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2024-04-22王海川李振华桑原田通信作者
杜 超 王海川 李振华 桑原田(通信作者)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骨外一科,辽宁 大连 116000)
腰椎管狭窄症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 是指因原发或继发因素造成椎管结构异常, 椎管腔内变窄,出现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特征的腰腿痛[1-2]。 该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者,腰背痛,间歇性跛行和坐骨神经痛是其主要症状,患者行走时,疼痛感和麻木感会更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3]。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和方法的改进,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也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案,是目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方法。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有2种入路方式,一种是传统后路手术,另一种为斜外侧入路手术。 手术不同的入路方式带来的临床疗效不同,应用时仍存有争议。 基于此,本研究对不同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选取本院2018 年3 月—2020 年3月收治的86 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3),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表1 2 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基本资料
(1)纳入标准:均符合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单节段的腰椎管狭窄;腰椎MRI 轴位显示马尾神经沉降征;影像学检查显示多节段退变;临床资料完整。 (2)排除标准:合并有呼吸、心、肝、肾功能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脊柱畸形;严重骨质疏松症;椎间盘突出伴随后韧带骨化;精神疾病。
1.2 方法
2 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 取俯卧位,手术切口位置取后正中处,逐层分离皮下软组织,清晰暴露手术节段锥板、关节突、横突等结构,在于上下椎体的双侧椎弓根拧入螺钉。 将黄韧带切除, 对侧隐窝进行彻底减压,扩大神经根管。 摘除椎间盘组织,刮除上下软骨终板, 将术中切除的自体骨修剪成颗粒, 将其填入Cage 融合器中,植入椎间隙内。
研究组采用斜外侧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取右侧卧位。位置选择C 型臂X 线机透视定位狭窄节段后,行4 cm 左右切口,分离腹外科腱膜后,钝性分离腹内斜肌、腹横肌等。 沿着腰大肌与腹主动脉间隙进入,显露狭窄节段的椎间隙,插入导针,逐级扩张导管,建立工作通道,清晰线路椎间隙。 于侧方切开纤维环,摘除髓核组织,刮除椎间隙上下的软骨终板。 再取俯卧位,于透视引导下,在手术节段双侧置入内固定棒。
2 组操作后均对术野进行彻底冲洗,留置负压引流管,依次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1.3 评价指标
(1)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2)疼痛程度,于术前、术后3 d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用于疼痛的评估,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 cm 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 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 分和10 分,0 分表示无痛,10 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疼痛[5]。 (2)炎症因子,包括C 反应蛋白(CRP)及肌酸激酶(CK)。术前、术后3 d 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RP、CK 水平。 (3)腰椎功能,于术前、术后12 个月使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内容包括疼痛程度、睡眠、性生活、社会活动、旅游等方面,采用百分制,功能障碍程度与分值成正比[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 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2 2 组手术指标比较(±s)
?
2.2 2 组VAS 评分、CRP 及CK 比较
术前,2 组VAS 评分、CRP 及CK 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VAS 评分、CRP 及CK 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 组VAS 评分、CRP 及CK 比较(±s)
表3 2 组VAS 评分、CRP 及CK 比较(±s)
?
2.3 2 组ODI 评分比较
术前,2 组OD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个月,2 组ODI 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OD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 组ODI 评分比较(±s,分)
表4 2 组ODI 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好发于腰椎间盘退变, 会降低椎间高度,容易造成局部失稳,会引起患者腰腿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7]。 初期患者会选择保守治疗, 一般治疗时间为3 个月, 若治疗后无效,则应对其采取手术治疗。 近年来,内镜技术不断发展, 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得到应用,该手术具有较小创伤,较高安全性,可最大限度保留椎体后方结构[8]。 为了有效降低节段不稳、避免畸形的发生,需利用通道技术来减压、椎间融合及固定等。 传统的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患者下地活动更早,但其存在如住院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等不足之处。 由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切口在6 cm 左右,具有较大的出血量,对软组织的破坏范围较广,故切口在早期疼痛难忍,影响患者的预后。
斜外侧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在微创通道下开展手术,往往不需要较大切口,减小创伤,减少了术中出血。 其切口较小,有着较高手术安全性,避免了损伤腰丛及生殖骨神经,能够加快伤口恢复,减少住院时间。CRP 及CK 在组织创伤中能够作为有效的敏感指标表示组织的损伤程度, 与创伤应激反应程正相关。 王正安等[9]学者经研究发现,肌间隙入路通道下操作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VAS 评分均优于正中切口入路下减压融合术, 表明肌间隙入路通道下操作的切口小,且术中出血少,对患者软组织损伤小。 鲁学良[10]等学者选取62 例腰椎椎管狭窄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分为斜外侧入路、传统后路手术, 结果显示斜外侧入路术的VAS 评分低于传统后路手术, 且斜外侧入路术的CRP 及CK 水平低于对照组。 这些研究都证明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因其伤口较小, 患者应激及炎症反应均较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减轻。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 评分、ODI 评分、CRP、CK 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斜外侧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用于治疗腰椎椎管狭窄患者,创伤应激较小,能够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疼痛程度。 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在今后研究中,应扩充研究样本,进一步验证斜外侧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