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乐一中:春华秋实 全面育人

2024-04-28王辉

甘肃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民乐导师制导师

王辉

围坐一堂,共进午餐,一同合影,共话成长,这是民乐一中师生特有的“约会”。办公桌前,师生们促膝谈心,解疑答惑,畅叙理想;课外活动,师生同场竞技,展现球技与活力,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主题活动日,师生共同观看电影,共享课余的师生情……一张张合影,一幕幕画面,记录下学生与导师相处的画面,承载着师生间的真情。民乐一中推行的全员育人导师制,能够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优化了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

制度引领,思政育人

民乐一中校长张国定35年来躬耕教坛,甘作教育灵魂的守望者。学校扎实开展思政课程建设,成立思政课巡讲团,打造民乐一中“金山红烛·杏坛先锋”党建品牌,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育教学骨干,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同频共振,用他的专业和实干与老师们共同擦亮了民乐一中优质教育的“金字招牌”。

精炼的语言、清晰的逻辑、精美的课件,各具特色的课堂设计,无不彰显思政课教师们的风采。教师们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关知识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学校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培育优秀人才。学校开创“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全员导师制工作模式,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倾心呵护相结合,逐步形成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制订《民乐一中全员育人导师制方案》,逐步完善导师聘任制度、受导学生档案制度、定期谈心与交流制度、家校联络制度、例会制度、导师培训交流制度、导师考核与奖励制度等,使导师的工作和管理有章可循。

有着28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黄啸老师,对全员育人导师制赞不绝口。他说:“过去,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大多落在班主任一人的肩上,因班主任工作内容较为琐碎,加之每班平均都有50多名学生,每名学生在整整一学期很难有与班主任单独谈心交流的机会,部分学生长期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得不到解决。自学校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以来,各年级部采取摸底建档、聘用导师、拜师仪式、谈心交流等方式,增加了导师与学生的沟通,导师能迅速得知学生面临的困难,并及时帮助解决。现在,走进民乐一中,无论是教室走廊里,还是办公桌前,总会有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情景。”

校长张国定认为,“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推进民乐一中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强调人性化、亲情化、渐进性、实效性,以生为本,尊重个性,面向全体,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求,满足学生们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享受成长的快乐,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学术强师,能力育人

在民乐一中第二届学术月活动中,来自创新人才培养中心高一、高二的教师们分别展示了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优秀课例。在观摩听课之际,教师们奋笔疾书,记录实时课堂的精彩一瞬,采撷教学设计的巧妙一环,解读教学相长的精妙一点……专注的神情是他们触探前沿教学理念的认真;书写工整的笔记,是他们对有效教学方法的追求;细致的旁批,是他们沉浸式听课获得的多元启迪。生动的课堂、精彩的点评,似饕餮盛宴,异彩纷呈。

强校必先强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学校本着“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积极推进,扎实有效”的方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用学科聚拢人才,凝聚教师队伍,以学术月与学科月活动为依托,扎实提升全校教师的教研水平,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与授课水平,让教师具有高水平教书育人的能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基,为学生健康成长助力。

校长张国定说:“我校学科月与学术月活动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月中所开展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术月活动让教师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武装头脑,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改革中,真正发挥教研的作用,助力教师成长,推动学校发展。”

林志军是一位年轻的数学组组长,他对学校全力推行的“学术强师,能力育人”制度有很深的感触。他说:“学术月活动与学科月活动刚推行时,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师比较少,有部分教师存在观望的态度。张国定校长针对这一情况,举行专题讲座为教师们分析政策,讲解活动方式,并鼓励年轻教师们勇于参与进来。张校长是数学教师出身,他给数学组的教师们展现精彩课例,带领教师们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在张校长的带领下,学术月活动有效落地实施,教师们的教研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2023年,林志军参加“千校万师”授课比赛,获得市级一等奖。近五年來,民乐一中的教师们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700余篇,主持并鉴定省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60余项,有30余项教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在国家、省市级教学评优活动中,学校教师荣获奖项者层出不穷。

张天文是学校分管教研的副校长,他坦言学术月和学科月活动的举办不仅增强了各学科教师的交流合作,也切实提高了学术研讨活动的质量。专题研讨活动是精彩高效的交流学习,是一场思维碰撞的深度探讨,为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搭建起坚固桥梁。

文化润心,活动育人

抱拳、推掌、踢腿……步随身移,手眼相随,拳脚有劲,招式熟练,时而行云流水,时而虎步生风,运动健儿们神采飞扬,一声声呐喊气冲云霄,与中国风音乐相伴,演出气势恢宏,尽显中华武术的精神。在民乐县“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开幕式上,民乐一中武术操健儿们以“薪火传承”“习武强身”“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三个篇章给运动会开幕式带来了一场精妙绝伦的武术展演。

近年来,学校走“文化立校,特色办学,内涵发展,质量强校”之路,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特色活动,打造了具有民乐一中特色的品牌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在“发现实验之美,酿出果蔬之味”为主题的校园特色活动中,同学们用白萝卜、胡萝卜、青菜、白菜、卷心菜发酵出酸爽可口的泡菜,用本土特有的苹果梨、山楂、红枣、沙棘果酿出酸甜美味的果酒。大课间时,学生们和教师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纷纷拿起筷子,开启试吃模式。他们满脸笑容,品尝着中华传统美食,体会将学科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的那份快乐。

在“书香砺初心·奋斗正当时”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上,学生们纷纷走上讲台分享交流读书感悟。书目涉猎广泛,既有中国本土的优秀作品,也有外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小小的平台,带领师生走进了文学的大世界。学生们纷纷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自己所读书籍的内容与特色,并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分享读书时的收获和思考,他们一张张青春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眼眸中透着神采,闪烁着青春独有的锋芒。

说到学校特色文化活动,校长张国定说:“学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民乐一中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索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性教育功能。经过一代代民乐一中人的砥砺前行,学校形成了‘经典文化创优,乡土历史文化育优,艺体文化争优,心理健康文化促优的人文高中‘四优精神。”

今后,学校将在“给每个学生以希望,让每一个体都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引下,秉承“自强不息,厚德博学”的民乐一中精神,继承多年积淀的学校特色文化传统,营造和谐、幸福、民主的校园氛围,有效催生办学软实力,将学校建成一所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的古典园林式学校;一所点燃师生激情、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学习型学校;一所学子向往、英才辈出、深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学校。

编辑:宋春宇

猜你喜欢

民乐导师制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民乐国祥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V eraW an g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