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天性的幼儿亲自然课程实践研究
2024-04-23陈善梅
陈善梅
【摘要】亲自然课程以亲自然情感为出发点,通过营造开放、真实的幼儿园环境,开展丰富、有趣的亲自然活动,遵循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满足幼儿全方位接触自然的需要,使其自然、有序地成长。基于园所自然环境的探究课程,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环境支持与多元评价五个方面,阐述基于儿童天性的亲自然课程观建构策略及路径,以期发挥亲自然课程促进幼儿成长的更大价值,让幼儿与自然建立深度的联结,力求培养“乐探究、会观察、敢冒险、敬自然”的幼儿。
【关键词】儿童天性;亲自然课程;实践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别提出“爱护动植物,亲近大自然”“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目标,并在教育建议中多次要求带幼儿接触自然,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及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等。我园致力基于园所自然环境下的幼儿亲自然教育实践探索,通过“敬畏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联结”促使幼儿充满活力地在自然中感受与体验、游戏与探索、表达与创造,满足幼儿心灵成长的内在需求。
一、课程理念
我园的自然课程核心理念是“敬畏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联结”。“敬畏自然”强调重视自然对儿童的积极影响,促进儿童对周围自然环境与事物进行积极探索;“亲近自然”则是一种导向,让孩子、教师身处自然中倾听自然发出的声音,感受自然的美妙,生发尊敬和热爱自然之情;“与自然联结”是从情感出发,大自然作为人类生活的栖息地,给人类提供了无数的美好遐想,而孩子们和自然的互动更是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在幼儿园里,我们一直鼓励老师带孩子们到户外去做任何他们能够做的事情:奔跑、晒太阳、看小鱼游来游去、讀书、说悄悄话、捉迷藏。在多雨的夏季,孩子们可以站在屋檐下用小手接着雨水并倾听不同的雨声,带着雨伞、穿上雨衣在园内踏雨。我们发现,在自然中,无须借助任何教育手段,孩子们就能自主学习。一只鸭子可以让孩子们产生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讨论,一次纹路的探索引发对树的敬畏,一片落叶可以引发他们对“生命轮回”的思考,一堂印染课可以激发她们锲而不舍地探寻自然中的天然染料……每一次的活动都是儿童在追随自然,而我们在追随幼儿。
二、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1.课程内容
我园的亲自然课程内容选择与建构以“真实”“灵性”“趣味”为三大基石。其中“真实”顾名思义是指真实的自然环境,从幼儿园的树木、花草、鱼虫、沙水到社区、景点,给幼儿提供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可互动的真实自然环境与事物;“灵性”是指感官因自然而打开,对自然的探索务必要全神贯注,才能感受到天地之气,更会从自然中吸取精华,并将这些收获转化成一种精神和力量,灵性的学习会让幼儿不断地深入探索与尝试;“趣味”是兴趣的滋养,当幼儿接触这些有趣的事物时会自然而然亲近与观察,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
我们将亲自然课程内容划分为五大类,即动植物类、沙水泥土类、风光雨类、节气类以及其他类。动植物类是指园所的花草树木、蔬果、昆虫(毛毛虫、蚂蚁、蜗牛、知了等)以及班级饲养的小动物(鸡、鸭、鸟、鱼、乌龟等),让幼儿在探索及亲密互动中了解动植物的生长与习性,学会照顾动物,共建和谐共生的环境;沙水泥土类则是以本园沙水区域为抓手向外延展,探究沙水泥土特性并将自然材料融入游戏,实现自然与生活相互融合;风光雨类主要是体验本土气候的变化,根据气候变化开展相适应的活动,如雨季,我们和孩子一起赏雨、接雨、带上雨具踏雨、画雨等;节气类是根据传统二十四节气开展的活动,探寻每个节气的奇妙,也将传统节气生活化;其他类则是指弹性课程,可以是自然主题生成课程,也可以是即兴类活动。
2.“课程探索”活动
“课程探索”活动是以主题形式开展,在亲自然课程调研中根据幼儿的兴趣持续开展的活动。在调研期间,教师通过与幼儿对话,收集幼儿的问题,进行主题审议,预设并拟定主题课程,如小班主题课程“嗨,小鸭子”,在开展主题活动前,通过对儿童进行调查,以儿童的想法为抓手,列出问题清单并进行分析(如表1),最终拟定主题课程网络(如图1),并根据网络开展相关活动,形成系列主题探索。
从图1“嗨,小鸭子”活动脉络图中可以看出,我们以孩子的问题为导向,分成三步开展活动,即“初见小鸭子”“又见小鸭子”“我和小鸭子”,其中“初见小鸭子”是从鸭子的外形特征出发,和孩子们一同观察鸭子,了解鸭子;“又见小鸭子”则是结合了鸭子的生活习性和本领,探索鸭子的秘密;“我和小鸭子”更多是从情感出发,以讲故事的方式叙事与鸭子共处的每一件趣事,使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得以升华。
3.课程生活化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类都要学会和自然对话,因为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在开展课程时重视亲自然课程与生活的联结,从生活出发,再回归生活,例如中班主题“探秘幼儿园”,从幼儿园生活入手,初探幼儿园的事物,发现幼儿园的昆虫,研究幼儿园的每一种树,揭秘幼儿园的雨水花丛(如图2)。
当月,孩子们形成了若干个项目学习小组:有研究大树的,有研究蚯蚓的,有研究池塘里的石头的,有研究花花草草的,有研究毛毛虫的,有研究自动喷水装置的……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园子里的“大自然”,也用不同的视角带领我们见识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幼儿园”。
4.课程游戏化
课程改革至今,我们遵循“课程探索、生活化、游戏化”相结合,多元相融已经成为课改的趋势,在课程的组织形式中,游戏化组织形式更能激发幼儿创造力,它更加注重幼儿对自然的感知和体验,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爱上大自然。例如在大班亲自然课程“与自然联结”中,我们把自然元素融入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在益智区,用石子计数或者玩游戏;在扮演区,把松果当“鸡汤面”,把浮木当作“汤勺”;在建筑区,开展了关于“原始建筑”的系列设计和搭建活动;在表演区,孩子们进行“自然时装秀”的创意表演;另外,收集树皮、树叶、树枝、海螺、贝壳、种子等创办美工坊,美其名曰“自然工作坊”;设计多样的区域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学习的可能性,也让亲自然课程有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做到与自然的有效对话。
5.社会实践活动
每年的踏青季,我们都给孩子们创造不一样的社会实践体验机会。到周边的热带公园、动植物园、热带雨林等地方,带孩子们体验大自然之美,学习用心灵感受多彩美好的大自然。每一次,我们和孩子们一起都会完成以下几个活动:第一,打开感官,一起倾听大自然、嗅闻大自然、触摸大自然;第二,在蓝天白云下、花田野地中奔跑嬉戏,感受与自然同在的乐趣,在大自然中冥想,用心体会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第三,收集大自然给予的馈赠,将大自然的美好馈赠作为礼物送给亲爱的爸爸妈妈;第四,向天空与大地致敬,感谢大自然赐予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
三、课程支持性环境
环境是孩子们生活与教育的重要场所,它是儿童学习的生长点和支架,不管在户外还是在班级内部,环境除了要满足孩子们的生理需要外,还要满足他们心理发展的需要。在幼儿园里,我们尽力保留纯天然的环境,如裸露的土地、不同的树木、青翠的竹子、可供种植的园地等。在和孩子们的聊天中,收集孩子们的想法,他们说喜欢洞穴,我们就在园区依着楼创建一个洞穴区域;他们说特别想拥有一个大树屋,我们就在洞穴区上半空依着树建造了一个大树屋,孩子们对自己喜欢的地方总是流连忘返。
我们在幼儿园里的沙水区域设置了低位自流水管和水池,沙池棚顶五联排的花洒水帘洞以及半自动水气喷雾,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沙水自然样态,顺着围栏,设计自动喷水装置环绕着主楼,宛如一条丝带,围栏边有树、有花、有竹子、有菜地,当启动装置时,如同进入雨林园,也是每个孩子最期待、最想体验的活动,可见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够改变区域环境的生态。
班级环境是课程的支架和延伸。每个班级配备的桌椅都是原木色,区域的装饰主要色调也是自然风格,每个班级设有种植饲养区和自然工作坊,在种植饲养区我们创设一个“小空场”,让孩子们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如可以将橘子种子种在“小空场”里,有的班级有“神秘盒”,孩子们在户外拾到的“宝贝”都可以放在神秘盒里,教室里的小鱼、小蝌蚪、自然坊、植物角、主题墙……都是孩子们汇集智慧的地方,她们喜欢在教室的每个角落观察,可见每日生活的教室具有引人入胜的魔力,吸引着孩子们不断的探索与发现。
四、課程评价
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园课程评价就是在对幼儿园课程的计划、活动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量或质的记述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课程评价作为教育过程的一种反馈机制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体现课程价值的重要表现。亲自然课程是多主体参与的课程,因此,亲自然课程评价需要幼儿、教师、家长的共同参与,要加强彼此之间对活动的沟通和认识,共同见证幼儿亲自然的成长变化。
1.巧用多元记录方式,提升儿童学习品质
在评价亲自然课程过程中,我们强调评价课程的过程性,通过观察记录及学习故事等方式多角度、多方式,真实记录课程每个瞬间,持续跟进幼儿的学习过程,挖掘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高光时刻”,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与学习品质的培养,鼓励幼儿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探索。这些评价内容一方面记录着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又促使教师通过评价来及时改进和优化后续活动的开展。
2.重视教师评价,推进课程发展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的多是教师自我评价的方式,每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发现、收获,这时候老师们总是很开心,因为他们的成就感在那一刻会特别强烈,有时候我们也从自我评价过渡到同伴评价,通过对话式思考、亲临现场、答疑解惑、活动解析等帮助教师发现及调整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课程在动态中高质量开展。
3.邀请专家指导,优化课程质量
亲自然课程探索与形成是一个不断改进优化的过程。根据课程的开展情况,园所可以定期邀请专家就园所的优秀课程案例进行指导点评,发挥专家在理念指引、理论支撑、策略优化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优化课程质量。
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工环境无法提供滋养身体的能量,和其他的生物一样,我们需要新鲜的空气和食物,干净的水源和空气,我们的生命,有赖自然的供养。幼儿在自然中的探索能够促进自身神经的发育,降低血液中的皮质醇含量,自然而然地放松和愉悦。重视自然对儿童的积极影响是我园亲自然课程所追求的课程实施最佳样态,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由、自主地进行探究、游戏,体现的正是幼儿亲自然情感,唯有从内心唤醒对自然的爱,才能真正与自然联结,使幼儿释放天性、孕育灵性,让生命获得天与地的滋养。
【参考文献】
[1]胡华.从生活到生活化课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
[2]孟瑾.“生活化、游戏化”幼儿园课程[M].南京: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专项课题“基于园所自然环境下的幼儿亲自然教育实践探索”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H2022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