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因视域下我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
2024-04-27王立新张成章
王立新,张成章
(兰州交通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1 文化基因理论本土化研究概况
1.1 文化基因理论的引入
国内有关文化基因的研究始于1981 年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一书的引入。由于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的城镇化速度快于同时期的文化建设,导致城市记忆消散、文脉缺失等问题频出,对此,产生了一批引用文化基因理论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传统村落保护、城市发展建设、特色旅游规划与产业开发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有关文化基因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研究领域更加宽泛,涵盖哲学、民族学等多个领域。刘长林(1990)[1]指出一个民族底层的心理结构与思维模式即为“文化基因”,它会对一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姜广辉(1999)[2]指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形成路径与西方截然不同,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上古时期建立了以同祖同根为宗旨的管理体系,在广袤地域上发挥协调职能。王东(2003)[3]在内容上阐明了我国文化基因的五大特征,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文化观以及义利统一、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徐杰舜(2008)[4]认为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结构始终从多元走向统一的根本性因素。综上,此阶段研究数量少,较为含蓄地探讨了文化基因的影响与价值,且基于直观经验与印象的漫谈居多,针对具体案例的系统分析较少。
1.2 文化基因研究的兴起
进入21 世纪,我国文化基因相关研究逐渐增加,涉及城市发展变迁、文化基因开发等多个视角。赵传海(2008)[5]认为,文化基因不仅是正在传播和应用的文化,也包括那些沉寂许久可能被再度激活的传统文化。梁鹤年(2011)[6]通过对西方文化基因的研究,论证了“文化基因”对城市发展的深层次影响,提出中国的城市应基于本土文化基因,探索自己的规划理论。冯石岗(2017)[7]认为社会在变迁,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也随之改变,文化基因是稳定不变的,并基于此挖掘河北省地名文化中的文化基因。刘君(2019)[8]提出汉字文化基因论,进一步拓展了文化基因的研究范围。综上,这些定义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从文化本身的角度来界定文化基因,其内涵主要指传承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9]。自此,文化基因理论逐步在多学科、多领域蓬勃发展起来[10]。
政策层面,十八大报告首提“文化基因”,将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境界和新高度[11];十九大把文化强国建设热潮推向时代高点。随着“文化自信”越来越深入人心,文化基因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至今在CNKI 中已有5 668 篇文化基因相关论文,涉及哲学、经济学、文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学、人文地理学等多个学科。其中,在有关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面,已有近600 篇相关文献,研究视角由文化的片段历史转向文化的复合媒介,再深入到心理底层结构和思维方式。
2 文化基因理论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进展
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关键词“文化基因”进行检索,自1980年以来我国关于文化基因研究前十高频关键词是: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基因传承、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历史文化街区、传承研究、设计研究、基因识别(图2)。说明文化基因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的主题是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景观修复、地域文化的传承,即文化基因在规划、园林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问题[12]。以下从概念演变、研究对象、分类与研究方法、应用实践四方面详述。
图2 文化基因理论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2.1 概念演变
关于文化基因的定义,我国学者毕文波(2001)[13]提出,“内在于各种文化现象中,并且具有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传承和展开能力的基本理念或基本精神,以及具有这种能力的文化表达或表现形式的基本风格,叫做文化基因。”在国内城乡历史文化保护领域中,文化基因是指一种代代传承的文化因子,对于某种文化景观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是识别这种文化的决定因子。21 世纪以来,文化基因理论研究走向多元化,为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如研究城市文化的发源、发展、传承与延续等)提供了全新视角[14],在建筑、园林、规划领域都提出了文化基因应用于各自领域的基因概念。常青(2003)[15]从建筑文化“基因”的角度,分析了新旧建筑群在性格上与城市精神的内在关联。张鸿雁(2003)[16]提出“城市文化基因”与“城市社会再造文化因子”。
此外,学者们对“文化基因”的界定更注重的是其与“基因”的相似性上,即“文化基因”可复制、传播,且自身长期稳定的特性。在城乡规划领域“基因”概念演变出较多分支,出现了“地域基因”“制度基因”“景观基因”“空间基因”等概念。王竹(2004)[17]提出地域基因概念,探讨地域建筑对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应对,揭示地区建筑的内在生长机制。我国学者刘沛林[18-19]团队从文化地理学角度首次提出景观基因理论,并运用类型学按照文化基因自身属性及物质形态进行分类,创造性地提出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并总结出平面图谱与立面图谱,奠定了整体的研究思路以及方法。赵燕菁(2011)[20]提出“制度基因”概念,探讨制度因素对城市外观的影响。段进、邵润青等人(2019)[21]认为传统城市空间研究的片面性导致设计活动的主观随意性和形式符号的错用。为此,提出了空间基因的概念,即城市与自然、历史相互作用形成的稳定独特空间组合。邵润青、段进院士等(2020)[22]基于此提出“特色目标基础分析、空间基因提取、特色与基因互馈耦合、空间基因解析、空间基因评价与靶向策略提出”的总体城市设计流程,从而实现了城市特色的靶向性导控。至此,文化基因理论在我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范畴进一步扩大,研究内容上由对基因的概括解释向如何保护与传承拓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
2.2 研究对象
CINK 检索发现,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主要涉及城市空间(9 篇)、地域文化(9 篇)、历史文化街区(35 篇)、历史文化名镇(47 篇)、传统建筑(99 篇)等。
2.2.1 文化基因视域下的城市空间保护研究
乌再荣(2009)[23]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吴文化基因的变异与苏州城市空间演化的内在关系。魏峰群、席岳婷(2012)[24]通过对城市历史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的分析,总结了文化基因在历次西安城市地域扩展所产生的影响及文化传承所需的规划响应。彭雨清(2021)[25]、倪晓露(2022)[26]分别将居住空间和城市形态的发展过程分为不同的节点,划分各个时期出现的文化基因类型并构建文化基因谱系引导城市更新。徐云飞、李钰(2023)[27]在聚落空间量化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基因”视角的小城镇空间量化描述体系,精确量化提取聚落空间各维度要素的空间形态“基因”。
2.2.2 文化基因视域下的地域文化保护研究
王竹、魏秦等(2008)[28]以“地域基因”概念及方法作为揭示地区建筑生成的内在调控机制。魏书威、黄磊(2014)[29]等,从宏中微三个层面建立地域文化分析模型,为新区的文化基因传承提供了规划方法与路径参考。赵鹤龄等(2014)[30]通过建构文化基因的谱系图,选择适宜的方式以实现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霍艳虹(2017)[31]将水文化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将大运河按地域划分为7 个文化圈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程磊磊(2022)[32]对冀北40 个村落进行调研评价,据此将村落分为城镇化型、旅游型和传统型并分别提出适合该地域的引导策略。
2.2.3 文化基因视域下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研究
王海宁(2008)[33]发掘聚落形态文化基因等深层文化基因对古镇形态的影响。黄豪璐(2018)[34]结合元坑传统村落现状发展变化,进行文化基因的梳理,整理出元坑古镇的景观问题,并以相应的更新方式对元坑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裴沛然(2018)[35]对古镇现存困境提出山水基因的维护、建筑基因的重现、历史基因的载入和民族基因链接的解决策略,并探讨了重庆古镇文化基因传承机制。李伯华、李珍等人(2022)[36]通过分析湘江流域传统村落显性物质景观基因与隐性非物质文化基因的变异特征,分别总结了上、中、下游范围内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及分异规律。
2.2.4 文化基因视域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
冯天甲(2010)[37]将五大道历史街区文化基因分解提炼为历史人文、民族性格、建筑文化、环境气质,提出文化基因作用下的保护与更新策略。袁媛(2013)[38]提出基于历史文化基因挖掘隐性载体,基于人文精神基因物化隐性载体,基于建筑文化基因延展显性载体,基于场所环境基因激活行为活动载体的保护与更新思路。耿虹(2019)[39]通过构建民族历史街区基因谱系,对文化基因进行分类解析,进而提出“整合—织补”的文化基因保护更新策略。此外,还有占媛园(2020)[40]、周佳昱(2020)[41]、常玉(2022)[42]等结合具体实证案例探讨了文化基因理论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践中的指导性。
2.2.5 文化基因视域下的建筑保护研究
该类研究多从传统建筑街巷的地域性保护入手。杨大禹(2010)[43]提出从建筑立面形态、传承民族文化两方面对地域性建筑的文化基因进行传承。冯卫(2011)[44]分析了徽派传统聚落建筑在中国民居体系中的特色,对传统聚落基因特点进行了分类。郑剑艺、林翔(2013)[45]从建筑创作中将抽象文化归纳为形制基因、形式基因和符号基因3 个层级要素,建构了建筑文化基因传承理念。赵国超、王晓鸣(2016)[46]梳理了国内外建筑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成果,将建筑基因理论的研究划分为建筑、区域与街区3 个尺度。梁怡(2021)[47]提出了城市建筑文化基因设计影响指标以及理论模型,并将提取出的城市建筑文化基因进行设计实践验证。
2.3 分类与研究方法
2.3.1 文化基因的分类
将文化基因进行合理的分类是开展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前提[48]。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文化基因的分类方法也有所不同,早期以刘沛林[49]提出的“两分法”为代表,即以文化载体的自身属性和物质形态为标准。但是此方法并不适合面对复杂基因分类问题,后续提出了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局部唯一性、总体优势性四条识别原则[22],分类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基于基因的重要程度划分为主体基因、附着基因、混合基因和变异基因。其次是按照基因载体形态进行划分,可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50];从景观特征角度,可分为环境基因、建筑基因、文化基因;从空间分析尺度角度,可分为民居基因、街区基因、单一聚落基因、地方聚落基因、区域聚落基因和群系聚落基因;从蕴含的文化内涵角度,可分为单要素基因和复合要素基因[51];从表达与描述的角度,可分为符号基因、图形基因和文本基因;从聚落单体的形态特征角度,可分为二维平面、三维正立面和三维侧立面基因;从提取难易角度,可分为直接提取和间接提取基因[52]。
2.3.2 文化基因的研究方法
已有研究中大多从人文地理、城乡规划视角出发,首先确定基因提取分类方法[53]。其次,依据不同的基因分类原则及分类结果,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层识别与解析。以物质形态分类方法为例,对于显性要素的分析,其中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形态类型学方法、历史研究法、结构及要素提取法、特征解构法、符号学方法等,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量化方法、空间句法、核密度分析法、街道空间量化指标分析、分维及 GIS 应用等。对于隐性要素的分析,其中定性分析方法包括观察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归纳法,定量分析主要包括指标体系分析,依托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法对隐性文化基因进行识别,将隐性文化基因中的主观判断转为科学的量化分析等[44]。最后,运用实证研究法对不同类型的文化基因探究与其相适应的基因传播方式,以实现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4 应用实践
研究者围绕城乡历史文化特色塑造和城市遗产网络构建探讨了文化基因理论在不同层面的城乡建设中的应用。其中,主要集中在基因信息图谱平台构建、城乡景观改造、城乡规划实践等方面。在基因谱系平台构建方面,较为重视基因的识别提取与分类,即原始数据的采集,而对于如何利用这些数据传承文化遗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城乡景观改造及城乡规划实践中起步较晚,缺乏大量案例研究。在各地迫切树立城市特色名片的背景下,如何在规划实践中融合文化基因理念,增强地方文化认同感,突出地方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2.4.1 基因信息图谱平台构建方面
邓运员(2006)[54]以GIS 技术为基础,设计了景观基因管理系统的原型。胡最等(2009)[55-57]在此基础上,通过图谱数据库设计和图谱单元建模实验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构建中国南方地区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图谱的理论和技术。曹帅强等(2017)[58]在构建了我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符号的图谱及其数据库的基础上,以大湘西地区为例从民族基因的角度分析了其景观基因符号的图谱特征。胡最(2021)[59]也试图将国外的Geo Design 技术系统与国内的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相整合,并直接运用于规划实践。尹智毅、李景奇(2023)[60]通过梳理基因的概念构成背景,从基因识别、图谱构建、在景观基因谱系中GIS 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探讨了村镇景观基因的传承路径及方法,最后以大余湾为例进行案例实证。
2.4.2 城乡景观改造方面
毕明岩(2011)[61]在对当地景观基因进行识别和提取的基础上,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或将传统景观基因要素以新的技术和材料呈现在声、形、色等方面进行表达。赵先超(2018)[62]在提取景观基因构建基因图谱的基础上,通过色彩和尺度控制实现了科学性变异和移植结合的传统景观聚落规划。谢小龙(2018)[63]对蜀河古镇的文化景观基因进行图示化分析梳理,提出了基于景观基因分析的蜀河古镇景观保护规划设计方案。王珂(2019)[64]针对首都核心区街道空间,基于文化基因探寻一种更为系统地挖掘街道文化、提升街道品质的设计导则编制方法。李磊、王乐茹(2022)[65]提出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地域文化基因图谱与景观空间更新原则和路径,最后以张家口火车北站景观更新对研究结论进行验证。
2.4.3 城乡规划实践方面
李乃馨、张京祥(2021)[66]借鉴“基因理论”的提取与总体解析方法,综合运用城市空间规划、文化战略和治理策略,为运河城市文化系统重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吴雨涵(2021)[67]通过对三山岛水乡文化进行挖掘和传承,探索了非典型传统村落更新新模式。李云燕、石灵等人(2022)[68]认为城市规划中应把握因循传统与创新嬗变的尺度,以重庆九龙西城规划实践为例,从城市总体格局、规划结构和空间布局的文化传承和现代生活需求的创新嬗变方面进行实证推演。
3 研究评价
文化基因理论发源于欧洲,在中国得到广泛的研究应用,从1980 年以来国内文化基因的既有成果中可以看出,研究视角经历了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融的转变,并提出了文化基因在不同领域的不同释义。近年来,在建筑、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领域的研究备受关注,成为研究热点,学者们从复杂的城镇结构、建筑单体、景观聚落中提取出抽象的形态基因,为其它学科提供实践参考,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基因分类、识别、提取、图谱构建、表达与运用的研究方法,更注重基因的可传承性。
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文化基因研究内容以基因识别、复制、遗传和衍生为主,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指导。研究方法方面,多借鉴图案分析法、多学科综合法、归纳演绎法获取研究对象的文化基因,运用GIS 技术进行基因谱系建构,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基因探究与其相适应的基因传播方式。研究对象方面,多以能体现某一时期风貌的传统聚落、文化带、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物保护建筑等现有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层级的遗产为对象。在基因识别分类方面,大部分按基因的外在形式和主体作用的分类方式,进行基因谱系构建。总体来看,文化基因理论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紧扣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目的,研究各类文化基因的遗传路径清晰明确,但仍有一些研究不足:
1)扩大理论研究范围。尽管文化基因理论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领域应用范围广,但是想要解决城乡历史风貌的传承与城市特色的守护问题,我们应当进一步探讨文化基因理论的广泛适用性,将其拓展至历史城区、老工业区、城乡结合带等方面;
2)增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文化基因演化的识别提取与表现法则较为主观、未能建立起一个标准化范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基因理论在提取应用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可以利用计算机深度学习来进行基因的快速识别,例如使用Python 语言构建文化基因的图像数据库,通过程序设计对要素图像进行快速识别和分类,不仅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增强结果科学性;
3)推动理论研究的广泛应用。文化基因理论研究成果较多,但在实践过程中,以GIS 为技术平台的文化基因数据库还未推广到各个城市、街区、建筑等研究对象,城市建设与管理响应机制方面研究仍显不足。应当探索构建GIS 在城乡文化遗产基因研究中应用的基本模式,相关成果将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4)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实践开展研究。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文化基因可作为一个新视角,对城乡文化传承进行系统化研究。作为一种确定其价值的评定体系应当形成共识,避免城市规划阶段的重复工作和因评价不同而带来的各利益主体的价值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