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后对功能性光学区大小的影响分析

2024-04-24郑丹蒋海翔吴胜望张可

贵州医药 2024年4期
关键词:透镜中度光学

郑丹 蒋海翔 吴胜望 张可

(西安海翔眼科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0)

近些年,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发展,角膜屈光手术方式不断更新,其中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的提出,促使角膜屈光手术逐步走向微创及无瓣时代,手术结束后不仅能够保存生物力学性能,同时可增强视觉质量,其疗效受到临床广泛认可[1]。而功能性光学区是指角膜于激光切割后提供功能性视觉的区域范围,也是光学质量最高和产生像差最小的区域[2]。研究[3]显示,临床常通过角膜屈光手术清除角膜组织,并重塑角膜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作用,但患者术后功能性光学区极易受到影响,从而降低视觉质量。故此,临床可利用功能性光学区来判断视觉质量水平[4]。本文就此展开分析,旨在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对功能性光学区大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纳入的近视散光患者50例,按手术预计矫正的等效球镜度进行分组,将其中25例<-6.00 D患者纳入低中度组,另25例≥-6.00 D患者纳入高度组。低中度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28.51±2.36)岁;高度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29.03±2.55)岁。入组标准[5]:(1)符合手术指征;(2)手术前球镜度≤-10.00 D,柱镜度-0.25至-5.00 D范围内;(3)试验前1年屈光度稳定,变化数据处于0.5 D范围内;(4)无眼部或者全身结缔组织疾病。排除标准:(1)手术预设光学区大小非6.5 mm;(2)意识障碍、沟通障碍或者精神疾病;(3)固视不良,获得图像质量欠佳;(4)中途退出试验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采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并麻醉术眼,嘱咐患者注视正上方绿色的固视灯,操作者选择显微镜和操作手柄调整手术床的位置,保证术眼与准负压环上接触镜的中央对齐,并检查接触镜中央是否和角膜顶点对位,一旦水印至80%~90%后开启负压固定眼球,给予激光扫描,结束后解除负压吸引,通过显微镜明确切口和透镜位置,钝性分离,取出透镜,适当冲洗后拭干,同时对合角膜切口,结束手术。设置所有患者的角膜帽厚度120 μm,过渡区0.1 mm,角膜帽直径7.6 mm,透镜边缘厚度10~20 μm,透镜光学区直径6.5 mm,角膜帽的周切口处于120°位置,切口长2 mm。手术前后分别进行功能性光学区检测,仪器是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设置图像质量参数>95%,分析直径>8.0 mm,于昏暗环境下进行检查,维持良好的中央固视,使角膜完全显露,各个眼睛重复检测三次,计算平均值。将角膜顶点设置成角膜地形图的中央,瞳孔中心偏移量<0.3 mm,手术前后瞳孔中心偏移量差值不得超出0.1 mm,而功能性光学区设定为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切向曲率差异图显示的切削轮廓,将其中切向曲率差值等于0的区域构成切削边界,于不同子午线上移动光标,直至差值显示0后停止,统计两端的坐标点,利用公式计算功能性光学区的直径,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功能性光学区的变化;角膜曲率(Km)及角膜Q值;角膜各区域上皮厚度变化量。

2 结 果

2.1 两组功能性光学区的变化两组手术前的功能性光学区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5,P>0.05),手术后高度组小于低中度组,手术前后的变化量大于低中度组(t=2.044、2.462,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功能性光学区的变化

2.2 两组角膜Km及角膜Q值的变化两组手术前的角膜Km及角膜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3、0.960,P>0.05),手术后高度组角膜Km小于低中度组,但角膜Q值大于低中度组(t=13.826、7.896,P<0.05)。见表2。

表2 两组角膜Km及角膜Q值的变化

2.3 两组角膜各区域上皮厚度变化量高度组角膜各区域上皮厚度变化量均大于低中度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角膜各区域上皮厚度变化量

3 讨 论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近视散光的主要方式,且具备无创、稳定性高、可预测、疗效确切等优势,但随着该术式的不断推广使用,有报道[6]显示少数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光晕、夜视力较差、眩光等情况,直接影响预后。针对此,临床展开分析,发现其和术后功能性光学区大小存在密切关系。由此可见,手术前后准确测量并评价功能性光学区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指导手术方案的拟定,同时可预防或者减少术后并发症出现,最大程度保证视觉质量[7]。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手术前的功能性光学区大小无差别(P>0.05),手术后高度组小于低中度组,手术前后的变化量大于低中度组(P<0.05),说明术后患者功能性光学区有所缩小,尤其是术前近视度数越大者缩小程度更明显,其原因可能是高度近视散光患者的矫正可消耗大量角膜组织,从而导致更少的角膜生物力学反应和角膜非球面性变化[8]。临床曾指出[9],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缩小的原因较多,例如角膜创伤愈合能力、角膜形态及生物力学变化等,其中角膜形态的非球面性变化表示角膜中央至周边曲率的改变,成为影响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重要原因,临床采取角膜Q值表示。从本文结果中看到,两组手术前的角膜Km及角膜Q值无差别(P>0.05),手术后高度组角膜Km小于低中度组,但角膜Q值大于低中度组(P<0.05),其原因可能是高度近视散光患者术后角膜中央组织切除过多,余下角膜中央组织张力明显降低,且周边角膜张力可对中央角膜组织造成牵拉,从而导致高度组角膜Km更小,而角膜Q值更大[10]。另外,角膜上皮重塑作为角膜表面/基质出现不规则形态后,角膜代偿性增厚,而角膜周边细胞为了恢复角膜曲率逐步向中间移动,有效保证了角膜良好的透明度和光学质量[11]。其中角膜上皮厚度的改变通常和角膜表面细胞数量增加、基底细胞伸长有关[12]。本文结果发现,高度组角膜各区域上皮厚度变化量均大于低中度组(P<0.05),提示高度近视散光患者的角膜各区域上皮厚度变化量更大,证实角膜上皮重塑增加,功能性光学区随之缩小。

综上所述,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后,患者功能性光学区大小明显缩小,尤其是术前近视度数越大者,术后功能性光学区大小缩小更为明显。

利益冲突说明/Conflict of Intetests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伦理批准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研究通过西安海翔眼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猜你喜欢

透镜中度光学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延伸
滑轮组的装配
“透镜”知识巩固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拓展
“透镜”知识巩固
光学常见考题逐个击破
小米手表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光学遥感压缩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