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向阳待花期
2024-04-22谢林伯
【摘 要】 一节公开课的打磨,是师生同频共振、师友出谋划策、执教者精益求精的备课历程。磨课是艰辛的,是成就名师的必由之路,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精益求精的探索。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磨课 历程
“不问花开几许,只向浅笑安然。”我走在教育的田间,作为一位朴实的“园艺师”,指尖抚过那色彩娇妍的花朵,手心托起过那飞舞戏闹的蝴蝶,心中向往过那自由自在的田野。在这片沃土,等待我的不止有穿云而出的霞光,更多的是那些稚嫩的笑脸所带来的希望与惊喜。因为我们都坚信教育的本质:优秀,只有类的“不同”,没有质的“区别”。
初试:在“迷失”中自我审视
还记得那是2020年10月的一次校内公开课,为了有效落实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提出的“真学、深学、乐学”的“三学课堂”理念,我执教了一节校内公开课《书戴嵩画牛》。当时选定这篇课文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我还没有在公开课中挑战过文言文;二是这是孙双金老师上过的名篇,我可以学习,心里也有些底气。
但如何将孙双金老师的课和“三学课堂”相结合呢?这个突破口和平衡点似乎很难找。由于缺乏对“三学课堂”的深刻理解和正确认识,我片面地将“真学、深学、乐学”与小组汇报画上等号。于是,我就走入另一个误区——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前准备,小组汇报贯穿整个课堂。繁复的小组汇报使整个课堂显得拖沓而无序,而我就像一个可有可无的背景人。
听课的老师们疑惑不解:“三学课堂”是要这样上吗?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真的“深学”“乐学”了吗?……听着大家的议论,我难掩羞愧。后来,在师傅陈红的严厉批评和耐心指导下,我深切地认识到:对待每一节课,哪怕是家常课都要端正态度,决不能迷失初心,有一丝马虎。
师傅给了我一套名师教学实录和多部教育教学专著,给我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与其“书到用时方恨少”,不如平时“博观而约取”,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厚积而薄发”。
积蓄:在“痛苦”中反求诸己
我静下心来,好好地从《名师备课经验》开始我的内心重塑。看完这本书,我惊讶地发现一直被我轻视的课文朗读,在于永正、张化万、窦桂梅、王崧舟、薛法根等名师眼里却是那么重要。哪怕是家常课,这些名师也要在课前将课文读好,读到能打动自己,读到心绪难平。犹记得于永正老师说:“朗读是钻研教材、语文备课的最重要的一环。”“备课时,我力求把课文读‘活。”“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不是一半,是一大半!”读到这些话时,我内心岂止是震撼,更多的是不可思议:这样关键的课文朗读竟然被我如此忽视……
从课文朗读开始,我在“痛苦”中反求诸己。为了更好地掌握朗读的基础知识,我认真阅读了《朗读学》,明白了朗读要有身份感和对象感,朗读要融入不同的状态,朗读要注意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朗读还要关注作品的类型和情感基调。说来惭愧,在俯下身子认真朗读的过程中,我才震惊地发现原来我还有那么多不确定的读音,我还有那么多音调误区,我还有那么多辨析不清的多音字……此刻,越是看着自己标出的着重号,越是羞愧于之前的无知。学习邵清艳的《备好课的教学艺术》,我给自己定下了争做一流老师的目标;看了《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我感受到教师课堂语言的凝练与艺术之美;在《文本分类教学》中,我认真地学习薛法根老师立足文本意识的教学定位;看了《孙双金与情智教育》后,我意识到语文课要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读了《指向写作:我的9堂阅读课》,我从管建刚老师身上看到了开启儿童思维的方法……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求诸己中,我感受到为了班级里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的幸福。
面对:在“反复”中不断追问
时间的指针很快拨到了2022年10月初,我接到通知,被推荐参加省优课大赛。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师傅的建议和同年级组语文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决定把之前失败的《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拿出来重新设计打磨。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先是利用同年级组语文教研活动上了一遍,经过集体讨论,确定了修改方向。后来,我又借助语文学科大教研的机会,在校内再上了一遍。课后,我积极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咨询思维活跃的骨干教师,听取想法多样的青年教师的意见。此外,我又在网上搜集各种关于《书戴嵩画牛》一课的名师课堂、教学设计、专家解析。在大家的肯定中,在这样的反复打磨中,我想这节课应该可以定下来了。没过多久,师傅再次找到我,只问了一句:“你觉得这节课有什么环节是你特别满意的?上没上出你的想法?”我一瞬间醍醐灌顶:是的,唯一可以说得上的精彩之处还是学习孙双金老师的质疑反思,而我却在反复修改中忘记关注自己是怎么想的。作为已经工作六七年的青年教师,我怎么会不明白课要上出自己的理解和特点这个道理?
于是,这节课再次被按下暂停键。我合上手中所有资料,在办公室静静地想着:学生到底在哪儿遇到障碍?我解决的效果如何?我想让学生学会什么?这样的课堂学习有没有上升到能力和素养的层面?一瞬间思绪涌动,再回看这节课,我不禁想: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从而自主学习?每当这时,师傅的话语总会回荡在耳畔:静心、安心、潜心。我再次投入这节课的打磨中。在一个个坚持的夜晚,在一个个早起的清晨,沉浸而专注的不断思索,让我的内心逐渐归于平静。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提出问题本身就带有尝试解决的潜在动因”,这不仅让我找到这节课的突破点,也让我感受到了不断精进的启示:名师都是从自我追问中成长起来的!于是,在师傅的建议下,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初读理解后,小组合作梳理出问题清單。很快,一份份小组问题清单出炉——“杜处士为什么不愿意做官?杜处士是一个怎样的人?牧童如何知道牛画错了?牧童为何不悄悄告诉杜处士,反而当众说了出来?杜处士听了后为什么不生气?苏轼为什么会写下这个小故事?……”看着一份份思绪延展的“小问号”,我才发现一节好课必须站在儿童的视角去审视。基于小组问题清单的解疑汇总,我引导学生共同梳理的班级问题清单也就水到渠成——杜处士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牧童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再次试上,“提问—解决”的主动权回到学生手中后,课堂不仅快速找到切入点,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分享欲,常规的课堂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活力。此刻,我也深切地体会到教师在课堂中存在的意义。当这次的教案定稿后,六年级的班级基本试上完了,这时候我的心里隐隐有了几分踏实。为了使最终的课堂呈现得更完美,我还请教了市教研室的马建明主任。马主任在看完教案后,不仅在细微处指导我精心打磨,还不断鼓励,让我充满信心。
最终,孩子们沉浸式的阅读、发散性的表达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我也在全市7位选手中脱颖而出,代表连云港市参加江苏省第23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暨优课评选活动。
突破:在“挑战”中感受生长
六年级的班级都试教过了,于是,我选择了一个五年级班级试教。当我略有担心地走进教室时,孩子们自由欢快的朗读声让我静下心来:不要想那么多,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课堂不就是帮助孩子们答疑解惑吗?当课堂进入小组梳理问题清单时,孩子们的小脸上一会儿疑惑思索,一会儿若有所悟,一会儿皱眉反驳,一会儿争辩解释,这些有趣的小表情让我明白:课堂一定要让孩子有事可做,让孩子自己提出疑惑,让孩子尝试自己去解决。试上了几个班后,看着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我的心里又多了几分自信与从容,因为教育本来就是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莫失心所念,万物尽可期。”回头看着来时的路,一时感慨万千。在默默行走中不忘“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的初心,不忘“纵有狂风拔地起,我亦乘风破万里”的豪情,不忘“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的从容。也许谁也不知道一开始走的这条路会是什么样的风景,但我们都是在无数次默默坚持后才渐渐看到希望,要不怎么说“苦尽甘来终有时,一路向阳待花期”呢。※
谢林伯,江苏省第23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课评选特等奖获得者,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小学语文教师,连云港市教学先进个人。她曾获连云港市语文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诗词讲解大赛特等奖,主持并参与了多项省、市级课题,多次获省、市论文评比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在主流期刊。在教学中,谢林伯老师相信儿童,亲近儿童,因为她知道,每一株幼苗都是独特的存在,优秀,只有类的“不同”,没有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