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国际传播研究

2024-04-26刘清华

声屏世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跨文化美学主体

□ 刘清华

传播场是展示主体价值的场所,关注传播价值、认同主体身份对于传播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因此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在这一论述的指引下,中国媒体加快了对外传播中国故事的进程,传播艺术性也逐渐发展为中国国际传播战略中的关键一环,是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支撑。审美传播的力量在于思想的力量,需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发展为传播思想的根本指向。[2]我国在国际传播中始终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处处彰显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以此落实审美传播,并实现中国国际传播的艺术性建构。

中国式传播哲学的美学内涵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审美影响着中国美学的发展方向,既关注“和合”思想,也尊崇“和而不同”,成为指导中国式传播哲学发展的内在力量。在传统审美的影响下,中国式传播哲学展现出了新的发展特征与传播方向,这主要体现在“差异之美”的文化价值底色、“美美与共”的传播战略思考以及“形理相和”的中国国际传播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差异之美”的文化价值底色。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指出美是尽量剔除目的、利害等消极内容的认知要素,美是相似的,是最纯真的体验。无独有偶,中国历史中也有大量关于美的论述,其中“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皆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最具有代表性。[3]这句话指出差异化不会影响个体对美的判断,个人为了自身利益侵害他人的行为才是害,而个人行为背后则是相应的价值取向。虽然这句话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探索了“美”的基本内涵,但也折射出古人对“美”的界定蕴含着差异性和价值取向两个维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以儒家和道家为两大渊源,儒家主张教化功利性美学,道家则主张无为式美学,两者在发展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成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源泉,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审美文化。西方主流学派对美学的探讨集中于审美与真实性的关系,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则讲求以“伦理政治关系为基点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4]在这一研究倾向的影响下,伦理的价值判断以及对“差异之美”的认知就成为中国传统中的重要审美主题,是中国文化的价值底色。

“美美与共”的传播战略思考。“美美与共”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的文化相互包容、相互借鉴,进而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中国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始终将“美美与共”作为一切发展和交流的前提,以此探索出了独一无二的交流合作方式。例如,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时提出了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设想,并于同年10 月提出了“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由此形成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融合了古丝绸之路的文化符号,以历史文化为基,指出了21 世纪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发展、相处方式,践行了“美美与共”的传播战略思考。“一带一路”倡议自被提出后就成为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遵循的重要准则。费孝通曾经指出,中国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应当尝试将“大同”哲学思想应用于传播实践,将实现“大同美”作为中国国际传播的重要目标,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美学最终目的。回望中国的国际传播历史,无论是明朝时期的郑和七下西洋,还是当代社会的跨文化交流,都践行着“传播美”的理念,并在传统文化的加持下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传播路径,彰显了传播主体的创造性和审美性。

“形理相和”的中国国际传播。作为实践的主体,中国在国际传播中坚守本国视野尤为重要,这是文化自信与政治自信的重要体现。在过去的国际传播实践中,中国虽然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立场,但是距离形成“中国影响”还道阻且长。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国际传播应当“从中国内容提供者转变为中国视角下的中国故事与世界故事的讲述者”。[5]在传播“中国声音”过程中,中国坚持的核心价值理念代表了以传统文化为基的中国精神内涵以及世界人民权益为本的政治理念,这二者互为表里,共同组成中国国际传播中美的内容来源和价值来源。新兴技术的发展助力了美的呈现,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数字传播技术已遥遥领先,逐渐形成全新、全智、全媒的信息传播新格局,在国际传播格局中形成了“中国技术”。同时,在新兴技术手段的加持下,诸如纪录片、宣传片等中国国际传播媒介在画面制作、效果呈现有了大幅提升,大大改善了国外民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国际传播场中的美学内涵

在公共性视野和跨文化视野下,国际传播场域越来越离不开传播美学的支持。从公共性价值要求的“共同生存”到跨文化要求的“多元文化”,传播美学的价值日益凸显,成为国际传播场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从宏观层面来看,国际传播场中的美学内涵包括“主体之美”的世界视野、“公共之美”的传播环境、“对话之美”的文化交流三部分,具体分析如下。

“主体之美”的世界视野。“主体性”是一个历史概念,其随着哲学思辨的不断发展而诞生。在古希腊神话中,代表着追求世界本质的酒神精神的出现打破了个人存在的界限,个体进入众生一体的境界,由此打破了现象的美的尺度,回归世界本质。[6]亚里士多德指出模仿是人的本能,而人较之于低级动物的优势之一便是人是世上最善于模仿的生灵,会通过模仿来学习。[7]古希腊悲剧艺术以将自我存在隐入世界的隐喻来传达古希腊人对于生命的思考,这也是主体意识尚未被完全发觉的普遍时代特征。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则认为世界是由单子组成的,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的单子,每个单子都是“携带着过去”又“孕育着未来”,为了自身的特定目的而活动。[8]在西方哲学世界中,有数不胜数的哲学家探讨着个体、人、上帝及自由意志间的关系。在这些哲学论述中,“个体是自由的”主体性论述打破了上帝神学思想的桎梏,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站了起来,出现了“人道”“自由”等新兴词汇。在当今时代,主体性的外延有所扩张,不只个人具有主体性,不同国家在国际传播中也有主体性,国家本身就是主体。

“公共之美”的传播环境。 传播美学研究以美学内容为基础,要求传播者深耕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播背景,展现各自文化中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美学观点,这即为传播美学的独特性视野、个体视野和主体性视野。传播主体的存在并非为侵害传播环境的“公共之美”,相反,传播主体对个性化、多样化文化的展现保证了主体间的平等互动和对话,是打造“公共之美”传播环境的必然前提。传播美学理论主张在国际传播中各个国际主体间是平等的,拥有平等的发声机会和传播本国文化审美性的机会。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不同传播主体寻求各自的传播独立性,并在相互理解与相互包容中打破目前国际传播环境中存在的文化霸权现象,迎来了全球文化多元时代。传播主体间的差异性使得传播环境的公共性得以存在,传播环境中的“公共之美”以传播活动中的客体为载体,保留了传播主体间的个性,并为不同主体间的互动提供了场所,而传播客体的存在并没有让渡个体的表达空间和审美空间,反而大大提升了个体传播和审美的自由度。纵观当下的国际传播环境,不同国家主体间都能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彰显本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正是在“公共之美”的传播环境中实现的。

“对话之美”的文化交流。国际传播是发生在主权国家和政权之间的传播,其传播属性与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在全球视野下研究国际传播,需要以跨文化传播为底色,跨文化传播是国际传播的内在要求。跨文化传播关注不同社会背景下群体与个体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处于自身文化身份中的人会将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交际者看作自己不可控的一部分,导致跨文化交流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交际者必须从潜意识的文化认知中脱离出来,超越文化之间的壁垒,实现与他者文化的对话,有效推进跨文化传播活动。“对话之美”讲究在尊重差异、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追求开放、平等的传播行为。在“地球村”背景下,“世界文化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整合与分化,跨文化交际比以往更加频繁与活跃”,[9]人与人可以打破地域界限进行文化交流。同时,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当下,国家间的竞争已由传统的综合国力竞争转变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一个国家只有在充分肯定自身文化内容,并实现文化快速传播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各国应当在充分认同本民族文化、认同本国美学素养、尊重他国文化的基础上平等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彰显“对话之美”。

中国国际传播的艺术性建构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在国际传播中,中国应当立足传统文化,将艺术性传播思想融入实践,从文学思想、发展政策、产业技术三个角度出发,提升国际传播实效。

落实以文化思想为底蕴。 首先,注重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沉淀的精髓,代表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不同时期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在国际传播视角下,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来源,而且是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应当积极宣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以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彰显传统文化的艺术美。尤其是新闻媒体,作为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媒介,应当在新兴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提升传播能力,以精美的画面制作、精准的细节传达引发国外友人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在相互交流与沟通中实现跨文化传播。其次,丰富传播媒介。新闻媒体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中国民间力量也应当积极借助FaceBook、TikTok 等全球性媒介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激发用户心理接近性,提升传播效果,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学素养与美学追求,在文化底蕴的加持下实现中国国际传播的艺术性建构。

主张以发展政策为引导。 国际传播是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背景下出现的传播概念,其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在国际传播背景下,为了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实现传播美学视角下的平等传播,中国应当积极制定文化发展与传播政策,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是中国为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而迈出的关键步伐。除此之外,国际传播的审美性与艺术性建设同样需要在政策引导下进行。2022 年7 月26 日,首届中国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高端论坛在线上如期召开,会上推出了跨文化能力考试,旨在对个人的跨文化能力进行全方位考核,其中包含对传播美学、传统文化艺术美的考核,这意味着个人跨文化能力的提升不仅依赖既有教育和认知水平,也需要进行后天的系统性培养。在中国国际传播语境中,活跃在国际传播场中的个体需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树立独特的审美观,满足国际传播链条上“我之为我”的先决条件。

强调以产业技术为保障。 在国际政治领域中,国际主体间的交往从现实主义到自由主义再到建构主义,这意味这国际主体间不再以强力克服冲突,而是开始寻找非强力、柔性的方式。在这一转变下,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国际交往领域,成为构建和平人类社会的重要因素。[10]中国在国际传播中不仅注重提升文化软实力,还注重应用先进信息技术传播文化美、科技美。在5G 时代,迅速、多样的传播方式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传播主体的信息传播能力,在世界任何角落发生的任何新闻都能在极短时间内传遍全球。同时,各类短视频、动画、AR、VR、模拟主播等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播环境,加速了新闻传播的数字化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既变革了传媒业发展,也考验着传媒工作者的传播能力。在具体传播活动中,传播者既要根据“对象的尺度”传播外在事实,也要进行“内在尺度”的衡量,自然而然流露出与大众产生情感共鸣的审美能量。[11]除此之外,中国媒体应当在先进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实现对传统文化美学素养的传播,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助力中国国际传播的发展,实现对国际传播的艺术性建构。

结语

在传播美学视角下,国际传播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建设为国际传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产生了关于国际传播发展的新思考。在新时代,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日渐展现出自身特色,在厘清传统文化内生性优势的基础上,将中国政治思想、美学涵养融汇在传播学视野中,并在掌握传播美学传播规律、技术视野、美学底蕴的基础上,践行了传播美学要求下的国际传播。结合上文分析,中国应当以文化思想为底蕴,以发展政策为引导,以产业技术为保障建构国际传播的艺术性,助力我国的国际传播。

猜你喜欢

跨文化美学主体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纯白美学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妆”饰美学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