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颅内压监测预警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04-28管雪军

中外医疗 2024年5期
关键词:甘露醇颅脑用药

管雪军

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常熟 215500

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急危重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因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因素影响,患者容易继发高耗氧量与脑血流不足,并引起脑缺血、血氧,将正常的代谢转化为缺氧状态[1],对于此类患者,预后质量与继发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目前,临床普遍认为脑缺血、缺氧是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2]。手术是治疗颅脑损伤的主要技术,但在手术治疗期间,通过动态颅内压监测技术,可作为辅助应用以配合相关治疗,并分析患者在治疗全周期的实质变化,指导后续操作,评估治疗进程等[3]。本研究引入持续颅内压监测预警措施,随机选取2019 年1 月—2023 年1 月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收治的80 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 例。观察组中男28 例,女12 例;年龄30~75 岁,平均(42.10±4.45)岁;受伤原因:坠落/交通事故/其他分别为13/20/7;病理实质损伤:脑挫裂/硬膜下出血/硬膜外出血分别为13/10/17。对照组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龄30~75 岁,平均(43.03±4.16)岁;受伤原因:坠落/交通事故/其他分别为12/22/6;病理实质损伤:脑挫裂/硬膜下出血/硬膜外出血分别为15/11/14。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8111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各项临床资料记录完整,创伤史明确;入院后经CT 等影像学技术确诊,明确硬膜血肿、脑内血肿等症状[4];符合手术指征,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知晓研究全过程,自愿参与,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存在明确精神问题、认知误差等者;合并颅脑其他严重病型,如脑死亡等者;伴随对研究产生影响的基础病,如肺气肿等者;合并器官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者;因其他原因无法全程配合完成研究者。

1.3 方法

观察组配合持续颅内压监测预警技术完成手术。仪器选择:动态颅内监测仪(PRESSIO ICP MONITOR;REF:PSO-3000;SN:17A02178),配套测压管(SOPHYSA;规格型号:PSO-VT;序号/批号:21C21507)。手术操作步骤:根据操作需求,对体位进行干预,使其维持仰卧,便于治疗操作;麻醉处理,待生效后即可定位穿刺点,由额角进入,配合压力测定,由侧脑将引流管缓慢、精确置入,连接接口位置,连通传感器与引流设置,并接通监测仪器与启动模块;确定各设备运转正常,即可开启操作。在治疗期间通过显示屏,对颅内压力相关参数、图形进行观察;操作要求规范:记录颅内压,观察其数值变化,当其≤2 mmHg,无需其他操作,即根据基础操作流程展开治疗;当数值为>2~40 mmHg 时,则需进行脑脊液的减压、释放操作,将床头适当抬高,维持呼吸道畅通,并辅以一定的镇静措施;另可在医嘱允许范围内,取一定的脱水药物、降压药物进行对应处理,如仍然不见效,则需停止治疗,将患者转移至急诊处理;当数值>40 mmHg 时,连入影像学技术以定位颅脑,获取实时图像,明确无继发出血征象,并注意预备急救药品和仪器,以便随时能够开展抢救;术后,持续7~10 h 监测。

对照组仅按照常规流程开展手术,不配合持续监测技术:即注意操作规程,对患者注意心电、血氧指标的监测,按照救治流程,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调整,并积极预防感染、对症干预等措施。

1.4 观察指标

将预后状态分为5 个维度[5],术后患者合并轻微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但不影响正常生活为优良;术后患者存在神经障碍,且出现一定的功能丧失,但总体可恢复生活自理,此评定为残疾(轻度/中度);术后患者具备自主思维意识,但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为重度残疾;植物人状态;死亡。预后良好=优良率+轻中度残疾率,其他即归类预后不良。

记录就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的类型(主要包括电解质失衡、肾脏衰竭、消化道出血、颅内感染、肺感染)、频次,统计总体发生率。

记录以术后20、40、60 h 为时间节点,对患者进行颅内压水平。

在患者治疗1 周内,就其甘露醇用药总量、时间进行记录,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标准为3 个项目,睁眼、语言、动作反应[6],分值范围0~15 分,评分越高,预后质量越高。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颅内压水平、甘露醇用药情况与昏迷程度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行t检验,预后状态、并发症为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预后状态比较

观察组预后良好率(82.50%)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预后状态比较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水平持续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40、60 h 颅内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mmHg]

表3 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mmHg]

注:与同组术后20 h 相比,*P<0.05。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术后60 h(15.48±2.54)*(19.52±3.69)*5.704<0.001术后20 h 35.18±3.51 36.21±3.67 1.283 0.203术后40 h(22.94±3.39)*(28.65±4.66)*6.267<0.001

2.4 两组患者甘露醇用药情况与昏迷程度比较

治疗1 周内观察组甘露醇持续用药时间、甘露醇用药总量均低于对照组,且GC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甘露醇用药情况与昏迷程度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甘露醇用药情况与昏迷程度比较(±s)

注: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GCS 评分(分)11.08±2.14 8.12±1.68 6.881<0.001甘露醇持续用药时间(d)8.18±1.11 11.21±1.67 9.557<0.001甘露醇用药总量(mL)501.94±38.39 752.65±52.66 24.331<0.001

3 讨论

颅脑损伤作为临床神经外科常见病,有较高的病死率,颅内压作为机体重要的生理指标,通常情况下,该指标为10~15 mmHg[7]。出现颅脑损伤后,如其症状表现较重,即伴随颅内血肿、脑肿胀等相关症状,则颅内压呈持续升高症状,脑血流量下降,且脑灌注压也会持续降低,进而加重脑组织损伤程度,危及患者生命安全[8]。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引入动态颅内压监测技术,能够帮助主治医师掌握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动态变化,做出病情的评估,治疗方案的调整,使治疗措施能够更加贴近病情[9]。此外,借助颅内压的动态监测,还能够从恢复阶段,对患者进行侧面评定,完成疗效界定,以此为后续的治疗、疗效评估进行参考[10]。

当发生颅脑损伤后,对于重症情况,需立即展开干预及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同时在治疗阶段,联入颅脑压的监测,一方面,能够以该指标作为是否进行治疗的参考(治疗指征)[11],另一方面,可借助该指标的动态变化,完成对患者的病情评定,分析不同时间节点的最佳治疗方案,并且配合头颅CT 复查,结果显示患者呈脑梗死、脑肿胀等合并症,该结果即表明患者颅内压升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病死率,并且与预后状态紧密相关[12],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生存率。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预后良好率(82.50%)高于对照组(62.50%)(P<0.05),在朱敏等[13]研究中也指出,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取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技术,数据显示,患者预后优良率(80.00%)高于未引入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技术治疗的患者(20.00%)(P<0.05)。与本研究结论类似。

在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期间配合动态颅内压监测干预,还具有以下优势:①能够及时监测颅内压增高问题,采取弥补干预处理;②联合动态检测,能够提升一次治疗成功率,为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尽量提升治疗效率,降低重复操作风险[14];③当患者脑水肿等合并症逐步消失后,经外界压力、头皮压力等作用,能够促进骨瓣的缓慢复位,逐渐恢复机体颅骨正常生理外形,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15]。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治疗期间引入持续颅内压监测仪配合操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状态,稳定术后颅内压水平,降低各项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综合预后质量,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甘露醇颅脑用药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肢伤一方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早期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冬虫夏草甘露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加热包加热结晶甘露醇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