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产期体质量管理结合Kegel 运动对改善产后盆底功能的效果分析

2024-04-28孙熙莲朱静娜温浩肖璐娜

中外医疗 2024年5期
关键词:围产期孕产妇盆底

孙熙莲,朱静娜,温浩,肖璐娜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妇科,贵州兴义 562400

盆底功能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属于女性多发病,其发生与盆底肌肉损伤或功能异常有关,临床表现为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慢性盆腔痛等[1]。研究指出,妊娠与分娩是导致PFD 的独立因素[2]。在放开三孩的社会背景下,PFD 的发生率不断攀升,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因此应当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积极应对。PFD 虽然危害性较大,但可防治,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Kegel 运动等保守治疗手段不仅效果理想,并且安全性较高,容易被患者接受,因此常被用于促进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治疗中[3]。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让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部分孕妇由于缺乏孕期相关知识认知,因此容易出现运动量严重不足、营养过剩等情况,这会增加巨大儿发生率。而巨大儿又会导致分娩过程中的盆底肌过度延展,促发PFD。因此,做好围产期体质量管理,被临床视为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4]。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21 年6 月—2022 年11 月在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的120 例围产期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展开围产期体质量管理结合Kegel 运动来防治PFD,旨在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新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接受检查的120 例围产期孕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 例。对照组年龄22~39 岁,平均(28.74±2.55)岁;新 生 儿 体 质 量2 480~4 080 g,平 均(3 451.21±245.36)g。 研 究 组 年 龄20~38 岁,平 均(28.69±2.61)岁;新生儿体质量2 500~4 100 g,平均(3 450.62±245.87)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选病例已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孕周在28 周以上且为单胎妊娠;②头位初产妇;③无PFD 史;④具备随访条件。排除标准:①合并内分泌疾病等其他内科疾病者;②存在引产史者;③有既往盆腔手术史者;④曾出现阴道前后壁膨出等症状者。

1.3 方法

对照组做好孕妇的常规指导,讲述孕期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告知孕妇定期体检,了解身体状况,并据此进行管理方案的适当调整。做好孕妇的情绪疏导工作,降低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

研究组展开围产期体质量管理结合Kegel 运动,详细如下:(1)围产期体质量管理。①建立资料卡。为孕妇建立体质量管理卡片,详细记录血糖、体质量等变化情况,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值,依据目前情况,制订合适的BMI 管理目标。后续依据孕妇的体质量变化情况,对管理方案及目标进行细微调整,强化科学性[5]。②健康宣教。向孕妇讲述围产期体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包括体质量异常的危害、体质量管理的意义等,提升孕妇自我管理意愿。同时,向孕妇介绍各种体质量管理方法及可取得的预期效果,一方面可强化其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孕妇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可采取多样化的宣教形式,如口述、发放疾病知识手册、微信推送相关内容等,强化孕妇认知。定期组织分娩相关知识讲座,邀请医院专家面对面解答孕产妇相关问题,促使孕产妇获得更深刻的认知。此外,还可以举办趣味知识比赛,这能提升宣教趣味性,也能加深产妇印象。③体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将收集到的信息反馈给营养师,营养师依据孕妇情况制订食谱,以绿色蔬菜为主,同时搭配水果、鲜奶、豆制品及杂粮等,保障营养均衡[6]。日常饮食均要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同时指出适量运动的重要性,鼓励孕产妇进行一些舒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控制运动时间与强度,以不引发宫缩为宜。(2)围产期Kegel 运动。告知孕产妇在运动前排空膀胱,在卧、坐、站等体位下均可以开展。放松腹部、臀部及大腿,依据呼吸节奏调节肛门,吸气时收缩3 s,呼气时放松5 s,20~30 min/次,3 次/d。(3)随访管理。在孕产妇出院前,说明后期会展开随访,添加患者联系方式,便于随访工作的开展。组建微信群,小组成员定期推送体质量管理与Kegel 运动相关知识,同时在群内集中解答产妇问题。通过电话、视频等形式了解产妇恢复情况,予以相应指导。帮助产妇建立个人资料档案,将干预情况纳入资料档案中,为干预计划的调整提供指导。如果遇到难以表述清楚的问题,可上门随访,予以产妇更具针对性的指导[7]。

1.4 观察指标

①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采用尿失禁问卷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 ICI-Q-SF)调查产妇产后尿失禁发生情况,漏尿频率、漏尿量、主观感觉尿失禁的影响程度分别计0~5 分、2~5 分、0~10 分,三者相加为SUI 总分,轻度、中度、重度评分范围分别为≤6、7~12 分、≥13 分。

②盆底肌力检测。在产后6 周对产妇盆底肌力进行检查,盆底肌肉纤维分为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其中Ⅰ类肌纤维收缩曲线达到测试模块40%的高度,持续收缩0~5 s 分别对应0~Ⅴ级;Ⅱ类肌纤维收缩曲线达到测试模块70%~90%的高度,持续频次0~5 次分别对应0~Ⅴ级。肌力<Ⅲ级与≥Ⅲ级分别表示肌力低下与基本正常。

③盆腔脏器脱垂,应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 POP-Q)来测定,利用阴道前、后壁与阴道顶端的两个解剖指示点与处女膜的关系来界定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共分为0、Ⅰ、Ⅱ、Ⅲ、Ⅳ度,度数越高,脱垂情况越严重。

④盆底功能,使用盆底不适调查短表20(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PFDI-20)对患者盆底功能进行评估,量表包括20 个条目,分为盆底器官脱垂(6 个条目)、肠道脱垂(8 个条目)及排尿有关症状(6 个条目)3 个方面,均采用0~4 分5级评分法,分值越高,盆底功能越差。

⑤生活质量,应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7, PFIQ-7)评价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分值范围为0~300 分,分数越低,疾病造成的影响越小。

1.5 统计方法

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盆底功能、生活质量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行t检验;SUI 发生情况、盆底肌力检测结果、POP 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UI 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入组时SUI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 周,研究组SUI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UI 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检测结果比较

产后6 周,研究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基本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检测结果比较[n(%)]

2.3 两组患者POP 发生情况比较

产后6 周,研究组POP 发生率10.00% 低于对 照 组31.67%,差 异 有统计 学 意 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POP 发生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盆底功能比较

两组入组时PFDI-2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研究组各项PFDI-2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盆底功能比较[(xˉ±s),分]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入组时PFIQ-7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 周,研究组PFIQ-7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xˉ±s),分)]

3 讨论

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有尿道、阴道和直肠贯穿其中。盆底肌肉群、筋膜、韧带及其神经构成了复杂的盆底支持系统,其互相作用和支持,承托并保持子官、膀胱和直肠等盆腔脏器的正常位置。骨盆的耻骨联合、坐骨结节等骨性结构锚定了重要的韧带和组织,同时对盆底组织形成了支撑作用。盆底支持组织因妊娠、退化、损伤所致松弛,就会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壁脱垂、尿失禁、大便失禁、女性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等。有关调查显示,在50 岁以上的女性中,疾病发生率高达50%。除了年龄这一疾病诱因外,遗传、妊娠与分娩、肥胖等均可能导致PFD 的发生。其中,妊娠与分娩是导致PFD 的重要危险因素[8]。随着孕周进展,子宫体积会逐渐增大,盆腔倾斜度也会有一定变化,这会导致盆腔承受压力升高。同时,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会引起盆底肌肉松弛。这些生理状况的改变会促使SUI、POP 发生风险升高。在阴道分娩时,阴部神经及其分支会受到牵拉,胎头对盆底组织的挤压程度进一步加重,盆底肌肉及筋膜可能在这一过程撕裂。有研究发现,分娩期MRI 检查显示产妇的提肛肌长度增加了3.5 cm,阴部神经随着会阴体的扩张,所受到的牵拉力增加了15%,这也会导致SUI、POP 发生危险增加。PFD 的发生会对产妇今后生活造成很大困扰,因此需积极预防治疗[9]。PFD 治疗手段包括手术与非手术,多数的产妇属于轻度PFD,因此可以进行康复治疗。一般来讲,越早进行产后康复治疗取得的康复效果也就越好,而寻找有效的康复手段则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

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SUI、POP 发生率更低,盆底肌力更强,生活质量更高(P均<0.05),提示围产期体质量管理结合Kegel 运动能有效改善孕产妇盆底肌强度,达到防治PFD 的目的。盆底肌肉锻炼,又称为Kegel 运动,是指患者有意识地对以耻骨-尾骨肌肉群为主的盆底肌肉群进行的自主性收缩锻炼。Kegel 运动是由美国医生Arnold Kegel 创建出来的一种康复训练方法,通过运动训练,产妇的阴道紧缩度能得到有效改善,盆底功能也能有所提升[10]。在训练过程中,患者自主收缩盆底的耻骨与尾骨肌肉群,可有效强化局部神经兴奋性,改善盆底肌肉的弹力和收缩力,从而达到缓解盆底功能障碍的目的。并且,由于Kegel 运动在任何情况、任何体位都能展开,简单高效,因此已成为临床最常用的非手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方式之一[11-12]。但要注意的是,Kegel 运动需要孕产妇长期坚持,但长时间训练会增加疲劳感,进而导致孕产妇出现消极情绪,因此不能要求妊娠女性在整个孕期中都开展训练,可在胎儿情况平稳,孕妇出现明显的盆底功能障碍后开展,从而达到更好地预防与改善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的效果。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孕妇超重是导致产后盆底肌力低下的重要危险因素,孕期过大的体质量会导致盆底肌肉承受的压力不断升高,这会导致盆底肌肉由代偿变为失代偿,进而诱发PFD。因此,做好孕期体质量管理也非常重要。在孕期管理时,小组成员要收集产妇相关信息,制订个体化的体质量管理方案,这是体质量管理的基础与保障[13]。同时小组成员要结合健康宣教来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让产妇认识到体质量管理的积极意义与可以取得的预期效果,从而促使产妇自觉参与到体质量管理中,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徐燕等[14]通过研究发现,相比于采取传统盆底肌锻炼的传统组,进行Kegel 运动的Kegel 组治疗6个月时盆底肌力为(4.22±0.56),高于传统组(3.16±0.47)(P<0.05);在刘嗣超等[15]研究中,接受体质量管理干预的管理组产后3 个月时的盆底肌力等级Ⅴ级 占 比47.60%(119/250)、POP 程 度0 度 占 比57.20%(142/250)、无SUI 占比81.20%(177/250)等指标均高于常规干预组(P均<0.05)。上述结果与本次研究有一致性,可强化说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围产期体质量管理结合Kegel 运动在改善产后盆底功能方面效果理想,能有效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对产妇今后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围产期孕产妇盆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围产期时间定义
围产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分析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