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搞好革命文物藏品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2024-04-25吴素卿

兰台内外 2024年10期
关键词:革命文物利用管理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革命文物的保护与传承变得尤为重要。这些文物承载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拥有大量革命文物藏品的纪念馆、博物馆而言,应重点做好革命文物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工作,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积极作用,强化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文章以山东省郓城县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为典型案例,分析当前革命文物藏品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革命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与利用的有效策略,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革命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G268.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红色革命文物作为党和国家历史的见证,对其展开科学、系统的收集整理与保护利用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着独特而深远的作用。以鲁西南战役为历史背景兴建的郓城县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是一处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文物藏品有2000多件。该馆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革命文物档案保护与利用的鲜活范例,研究总结该馆经验,对于更好地开展革命文物档案收藏保护和利用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革命文物藏品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的重要性

1.保护革命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

红色革命文物档案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具体见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展开英勇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过程。郓城县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收藏、展示了大量鲁西南战役期间的历史照片、烈士遗物以及文献记录等革命文物档案。这些红色文物作为第一手的历史实证,还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艰苦环境下战胜国民党大约15万军队的伟大战例。可以说,红色文物档案承载的这段英雄历史是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生动注脚,是保护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

2.弘扬革命传统的有效途径

红色革命文物以其独特的历史影像和实物形式,还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宝贵革命传统。郓城县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利用展示的历史图片、实物以及场景复原等多种形式,生动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落下”的英勇作战场景和高尚革命情怀。规范、科学地利用这些文物,将中国革命者坚持理想、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核展现给广大人民群众,使其在亲身感受中汲取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营养,从而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与决心。

3.再现中国工农红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历史场景

红色革命文物档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实证。郓城县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物,再现了当年中国工农红军深入敌后,转战鲁西南,取得重大胜利的历史场景。这些革命文物以实物形式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其独特的史料价值和革命精神内涵,成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光辉注脚,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展伟大斗争的生动历史。

4.红色资源具有巨大的文化育人价值

红色革命文物档案承载的革命历史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以郓城县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为例,它以生动的实物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这些文物的展示解说能够使人们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从中领悟革命者的奋斗历程和崇高品格。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这种真实的精神感染与熏陶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有社会担当的新时代人才。

二、革命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与利用面临的问题

1.收集过程中存在漏收现象

当前,红色革命文物的收集工作仍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工作机制,一些基层单位和个人掌握的红色文物信息得不到有效收集和整理。具体问题主要有:

第一,没有建立常态化的收集渠道,导致一些革命过来人、烈士后人、集体或个人珍藏的文物信息无法有效汇总。

第二,工作方式以被动接收为主,没有形成主动深入挖掘的工作态势,导致大量珍贵档案被遗漏或流失。

第三,各地区文物部门和档案馆之间信息交流不畅,也限制了文物档案信息的获取与共享。上述情况直接造成红色文物档案系统性收集的缺失,无法反映整个革命历史历程,亟待通过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加以改变。

2.实物文物保管条件有待改善

我国大量红色实物文物主要集中于各地红色纪念馆和博物馆,但这些基层场馆普遍存在硬件設备设施简陋的问题。譬如,不少场馆的建筑面积较小,无法承载较多文物;库房等设备设施配套也比较薄弱,没有恒温恒湿系统,导致文物实物易损坏。此外,还存在火灾等安全隐患。这些情况直接威胁到红色文物的长期保存,需要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足够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完善基层实物文物的安全存储条件。

3.档案信息整理和存储方式较为传统

目前,大部分红色革命文物档案仍以实物或纸质扫描文件为主要存储和管理形式,较多采用文件夹归档的传统方式整理分类。这种管理方式效率较低,档案内容更新及查询不便,交叉检索功能较弱,文件堆积也占用大量空间,不利于科学分类存储。同时,在档案数字化方面,各单位之间网络平台建设与档案信息共享程度较低,整体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仍较为薄弱,使得红色档案的日常管理利用仍面临着许多不便,与当下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高度融合的特征并不匹配,亟待改进。

4.开发和利用效果不尽如人意

当前,一些红色文物档案的开发利用还较为表面,主要停留在实物展览展示和解说等基本形式,很难达到深入人心的教育效果。

第一,展示内容较为单一,与现代传播手段结合程度不高,无法吸引青少年群体的兴趣。

第二,解说和宣传教育等深层次挖掘革命精神内涵的工作还不够,难以推动主流价值观念的培育。

第三,通过新媒体等实行的网络化传播推广也比较少。这些因素制约着红色档案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的作用发挥,亟待开拓创新利用手段。

三、革命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与利用策略

1.建立规范的红色文物收集流程

为了解决红色文物收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规范、系统的收集工作流程,实现档案信息的有效收集。具体来说,县级党委宣传部门要牵头,完善红色文物收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首先,县档案局和文物部门要建立健全基层站所布点收集网络,并实行红色文物收集责任制,每个基层站(所)都要有专人负责收集和整理红色文物,确保每一件文物都能得到妥善保管。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站(所)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其次,各乡镇要成立收集小组,利用为群众办实事的机会开展收集宣传,调动群众主动提供珍贵文物。需要深入群众中,了解他们对红色文物的需求和期望,通过各种渠道向他们宣传红色文物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他们参与红色文物收集的热情。此外,各级组织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进红色文物收集工作。还要建立档案文物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实现全域互通互联。同时,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一个便捷、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方便各级组织及时获取有关红色文物的最新信息。以郓城县为例,在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增设了鲁西南战役指挥部复原场景。这些文物的整理汇集凝聚着各级组织和群众对再现革命历史的努力与热情,体现出区域内主动、高效的红色文物收集流程。这种模式的推广运用可以提高全域的红色文物收集与保护水平。

2.科学设置文物仓储使用空间

红色实物文物的科学、安全管理,离不开对存放空间和仓储环境的规范化建设,这需要各级党政主管部门和基层文物场馆的共同努力。

第一,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对基层文物场馆库房等硬件设备设施建设要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鼓励扩建文物库房,新增文物存储空间,逐步实现分区分类存放。同时,配备恒温恒湿、灭火、安防等现代化存储设备设施和智能化监控系统,全面加强基层场馆的文物保存条件建设。

第二,基层文物场馆要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定期针对战备物资、信息源文物等重点文物的专项检查,及时了解保存情况并排查安全隐患。还要做好库房日常管理,定期组织搬运物品,清扫卫生,维持良好的保存环境,并定时对实物文物实行状态检测和必要的维护保养,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第三,完善应急保护体系。面对突发灾害事故,要制定详细的文物应急保护预案,并定期演练,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文物安全。通过上下联动加强硬件投入建设、强化软件过程管控,可以全面提高基层文物仓储与安全管理水平。

3.促进文物档案数字化转型

为了加快革命文物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行数字化转型是重中之重。首先,利用射频识别(RFID)等电子信息技术,实现文物资源电子标签化管理,自动快速完成文物的分类统计与查询检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幅提高文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后续的文物保护和利用提供有力支持;其次,开发建设文物数据库和专题网站,收录文物图片、文本解释等数字化信息,丰富数据资源体系,不仅可以方便公众在线浏览和了解红色文物,还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将红色文物推向更广泛的受众,提高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最后,构建县市两级红色文物信息管理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为利用提供便捷条件。通过共享平台,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公众也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更多的红色文物信息,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以郓城县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为例,该馆已完成了全馆文物电子标签贴装工作,并通过共享平台实现了文物信息快速检索,管理效率明显提高,为后续丰富网络宣传内容,拓展文物利用奠定了基础。这种模式的推广可以有效提高红色文物档案信息的规范化、数字化管理水平。

4.拓展红色文物利用的广度与深度

首先,利用数字技术拓展文物宣传的延展性。可以通过软件和数字平台实现实物文物的立体化数字还原,丰富线上展示手段。还可以针对不同受众制作具有互动性的数字体验馆,实现全天候利用;其次,探索多元化的文物教育载体。编制电子书刊、制作微视频或纪录片以及开展主题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拓宽宣传载体。还可以走进新媒体社群,做好正面的引导宣传;再次,深化红色文物的精神内涵。突出弘扬革命烈士高尚品质和革命精神的解读,增强感染力和凝聚力。引导人们在体验中汲取精神力量;最后,延伸利用的场景幅度。面向企业、机关、学校、社区等不同场所和群体开展重点宣传,扩大受众面,广泛传播。

5.开展寓教于乐的红色教育

针对红色文物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郓城县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实践。该馆专门成立了宣传教育科,组建了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红色文物教育讲解队伍。他们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编写开发了“藏品+故事+互动”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这套课程通过实物文物展示、生动细腻的历史故事讲述、场景还原、情景模拟等多种手段,把红色精神的深刻内涵融入轻松有趣的教学互动环节中。通过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传递了知识,还让参与者在乐趣中获得表达与体验的机会,在无形中提升了教学质量。特别是中小学生群体在参与互动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中,不仅能够得到快乐,还更容易接受革命历史的熏陶与感染,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这种寓教于乐的红色教育实践,为进一步拓展革命文物的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各红色场馆可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性变化,丰富形式,吸引更多受众,推动红色文化从“有形”走向“无形”的转化传承。

四、结束语

总之,革命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与利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教育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遗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红色文物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工作。通过建立规范的收集流程、科学设置仓储使用空间、促进文物档案数字化转型、拓展红色文物利用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开展寓教于乐的红色教育等措施,可以让红色文物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弘扬革命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马 乐.论革命文物藏品档案[J].中国纪念馆研究,2022,(Z1):221-227.

[2]李婉姗,季 铁,王梓溪等.革命文物数字化聚合体的构建与设计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22,43(20):146-153.

[3]秦刘威.博物馆革命历史档案的收集和利用研究[J].档案管理,2022,(01):127-128.

[4]黄宗红.新时代革命类纪念馆档案工作的新思考——以文物档案工作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0,(16):245-246.

[5]葛 刚.红色文化视域下革命类文物档案工作的新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8):106-107.

[6]张丁升. 浅谈如何搞好革命文物藏品档案的管理与利用[J]. 神州,2019(8):275.

[7]龚 煜,陆美娜. 探析文物档案的收集方法与建设管理[J]. 兰台世界,2014(35):89-90.

[8]梁洪燕,王瑞光. 浅析文物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J]. 管理学家,2013(6):533.

[9]王 茜.浅谈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的建立[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21(3):42-44.

[10]东海梅,高 俊.浅谈新时代加强古建筑文物档案管理及对策[J].档案天地.2018,(7).57-58,61.

[11]杨爱伍.浅析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江汉考古.2019,(0s1).57-59.

作者单位:郓城县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作者简介:吴素卿(1976—),女,汉族,山东郓城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革命文物档案。

猜你喜欢

革命文物利用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文物保护
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文物保护
革命文物藏品的保管保护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