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

2024-04-25王淑娟

兰台内外 2024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探究

摘 要:我国地域辽阔,可使用和开发的土地面积数量庞大,在管理过程中,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是天文数字,仅靠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不仅要占据海量的储存空间,还会随着存储时间的久远,出现纸质档案破损、丢失等不可控的损失。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也为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工作环境。文章通过对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探讨,浅析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在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从而有效提高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为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作用。

关键词: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

中图分类号:G271;F30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地大物博,人们在长期从事生产生活及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土地不断开发使用,对这些活动信息通过文字、图表以及音像制品等记录下来的资料,就形成了土地档案。它不仅记载了土地开发使用的全部过程,还详细记录了在此过程中对土地地质的勘探活动和结果以及土地历史记载的规划和所属权等信息,为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建设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根据所记载内容的不同,土地档案可分为建设用地档案、地籍管理档案、土地利用规划档案、土地监管档案等不同类别。

土地档案为我国土地的确权、使用、规划以及农业用地的保护和监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为保护国有土地资源并实施科学规划使用、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建设日新月异,对土地的不同需求也日益增多,导致土地档案信息越发庞大且种类繁杂。传统纸质土地档案无论从存储方面还是搜索、调用等,都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需要。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对传统纸质档案开展电子化档案转化,不仅可以在搜集、分类和归档等日常管理工作中由信息系统完成,还可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方便、快捷地完成信息查找、传递等,解决了之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土地档案管理和利用效率,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土地档案的特点

1.土地档案信息量大、分类多

我国地大物博,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丰富,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利用率、转手率急剧上升,土地所有人变更频繁。在对土地使用管理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与土地息息相关的信息和数据,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不仅信息量大,其中的信息因属性不同还存在着不同的分类。在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分门别类地记录和存储,导致不同类别的信息、数据又有着不同类别的存储方法,如有些仅用文字记录就可以,但一些特殊的信息需要通过图表、音像制品等才能记录和储存。因此,土地档案中就出现了文档档案、音像档案、电子档案等不同的档案类型。

2.土地档案内容变更频繁且记录时间长久

经济社会的快速發展,对土地的建设开发需求日益增多。在我国,不同土地的性质决定了其用途。随着社会发展,原有的土地规划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就会出现土地性质的转变,尤其是农用地转为工业用地,或是退耕还林等关系到民生的变化。土地档案不仅要详细记录土地的具体面积、所有权和基本用途外,还要展开前期审批、后期规划和监管等内容记录,往往一块土地性质的变化就要跨越几年的时间才能彻底完结。由此可见,土地档案记录的内容频繁,且时间跨度较长。

3.土地档案具有极高的利用率和利用价值

我国的土地档案不管是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还是农村经济发展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国家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与土地有着密切关系。城市土地档案可为城市建设,如交通、市政、水电建设等部门提供翔实的信息资料,成为各部门规划的依据。农村土地档案可以提供土地的质量、面积等信息,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此外,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壮大过程中,土地档案更是为招商引资、企事业单位改制等重大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主要依据,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土地档案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土地档案是指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在对土地资源实施管理、规划、开发以及利用过程中所生成的,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和有声影像资料等,具有相当高的利用价值和保存价值。土地档案管理就是对土地档案展开分类归档、安全储存并发挥其利用价值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土地档案中有对土地资源的调查、勘测、规划过程的详细记录,可以真实反映出土地流转的全过程及其是否存在纠纷等情况,有助于在土地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合理合法对土地资源开展有效管理,确认土地所有权的归属,避免出现产权不清而产生的纠纷和矛盾。土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使用更为显著,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到户的改革中,为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城市建设中,土地档案管理工作在城市规划发展、土地开发建设中也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三、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效保持国土资源有序、健康发展

所有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就是土地,有效保持土地资源的长期、持久的利用,关系到国家的诸多重大决策。而对于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松散式管理到集中管理的过程,并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后,紧跟时代步伐,开展了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日益成熟,随之而来的土地使用以及流转越来越多。如何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已经成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在需求,只有不断改造升级,才能充分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能够更快、更方便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变革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有效保持国土资源持久健康发展的需要。

2.促进土地档案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开展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完成,各种档案信息数据的处理可直接利用信息技术来操作完成,在工作质量与效率方面与传统依靠人工管理的模式相比有了显著提升。并且,利用信息技术还能够通过综合分析来补充土地资源的相关图像资料。

3.土地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土地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开展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以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4.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国土资源管理及利用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土地档案所涵盖的数据信息内容范围广、信息量大以及可利用价值高。传统土地档案纸质化的形态,因搜索困难、耗时长、易破损等诸多原因,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土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出现,有力解决了纸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了土地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提高了土地档案管理的效率,对档案管理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土地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知不足,信息化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建设的新高潮。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我国很多城市土地管理部门已经看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其提上了工作日程,但由于自身经验不足,没有明确的切入点,相关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态度缺乏积极性,导致了在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建设速度迟缓。首先,在对传统纸质档案实施电子化档案转化过程中,前期没有对纸质档案展开合理的归类和妥善保存。在转化过程中,出现档案缺失、破损等问题,造成了土地档案不完整的现象,如果丢失、损毁的是重要的图纸、数据,更是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其次,土地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在整理档案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格式标准,在档案转化过程中,信息化技术不熟练,过于注重文字档案的收集,忽视图表、有声影像的收集整理,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土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迟缓,影响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2.缺乏专业人才,现有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土地档案管理工作越发繁忙,收集到的海量信息和数据已经不是传统人工分拣、归类和纸质化保存所能解决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计算机的应用给土地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帮助。但是,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整体而言综合素质较低,无法满足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直接影响了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3.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受限,未受到高度重视

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城市建设、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一项长期、内容繁杂且收效缓慢的工作,无法在短期内凸显其经济价值。因此,土地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前期投入,尤其是资金投入上受到了掣肘,未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要有充足的基础设备设施和网络,土地档案管理部门的建设经费主要由政府财政预算划拨,而地方政府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知不够及财政不足会压缩其经费投入,导致土地档案信息化建设在资金、人员、设备设施等诸多方面受限,发展缓慢。

五、我国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究

1.加强土地档案重要性宣传,提高对土地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

土地档案管理是我国对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农村宅基地使用、城市拆迁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各级城市土地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土地档案工作的宣传,增强广大群众对土地档案内容、使用的了解。同时,土地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树立法律意识,合理、合法、合规地对土地档案展开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2.提高土地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質,打造复合型管理团队

各行各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以人为本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中,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准决定了工作效率的高低。土地管理部门要重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一方面,要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岗位培训的机会,除了档案专业学习外,还要加强对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学习,让工作人员了解并掌握时代发展脉搏,充分认识土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达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土地档案管理部门也要从社会上积极引进高端人才,补充自身队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有效提高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3.提高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紧密结合本地电子政务建设共同发展

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相关软硬件设备设施,相关单位要重视档案管理部门,不能因为土地档案管理部门暂时没有产生经济效益而忽视对其投入相关资源。在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将原有的纸质土地档案向电子档案方向转化,所收集、归档的土地信息越来越多,之前传统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新形势。因此,要改变管理方法,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设备设施等硬件水平的同时,也要加强相应的软件开发和引入,全面推动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技术已经在我国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技术日益成熟。在政府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其在电子政务服务及办公自动化中彰显了高效、便捷的优势。土地资源管理部门作为各级政府不可或缺的部门之一,在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中要紧跟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设,确保纳入政府电子政务管理系统中,并与办公自动化系统有效连接,确保土地档案管理水平与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相适应。

4.加强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灵活性,提高土地档案信息管理水平

我国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已经基本实现了档案纸质化和电子化同时分类存档,并将分类后的土地档案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将静态档案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这对土地档案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加大投入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备设施,跟上科技发展步伐。同时,对土地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现代信息化意识和理念,对我国丰富的土地资源信息不能仅限于归档、分类和储存等单一的工作,而是充分开发和利用好这些数据信息,改变以往坐等用户上门提出需求才给予相应的服务,在土地档案信息库的基础上搭建共享平台,确保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所需信息,充分提高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灵活性。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土地档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为了便于管理土地档案,必须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从而有效提高土地档案的管理效率,为我国土地的使用和管理作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 玲.浅谈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J].城市建设档案,2015(10):16-17.

[2]贾春霞.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4):229-230.

[3]张秋霞.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22):136.

[4]苗春丹.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城建档案,2020(05):12-13.

[5]马 驰.信息化背景下土地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创新路径[J].兰台世界,2023(S1):124-125.

[6]樊 娟,贾波.土地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J].科技资讯,2018,16(30):149+151.

作者单位:滨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

作者简介:王淑娟(1969—),女,汉族,山东滨州人,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土地管理档案。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关于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构架及技术分析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推”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