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M视域下的地理项目化学习

2024-04-25谭刚

文理导航 2024年13期
关键词:视域中学过程

谭刚

【摘  要】项目化学习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国内中学在开展地理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本质了解不够深刻,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因为错误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文章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维度进行研究分析,探索STEM视域下地理项目化学习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STEM视域;地理学习;项目化学习;中学地理

地理作为一门对学生地理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其教学内容较为分散,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针对这一情况,国内中学立足于时代背景,结合项目化学习的优势与学生的自身情况,在STEM视域下开展地理项目化学习。

一、STEM视域下地理项目化学习的优势

(一)有助于提高地理课程学习质量

地理课程的开展需要涉及地理地图、气候条件、自然地貌等多种复杂问题,而地理教师难以将地理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针对这一情况,通过了解项目化学习的优点,在STEM视域下开展地理项目化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地理课程的本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STEM课程的二次开发,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当前,大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不到位,地理教学质量较差。究其本质,主要还是因为学生缺乏综合性思维,中学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结合项目化学习的优势,不注重对学生地理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通过改进地理课程教学方式,在STEM视域下开展地理项目化学习,能够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地理学习场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并提高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合

当前,国内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另一问题是地理知识的分散式教学。学生所学习的地理知识过于零碎,难以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地理思维能力。针对这一情况,结合项目化教学的优势,在基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结合的STEM视域下开展地理项目化学习,能够从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地理知识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合能力,实现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工具和创新的有机统一,为中学师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地理知识获取渠道。

二、当前地理项目化学习所面临的现状

(一)对相关概念存在认知误区

当前,国内部分学校存在将项目化学习与问题导向学习等概念相混淆的情况。一方面,项目化学习强调以问题导向为驱动,但是其更多的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为支撑,更强调以学生为项目的主体,通过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探究,实现知识的建构和思维的迁移。而在地理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强调项目化这一整体,主要是将地理知识的学习当成一个项目来进行,通过前期准备、问题发现、问题探究及最终结果形成等方式来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这一点与问题导向型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相关概念的混淆导致中学师生不能立足于项目化学习的本质,难以在STEM视域下开展地理项目化学习的教学工作,严重影响了中学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理解的片面化。在STEM视域下地理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部分中学存在对项目化学习理解片面化的情况,将项目化学习简单地等同于地理教学方式的设计与制作。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中学教师也只是对自身的教学方式做出了调整,但教学内容不变,未能对学生的地理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学生很难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维度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从而导致中学地理课程的教学成果不够显著。

(二)驱动性问题设置不合理

在STEM视域下地理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从地理知识的核心出发开展教学工作。但是在当前国内中学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部分中学存在驱动性问题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具体而言,一方面,驱动性问题缺乏導向。作为关键要素的驱动性问题需要承载地理课程的重点与核心知识,并依靠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整个项目的发展,达到提高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但是当前国内中学在开展地理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存在驱动性问题过于宽泛的问题。对中学地理教学而言,项目化学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较为复杂的地理知识,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将较为碎片化的地理知识串联起来。但是在开展地理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由于驱动性问题缺乏导向作用,难以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地理课程的项目化学习流于形式,没有深入课堂内核。另一方面,驱动性问题缺乏地理基础知识的支撑。部分中学地理教师在设计项目时,为了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过于注重驱动性问题的趣味性,从而忽视了地理基础知识的支撑作用,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深入了解地理知识的内涵,难以达到提高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过于关注项目成果导向

当前,在STEM视域下地理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部分中学教师过于关注项目化学习所带来的最终成果,而不注重地理项目化学习开展的过程。具体而言,一方面,在开展地理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问题的驱动作用。在地理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其所带来的成果,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态过于浮躁,在未能深入探究地理问题的前提下就开始提出问题,或者只得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学习方式会导致最终成果与地理知识之间的关联度较差,难以达到开展地理项目化学习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为了尽快得到项目成果,在开展过程中过多地干涉项目,导致学生的参与程度变低,贡献不足。虽然最终得出了教师较为满意的成果,但对学生而言,其并没有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违背了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本质。

(四)项目评价环节反馈不足

对在STEM视域下地理项目化学习而言,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在开展地理项目化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其进行总结与改进,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当前国内中学地理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对项目评价环节的反馈不足,师生难以发现地理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不能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改正,从而对教学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地理项目化学习的评价过程中,国内部分中学并未设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其评价存在片面化情况,不能全方位反映学生在地理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三、STEM视域下地理项目化学习的路径

(一)明确地理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概念

国内对地理项目化学习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经常会将项目化学习与问题导向型学习相混淆,不利于中学地理项目化学习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一情况,国内中学需要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角度来开展地理项目化学习工作,要立足于STEM视域,通过明确地理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概念,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明确项目化学习概念。项目化学习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国内中学在开展地理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要对教师进行项目化教学培训,帮助教师明确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概念,促进其教学观念发生改变。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进行地理项目化学习工作。当前,中学地理教师在项目化教学中过于注重表面形式,难以带领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探讨。针对这一情况,国内中学要加强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培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二)合理设置STEM视域下地理项目化学习

在地理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中学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方式和地理课程,要从地理知识的核心出发开展工作,明确地理课程教学的关键性问题。在此过程中,中学教师可利用“U-S”合作机制,合理利用高校资源,高屋建瓴地设计学习项目。例如,在地理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从整体出发,将过于碎片化的地理知识整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各项知识之间的关联,形成“网”状认知,构建一体化的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同时,中学地理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对地理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外延,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的内涵,从而不断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

(三)突出地理项目化学习的支架作用

教师通过搭建学习支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稳固的支撑。对中学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更多的是起到连接学生与地理知识的桥梁作用。因此,在开展地理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索地理知识。例如,可以通过在课前抛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索。同时,教师还需要充当资源框架的作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课本教学层面,教师还需要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为学生搭建地理资源框架,进行STEM课程开发,为学生搭建更加广阔的地理学习平台,提高教学质量。

(四)建立全过程评价反思体系

当前,国内中学在地理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不能及时准确地对师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针对这一情况,国内中学需要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层面建立全过程的评价反思体系,對中学地理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地理教师需要及时对所反馈的问题进行纠正,不断提高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STEM视域下地理项目化学习工作主要是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层面进行的,当前国内部分中学地理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概念不清、驱动性问题设置不合理、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地理项目化学习的质量。针对这一情况,国内中学需要合理设置STEM视域下地理项目化学习的路径,地理教师要发挥其支架作用,连接学生与地理知识,不断提高中学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文辉,任铭.项目式学习:通向深度学习的设计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2(2):39-45.

[2]杨柳,段玉山,凤丹.STEM 教育对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地理教学改革策略的启示[J].2019(2):9-12,39.

[3]郭方强,张建春.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论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8):16-19.

[4]程锋.核心素养视域下地理课堂“教—学—评”一致性实例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1):35-38.

[5]安富海.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困境及改进策略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19-125.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U-S合作的初中STEM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课题编号:2021-07-547)

猜你喜欢

视域中学过程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