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实践困境和教学转型

2024-04-22王达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4年4期
关键词:教学转型实践困境

王达星

【摘 要】 当前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实践困境,教师应积极寻求教学转型,以学习任务群组织教学,以学习情境提升语言活动品质,激活情境理解与运用,挖掘古诗文的当代价值,彰显古诗文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古诗文背诵 实践困境 教学转型

2017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其中推荐背诵古诗文篇目共72篇。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高考过渡时期语文学科背诵篇目说明》的通知,要求第三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中使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背诵篇目为60篇,包括文言文必修10篇,文言文选择性必修10篇和诗词曲40首;另外12篇选修篇目,不作要求。这符合语文课标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对应关系:水平一到四对应必修课程,水平五对应选修课程,水平五在高考考查范围之外。需要提醒的是,12篇选修篇目也是高中语文课程的内容,重要性不容忽视。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推荐古诗文的教学情况,笔者通过师生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寻找值得关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基于數据,透视古诗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本次的调研对象为本市12所高中的师生,以推荐古诗文60篇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358份,参与问卷调查的高三学生有1146人,教师有212人。

1.背诵篇目较多,部分文章背诵难度较大。从调查问卷来看,选项“多数篇目有难度,需大量时间”占比为67.7%。这说明师生普遍认为背诵篇目较多,难度较大。笔者选取了8篇师生共同反映较有难度的文言文加以分析,其中有6篇文章的字数超过550字,这说明部分篇目背诵文字量确实较大。另外《答司马谏议书》《五代史伶官传序》文字量虽略少,但文章表达方式多为议论或叙述,与辞赋相比缺少韵律,背诵亦有难度。《谏太宗十思疏》《种树郭橐驼传》《登泰山记》《师说》文字量既大,表达又多为议论,所以学生感觉背诵难度较大。

2.教学方式浅显,学生背诵效果欠佳。新教材全面推进过程中,古诗文教学内容增多,教师教学任务偏重,一些古诗文教学多为简单讲授。许多学生也把精力都放在背诵和默写上,因此缺乏对古诗文的品读鉴赏,更遑论开展单元任务研习。缺乏“理解支撑”的古诗文背诵常使学生陷入“背得快忘得快”的困境,当下高考名句考查多为情境式,如此教与学的方式显然难以适应高考要求。另外,高中生课业负担偏重,课后作业量大,问卷数据显示,85%的学生每天课后用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而花在古诗文背诵上的时间则更少。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发现目前许多古诗文的教与学都停留在表层。如何改变现状,走出教学困境,还应深入思考。

二、教学转型实施路径

1.推动观念转变,实践学习任务群教学。要想改变学生古诗文学习效果欠佳的问题,教师应先从改变教学观念做起。语文课标共设置了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有7个与古诗文教学有关,分布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阶段,可见古诗文课程贯穿整个高中的语文学习。这也提醒许多一线教师,教学切不可急功近利,课程安排要遵循教学规律,在学习任务群框架下,扎实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任务。

教师要改变古诗文孤篇讲授的教学习惯,整合单元资源,在学习任务群的统领下以学习任务为构成要素,围绕不同学习主题设计语文教学内容,踏实做好相关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任务。例如,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编排了8篇必背古诗文。教师先要明确古诗文对应的学习任务群为“文学阅读与欣赏”,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要求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增强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设计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单元任务:在反复诵读和想象中感受、欣赏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古诗词的形式特征,包括对偶、平仄、押韵等语言形式,掌握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理解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提升审美能力;尝试写文学短评。

在单元任务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及作家情感,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知,这样学习、背诵古诗文自然就会事半功倍。

2.设计学习情境,提升语言活动的质与效。学生学习古诗文如何才能高效有质量?教师应精心设计情境化、有挑战、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古诗文学习任务既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完成“刷题任务”,而是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反思、合作等多种学习行为,用听、说、读、写、思等多种语言活动完成相应任务。古诗文知识繁杂,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实践、探索,不能替代包办。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当立足真实的学习情境,组织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这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以《六国论》教学设计为例,整节课教师以“诗词达人对决赛”为情境任务,将学生分为两个大组,围绕“我是朗读者”“你出问题我来猜”“寻找最佳辩手:我为秦国(六国)代言”三个语文学习活动组织小组交流、上台发言、反馈评价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分析古文诵读技巧,掌握核心文言词句,探寻六国灭亡的规律。教师在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上做出积极的探索。这节课的设计深度彰显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3.顺应高考趋势,激活情境理解与运用。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近几年高考题型有了全新的变化:除了考查经典古诗文的积累识记,还突出了理解与运用,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如这一道情境默写题: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诸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使得“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苏洵《六国论》中哪两句的慨叹与之类似?要想解答这一道题,学生要在熟记《六国论》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与“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两句之间的因果关系,还要运用《六国论》中的观点印证。该题突破了诵读识记的常规考法,要求学生提炼、比较古诗文中的异同观点,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如2021年北京高考卷名句默写试题,指出宋初道士陈抟的名、字、号均出自《庄子·逍遥游》。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填写相关句子,标准答案不固定。此题开创了“开放性默写”的先河,随后八省适应性考试、高考都采用了这一方式。高考承担着课堂改革的使命,显然高考试题已经由“机械识记”走向“情境运用”,古诗文教学也必须顺应高考改革趋势,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与运用古诗文。

4.挖掘当代价值,彰显古诗文育人功能。学生觉得学习古诗文很难,主要是因为今天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古诗文创作时代相去甚远。但是,我们仍应努力挖掘古诗文中蕴含的当代价值,彰显其育人功能。

古诗文的文学性、思想性俱佳,诵读古诗文可以提高文学修养、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语文课标推荐的每一篇古诗文都是中华经典篇章,从多角度、多层面展现了历代大家作品。我们选择了学生普遍反映背诵难度较大的几篇文言文,结合《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两本文言文经典选集进行考证。(见下表)这些文章几乎都在两本文集中出现。《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散文集,它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选文语言精练、易于传诵。《古文辞类纂》是清代桐城派大家姚鼐的倾力之作,全书分为辩论、书说、杂记、辞赋等13类。这两本散文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文学史角度精选了先秦诸子到明清大家的佳作,同时还考虑到文体的综合性、门类的丰富性。这对拓宽学生视野,促使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大有裨益。因此,学生背诵一定数量且有深度的经典文言文有其必要性。

学生在古诗文的诵读中学习先贤杰出的文学才华,体会他们热爱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如《师说》重在宣扬从师求学的理念;《六国论》提醒学生要心怀天下,有家国情怀;《过秦论》《阿房宫赋》则教育学生尊重历史,以史为鉴;《种树郭橐驼传》则以树喻人,阐述了治国养民的道理;等等。

总之,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有着不可替代的当代价值、育人功能。它既能增进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亦能促进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人文精神。※

[本文系江苏省教学研究2023年度第15期立项课题“积极性评价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师命题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以无锡市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3JY15-L100]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转型实践困境
美术课堂教学转型中的感悟
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基本理路
我国舞蹈教育改革与转型的研究
公共英语课堂需求
“实践困境”与“迷男方法”中获得的商业启发
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价值预期、实践困境与效力发挥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困境与化解策略
论推进高校管理会计教学转型
“市管县”改革的实践困境及发展探究
忧与爱: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