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技术的实践和体会
2024-04-24黄标敏严沁陈小春钟伟英
黄标敏 严沁 陈小春 钟伟英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布鲁氏菌病属细菌引起牛、羊、猪、鹿、犬等哺乳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本文阐述了新罗区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技术方法,以期为布鲁氏菌病稳定控制和净化提供技术方案,并就布鲁氏菌病稳定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布病调查;技术结果;对策建议
按照《福建省家畜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实施方案(2022版)》《龙岩市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笔者主持2022年新罗区家畜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调查技术工作,期间调查技术的实践和体会归纳如下。
1 基线调查内容方法和抽样及检测方法
1.1 养殖现状调查内容方法
对新罗区牛、羊等养殖场(村)进行梳理和登记造册,了解养殖场(村)养殖模式,近一年内动物调入及来源地,公畜母畜数量,母畜产仔数量、是否流产和全年流产率。对区内小型养猪户进行梳理,了解养殖户种公猪供精方式、母猪流产率高低、有无养殖人员感染布病等情况。调查结合布病流行特点和新罗区实际,将存栏20头以上的养牛场和存栏50头以上的养羊场认定为养殖场,以场为单位进行调查登记,填写《养殖场基本信息登记表》;将存栏20头以下的养牛户、存栏50头以下的养羊户和小型养猪户,认定为养殖户,以村为单位进行调查登记,填写《养殖户(村)基本信息登记表》。
1.2 抽样
1)抽样单元。以养殖场/养殖行政村作为抽样单元。
2)抽样要求。遵循流行病学调查的样本量计算方法和随机抽样原则,首先确定抽取的养殖场和行政村数量,再确定养殖场内和行政村内的采样个体数,采集动物血清样品,牛、羊和猪的布病阳性率差异较大,且对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因此分开计算牛、羊和猪抽样量[1]。
1.3 抽样方法
1)奶畜养殖场(户)抽样。所有奶牛、奶水牛和奶羊养殖场(户)监测,场内实施全群普检。统计新罗区存在奶水牛户1户,奶羊养殖户4户。
2)种羊种牛场抽样。所有种羊种牛场(户)(办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监测,场内实施全群普检。统计新罗区不存在种羊种牛场。
3)其他肉羊养殖场和有羊的行政村抽样。羊主要选择4月龄以上的,将羊养殖场和养殖行政村放在一起作为抽样单元进行抽样,计算养殖行政村所在的比例。保证采样单元覆盖所有乡镇和养殖行政村,将所有近一年有从省外调入羊的养殖场纳入本次监测,每个养殖场(户)和行政村采集样品25份(数量不足的全采),含有公母畜,首选具有流产史、体弱的个体,行政村内采样需要尽量分布到不同的养殖户。新罗区辖区共有71个羊场和15个村32户散户,按比例分配场和村数量监测50个场/村(不含前面奶羊、种羊场)。
4)其他肉牛/鹿养殖场(户)和有牛的行政村抽样。牛主要选择6月龄以上的,将肉牛/鹿养殖场和养殖行政村放在一起作为抽样单元进行抽样,计算养殖行政村所占的比例。将近一年有从省外调入牛/鹿、母畜有流产史的牛/鹿养殖场(户),纳入本次监测。每个养殖场(户)和行政村采集样品15份(数量不足的全采),需含有公畜,母畜首选具有流产史、体弱的个体,行政村内采样需要尽量分布到不同的养殖户。新罗区牛场1个,新罗区存栏2 636头牛,按比例分配场和村数量监测10个场或村(不含前面奶牛、种牛场),场和村数量不足的全采。
5)生猪小型养殖户的行政村抽样,只采种猪,首选种公猪,其次生产母猪。母畜首选具有流产史、体弱的个体,行政村内采样需要尽量分布到不同的养殖户。新罗区有8个养殖猪镇中,监测10个村,每村选择25头种猪实施抽样。
1.4 采血和检测方法
1)对新罗区15名驻站动物防疫员及牛场、羊场主(技术员)进行牛尾根采血和羊颈静脉采血技术培训。培训过程中讲解采血要点,并对注意事项进行特别提醒,以便后续养殖户(技术员)及驻站动物防疫员做好防护科学采样。
2)检测方法。采集血清样品,按照国标GB/T 18646—2018使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猪血清不适用)或虎红平板凝集实验进行初筛,初筛阳性样品使用试管凝集试验或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行复核[2]。
1.5 布病防控知识知晓度调查
在对养殖场(村)开展抽样检测的同时,选择相关行政村及牛、羊和生猪各不少于5个养殖场进行布病防控情况调查,牛、生猪等养殖场数量不足的,以羊的养殖场和养殖户(村)问卷补齐;填写《养殖场布病防控问卷调查表》和《养殖户(村)布病防控问卷调查表》。
2 调查结果和分析
新罗区调查共采集辖区内54个羊场(村),检测动物数1 326头,其中奶羊户4个场全采血样76份、其他羊50个场血样1 250份;共采集辖区内11个牛场(村),其中奶牛1个场全采血样15份,其他牛10个场血样150份;猪血樣10个村250份,检测发现阳性血样0份,阳性率为0,说明新罗区家畜布病处于“稳定控制”状态。布病防控知识知晓度调查结果。调查共收回羊场调查问卷10份、牛场10份、猪场10份、行政村级防疫员10份,调查发现,养殖场对于场内的饲养管理卫生状况较为重视,从业者对布病的认知程度较高,能够执行“不免疫、监测、阳性扑杀、消毒”措施,该病由于母畜较公畜,成年畜比幼年畜发病多,在母畜中第一次妊娠母畜流产较多,临床发现患有阴道炎、流产母畜和睾丸炎、附睾炎或关节炎公畜应及时淘汰[3],每年对饲养家畜按照10%随机抽样普查监测,保证养殖场处于布病稳定控制,提高生产效益。
3 思考与对策
3.1 存在问题
鉴于福建省是布病防控二类区,需采取“不免疫、监测、阳性扑杀、消毒”措施保证家畜布病处于稳定控制并向净化进档,为此新罗区布病防控为系统工程,目前存在组织、经费、队伍、应急、联防联控保障弱化、工作扁平化趋势,专技干部存在实际技术操作能力不能满足和胜任工作问题[4]。
3.2 建议
1)落实组织保障,成立由新罗区农业农村局分管副局长为组长,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区畜禽屠宰监督管理站、新罗执法大队为成员单位的布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布置工作、落实责任,确保防控工作用真功、见实效。①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各镇负责组织畜牧兽医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对辖区内的养殖场(户)进一步摸清家底完善档案,针对畜间流产可疑畜群、外购牲畜、人间新发报告病例等关键环节、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追溯性调查,详细记录相关信息。排查采样监测可疑感染场,及时掌握畜间疫情动态,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阳性家畜100%扑杀;②加强生物安全,积极开展布病风险评估。组织专家对牛羊布病防控工作进行风险评估,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置、动物防疫条件、设施设备、制度落实、检疫监管、档案记录等因素和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加强布病防控档案管理,将布病免疫、流调、检测、扑杀、无害化处理、检疫监管、消毒、发放扑杀补贴等原始资料整理归档,永久保存,做到“一点(疫点)一档一案”;③落实消毒灭源,统筹资金物资,在畜禽生产、运输、屠宰、销售等环节全面开展“大清洗大消毒”;④规范检疫监督,规范检疫管理,强化易感牛羊调运的报批、报检手续。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严禁易感牛羊由高风险地区向低风险地区的流动,建立布病疫情巡查制度,对未经检疫购入外地易感牛羊按规定处理,及时无害化处置患病牛羊,消除疫情隐患;⑤加大调运监管,积极落实省外调入动物监管,严格屠宰卫生准入制度和安全生产工作。严格取缔辖区内私屠滥宰牛羊场所;⑥积极宣传培训,通过媒体、手机短信、微信、宣传单、明白卡、宣传图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布病危害及防控知识,做到防控知识进村、入户,形成群防群控的局面,抓好獸医技术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布病防控知识、技术培训,保证各项防控措施在执行中更加科学、规范。
2)落实经费保障,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落实布病防控工作经费,将监测流调、检疫监督、疫病净化、应急处置等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确保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3)落实队伍保障,按照“责有人负、活有人干、事有人管”的要求,争取有利政策进一步稳定畜牧兽医机构和队伍,配齐配强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实际技术操作能力强的专技干部和动物防疫执法人员,确保动物防疫能力与布病需求相匹配。
4)落实应急保障。加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培训演练,熟练掌握疫情核查、报告、认定、处置程序和要求。出现人感染病例时,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逐级报至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严格执行24 h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联络畅通。做好应急知识和物资储备,提升布病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发现布病疫情,严格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处置,对发病和监测阳性动物进行100%扑杀,对扑杀动物、流产物、被污染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5)落实机制保障。加强与卫健、林业、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联防协作,建立布病防治合作机制,及时通报人间和畜间布病的防治信息,积极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防控长效机制,分析疫情和研究防控策略,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人间、畜间疫情,联合开展检查指导,进行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
参考文献:
[1] 黄保续.兽医流行病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64-81.
[2] 刁新育,杨林.基层动物疫病监测[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7-8.
[3] 郑明球,蔡宝祥.动物传染病诊治彩色图谱[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7.
[4] 李凤珍,梁小鹏,张富全.阿克苏地区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J].当代畜牧,2020(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