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JBI 模式的循证护理在重症监护后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04-28邱楚杰周淑玫范文丽

中外医疗 2024年5期
关键词:血气监护循证

邱楚杰,周淑玫,范文丽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福建厦门 361000

重症监护后综合征也被称作加强治疗后综合征,指的是重症患者转出ICU 后,认知、生理和心理方面新出现或加重的功能障碍,且在出院后持续性影响患者。现阶段,重症监护病房有着全面的医疗设备和优质护理服务,但患者受环境、疾病、药物与人为等多方面的影响,出现该综合征,使得患者情绪波动、病情恶化,甚至不配合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患者多有不同程度、持续时间不等的认知功能障碍,也伴随精神状态异常,可出现焦虑、抑郁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对患者生理状态也有影响,可导致血气指标紊乱,影响患者呼吸状态和肺功能[3]。因此。既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也要落实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等层面的需求,以保障护理工作水平与质量。基于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 JBI)模式的循证护理认为临床决策关键需要考虑最佳证据、实践场景、患者需要和专业人员判定,它将循证实践分为证据产生、证据综合、证据传播和证据应用4 个步骤,各个步骤互相影响,共同促进健康[4-5]。为此,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20 年8 月—2022 年8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入收治的80 例重症监护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基于JBI 模式的循证护理在重症监护后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本院80 例重症监护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年 龄32~70 岁,平 均(48.72±5.16)岁;受教育年限10~18 年,平均(14.32±1.12)年。观察组40 例,男19 例,女21 例;年龄28~75 岁,平均(49.15±5.32)岁;受教育年限8~20 年,平均(14.42±1.1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现代重症监护诊断与治疗》[6]确诊为重症监护后综合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谵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和生理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慢性疲劳、食欲不振、体质量下降、肌肉萎缩、脱发等);②年龄>20 岁;③精神状态良好,主动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异常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其他同类型疾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根据《重症监护学》[7]相关标准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机体循环状态,遵照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做好突发情况应急预案;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确保室内环境整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JBI 模式的循证护理。具体措施为:(1)组建循证小组。ICU 护士长为小组组长,组员为6 名科室护理人员,工龄>3 年,沟通能力良好,熟悉重症监护后综合征护理知识和操作技巧;组长统筹安排护理工作;由专家对小组成员进行循证护理理论与实践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参与临床护理。(2)确定循证主题。研究对象为重症监护后综合征患者,干预措施为负面情绪缓解和创伤应激缓解对策,以ICU 护士为护理人员,研究结局为缓解负面情绪,减少应激反应,降低疾病严重程度,证据应用场所为ICU 病房,证据类型以临床实践指南和证据评价为主。(3)证据产生。小组成员在原始资料研究资源库、指南网、资源数据库和ICU 重症监护网等专业网站中搜索资料,关键词为 “JBI 模式” “循证护理” “重症监护后综合征” “情绪状态” “创伤应激” 及对应英文,选择指南、实践、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ate 分析等文献。(4)证据综合与传播。参照JBI 模式对查找到的证据进行等级划分,分成A 级推荐和B级推荐,对证据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和有效性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患者需求、科研成果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5)循环护理实施。①情绪调整。患者意识清醒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介绍环境和科室特点,以缓解患者面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感;无法沟通交流者,合理运用手势、图片等方式传递信息;关注患者动作与神态,强调治疗和检查操作的必要性,进行护理操作时,予以遮挡,避免身体暴露,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充分尊重患者;主动询问患者需求,尽量满足;在病房内为患者播放节奏舒缓的背景音乐,引导患者表达个人感受,耐心倾听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帮助患者纠正错误认知,正常认识疾病;分享其他患者预后良好的患者,或由相关患者通过VCR 或现身分享经验与心得体会,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内心信念。②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对ICU 病房温湿度进行调整(温度:22~26℃,湿度:50%~70%),定时开窗通风,上下午各1 次,20 min/次,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光线强烈时拉好窗帘,以免刺激;控制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仪器设备音量,交流或出入病房时控制音量,以免噪声影响患者状态。③舒适性护理。集中进行护理与治疗操作,以免影响患者正常生物钟,帮助患者形成正常作息习惯,睡前为患者播放节奏舒缓的催眠音乐,入睡前0.5 h 停止播放,向患者提供眼罩、耳塞等辅助设备,以保障睡眠质量;为患者穿舒适宽松的衣物,必要时适当约束,以免拉扯导管,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状态。

1.4 观察指标

①情绪状态:患者情绪状态判定依据为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Scale, DASS-21)[8],共由21 个条目组成,分成抑郁、焦虑和压力3 个维度,将各分量表得分乘以2,即为该分量表的分值,各维度最低0 分、最高42 分,分数越高,提示该情绪越明显。②创伤应激反应:根据应激压力反应问卷(Stress Response Questionnaire, SRQ)[9]判定创伤应激反应,条目数为28 个,各条目介于1~5 分,分成3 个维度:躯体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对应条目数为12个、8 个和8 个,分数为60 分、40 分和40 分,共计140 分,分数越高提示应激反应越强烈。③血气指标:抽取患者护理前后空腹静脉血,各为5 mL,离心处理(速度:3 500 r/min,离心半径:12 cm,时长:5 min),采集分离所得上层清液,使用血气分析仪检测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水平。④疾病严重程度:参照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ntensive Care Nursing Scoring System, ICNSS)[10]评分判定疾病严重程度,包括16 个问题,1~9 为重要功能异常,10~12 为疾病与治疗限制,13~15 为疾病体验,16 为他人不良应激,各个问题分值均在1~4 分之间,共为64 分,分数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

1.5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应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情绪状态、创伤应激反应、血气指标、疾病严重程度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情绪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抑郁、焦虑和压力评分低于同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焦虑和压力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比较[(±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值P 值抑郁焦虑压力护理后(15.54±1.36)a(11.52±1.12)a 14.431<0.001护理前14.78±2.16 15.12±2.24 0.691 0.492护理后(10.12±1.44)a(7.32±1.16)a 9.577<0.001护理前14.24±1.56 14.52±1.48 0.824 0.413护理后(10.36±1.18)a(7.44±1.32)a 10.431<0.001护理前20.72±2.60 20.68±2.92 0.065 0.949

2.2 两组患者创伤应激反应比较

护理前两组创伤应激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护理后各维度和总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后各维度和总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创伤应激反应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创伤应激反应比较[(±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bP<0.05。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值P 值躯体反应护理前32.78±4.12 32.54±4.32 0.254 0.800护理后(45.38±4.74)b(26.84±4.60)b 17.752<0.001护理后(20.16±2.24)b(12.18±1.56)b 18.489<0.001情绪反应护理前21.28±2.42 21.16±2.32 0.226 0.821护理后(12.16±1.18)b(7.12±1.36)b 17.703<0.001行为反应护理前22.18±2.56 21.72±2.12 0.875 0.384护理后(13.06±1.32)b(7.54±1.68)b 16.340<0.001总评分护理前76.24±9.10 75.42±8.76 0.411 0.683

2.3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后,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同组护理前,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同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cP<0.05。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n=40)组t 值P 值血氧饱和度(%)护理前88.27±2.12 88.56±2.28 0.589 0.557护理后(40.27±2.21)c(39.80±2.12)c 0.971 0.335护理后(94.50±1.72)c(95.12±1.16)c 1.890 0.062动脉血氧分压(mmHg)护理前68.72±3.16 69.18±3.54 0.613 0.542护理后(85.32±2.18)c(85.21±2.42)c 0.214 0.831动脉二氧化碳分压(mmHg)护理前55.80±3.12 55.96±3.36 0.221 0.826

2.4 两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疾病严重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护理后各维度和总评分低于同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护理,观察组各维度和总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值P 值重要功能异常护理前20.18±2.12 19.80±1.86 0.852 0.397护理后(12.24±1.72)d(7.18±1.32)d 14.760<0.001疾病与治疗限制护理前9.12±1.18 9.18±1.16 0.229 0.819护理后(6.18±1.32)d(4.36±0.52)d 8.113<0.001护理后(6.24±1.12)d(4.32±0.56)d 9.697<0.001疾病体验护理前9.18±1.24 9.24±1.32 0.210 0.835

续表4

表4 两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比较[(±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dP<0.05。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值P 值他人不良应激总评分护理后(26.20±4.40)d(16.84±2.58)d 11.606<0.001护理前2.56±0.32 2.62±0.36 0.788 0.433护理后(1.54±0.24)d(0.98±0.20)d 11.337<0.001护理前41.04±4.86 40.84±4.70 0.187 0.852

3 讨论

区别于其他科室,ICU 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护理与治疗步骤繁琐、巡视频繁、医疗费用高,加上外界环境的影响,可加重患者心理压力,导致重症监护后综合征。发病后,患者可出现以精神障碍为主的一系列表现,多有情绪不安、思维紊乱、应激反应、躁动不安、失眠,也可存在血气指标紊乱等躯体症状[11-12]。因此,既要予以患者对症护理,也要予以针对性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不同层面护理需求,保障护理质量。

基于JBI 模式的循证护理为新型护理模式,由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提出并改进,制定护理决策的过程中,着重考虑科研成果、临床实践和患者需求,制订一系列具有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和有效性的护理措施。将其运用至重症监护后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中,可体现护理服务的规范性与系统性,对分散的护理措施予以整合,予以患者全方位护理服务[13-14]。

本研究实施基于JBI 模式的循证护理,组建有多名专业人员在内的护理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可体现护理工作的计划性,较为全面地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确定循证主题,可进一步明确本研究服务对象、干预对策和研究结局;小组成员通过搜索与查找资料的形式选择与本次研究有关的文献,并通过JBI 模式划分证据等级,可明确证据可行性和临床意义;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充分尊重患者个人意愿,将科研成果、临床实证和患者需求相结合,寻求最佳护理行为,充分体现了 “以人为本” 的服务理念。上述对比显示,观察组负面情绪得分分别为(7.32±1.16)分、(7.44±1.32)分、(11.52±1.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创伤应激评分较之于对照组更低(P均<0.05),可见基于JBI模式的循证护理对负面情绪有缓解作用,可减少创伤应激反应;分析其原因是护理人员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根据患者状态选择合适的心理疏导措施,既引导患者表达个人感受,也重视患者表情和动作,综合分析患者性格特点,以缓解负面情绪;分享其他患者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从中获取经验,以坚定内心信念;重视住院环境营造,为患者健康睡眠生物钟,可维持良好作息状态,保持健康身体状态,减少创伤应激反应[15-16]。王蕾[17]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DASS-21 评分(抑郁、焦虑和压力)为(27.15±3.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研究观点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ICNSS 评分更低(P<0.05),主要是因为基于JBI 模式的循证护理通过情绪调整、环境护理和舒适性护理3 个方面落实护理服务,可帮助患者减少躯体和精神状态上的不适感,既利于维持良好心理状态,也可减少外界刺激,在此基础上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降低疾病严重程度。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基于JBI 模式想循证护理对患者血气指标无明显改善作用,可能是因为采用的护理措施仅作用于体表,基本不影响血气指标。

综上所述,基于JBI 模式的循证护理对重症监护后综合征患者负面情绪有缓解作用,可降低创伤应激反应和疾病严重程度。

猜你喜欢

血气监护循证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