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坝村的独特文化尔苏人过年竟不在正月?

2024-04-25马恒健

城市地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堡子碉楼糍粑

马恒健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年之中最具意义的节日,莫过于“春节”。“正月里过新年,家家户户都团圆。”但在四川蟹螺乡江坝村,金秋时节,羊皮鼓正被人们嘭嘭敲响,海螺号呜呜欢鸣,穿上艳丽民族服装的尔苏人,已经在欢歌笑语中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天。

蟹螺乡江坝村的居民属尔苏藏族,又称尔苏人,是藏族中人数很少的一个支系,目前在全国约有2万人。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四川省西南部的大渡河、安宁河流域,族群悠久的历史已遥远得难以追溯。

神秘的“俄祖”从住在碉楼里的尔苏人说起

四川雅安市的甘洛、越西、冕宁等县,是尔苏人的主要聚居地,他们被当地彝族人称为“俄祖”,意为最早居住之人。

前往蟹螺鄉江坝村五组,一路颇费周折,多次辗转,才驶抵了蟹螺堡子。蟹螺堡子坐落在一座大山的山腰上,是周边尔苏人节庆祭祀、休闲娱乐的地方。步行前往时,远远便看见一棵高大的柏树独立于密林之中。江坝村村民说,那是尔苏人心目中的神树,朝着它的方向走,便会到达堡子。

刚翻过一个悬崖边的陡坡,蟹螺堡子的标志性建筑——碉楼,便出现在眼前。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碉楼,有着尔苏人民居的典型造型。它的外形不像羌碉那样,如四方形烟囱直插云天,而是如汉民族的悬山式民居——屋顶两面坡、建筑平面是长方形。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墙体以天然片石垒砌,除了朝院内的一面墙外,其余三面均无窗户。细看,可见一个个高一尺、宽半尺、呈梯形的枪眼镶嵌在墙上。朝院内的那一面墙上,房门竟然开在二楼,进出碉楼需搭木梯。

这座碉楼,战时是工事,平时是民居,作为一个在历史上相对弱小的族群,这恐怕是尔苏人的无奈之举。也正因如此,这座碉楼所存储的历史、军事、艺术等多方面的信息,引起了省内文物部门重视,其维修加固工作也随即展开。

绕过堡子,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广场出现在眼前。广场周围两楼一底的干栏式民居房檐下,红灯笼依然鲜艳,门前的对联还未褪色,金黄色的玉米棒子如幕布覆盖在院墙和屋墙上,延续着丰收的喜悦。

尔苏人将新年又称为“环山鸡节”。年庆设在农历八月初九至十二日四日之间,轮流举行,四年一轮。从当地村民唐全友的讲述中,大致可了解这个神秘而独特的年庆过程。

环山鸡节独属于金秋时节的尔苏新年

每年“环山鸡节”拉开帷幕之时,尔苏人心目中“能够通神”的人,也就是原始宗教的传承人——萨巴,会带头领唱年庆的主题歌《觉那妈姆》。

“觉那妈姆”是汉语“宇宙中的银河”之意,在这里也表示“到母亲所在地去”。其开篇唱道:“先有天,后有地,有了天地,有了山。有了山,有了水,有了草,有了树,有了土,有了石,后来有了人间。有了人间,就有了我们祖先。”

在歌词中,尔苏人认为自己族群的历史可追溯到创世之初。他们祖祖辈辈流传着关于人类起源的神秘传说:猴子里有一类是黑头的,它们吃了盐之后,全身的毛逐渐褪去,演变成了今天的人类。

但是,尔苏人的祖先真正来自何方,或许是永远解不开的谜团。因为尔苏人口口相传一句誓言:“我们尔苏人是不能说根的,说了就会被追杀!”一代又一代尔苏人刻意隐瞒族群的来龙去脉,后世仅仅被笼统地告之来历。为躲避战乱、屠杀,他们被迫逃亡到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

或许是欲从冥冥之中汲取祖先的力量,或许是对欲说还休的历史的某种补偿,在每年的“环山鸡节”上,祭祀祖先、追思亡灵、与先人进行跨越时空的沟通,便成为尔苏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仪式。

祭品及盛装祭品所用的器物,是从“环山鸡节”的前一天开始准备的。这一天相当于汉族的大年三十。上午,在羊皮鼓声的召唤声中,女人们在萨巴的带领下,来到村头清澈的小溪边祭拜水神。她们一边唱着远古的《感恩歌》:“我们的节日像春天的花,就好看了……爹爹的恩情还得了,妈妈的恩情还不完……”,一边将簸箕及炊具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点燃一堆堆柴火,将簸箕在火上熏烤。

盛装祭品的簸箕经过熏沐带回家后,当地人会将事先已蒸熟的糯米倒入其中,然后端到院坝里,将糯米倒入石臼内,开始舂糍粑。舂糍粑是气力活,由男人打主力,手执木杵一上一下地操作;女人则在旁边不断翻搅石臼里的糯米,以使糍粑舂得又黏又细腻。

舂好了的糍粑柔软、洁白、细腻。将糍粑装入簸箕,用酒瓶对其挤压,使之摊成大饼状;再用刀将糍粑切成巴掌般大,端回屋里,放在楼上堂屋的神龛前,神龛前摆放便于祖先食用糍粑的竹签;最后,倒好一杯杯白酒、焚烧纸钱,祭祀祖先的第一项仪式便开始了——杀鸡祭祖祈福。

杀鸡必须由萨巴操刀,所杀之鸡必须是白毛黑脚的土公鸡,杀鸡的地点必须在各家楼上的堂屋内。在各家堂屋的神龛前,萨巴一番诵经打卦后,便用刚磨过的利刀将白公鸡宰杀,将鸡血一滴不洒地用准备好的两只白碗接住。房主人小心翼翼地接过盛满鸡血的白碗,虔诚地走向堂屋山墙处的窗口。

这开在山墙上的窗户,被当地人称为“山门”。窗户下沿的外墙上,有一块砌墙建房时镶嵌的大石板,石板上放置着一块白石。尔苏人崇拜白石,认为它是灵物,能通神、鬼、人,能辨真善美、假恶丑,驱邪招福。

房主人神情肃穆地站在窗前,一丝不苟地将鸡血涂抹在白石上,然后再拔下白公鸡身上最漂亮的羽毛,利用浓稠的鸡血粘在白石上。至此,“环山鸡节”的又一项仪式便完成了。

不一会儿,窗前白石上的鸡血已呈乌红色,一根根洁白的羽毛如白石上的石花在山风里轻舞,似在呼唤远古的亡灵。需要在意的是,所杀的白公鸡,不得与本家以外的人分食,只能同家人一起享用。

接下来,便是集体上山祭祀。沿着村子后面密林中的一条小道,一行人来到位于山腰的公共祭祀场地。这是一处隐秘之地,但居高临下时视野开阔。人们在这里依山凿出一道长十几米的坡坎,坎上是一溜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石块。坎边一棵独立的柏树根部,立有一块近两尺高的白石。

坡坎下面,则是一块狭长的平地。就是这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却是蟹螺堡子的尔苏人心目中的圣地。坡坎上的石块,原来各代表一个逝者的魂灵。这些石块取自散落在各处的逝者的坟茔,有的曾是坟前的标志石,有的甚至就是墓碑的残骸。将它们集中一处,既方便集体祭拜,也有让亡灵抱团取暖的意思。柏树下的那块白石,则是神灵的化身,有它的庇佑和守护,亡灵便得以安宁。

在萨巴带领下,身着民族服装的男人们,头上顶着腊肉、糯米、酒等祭品,陆续来到祭祀地。将祭品在代表各自亡灵的石块前摆放好后,大家便在萨巴的祷告声中,一次次地跪拜、磕头……从山上归来后,人们在堡子的小广场中央点燃篝火,在瓦片堆里烧上一炷炷白香,置一坛子自酿的酒,一场欢度新年、庆祝丰收、祈盼来年风调雨顺的狂欢活动,就此拉开序幕。

舞者们都以面粉抹面,尔苏人坚信这样化妆后,妖魔鬼怪就找不到他们了。他们手持山羊角神鞭,走丁字步、猫步、叉步,动作夸张滑稽,令观者笑声不断。

有专家认为,这些舞蹈源于尔苏人的原始图腾崇拜,由驱鬼逐疫的傩舞发展而来。

萨巴文字古老神秘的原始图画字符

2011年5月,清华大学召开“西南地区濒危文字文献展暨研讨会”,被学者称为“萨巴文”的尔苏图画文字,在会上首次向世人公开亮相。

与会专家们确认,“萨巴文”和此前发现的纳西族“东巴文”,同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仅存的两种原始图画文字。更有专家通过比对,认为尔苏图画文字甚至比商代甲骨文字更為原始。

在江坝村一家尔苏农家乐的墙上,有依照经卷上的尔苏图画文字绘制的象形文字。日月星辰、牛羊马猴、山川草木等图案相互交叉组合,形成一个个图画文字。据尔苏文化学者统计,这样的图画文字有200个(幅)左右。

文字的形体与它所代表的事物有明显的一致性,能够从单字体推知它所代表的事物,是可以称为“文字”的基本原则。尔苏图画文字是基本符合这一原则的,不过它的每一个图画文字表达的是多层意思,有的甚至是叙述一件事情。比如,有一幅图的下方是盛满食物的盘子,上方是闪亮的星星,中间是陶罐、断树、大雾,这个图画文字的意思是:这一天是有酒有肉的喜庆日子;树被风刮断,预示着大风将至;但星星闪耀,总的来讲还是好天气。

尔苏图画文字还有一个极为罕见的特点,即在文字中配有红、黄、蓝、绿、白、黑等颜色,以此来表达不同的附加意义。如黄色代表泥土,绿色代表草木,蓝色代表水。此外,尔苏图画文字无固定书写笔顺和格式,为了顺畅地表达出内容,他们在图形中将单字(符号)按左下、左上、右上、右下、中间的顺序排列。

因此,语言学家一致认为,这种由图画脱胎而来,刚刚跨入文字行列的原始图画文字,是“国宝级”的文化宝藏,非常珍贵,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这应验了我国社会学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先生的预言:“我国西部民族走廊,沉积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与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贵园地。”

尔苏人是好客的。尽管新年已过去,妇女们仍在客人面前欣然穿戴上最典型、最漂亮的全套民族服饰。她们头缠黑白布帕,银珠缀在前额,正红色的服装饰以葱绿色的镶边,领、肩、袖、前后襟是精美的刺绣。令人感动的是,为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敬意,她们十分认真地打扮自己:缠布帕时,被缠者下蹲,操作者如绣花一般,反复地将头帕在被缠者头上比试、调整。从开始到完工,一个人的头帕缠了近10分钟。她们圆盘状的头饰,是用几丈长的布条盘缠而成,想来顶在头上分量不轻。

待全体穿戴完毕,用不着客人邀请,爽朗大方、歌舞细胞与生俱来的尔苏妇女们,便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用银铃般的嗓音唱起了尔苏的《迎客歌》……

荡漾在人们耳畔的歌声,音韵、音色既有刘三姐的广西民歌的婉转、清脆,又有才旦卓玛的西藏民歌的高亢、悠扬。尽管听不懂歌词的准确含义,但是从她们的舞姿、歌曲的旋律以及面部表情,人们就能深切感受到尔苏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尔苏文化的无穷魅力。

如今江坝村的环山鸡节庆典活动,增加了民族歌舞表演、迎宾仪式等项目,这样能更好地配合旅游开发。但是,庆典活动中象征着尔苏传统文化与内涵的仪式,如洗簸箕、打糍粑、斩白鸡和传统祈福祭祀等,依旧在当天的节庆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尔苏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更是我国西南“藏彝走廊”上的一块瑰宝。

猜你喜欢

堡子碉楼糍粑
堡子书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做糍粑
堡子坳10号
GHOSTS OF GUANLAN
河北省遵化市堡子店1:25000高精度航磁异常查证效果
布瓦雄碉与川东碉楼
二十八,打糍粑
打糍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