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2024-04-25何珊

兰台内外 2024年10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融媒体

摘 要: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在音像档案管理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探讨了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在融媒体背景下的现状与实践。首先,介绍了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意义以及数字化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其次,分析了融媒体时代给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实践方面讨论了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存储、有效开发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以及重要数据归属流向,希望可以为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数字化存储技术

中图分类号:G221;G271 文献标识码:A

在融媒体时代浪潮中,广播电视台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广播电视业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无线电和有线电视,而是逐渐融入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新兴媒体形式。融媒体潮流使得广播电视媒体内容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的特点,涌现出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和更复杂的媒体格局。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过去仅需应对有限的传统媒体内容,如今需要管理来自数字平台、社交媒体、移动端的海量音像素材。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更灵活、高效的档案管理手段,但也带来了存储空间的压力、数据安全性挑战以及对先进技术需求提升。融媒体时代既是广播电视台的挑战,还是其转变与创新的契机。但是,通过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新的挑战,广播电视台其实是可以实现音像档案的精准管理,并能充分利用多元化的内容资源。在充满活力的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的实践探讨将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一、融媒体背景下的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

1.音像档案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随着广播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音像档案管理作为保障媒体资产、保留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广泛关注。音像档案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组织、存储、检索和利用音像资料的过程。其概念涵盖了对广播节目、电视节目、新闻报道等多种媒体内容的全面管理。音像档案的形成既是媒体创作过程的产物,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融媒体时代,准确、高效地管理这些丰富多彩的音像档案成为广播电视台持续创新、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音像档案管理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还关乎广播电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音像档案,广播电视台可以更好地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推陈出新,更好地服务受众。此外,音像档案的合理利用也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内容创新的重要支撑,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今天,音像档案的有效管理将为广播电视台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融媒体的概念与特点

“融媒体”是一种全面整合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新型媒体概念。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载体,将不同媒体的共同点和互补性实行整合,实现资源、内容、宣传等多方面的融合,达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目标。融媒体并非一种固化、成熟的媒介组织形态,而是不断创新和探索的媒体融合方式。在融媒体的理念中,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不再孤立运作,而是相互连接、共享资源。这种全面整合的模式涵盖了人力、内容、宣传等多个方面,旨在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融媒体的运作模式既是对传统媒体的变革,也是对传媒行业的一种转型。在融媒体的实践中,各种媒体通过数字化技术、互联网等手段相互融合,形成多平台、多渠道的传播体系。这种融合不仅拓展了信息传播的途径,还提高了传媒产业的整体效益。总体而言,融媒体作为传媒行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不断推动着传统媒体的升级和创新。

3.数据管理与数据库技术

随着音像档案规模的不断扩大,有效的数据管理成为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的核心。数据管理涉及对音像档案的整理、分类、存储和检索等多个环节,需要科学、合理地组织档案信息,以确保档案的高效利用。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建立强大而高效的数据库系统,广播电视台可以更好地实现对音像档案的组织和管理。数据库技术能够支持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检索,为广播电视台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查询服务。同时,数据库还有助于建立音像档案的关联性,实现跨媒体内容的整合利用。

二、融媒体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1.挑战

(1)存储空间限制

广播电视内容的快速增长使得音像档案数量呈爆炸性增加,而传统的存储系统已经难以满足这种规模的需求。存储空间限制是广播电视台在音像档案管理中面临的首要挑战。高清晰度、多格式和大容量的音像文件要求庞大的存储空间,而许多广播电视台仍受限于有限的存储资源,导致不同质量、格式的音像文件难以同时存储,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和检索的效率。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有限的存储空间,成为广播电视台亟须解决的问题。

(2)数据安全性保障

随着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逐渐数字化,其安全问题变得尤为突出。音像档案作为宝贵的知识资产,一旦遭受病毒感染、恶意攻击或者数据被泄露,将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数据安全性保障是广播电视台面临的又一挑战。档案的数字形式使其更易受到网络威胁,可能导致音像档案的不可逆损坏或无授权的访问,严重危及广播电视台的经营和声誉。如何建立强有力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成为广播电视台当前需要应对的重要挑战。

(3)技术需求的提升

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带来了新的技术趋势,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跨媒体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然而,传统的音像档案管理系统可能无法有效整合这些新技术,从而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应用效果不佳。技术需求的提升是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面临的一項巨大挑战。如何在保证档案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引入新的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能,成为广播电视台急需解决的挑战。

2.机遇

(1)数据化分析与挖掘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广播电视台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大量音像档案数据,为广播电视台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即通过数据化分析与挖掘,深度了解用户观看行为、喜好趋势以及互动模式等方面的信息。这些数据不仅为广播电视台提供了全新的洞察视角,还为精准的用户定制、个性化推荐提供了基础。通过挖掘数据中的潜在信息,广播电视台有望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内容的精准度和吸引力。因此,数据化分析与挖掘为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有望引领电视内容生产与传播的未来。

(2)跨媒体合作与资源共享

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可以通过跨媒体合作与资源共享获得更为丰富的机遇。不同媒体平台之间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共享音像素材、技术资源和人才,还能够推动内容的创新和优化。跨媒体合作使得广播电视台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媒体环境,拓展内容创作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资源共享也有助于提高广播电视台的竞争力,通过合作达到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因此,跨媒体合作与資源共享为广播电视台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有望促进音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进步。

三、融媒体背景下的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实践

1.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存储

在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的安全存储是信息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为了确保数字资源的安全性和长期保存,广播电视台需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存储策略、选择合适的设备设施和介质,并建立可靠的安全备份机制。存储策略的建立应考虑档案数据的特性和需求。广播电视台可以采用分层次存储的方式,将不同重要性和使用频率的档案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层次的存储介质上。对于高频使用的数据可以选择更为高速和便捷的存储设备设施,而对于低频使用的数据,则可采用成本更低、容量更大的存储介质。在设备设施选择方面,广播电视台可以考虑采用专业的网络存储设备设施,具备高可靠性、高性能和易管理的特点,建议选择支持冗余和热备份的设备设施以应对硬件故障或其他意外情况,确保数据连续性。在介质选择方面,磁带、硬盘、光盘等都是常见的存储介质,根据不同档案数据的保存需求,可以选择具有较长寿命和稳定性的介质,同时定期的介质检测和更新也是确保数据安全的必要手段。此外,广播电视台应制订定期的备份计划,确保档案数据得到及时、完整的备份,备份数据要存储在不同的地点,以防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如云存储技术的应用也为安全备份提供了更为灵活和安全的选择。

2.档案数字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在融媒体时代,档案数字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对广播电视台的发展至关重要。有效开发利用不仅涉及数据持有方的责任,还需要充分发挥图文识别技术、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实行关联分析等多方面的努力。数据持有方需要明确对于档案数字资源的责任,包括制定清晰的数据管理政策,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广播电视台应加强对数据的分类和标注工作,使数据能够更好地为各个部门和业务场景所用。图文识别技术在档案数字资源的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图像和文本的识别,能够更方便地实行检索和利用,将传统的图文档案数字化,提高数据的可搜索性和可利用性。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是有效开发利用档案数据的关键。广播电视台可以搭建内部的数字资源平台,将各个部门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同时,广播电视台还可以考虑与其他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跨机构的资源共享。关联分析则可以帮助广播电视台发现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档案数字资源开展关联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行为、优化内容推荐策略,提高内容的个性化水平,这就需要借助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全面挖掘数字资源潜在价值。

3.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

在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的档案工作受益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效率,还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可能性。比如大数据技术为广播电视台的档案工作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和分析,通过收集、存储和分析海量的档案数据,能够深入了解用户观看行为、节目受欢迎程度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制定内容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档案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更为灵活和便捷,广播电视台可以利用云计算平台实现对档案数字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共享。这种云端存储方式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可访问性,还降低了维护和存储成本。区块链技术的引入为档案的安全性和透明性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广播电视台可以确保档案数字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对保护版权、防止数据篡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的运用则使得档案工作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广播电视台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音视频数据实行智能识别和分类,提高档案检索的效率。此外,人工智能还能为广播电视台提供内容推荐和个性化服务的创新应用。

4.档案数字资源的标准规范体系

推动档案数字资源的标准规范国际化是确保档案管理质量和互操作性的重要举措。广播电视台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动,引领行业发展。广播电视台可以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和标准制定机构,积极参与档案数字资源管理的标准化工作。通过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档案管理的流程、数据格式和共享机制等方面,提高档案数字资源的互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引领发展也包括在国际层面分享广播电视台的最佳实践和经验,还可以组织相关论坛、研讨会,分享在数字资源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实践,借此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档案数字资源的标准规范体系还需要与其他相关行业协同实行。广播电视台可以积极与标准制定机构、数字文化产业以及数字图书馆等相关方合作,形成更为完善和综合的档案数字资源管理标准。

5.重要数据归属流向

在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的重要数据归属流向需要更加清晰、明确,以适应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的要求。主动融入数字化进程,强化电子档案管理要求,成为推动数字化发展的重要环节。首先,广播电视台应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建设,充分认识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资源。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广播电视台可以更好地挖掘数据的商业价值,参与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分红;其次,数字社会的建设需要广播电视台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通过将重要数据纳入社会资源共享体系,广播电视台可以为社会提供更为便捷、丰富的信息服务,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最后,数字政府建设需要广播电视台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与交流。广播电视台的重要数据对于政府决策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价值,应积极响应政府数字化管理的要求,提供准确、完整的数字资源支持。

四、结论

在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包括存储限制、安全需求和技术提升,但这些困难也催生了数据化分析、跨媒体合作等机遇。在实践中,广播电视台通过明晰安全存储、有效开发、新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建设和数据归属流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必须关注标准规范的国际化、新技术的深度融入以及数据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中的角色,为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燕丹.信息化条件下声像档案管理方式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0(15):95-96.

[2]徐 静.eVIAS声像资料数字化管理系统浅析[J].数字传媒研究,2021,38(06):24-27+72.

[3]吕 明.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研究[J].陕西档案,2023(04):22-24.

[4]陈 爽.融媒体下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工作研究[J].活力,2023(13):100-102.

[5]聂晓枫.广播电视音像档案管理工作再思考[J].中国报业,2023(13):208-209.

[6]杨 早.融媒体时代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兰台内外,2022(27):3-5.

作者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台

作者简介:何珊(1981—),女,汉族,广西容县人,本科,编辑,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台融媒体
新时期提升广播电视台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广播电视台官方微信推广方式探讨
广播电视发射机数字化改造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如何创新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试论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
抚州市广播电视台非编制作系统网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