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城市副中心首个近零碳排放组团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4-04-24魏国

中国环保产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绿心双碳北京

魏国

(北京北投生态环境公司,北京 101104)

1 背景情况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 年)》(以下简称《控规》)的批复中要求,要构建城市水绿空间格局,形成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位于“大运河生态文明带”与“东六环创新发展轴”相交东南部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的绿色开放公共空间,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生态明珠”(见图1)。

图1 昔日工业场地变身城市“绿肺”

北京城市副中心坚持绿色发展基调,明确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新目标,不断探索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和生态文明融为一体的实现路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第10 组团,规划建设面积为11.2 平方公里。公园中心区域曾是始建于1978 年的东方化工厂,作为我国曾经最大的丙烯酸及酯类产品生产、科研、开发基地,其外围是零散工业用地和3 个行政村。随着北京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和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推进,东方化工厂退出历史舞台。经调查,区域内生态基础薄弱,生态系统脆弱。

2 主要做法

2.1 以绿色能源和技术创新为重点,抓好降碳工作,为绿色低碳城市奠定基础

北投集团所属北投生态环境公司深入研究分析北京城市副中心顶层规划设计,依托自身业务能力与特点专长,确立了绿色能源投资—建设—运营这一主要业务线条,解决了规划决策支撑不足、业主单位原生动力不足、区域布局不成体系等问题。

参与研究制定城市绿心规划,充分发挥城市绿心生态本底优势,以技术和创新为手段,构建绿色生态、低碳智能、减量循环的市政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强化市政基础设施与景观环境融合建设发展,实现了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共生。

高标准建设实施绿色能源系统,充分结合区域的浅层地热和光伏技术应用条件,研究制定了承接上位规划的组团级绿色能源落地实施方案,在上述所有绿心配套建筑的设计方案中融合使用了地源热泵、蓄能、光伏发电、智慧管理等多种绿色能源技术,实现了城市绿心可再生能源比重达40%以上的规划要求,真正实现节能降碳。

加强智慧化运维管理,针对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组团绿色能源系统,北投生态环境公司有效整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有线无线传输,实现线上线下管理进行有机结合,高标准保障城市组团绿色能源系统运行,凸显了绿心组团的近零碳运行管理水平的新高度。

2.2 以生态修复和系统管控为重点,抓好减污工作,建立国家级绿色可持续管控示范

东方化工厂项目是国内首例污染场地绿色修复项目,体现了国际先进水平。针对原址为聚集的生态基础薄弱区域等情况,北投生态环境公司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实施绿色生态环境管控体系(见图2)。同时,有效融合工业腾退场地绿色管控与园林造景,规划建设生态保育核心区,营造了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和优质的动物栖息空间,将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改造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保育核心区。区域内生态环境日益向好,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目前已有近50 种野生动物在生态保育核心区内安家,包含灰脸鵟鹰、雀鹰、纵纹腹小鸮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城市绿心空气负氧离子年平均值可达3700 个/cm3,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新空气中负氧离子标准浓度(清新空气标准为1000—1500 个cm3)以及北京市区平均值。

图2 绿色生态环境管控体系

绿色生态环境管控体系的实施,较传统修复模式节省了70%—80% 的环境治理资金,折合减少2.8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从而确保了东方化工厂腾退后土地安全再利用,又拓展了城市生态空间,实现还绿于民。相关工作经验及模式于2022 年3 月由全国土壤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作为典型经验案例通过《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简报》向全国推广示范。

2.3 先植绿后筑城,抓好扩绿工作,打造大尺度的生态空间,提升城市碳汇能力

按照“先植新绿,再筑新城”的理念,建设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的绿色开放公共空间,营造了大尺度绿色空间(见图3)。城市绿心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依托原有生态本底,保留原有6000 余株大乔木,新植乔木及亚乔木114 种、13 万株,灌木植物40 余万株,乡土树种占比90%,绿地率达85%以上,通过保留自然植被、植物播种、种植混交林、异龄林等多种方式,营造接近自然的城市森林基底。依托城市绿心大尺度生态空间的辐射效应,周边规划建设了行政办公区、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等功能组团,在城市规划层面确立了以城市生态空间提升城市品质、以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带动周边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总体格局。

图3 融合场地再生与生态保育,重塑区域生态功能

城市副中心处于建设初期,城市绿心周边的城市组团尚未成熟,作为成长型公共空间,城市绿心总体布局中规划战略留白用地,建设过程中留足弹性,为生态修复留弹性空间、为游憩活动留弹性空间、为文化积淀留弹性空间。

以“一带、一轴”为统领,组织城市功能布局,依托城市绿心建设最具亮点的市民活力中心,打造大运河畔的“生态明珠”,构建城绿融合发展新格局。城市绿心如同一颗蓬勃跳动的“绿色心脏”,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展翼未来提供有力支撑。

3 经验启示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作为《控规》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以来,规划实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首个建成面向市民开放的大型绿色公共空间,是北京市在城市生态建设领域树立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创新实践成果,示范效应显著。从工业场地变身城市“绿肺”,“城市绿心”为城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城市副中心”方案,有力助推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促进北京市落实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发展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绿心双碳北京
化工企业践行“双碳”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500多平方公里的期待 刘激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绿心”
林间的“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