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的对策分析

2024-04-26王钟尧

市场周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科研项目设置

王钟尧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17)

0 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对内部资金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绩效管理是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手段,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需要农业科研单位的高度重视。 但是部分单位绩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着目标设置不合理、绩效应用不全面等问题,影响了资金绩效管理的实际效果,不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 基于此,针对农业科研项目提高资金绩效管理的对策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绩效管理重要性

1.1 提升单位创新能力

通过资金绩效管理,农业科研单位可以结合不同项目实际情况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对不同项目资金投入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分析,全面梳理项目推进中面临的问题,科学分析影响项目效益的不利因素,组织有关人员制订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从而有效提高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树立创新意识,有利于单位科研产出水平的提升[1]。

1.2 规范项目资金使用

作为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环节,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是单位优化内部资源配置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重要保障。 在开展项目资金绩效管理过程中,农业科研单位可以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资金调配,将监督机制覆盖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积极引入先进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资金支出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编制出真实可靠的项目资金绩效报告,便于管理人员全面了解项目实施成效,改变以往过于关注项目资金投入总量的模式,将关注点转移到资金的产出和绩效方面,从而利用有效的资金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1.3 优化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模式

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农业科研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努力提升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水平,为财政体系的完善提供助力,为财务资产的安全高效利用提供保障。 通过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模式的优化,单位可以将绩效管理理念覆盖项目资金流动的所有环节中,持续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帮助单位更好地对项目资金进行管控,改变过去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推动资金使用向着精细化和规范化转型升级,有效提高项目资金利用效率。

2 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现状

2.1 资金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

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是农业科研项目资金安全高效利用的基础保障,但是部分农业科研单位在开展科研项目时,未能对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设置的目标过于粗放,仅需要完成目标任务即可,无法对具体的完成效果和进度进行评估,影响了绩效目标在资金调配中的导向作用发挥。 同时,管理人员在对资金绩效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时,过分重视定量指标和财务指标,缺乏对定性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关注,使得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着绩效指标不明确的问题,无法为资金的调配提供指引,无法为考核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2.2 资金绩效管理意识薄弱

部分农业科研单位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将工作重心放在技术手段的更新和引入方面,缺乏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对资金绩效管理在项目顺利开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同,认为只需要根据有关要求进行绩效方案的编制和执行,在项目完成以后配合验收,未能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绩效目标的编制,也未能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指标的执行效果进行监控,影响了资金绩效管理导向作用的发挥。

2.3 资金绩效评价缺少技术支撑

首先,农业科研单位设置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过分重视经济效益,缺乏对其他效益的关注,加上项目产出时间较长,直接效益较小,增加了绩效指标归纳的难度。 其次,部分单位未能建立科学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对项目成本进行分类,也未能引入科学的核算方法,影响了核算结果的准确性,无法为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估提供支撑。 最后,部分单位未能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无法对资金使用各个环节形成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依然采用手工模式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类,影响了绩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4 资金绩效反馈与应用不全面

结果的反馈和应用是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单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路径。但是部分单位未能及时将结果反馈给项目有关人员,未能将绩效考核结果与下一阶段的资金调配进行对接,没有根据结果呈现的问题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或没有结合结果对有关人员的责任进行追究,影响了资金绩效管理效用的发挥。

3 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绩效管理优化对策

3.1 合理设置资金绩效目标和指标

3.1.1 项目绩效目标的设置

绩效目标指的是农业科研项目结束以后需要完成的预期目标,是项目实施带来的经济效益,内容需要具有清晰和规范的特点,可以全面反映项目资金使用成效,是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达成的理想目标。比如,科技研发类项目在开展过程中,需要编制科学规范的调研报告,完成项目课题的分析,提高某些技术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示范服务类项目可以设置的目标包括建立示范基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等;条件建设类项目可以设置实验室完成改造、科研仪器规范采购等目标;人才队伍建设类项目主要的评价标准是高层次人才引入的数量和质量[2]。

3.1.2 项目绩效指标的设置

绩效目标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细化成为绩效指标,也就是说指标是目标通过细化形成的,需要与目标有关的内容匹配。 根据绩效管理有关要求,农业科研部项目可以设置产出、效益、满意度等一级指标,其中,产出包括数量、时效、成本、质量等方面指标;效益维度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指标。三级指标设置过程中,需要单位对自身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准确反映科研项目需要达成的绩效,主要涉及结果和绩效影响情况。 第一,数量指标,包括技术突破类,科研项目所属领域,需要完成的内容数量以及实现的技术突破;新品种培育类,即项目开展过程中能够培育出多少新的产品类型;保护权指标,指的是通过项目研发,可以申请多少新品种的保护权;专利和著作权类,指的是项目进行中可以申请的专利数量;论文和著作,指的是研发项目开展过程中,发表的著作数量;专利和著作权指标,指的是单位申请专利的数量以及著作权的情况;技术规程,指的是研发过程中设计的技术标准多少。 第二,质量指标,指的是数量指标在质量方面需要达到的要求。 包括研发进度,指的是在分子标记等方面的成果数量;品种审定,指的是研发出新品种的多少;保护权,指的是新品种保护权的多少;技术规程标准,指的是审批完成的新标准数量。 第三,时效指标,主要体现的是项目完成进度,可以设置项目如期完成率、与合同的匹配性、计划完成时间的及时性等指标。 第四,成本指标,指的是项目开展过程中成本支出的控制效果,可以设置人均培训成本、项目某一环节的研究成本、调研报告成本等。 第五,经济效益指标,指的是项目为单位创造的经济效益,要坚持可衡量性和可计算性原则,可以设置农业收入增加额、农业特色产业收入、项目转化效益等指标。 第六,社会效益指标,指的是项目带来的社会效益,体现的是项目开展对社会大众化效益的提升情况,可以设置科研成果被引用次数、研发成果推广产生的社会效果、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等指标。 第七,生态效益指标,指的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可以设置污染物减少率等指标。 第八,可持续影响指标,指的是项目带来的长期影响,可以设置对产业升级带来的影响、项目影响的持续时间、推动农业发展的作用期限等指标。第九,满意度指标,指的是项目受益群体的满意度,可以设置农民对科研服务工作的认可情况、研发人员的满意度等指标。 通过绩效目标和指标的设置,农业科研单位管理人员可以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及时识别和处理项目进行中出现的偏差,使绩效管理的导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项目资金的高效利用提供保障[3]。

3.2 增强资金绩效管理意识

为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农业科研单位要增强资金绩效管理意识,将绩效管理理念引入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当中,结合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和单位制订的规章制度,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管控,保证单位资金的安全高效利用。农业科研单位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对资金使用的流程进行规范,结合项目实际需求进行资金的调配,加强对管理人员行为的约束,建立规范化的资金审批制度,对资金使用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识别和防范,从而有效提升单位的资金管理水平。 同时,农业科研单位管理层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定期组织基层职工进行资金管理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邀请资金管理领域专家到单位召开讲座,解答职工在资金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帮助单位对资金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提高所有职工对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为各项工作的高效落实提供助力[4]。 此外,农业科研单位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行明确,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制度,对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有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进行设置,当项目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对有关人员的责任进行追究,从而提高所有员工对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为项目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

3.3 规范资金绩效评价

农业科研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建立科学完善的资金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对项目资金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准确记录,结合设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自动生成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科研成果效益产出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规范化流程进行绩效考核信息的公开,便于单位职工进行有关内容的查询,从而保证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透明性。同时,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跟踪和反馈机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对资金拨付、使用形成的效益进行分析,对农业科研项目的功能进行调研,为后续项目申报和审核提供依据,引导有关部门改变过去过于重视项目申报的模式,向着项目全流程管理机制转变[5]。 农业科研单位要结合国家有关规定,对科研项目产出效益与预期要求的偏差进行判断,对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为后期项目目标设置、指标设计、资金安排等工作提供参考。

3.4 实现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

农业科研单位在进行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其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有效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防范资金风险问题。 首先,绩效管理工作前移,加强事前评估。 单位在制订农业科研项目决策时,要对项目的必要性、资金投入的经济性、绩效目标的可行性、执行方案的科学性、筹资计划的合规性等进行全面分析,保证项目决策符合政策导向和单位战略,编制的预算科学可行,项目投入和产出对等,绩效目标清晰明确、执行方案详细明确等,从而实现项目决策和资金投入的事前绩效评估。 其次,强化预算约束,落实责任机制。 项目负责人需要对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绩效负责,重大项目实行负责人终身责任制,坚持花钱必须考核绩效,没有效果及时问责的原则,增强所有人员的责任意识。 单位要对绩效管理责任追究和激励机制进行优化,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进行对接,优先保障绩效较好的项目,对绩效较差的项目要及时督促改进,对具有交叉重复性特点或者呈现出碎片化特征的项目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低效或者无效项目要及时取消或者削减预算。 再次,优化全成本核算机制。 作为国家制订科研经费分配策略的依据,成本核算管理是单位对科研项目成果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农业科研单位要持续优化成本核算机制,积极推进绩效成本预算改革,全面收集和分析单位资产、收入、成本、现金等数据,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全面的成本数据,构建起对预算安排核算成本、资金使用安全规范、综合考评纳入绩效的资金配置和管理模式。 最后,农业科研项目涉及内容较多,不同学科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方向存在一定差异,要想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就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分类进行绩效评估,建立目标、任务、资源、预算的竞争决策模式,使绩效评价所具有的导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将资金应用到价值创造能力更强的领域当中。

4 结论

资金绩效管理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随着农业科研项目的不断增多,单位要加强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树立绩效管理意识,科学设置绩效目标和指标,规范资金绩效评价流程,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为项目资金的安全高效利用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科研项目设置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