持椎体后柱的稳定,更好地保留原有的生理机能,从而促进颈椎功能。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81.41±20.38)mL,高于对照组的(246.34±18.74)mL(P<0.05);提示单开门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双开门,考虑可能与单开门后操作更复杂有关,易损伤周围血管组织,增加术中出血量。姚勇[15]研究显示,单开组术中出血量为(280.9±13.38)mL,高于双开组的(245.9±11.9)mL(P<0.05)。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均提示单开门手术出血量更多。此外,单开门手术的并发症略低于双开门,但两者无明显差异,考虑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
综上所述,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压迫症中效果更佳,能够快速减轻患者局部疼痛,加快颈椎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安全可靠,但术中出血量较双开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