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机体创伤的影响评价

2024-04-28张岩陆瑞吴志兵吴苗苗

中外医疗 2024年5期
关键词:术式肌瘤切口

张岩,陆瑞,吴志兵,吴苗苗

沭阳县中医院妇产科,江苏沭阳 223600

子宫肌瘤指的是子宫的平滑肌组织出现异常增生而形成良性肿瘤[1]。在女性良性肿瘤中,子宫肌瘤最为常见,许多患者未觉察到疾病症状,通常在体检中发现疾病,也有部分患者有较为明显的症状表现,如月经异常、下腹坠胀、白带增多等,严重威胁女性健康[2-3]。临床常常采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传统术式为开腹手术,适应证广泛,尤其适用于有多次盆腔手术史、多发肌瘤的患者,缺点是创伤性比较大,不利于术后康复[4-5]。随着医疗技术与器械的进步,临床治疗中已广泛采用腹腔镜技术,对于宫肌瘤患者来说采用腹腔镜子剔除(Laparoscopic Myomectomy, LM)存在着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收到临床和患者的极大欢迎,应用也越来越频繁[6]。为了明确LM 对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便利选取2021 年7 月—2023 年6月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58 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本院收治的58 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 例。对 照 组 年 龄22~46 岁,平 均(34.28±2.76)岁;病程1~6 年,平均(3.48±1.18)年;子宫肌瘤个数1~4 个,平均(2.15±0.85)个;子宫肌瘤位置:16例为肌壁间,13 例为浆膜下;子宫肌瘤直径3~6 cm,平均(4.55±0.46)cm。干预组年龄20~47 岁,平均(34.96±3.16)岁;病程1~7 年,平均(3.72±1.22)年;子宫肌瘤个数1~5 个,平均(2.23±0.92)个;子宫肌瘤位置:肌壁间19 例,浆膜下10 例;子宫肌瘤直径3~7 cm,平均(4.63±0.41)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17),且患者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过检查确定为子宫肌瘤;②病历资料较为完整;③肿瘤直径<8 cm;④符合手术适应证。

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证者;②合并心、肾、肝等严重病变者;③存在精神疾病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宫颈机能不全者。

1.3 方法

对照组选择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针对手术位置皮肤进行常规消毒与常规铺巾,于下腹部的正中位置行纵切口,然后逐层开腹,探查肌瘤的具体位置、大小等情况,再剔除肌瘤,结束手术后,缝合子宫,逐层缝合切口。

干预组行LM 治疗,先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然后进行全身麻醉,协助患者保持着膀胱截石位,对要进行手术的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处理好后使用无菌巾铺盖,右侧腹膜打开并游离输尿管,对患者的子宫动脉实施电凝、电切操作,操作完成后在患者的左侧做同样的操作。上述步骤完成后在患者的腹部进行横切口然后插入气腹针,注入适量CO2建立气腹,腹腔压力维持在12~14 mmHg,置入腹腔镜,在平脐部偏左5 cm 处、反麦氏点及麦氏点行穿刺孔,作为操作孔,置入Tocar 工具,通过腹腔镜明确子宫肌瘤详细情况,将瘤体突出部位的假包膜至瘤体部分用单极电钩切开,剔除肌瘤并用旋切器粉碎取出,送病理科进行下一步检查,确认瘤体清除干净后,缝合子宫,冲洗腹腔,最后逐层关闭腹腔。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若治疗后肌核消失,并且子宫大小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并发症,患者对治疗方式满意,则可评价为显效;若经过治疗的肌核缩小幅度>60%,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治疗方式表示一般满意,则可判断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首次下床活动、住院等时间。

比较两组卵巢功能:包括抗缪勒管激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盆腔粘连、尿路感染。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手术情况、卵巢功能)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临床疗效)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干预组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对照组(n=29)干预组(n=29)t 值P 值术中出血量(mL)126.48±10.52 61.76±5.86 28.943<0.001肛门首次排气时间(h)31.17±5.02 21.38±4.43 7.874<0.001首次下床活动时间(h)29.67±6.86 20.11±5.37 5.909<0.001住院时间(d)8.42±1.34 5.26±0.56 11.717<0.001

2.3 两组患者卵巢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干预组抗缪勒管激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均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卵巢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卵巢功能比较(±s)

组别对照组(n=29)干预组(n=29)t 值P 值抗缪勒管激素(ng/mL)治疗前2.15±0.20 2.14±0.21 0.186 0.853治疗后1.81±0.19 1.93±0.17 2.535 0.014卵泡刺激素(U/L)治疗前9.86±1.17 9.81±1.09 0.169 0.867治疗后6.29±0.98 7.38±1.11 3.964<0.001雌二醇(pmol/L)治疗前148.74±9.53 149.63±9.46 0.357 0.722治疗后104.25±5.63 131.75±6.12 17.809<0.001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中,切口感染、盆腔粘连、尿路感染分别3 例、3 例、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59%;干预组中,出现1 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5)。

3 讨论

近些年来,女性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女性健康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影响其正常生活[7-8]。子宫肌瘤的初期症状不太明显,多数患者通常是在进行日常体检时发现子宫肌瘤的存在,患者的症状表现与肿瘤数量、大小、位置等有直接关系[9]。当发现子宫肌瘤后,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能较好地清除瘤体,效果较好[10-11]。传统术式为开腹手术,能有效清除子宫肌瘤,治疗效果较佳,但可能影响患者卵巢供血,打破卵巢与子宫之间的天然平衡,造成内分泌失调,影响女性的卵巢功能[12-13];此外,开腹手术的并发症比较多,不利于术后康复[14-15]。近些年来,微创技术十分流行,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有效地推广,受到临床医生与患者的认可,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中,需要借助腹腔镜进行直接观察病变位置,准确地剔除肌瘤,能保全子宫、盆底的物理完整性,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与康复,更加容易让患者接受[15]。LM 术式的疗效较为理想,术野好,剔除操作更加精细,而且对胃肠的牵动较小,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创伤性小,术后康复较快,出院时间较早[16]。经临床观察发现,LM 术式因切口小,创伤性轻,可减轻身体应激,术后并发症少,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全,受到许多子宫肌瘤患者的青睐[17]。

在本研究中,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P<0.05),提示LM 术式能提升疗效。干预组出血量,肛门排气、下床活动、住院时间 分 别(61.76±5.86)mL、(21.38±4.43)h、(20.11±5.37)h、(5.26±0.56)d,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出血少是因为LM 术式的切口小,创伤性更轻,身体应激反应也更小,加快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干预组抗缪勒管激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分别为(1.93±0.17)ng/mL、(7.38±1.11)U/L、(131.75±6.12)pmol/L,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LM术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利于卵巢功能指标保持较高水平。干预组术后并发症率为3.45%,低于对照组的27.59%(P<0.05),说明LM 术式不容易诱发切口感染,对盆腔与尿路的牵拉较少,基本不出现盆腔粘连、尿路感染等情况。这与周燕武[1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研究中的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78%)(P<0.05);研究组出血量,肛门排气、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分别为(92.25±14.15)mL、(12.26±1.41)h、(20.11±5.37)h、(4.52±0.76)d,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抗缪勒管激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分别 为(1.97±0.18)ng/mL、(7.58±1.24)U/L、(134.21±23.65)pmol/L,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4.00%)(P<0.05)。

综上所述,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LM 术式治疗能提高总有效率,还能优化手术指标,提高卵巢功能指标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猜你喜欢

术式肌瘤切口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