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王朝对云南中部的地方治理
2024-04-28方铁
方 铁
明清时期的云南中部,大致包括今昆明市、曲靖市大部、玉溪市北部、楚雄州东部的地域范围。关于明清时期云南中部的情形,迄今尚无专文研究。笔者在此前阐述先秦至元代今滇中及附近地区情形的基础上,①方铁:《先秦至唐代的今滇中与滇东地区》,《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9期;方铁:《宋元时期今滇中与滇东地区的历史发展》,《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收集明清时期云南中部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爬梳并予总结,企望窥其原貌。
一、明朝对云南中部的经营
洪武十四年(1381),明廷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兵30 万出征云南。明军一路由四川永宁趋乌撒(今贵州威宁),吸引住今黔西、滇东北的乌蛮土司;另一路主力25 万人自辰、沅入贵州,克普定下普安(在今贵州盘县西北),直抵云南曲靖。梁王派十万军队拒守曲靖白石江。明军攻破曲靖后兵分两路,傅友德率兵数万进击乌撒,蓝玉率主力趋中庆(在今昆明)。梁王率部属投滇池自杀,中庆守军投降。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平定澄江、临安、元江、寻甸、楚雄等地。明军分兵取鹤庆、丽江与金齿(指今云南德宏地区),车里(今云南景洪)等处相继归附。明朝享国277年,其统治在云南尤其是云南中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在云南设置严密的行政机构,与军队机构都司下属的卫所互为表里。为防止地方官府形成割据,明朝将省级政区分为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一省的行政、司法、用兵之权。洪武十五年(1382),明置云南布政司。云南布政司管辖全省的52府与63州、54县。经过调整,云南布政司领20府、43州、30县,以及8宣慰司、4宣抚司、35处长官司。①(明)《太祖洪武实录》卷143,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南京国学图书馆影印本;(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46《地理七》,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172页。位于云南中部的行政管理机构,主要有云南、姚安、楚雄、武定、临安、澄江等府。据《明史》卷46《地理七》,位于云南中部府州县的情形大致如下:
云南府,管辖晋宁州、安宁州、昆阳州、嵩明州,州领昆明、富民、宜良、罗次、归化(位今云南澄江以北)、呈贡、禄丰、三泊(位今安宁西南)、易门等九县。澄江府,领新兴州、路南州,以及河阳(治今云南澄江)、江川、阳宗三县。楚雄府,领南安州(位今云南双柏以北)、镇南州(治今云南南华),以及楚雄、广通、定远(治今云南牟定)、定边(治今云南南涧)、柷嘉(位今云南楚雄以南)等五县。姚安军民府,领姚州(治今云南姚安)与大姚县。武定府,领和曲州(治今云南武定)、禄劝州与元谋县。在临安府(治今云南建水)辖地,②元朝的临安路治今云南通海。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为临安府,徙治今云南建水。位于云南中部的县有通海、河西(位今云南通海以西)、宁州(治今云南华宁)、嶍峨(治今云南峨山)四县。明朝在云南中部设置的机构较为合理及稠密,基本格局已接近后世政区,一些地名亦大致相同。
明廷积极修建云南各地的府城。所建城池大都布局规整,不仅有坚固的城墙、完整的护城河,开设多座城门,大部分城墙为砖石结构。一些府城经两次以上的重修或增修,部分府城在旧城旁建新城,或先后建多处新城。(天启)《滇志·建设志第三》记载了云南各地修建府城的经过。云南中部的情形大致如下。③(明)刘文征撰:(天启)《滇志》卷5《建设志第三》,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点校本,1991年,云南府,第181页,姚安府,第202页,寻甸府、武定府,第204页。
云南府城(在今昆明),建自洪武十五年(1382),周九里余。共六门,门各有楼,四隅亦各有楼。居西南之间者为钟楼。环城有河,可通舟楫。有九处重关楼,各跨衢市之隘,为万历四十八年(1620)巡按御史潘浚所建。姚安府城(在今云南姚安),为景云元年(710)唐朝御史李知古所筑,为土城。明洪武初易以砖石,周二里三分,高二丈,共三门。嘉靖七年(1528),兵备周崇义筑月城于南门外。嘉靖八年(1529),知府王鼎将城墙由五尺增高三尺。嘉靖三十九年(1560),知府杨日赞于南关外新筑土城,高一丈二尺,广130丈,左右两侧建敌楼,有四关一土垣。万历四十六年(1618),巡按御史潘浚添建城墙700 余丈,置南门城楼一座,西南建角楼二座。寻甸府署(在今云南寻甸)。旧城在城北一里,成化十九年(1483)建,后迁至鲁兀山下。嘉靖六年(1527),因土司安铨叛乱,官府复徙今署。洪武十六年(1383)建武定府署(在今云南武定)。隆庆三年(1569),平凤氏土司之乱后,知府刘宗寅迁于狮山之麓。
昆明城的标志性建筑金马碧鸡坊,初建于明宣德年间。(景泰)《云南图经志书》称:“城南三市街有碧鸡、金马二坊,盖表其为一方之胜也。”清顺治十四年(1657),二坊毁于战火;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建,道光九年(1829)又进行维修。咸丰七年(1857),杜文秀起义波及全省,两坊再次毁于兵火。光绪十年(1884),云贵总督岑毓英重建。二坊北面与“忠爱坊”相配,合称“品字三坊”;南面与东、西寺塔相映,为昆明的闹市胜景。称为昆明八景之一的“金碧交辉”,指酉年的秋分与中秋重叠之日,酉时(下午5 至6 时)太阳西沉,月亮东升,两坊正对而映光相射,夕阳下的碧鸡坊倒影在地,并随映光向东移动;月光下的金马坊也倒影在地,随映光向西移动,两个倒影逐渐凑近最后相接,故称“金碧交辉”。如此奇景,60年方得一见。
明朝在云南各地派驻卫所。云南中部是较早驻扎卫所的地区。明制5000人设一卫,1000 人设千户所,分别由指挥、千户统领。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初定云南,乃在滇中置云南左卫、云南右卫、云南前卫、云南后卫。洪武十五年(1382)至洪武十七年(1384),明朝又向云南增派一些卫所,位于云南中部的有临安卫、楚雄卫。以后又在云南中部设云南中卫。卫所在驻地进行屯田,推动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于全省而言,云南中部是外来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在卫所聚集的云南中部,以各级军官为主形成新的望族大姓,云南士绅阶层乃浮出水面。由于来源与构成方面的原因,云南士绅阶层对朝廷表现出高度的忠诚。明末流亡云南的南明政权逃难缅甸,出发时竟有数十万人哭泣随行,拖家带口的官兵与士绅日行仅30 里。①(明)《求野录》,转引自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4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32页。明代中后期,大量外地人口迁入云南地区,以新产生的士绅阶层为核心,凝聚形成云南的地方性汉族群体,作为一个省级政区应有的内外条件,云南已完全具备。
明朝任命沐英为云南总兵官,世代镇守云南地区。沐英,字文英。安徽定远(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人。八岁父亲去世,母携之逃难,母死后朱元璋养为义子,改姓朱。朱元璋的义子多达20 余人,以沐英功绩最大,常委以重任。洪武元年(1368),沐英从征福建崇安、漳州、泉州等地有功,许恢复沐姓,任镇国将军。又从卫国公邓愈经略川、藏地区,以功封西平侯,准世袭。洪武十四年(1381),沐英任征南右副将军,与征南将军傅友德、副将军蓝玉率兵30 万征云南。洪武十六年(1383),蓝玉、傅友德奉命班师,沐英留镇云南。他建议朝廷在云南开展军屯,获准。洪武二十五年(1392),高皇后与皇太子去世,沐英伤心过度身亡,年仅48岁。死后归葬京师,云南军民与少数民族酋长,“攀号哭送者数万人,金马山前之路,隘不得行”。②(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126《沐英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3756页-3759页。
沐英之子沐春袭职七年,先后平定越州、广南、宁远等地的叛乱,并大修屯政,凿铁池河灌宜良涸田数万亩。沐晟袭父兄之业镇滇41 年,历时最久,虽“用兵非所长,战数不利”,在巩固边防方面亦有建树。他任职不久,麓川(在今云南瑞丽一带)首领思伦发死,余部分据其地,沐晟讨平之,分其地为三府、二州、五长官司;又于怒江以西置屯卫千户,麓川遂定。永乐六年(1408),沐晟随大将军张辅征交趾有功,晋封黔国公爵。洪熙元年(1425),加太傅,朝廷铸征南将军印赐之。③(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126《沐英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3759页-3762页。沐氏家族镇守云南12代,先后受封二王、一侯、一伯、九国公、四都督,权势拟于亲王。
沐英11世孙沐天波,为沐氏家族最后一任黔国公。清顺治二年(1645),元谋土官吾必奎造反,沐天波调各地土司助讨。阿迷土司沙定洲率兵抵省城,吾必奎已平。沙定洲驻城外不肯归,随后举兵叛乱袭占沐府。沐天波母陈氏、妻焦氏自焚而死,沐天波等出逃滇西。沙定洲追至楚雄,攻80 余日不下。石屏土官龙在田邀大西军余部孙可望、李定国等由黔入滇,擒杀沙定洲。沐天波、李定国等迎永历帝朱由榔入云南,合作抗清。顺治十五年(1658),清军进攻云南,沐天波随南明流亡政权出走缅甸。缅人欲执献南明君主于清军,伪约盟誓,拟先杀随行大臣,沐天波等奋起反抗遇难,史称“咒水之难”。①(清)冯苏撰:《滇考下》,(清)王崧编纂:《云南备征志》卷12《故实十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54页-756页。
驻守云南的卫所将士多为汉族,也有一部分是回族。蓝玉、沐英所率出征云南的军队有不少回族将士,其中一些人落籍云南。以后还有不少回族将士从内地奉调入滇。正统年间,兵部尚书王骥三征麓川,先后从内地调集数十万军队参战,有一些回、汉籍士兵落籍云南。清康熙时儒林郎马文秀,祖先为陕西凤翔回族,洪武间其始祖马正辅随沐英出征云南,以后以军功世袭临安千户,明末为避普名声之乱迁居元江。腾冲五棵树的回族马登高,其先祖随王骥征讨麓川,以后定居腾冲。②(清)王掞撰:《敕封儒林郎马驸墓》,(民国)《元江志稿》卷2;杨兆钧主编《云南回族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54页。
云南回民主要是经商或从事加工业,多数人口分布在为腹地城镇与交通沿线,昆明、大理、楚雄、蒙化、永昌、临安、曲靖、寻甸是主要聚居点。昆明、楚雄、玉溪、通海、嵩明、寻甸、大理、巍山、保山、腾冲、曲靖等地,现均有回民的聚居区。
明初航海家郑和,为昆阳(今晋宁昆阳镇)的回族。据说郑和为元代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的六世孙,原姓马,小字“三保”。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入滇,三保被俘入宫,任燕王朱棣藩邸的近侍宦官。朱棣称帝后任命为内官监太监,赐姓郑,改名和,人称“三保太监”。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郑和奉命率领世界上最大的船队,每次两万多人,七次访问亚非沿岸30多个国家与地区。第七次航海归途中,郑和病逝于古里(今印度南部科泽科德)。所访问地区的官民感念郑和立庙祭祀。越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等地,有关“三宝太监下西洋”的传说甚多。
云南中部分布众多的彝族人口。彝族支系繁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一个特点是自称、他称众多。③尤中:《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33页。除常见的“黑罗罗”“白罗罗”,彝族较大的支系还有:“撒摩都”,分布在楚雄、澄江、大理、云南府(治今昆明)等地,受汉族的影响较大。“摩察”,明代扩散至姚安、武定、楚雄等地。“罗婺”,宋代居于武定一带,明代流散各地,武定、楚雄、姚安、永宁、罗次为主要分布区。“阿者”,元代聚居于广西路(治今云南泸西),明代流散至江川、通海等地。“车苏”,明代分布在楚雄、新平、墨江等地。临安、楚雄等地还有“妙罗罗”,滇池地区有“普特”,元谋等地有“葛倮罗”。
二、明代云南中部的经济文化
明朝在云南中部设置较多的卫所,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洪武年间,云南地区设有15 卫、2千户所。据《明史·兵二》,主要有云南左卫、云南右卫、云南前卫、云南后卫、临安卫、楚雄卫、曲靖卫、大理卫、洱海卫、金齿卫、景东卫、蒙化卫、平夷卫、越州卫、六凉卫、云南中卫、广南卫、大罗卫、澜沧卫、腾冲卫等。①(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90《兵二》,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198页,第2211页。据《明实录》记载,在洪武朝的中后期,明朝调兵进入云南有十次,人数达20余万人,除去后来离开云南返回原地者,连同原来驻守的军士人数并不少。明代卫所制度允许军人带有家眷,云南也不例外。以一军户平均有三口人计算,守滇的军人及家眷约有七八十万人。
明代的卫所分布云南省的农业地区,形成大规模军事性质的移民。云南卫所大致有滇中、滇东、滇西、滇南等四个分布区,军队集中驻扎在城镇、农业地区与交通沿线。卫所实行四分镇戍,六分屯田。明人王士性说,云南(治今昆明)、临安(治今建水)大理、鹤庆、楚雄五府为富饶地区,其余区域则为瘐壤多警之地。②(明)王士性撰:《广志绎》卷5《西南诸省》,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年,第127页。王士性所说的云南等五府,亦为卫所密集地区。云南军屯始于洪武中期。(正德)《云南志》卷2《屯田》称:
云南屯田最为重要,盖云南之民多汉少夷,云南之地多山少田,云南之兵食无仰。不耕而待哺,输之者必怨;弃地以资人,而得之者益强,此前代之所以不能乂安此土也。今诸卫错布于州县,千屯伦列于原野。
沐英镇守云南,“垦田至百万余亩”。洪武二十五年(1392),沐英卒,子沐春袭职。沐春在职七年,“大修屯政,辟田三十余万亩”。③(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126《沐英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3760页。据《明会典》卷18《户部五·屯田》,云南都司所属卫所,屯田多达110万余亩,每年征粮38万余石。
云南的矿冶业十分发达,云南中部是重要产区之一。谢肇淛《滇略》卷3《产略》说:“滇银矿共二十有三所,置场委官,以征其课。”云南的银矿以楚雄、永昌、大理三地最盛,曲靖、姚安次之,镇沅又次之。临安、澄江、元江、鹤庆等府也有银矿分布。云南银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嘉靖、万历后,浙江、福建、江西、湖广、贵州、河南、四川、甘肃、云南九省均产银,“然合八省所生,不敌云南之半。故开矿煎银,惟滇中可永行也”④(明)宋应星撰:《天工开物》卷14《银》,北京:中华书局译注本,2021年,第366页。。云南缴纳银课居全国之首。天顺年间,明英宗命宦官赴浙、闽、川、滇诸省督缴银课,总数计183000余两,其中云南缴纳10 万两有余,占总数的60%弱。⑤(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81《食货五》,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971页。《滇略》卷3《产略》称云南有铜矿19所,路南、宁州、罗次、楚雄、弥勒、禄劝、永平、北胜(今云南永胜)、车里(今云南景洪)为产铜之地,一些地方产量还不小。清代路南州以东有产铜的红石岩厂,“明时于附近之暮卜山开采,年获铜数百万斤”⑥(清)阮元等纂修:《道光云南通志稿》卷75《食货志·矿产三》,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点校本,2021年,第359页。。明代云南有“铜以供天下贸易”之说。⑦(明)刘文征撰:(天启)《滇志》卷3《地理志·物产》,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点校本,1991年,第115页。
《滇略》卷4《俗略》称,临安(今云南建水)之繁华富庶冠于滇中,“又有铜锡诸矿,辗转四方,商贾辐辏”。王士性《广志绎·西南诸省·云南》说:“滇产如铜、锡,斤止值钱三十文,外省乃二三倍值者。由滇云至(贵州)镇远,共二十余站,皆肩挑与马赢之负也。”云南本地消费铜亦颇可观,以铸造昆明城郊凤鸣山太和宫的金殿与大铜钟为例。万历三十年(1602),云南巡抚陈用宾仿湖北武当山太和宫的金殿,用精铜铸成昆明太和宫金殿,崇祯间,太和宫金殿被拆运移往宾川鸡足山。清康熙时,平西王吴三桂于旧址重建太和宫金殿,用铜500 余万斤。明代金殿虽已不存,清代金殿却保存完好。太和宫铜钟铸造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重约14 吨,钟面铸刻精细花纹。铸造金殿、铜钟时耗用大量材铜,成品制作亦十分精美。
卫所屯田需要大量的农具,推动了云南冶铁业的发展。云南府的安宁,临安府的河西(位今云南通海以西)、嶍峨(治今云南峨山),楚雄府的定远(治今云南牟定),澄江府的新兴,曲靖府的陆良与沾益,均为原铁的重要产地,一些地方的产量还相当大。锡、铅或与银、铜矿伴生。云南地区多产银和铜,也大量产锡与铅。明代《天工开物》说锡多出西南郡邑,“大理、楚雄即产锡甚盛”。①(明)宋应星撰:《天工开物》卷14《锡》,北京:中华书局译注本,2021年,第390页。
明朝的盐课提举司在内陆地区有七处,分别是四川、广东海北(广西廉州)、黑盐井(在今云南楚雄)、白盐井(在今云南姚安)、安宁(在今云南安宁)、五井(在今云南大理)、察罕脑儿(在今陕西灵州)。洪武十五年(1382),云南的盐课提举司分设一些盐课司,云南黑盐井辖三处盐课司,白盐井、安宁盐井各辖一处盐课司,五井下辖七处盐课司。洪武时,云南的盐课提举司岁办大引盐17800余引,岁入太仓盐课银35000余两。《明熹宗实录》称:“滇南唯矿盐二课,为利滋大。”②(明)《熹宗实录》卷36,天启三年七月辛卯,北京:中华书局,2026年。
明代云南联系内地的交通线,主要有普安入黔旧路、乌撒入蜀旧路、建昌路、粤西路。普安入黔旧路的走向,为自昆明往东北至曲靖,东行经贵州普安(在今贵州盘县西北)入湖南及内地各省。乌撒入蜀旧路,从昆明出发至曲靖,往西北经交水(今云南沾益)、沾益州(治今云南宣威)、乌撒(今贵州威宁)至四川纳溪转赴内地。建昌路的路线,为由昆明经武定、元谋过金沙江,经建昌(今四川西昌)、越巂(今四川越西)、荣经至成都。粤西路的走向,为从昆明至广西南宁,分为广南路、罗平路两条支线,走向与元代旧道相同,普安入黔旧路、乌撒入蜀旧路是云南通往内地的主要道路。明中叶后,乌撒入蜀旧路阻塞难通,行旅赴内地主要走普安入黔旧路。由于道路单一且经常梗阻、不断有人建议复开建昌路、粤西路,但未付诸实施。
云南通往外邦的道路主要有以下数条:一是自昆明经大理、永昌至腾冲出境道。元代有中庆经大理过金齿西行道,即前代的博南山道,明代保持此道畅通,并陆续增设一些驿站。二是从赵州(治今大理凤仪)通往景东出境的驿道。路线是从昆明沿滇西的道路至赵州,再分道南行,有驿道通往景东,接通经车里(今云南景洪)、八百媳妇国(中心在今泰国北部清迈)抵海边的道路。从赵州南行可至景东驿。若从昆明沿上述路线至定西岭驿,南行可至蒙化府(治今云南巍山)。云南通往内地与邻邦的上述道路,大都以昆明为出发点,可见明代继承了前代以昆明为交通枢纽的传统。
元代滇池水运已具有可观的规模,明代进一步有所发展。洪武间官府重修云南府城(在今昆明),建六门,六门外有环城河通舟楫。通过盘龙江支流与其他河流,云南府城的翠湖与滇池沟通,舟楫可从翠湖直达滇池。万历年间,晋宁文士唐尧官《晋宁州风土记》说:“(晋宁)郡去会城(昆明)仅百里,商估陆行者少,暮挂帆而朝达云津,可省负担之劳焉。”③(明)刘文征撰:(天启)《滇志》卷5《建设志》,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点校本,1991年,第181页;(道光)《晋宁州志》卷12《艺文志·记》。滇中的星云湖、抚仙湖亦可行舟楫。武定以东的金沙江河道,水面开阔可以航行。四川商人贩运大木,多从云南姚安府、北胜州(治今云南永胜)顺金沙江而下,并无阻碍。(天启)《滇志·金沙江考》说,从武定府禄劝州的广翅塘走水路赴南江,木商航行十日可达,又可至马湖府文溪、铁索江边数滩,遂至叙州府(治今四川宜宾)。记载称武定、寻甸、姚安、楚雄、安宁等府县,“或濒金沙江,或有小溪流入金沙江,皆可行舟”①(明)毛凤韶撰:《疏通边防河道议》,(明)张机撰:《疏通水陆以达朝贡议》,刘文征撰:(天启)《滇志》卷25《艺文志》,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点校本,1991年,第866页。。
云南的教育、医疗、文化等事业发展很快,尤其在云南中部。据(天启)《滇志》记载统计,天启时云南有儒学63所,包括府学16所,州学23所,县学22所,卫学2所;另有社学163所,书院48所、文庙4处。全省设医学官员23名,阴阳学官员17名,按一校一官的原则,云南应有医学23所、阴阳学17 所。设学校较多的地区,先后是云南府、大理府、临安府(治今云南建水)。②方铁主编:《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53页,第757页。全省各地的儒学,少数为元代所建明代重修,如云南、大理、澄江、鹤庆、永昌五府,安宁、嵩明、石屏、邓川四州与河西县的儒学,建于元代者有11处,其余为明代所建。嘉靖、万历年间,云南兴建学校、书院最多。至崇祯末年,全省共有儒学73所,书院65所。③据(民国)龙云等监修:《新纂云南通志》卷131至卷136《学制考》统计,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点校本,2007年。
洪武时云南产生举人4 名、进士3 名。永乐九年(1411),朝廷在云南开科取士,规定三年一考。至崇祯时,全省共产生举人2732 名、进士260名,另有武进士47 名、武举人103 名。培养举人、进士最多的地区是昆明、大理、建水、保山。④古永继:《明清时期云南文人的地理分布及其思考》,《云南学术探索》1993年第2期。安宁人杨一清,为成化时进士,历任户部、吏部、兵部尚书,位居内阁首辅。昆明人严清,为嘉靖时进士,历任四川按察使、布政使,贵州与四川的巡抚,以及刑部、吏部尚书等职。滇中的社会风气也发生变化。寻甸府自改流建学,“其俗渐改,人文可睹”。彝族聚居的武定府,原称“俗尚强悍难治”,建学后旧习渐改,“士民勤业,骎骎有省会之风”。⑤(明)前人撰:《请加额解疏》,(明)刘文征撰:(天启)《滇志》卷23《艺文志》,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点校本,1991年,第767页;(天启)《滇志》卷3《地理志·风俗》,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点校本,1991年,第111页。
明代前期,云南产生《朝天集》《沧海遗珠》等集体性的诗文作品,宦滇外省籍文人创作的文集有50余种。明代中后期,云南本土作家异军崛起,形成各具特色的作家群体。云南府有施铨、郭文、毛玉、胡廷禄、施昱、刘文征、傅宗龙等人。安宁州有张维、杨一清、朱化孚等人。晋宁州有王宗、王昱父子,朱玑、朱克瀛、朱凤祖孙三代,以及唐氏诸人唐锜、唐尧官、唐泰等人。呈贡县有文祖尧,嵩明州有兰茂、贾惟孝,宜良有严容等人。宁州有张文礼、张西铭、张凤翀、王元翰等人。江川县有侯必登、侯度、侯宏文,通海县有马文荣、缪宗周,新兴州有陈表、雷跃龙等人。⑥方铁主编:《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57页。
明代云南修纂地方志113种,留传至今10 种。其中省志九种。今存陈文撰(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周季凤撰(正德)《云南志书》、邹应龙等撰(万历)《云南通志》、谢肇淛撰(万历)《滇略》、刘文征撰(天启)《滇志》等五种。府志类方志有34种,今存李元阳撰(嘉靖)《大理府志》等三种。
永乐九年(1411),云南首次举行乡试。景泰四年(1453)春,云南巡抚郑颙始议立贡院。不久建成,秋天的乡试在此举行。⑦(明)陈文撰:《新建云南贡院记》,(明)陈文等撰:(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10,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526页。地址约在今昆明正义路中段以东,后来择址新建。弘治十二年(1499)建成新贡院,位今云南大学与昆明三十中一带。新贡院呈中轴对称的布局,前为大门,门外设旗台,建“腾蛟”“起凤”二坊。前楼名“明远楼”,东西部为考场,四隅建瞭高楼,再后为贡院的中心至公堂。至公堂后为监临、提调、监试、考试四房。嘉靖、万历年间,贡院增修或重修,仍保持基本的格局。清初云南贡院在明代基础上重建,位置未变,建筑的名称相沿未改,但分布范围有所扩大。
云南中部知名的文庙,有昆明文庙与大姚石羊孔庙。元代始建昆明文庙,原址在昆明五华山。明洪武初沐英重建。景泰年间巡抚郑容建成德、达材两坊。嘉靖十年(1531)建启圣祠。万历元年(1573),巡抚邹应龙凿泮池。巡抚周嘉谟与知府王绍旦,增建明伦堂与文昌、魁星二阁。大姚石羊孔庙。位于大姚县城西北的石羊镇象岭山麓。有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佳的孔子铜像。孔庙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清代多次重修。孔子后裔石羊提举孔尚琨,根据家藏的孔子像精心设计铜像,历时9年铸造成功。孔子像头戴琉璃王冠,手捧朝笏,广袖薄带,庄严端坐大成殿殿台。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记载明初云南中部的风俗。称澄江“俗尚咂酒”。当地流行以米麦酿酒。款待宾亲之贵者,必先上果馔,设架于庭院,置酒樽泡以水,务令樽满为度。置中通之竹筒于酒瓮,必探其底,与客为揖让之礼而请饮。别以杯酌水,候客既饮而注于樽,视水之盈缩以验所饮之多寡,若水溢而樽不能相容,则复劝饮之,以示爱敬之重。遇寒月置火于樽下,以保持热度。又称新兴(今云南玉溪)“其俗好讴”。当地夷汉杂处,少年美声喉,喜讴歌,清早良夜,放意自适而歌,随处相闻。或以饮酒自娱,或以劝农耕,虽妇人、少女亦为之欣然自得。①(明)陈文等撰:(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2,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106页,第111页,第156页。
三、清代的云南中部
据《清史稿·地理二十一·云南》,清初沿袭明制,置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后为云南省。初设云南巡抚,治云南府(治今昆明),并设云贵总督,云、贵两省互驻。康熙元年(1662),改为云南总督,驻云南曲靖。康熙三年(1664),裁贵州总督并云南,驻贵阳。康熙二十二年(1683),移驻云南。乾隆元年(1736),设云南总督。乾隆十二年(1747),改为云贵总督。光绪间裁减云南巡抚。云南府为省治(在今昆明),总督、巡抚以及布政、提学、提法三使均驻于此。盐法、巡警、劝业各道亦驻省治。
位于云南中部府州县的情形如下。云南府(治今昆明)领四州七县,即:嵩明州、晋宁州、昆阳州、安宁州,以及昆明、富民、宜良、呈贡、罗次、禄丰、易门七县。武定直隶州(治今云南武定),领元谋、禄劝两县。楚雄府(治今云南楚雄),领南安、镇南、姚州三州,以及楚雄、广通、大姚、定远四县。澄江府(治今云南澄江),领新兴州、路南州,以及河阳、江川两县。②(民国)赵尓巽等撰:《清史稿》卷74《地理二十一·云南》,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2321-2325页,第2329-2330页。
清廷重视修建云南中部的府州城池。一些城池经过多次重修或改建。据《道光云南通志稿·建置志·城池上》,云南府的情形大致如下。
云南府(治今昆明)城池的形制与规模,奠定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朝云南府城为砖城。设六门,上有楼。大东门曰“咸和”,楼曰“殷春”;小东门曰“敷泽”,楼曰“璧光”;南门曰“丽正”,楼曰“近日”;大西门曰“宝成”,楼曰“拓边”;小西门曰“威远”,楼曰“康阜”;北门曰“拱辰”,楼曰“眺京”。居南门西偏者为钟楼,环城有河可通舟楫,河外有重关,跨衢市之隘。康熙二十四年(1685),因围攻吴三桂叛军,云南府城池被毁。雍正六年(1728)重修,并备下以后修缮的银两。以后按照明代旧城的形制多次重修。嘉庆二十一年(1816),巡抚孙玉庭等新建东偏鼓楼,以配西偏钟楼。①(清)阮元等纂修:《道光云南通志稿》卷35《建置志·城池上》,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点校本,2021年,云南府,第112页。
据《道光云南通志稿》卷36《建置志·城池下》,云南中部其他较重要城池的情形如下。武定(治今云南武定)州城。明嘉靖间,对武定土司进行改土归流。隆庆四年(1570),巡抚陈大宾等将州城迁于狮子山麓,筑石城,周四里三分。高二丈,设四门。万历间,同知袁国藩将城墙增高三尺。崇祯元年(1628),知府赵纾增修四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知府王清贤增修四城楼。雍正七年(1729)重修,水渠环绕城垣达百余丈。
楚雄府(治今云南楚雄)。明洪武十六年(1383),都督袁义奏准朝廷,迁大理国所建楚雄城于今地,筑砖城,周七里余,高二丈五尺。设六门,东曰“平山”,南曰“广运”,西曰“德胜”,北曰“永镇”,东南曰“德化”,西南曰“仁福”,门皆有楼。崇祯五年(1632),同知窦敬禹增高城墙三尺。崇祯十五年(1642)叛军围城,将领杨畏知建敌台15座坚守,“民赖以全”。清雍正四年(1726),知府李玉键修复因地震坍塌的府城,筑四围士墙,上砌以砖。以后又多次重修。城渠宽深各一丈五尺。
澄江府(治今云南澄江)。明正德十三年(1518),知府童玺迁将府城由绣毬山迁至金莲山麓,筑土城。城墙厚四尺,高一丈,周四里许。建五门,各砌以石。隆庆五年(1571),知府徐可久迁府城至舞凤山麓,筑砖城,周五里三分,高一丈九尺,有水池,城楼、水洞、沟道俱备。设四门,四隅建角楼,东南角高三层,悬钟于其上。清乾隆元年(1736),知府来谦鸣修建四门鼓楼,以及垛口181座。
云南中部的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道光云南通志稿·地理志·风俗》记载了滇中社会生活的一些情形。称云南府(治今昆明)四季如春,日炙如夏,稍阴如秋,一雨如冬。故夏不挟扇,冬不围炉。所居诸族种类不一,皆守信约敦朴素,邻保相资,“守望相助,大有古初之风”。又言省会地势开阔,四时和序,故人多儒雅。其地汉多夷少,清代风气渐开,士雅民淳,教化易入,百姓耕织贸易,各安其俗。“自元至本朝人物、科第后先振起,服食器用,骎骎乎有中原之风焉”。
《道光云南通志稿·地理志·风俗》谓楚雄府(治今云南楚雄),自明代以来地当孔道,而不染于纷华。文教日兴,土风驯实,“妇人不尚泽饰,故淫风绝少。虽贫贱之女,不嫁为妾”。清代往来商贾杂沓,历年使秤轻重不一。康熙五十二年(1713),知府张嘉颖今各铺使秤规整划一,“至今商民称便”。又说自明朝将领傅友德平定楚雄,留兵成守,明太祖徙江南百姓以实之,又有宦游商贾入其籍,“大都南人较多,故俗类南方”。
《道光云南通志稿·地理志·风俗》称澄江府(治今云南澄江),“其性质野,其俗豪强,蚕衣耕食,不事逐末”。“士以劲特相慕效,耻为委蛇,庶几铁中之铮铮者”。明成化间,云南布政使撰联赞云:“文风不让中原盛,民俗还如太古醇”。每年二月八日,其地为迎神举办庙会,正月内城外各村设会,输流迎请诸神。于东门迎诸神于会所,设醮三日,后四门输递迎请,用锦彩妆演马匹,名曰“神马”。多扮演台阁故事,“备极美丽”。近夕则比户张灯,笙歌彩舞以供游人玩乐,此俗相沿已久,据说有祈年许稔之效。还说新兴州(治今云南玉溪)士人慕于学,“官者以清白自期,致仕者恂恂如里老”。①(清)阮元等纂修:《道光云南通志稿》卷30《地理志·风俗》,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点校本,2021年,云南府,第529页,楚雄府,第535页,澄江府、新兴州,第536页。
清人曹春林撰《云南竹枝词》,盛赞滇池之美:“迭迭西山苍翠铺,茫茫草海水云区。扁舟掉入昆明去,绝似烟波一钓徒”。朱庆萱撰《晋宁竹枝词》,描述滇中重阳登高之趣:“重阳糕饼卯时尝,酒底花开菊正黄。饭后登高呼女伴,山头拾得锦香囊”。黄柄堃撰《云南竹枝词》,写滇中蔬果与水产之佳:“鸡枞风味压园蔬,虎掌梨窝尽不如。更有晋宁金线好,不曾输与四腮鱼”。②王利器等辑:《历代竹枝词》,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174页,第2617页,第3073页。所言“鸡枞”“虎掌”“梨窝”均为著名野生菌,鸡枞为其中极品。晋宁金线鱼味极鲜嫩,传颂一时。檀萃《滇海虞衡志》称滇池多巨螺。渔人贩之,遗壳之地名“螺蛳湾”。渔人剔螺壳腌其肉,以姜米、秋油相调和,担肩叫卖于市,“争食之,立尽。早晚皆然”。又赞其尾之黄名“螺蛳黄”,滇人尤重之,“以为天下所未有”。
士青撰《游滇纪事》,记载了民初滇池湖畔大观楼一带的美丽景色。称:
将到大观楼时,见楼之左,有众舟泊焉。另有滇绅自备置之船二艘,专为游湖之用。有相识者,可以借之。楼前切近湖边,有新建之楼,登高远眺,见湖水澄清。大有“秋水长天一色”之概。遥望西山,若隐若现,殊觉爽气飞来。俯瞰近湖一带,舟艇往来,帆舶如云。楼后有石砌之鱼池一,亦楚楚可观。池后又有一亭,虽非画阁雕梁,然亦具有匠心。左右回廊,横通于亭楼,雨天可免湿足。亭之西有新建洋楼一所,传闻将租于西人消夏,计两层,前有空地,可植花草,后有睇水,可以养疴。楼边有杨柳多株。远观山色,近挹绿柳,与二三知己借赁一椽,或把酒吟诗,或对樽邀月,或抱膝作竟夕之谈,或泛舟作烟雾之客,较西湖之亭阁,瑞士之楼合,未遑多让。③于希贤等选注:《云南古代游记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95页。
士青所言大观楼建筑的布局、式样等至今仍依稀可见。但滇池湖畔“秋水长天一色”,较西湖之亭阁、瑞士之楼合毫不逊色的景致,则已不复现,仅存于游览者的遥想中矣。
综上所述,明、清是云南中部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云南中部登上古代发展的顶峰。明、清两代又具不同的特点。明朝经营治理云南中部做出的贡献,主要是延续元朝以该地为全省统治中心的做法,并大力发展农业、矿冶业与文化教育,增强了云南中部的实力。同时,云南中部是卫所屯田与移民的重点,推动了云南汉族、回族以中部为中心的发展壮大。清朝经营治理云南中部的特点,主要是进一步发展经济文化,并重视城池修建等工作。清代昆明、楚雄等地城池的基本格局,大致保留至今。由于统治者注重文化传播与移风易俗,云南中部的文化与内地更趋接近,社会面貌相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