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力培养研究

2024-04-22王小娟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师

摘 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构建智慧课堂,借助丰富多样的信息化技术与设备,为学生营造优质的课堂环境,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他们地理学习力的有效提升,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文章对智慧课堂的构建流程进行分析,探讨了智慧课堂中培养高中生地理学习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智慧课堂;地理学习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4)06-0011-03

在智慧课堂上,教师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丰富地理课堂的活动形式和教学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地理知识,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实现地理学习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正确看待智慧课堂对高中生地理学习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积极探索构建智慧课堂的策略。

一、在智慧课堂上培养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力的流程

(一)利用网络平台,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都会布置课前预习任务,但由于缺乏监督和指导,学生的完成情况不够理想。在智慧课堂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工具,增强与学生之间的课前互动。首先,教师可通过线上教学平台、班级群等,发布课前预习资料,包括微课视频、导学案等,让学生将这些资源与课本结合起来进行预习,以此来提升预习的效率和质量。其次,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前自测题,让学生在课前完成。通过对平台数据的统计分析,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课前答题情况,对学生的预习效果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将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整理出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在预习时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同学、教师交流,从而提高课前预习质量[1]。

(二)借助信息化设备,引导学生课中探究

智慧课堂需要以信息化设备为基础,即教师要充分运用学校中的各种设备和工具,提高地理课堂的信息化水平。传统的地理课堂以讲解和板书为主,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主动探究和表达的机会少,

地理学习力难以获得有效的提升。在智慧课堂模式下,教师要借助信息化设备,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增进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营造开放包容的课堂环境,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把地理问题设计成游戏程式,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通关”的过程中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可以播放地理纪录片,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世界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2]。此外,教师可让学生运用平板电脑和局域网自主收集地理知识,突破教材的限制,培养自主收集、理解、判断和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智能推送资源,快速分析作业数据

智慧课堂具有课后作业、评价反馈等功能模块。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计丰富多样的地理课后作业,并为学生推送一些有趣的地理科普视频,增强课后作业的趣味性,消除学生对课后作业的抵触情绪。教师可以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布置多个层次的作业内容,并利用线上平台智能推送给学生,将课后作业的总量和难度控制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作业批改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在智慧课堂上,教师可将传统的纸质作业改为线上作业,让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完成。教师提前将答案录入教学系统,系统就能对学生答题结果做出快速、智能的判斷,并将班级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统计图、表格等方式呈现出来。教师通过对系统后台数据的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出每名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找出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作为下一堂课的重点内容,也可以对存在个别错误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3]。此外,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与同学、教师讨论本堂课的难点知识,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课件设计、教学素材等进行打分和评价,推动地理智慧课堂的持续改进。

二、在智慧课堂上培养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力的教学策略

(一)线上交流互动,指导学生自学

在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让信息技术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技术、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师生在课外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不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也难以对全体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借助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线上交流,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测验成绩、学习习惯等,并经常为学生推送一些地理学习资料,如微课、慕课、导学案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4]。学生可以将学习中的问题发布到线上平台,与同学、教师一同探究,以此攻克自主学习中的困难,实现地理学习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教学“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教师可通过线上平台指导学生进行预习。首先,教师可围绕本课内容制作微课视频,从互联网上寻找关于地球自转、公转的动画演示视频,将它与课本知识、讲解音频结合起来,制作一段5分钟左右的视频素材。其次,教师要抓住本课的重难点知识,设计导学问题和任务:(1)你认为名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情况能发生吗?(2)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怎样才能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3)地球公转的概念是什么?公转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影响?(4)请通过画图的方式,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原因。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把微课视频和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学生将这些资源与课本结合起来,进行自主预习,初步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概念,了解本课的学习主题和重点内容,并将预习成果以文档或照片的形式发布出来,与同学们分享交流,从而能够对本课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借助网络资源,创设形象情境

在智慧课堂模式中,教师可以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包括图片、视频、VR素材等,在课堂上创设生动的情境,带给学生贴近真实的感官体验,以此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地理课程涵盖的知识十分丰富,且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教师只是空谈理论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课堂教学过程也比较枯燥。智慧课堂为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学生坐在教室中,就能够看到世界上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形成直观真实的学习体验,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地质构造与地貌”时,教师可从互联网上收集各种地貌的照片、视频素材,并利用视频处理软件,将它们加工成3D视频,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使学生形成立体化、真实化的视觉体验,对各类地貌的结构特点形成客观的认知,并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你从视频中看到了哪些类型的地质构造和地貌?不同地质构造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本内容,并与同学讨论交流。随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褶皱、断层等地质结构形成的动画模型,让学生看到岩层在压力下产生的变化,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以动态、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地理知识,以此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更加快速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

(三)利用智能设备,解决地理问题

在智慧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掌握智能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智能设备自主探究和解决地理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挥智能设备的教育价值,鼓励学生运用智能设备搜集学习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判断、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体。在智慧课堂模式中,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利用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的设备,自主查阅相关的地理知识等,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地理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5]。

例如,在教学“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一课时,教师可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思考“阜新市为什么要转变?转变的方向是什么?”。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打开平板电脑中的电子地图,找出阜新市的位置,查看当地的铁路铺设情况;然后打开浏览器,以“阜新市”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了解关于该市的信息,包括发展历史、工业建设、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情况;最后,在查阅和分析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问题的答案。接着,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找到的网络资料,对阜新市的转型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鼓励学生表达与众不同的观点,在探究活动中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利用信息化设备主动搜集资料、思考分析,不仅能拓展地理课堂的内容,推动课内外知识的结合,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地理学习力。

在地理智慧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采取多个活动组合的方式。例如,在教学“常见天气系统”时,教师可设计三个课堂活动。

活动1: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

教师先让学生运用平板电脑查找常见天气现象的名称,如晴天、阴天、降水等,并与同学互相讨论,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从天气现象引申到天气系统,出示各类天气系统的动态图,帮助学生理解低气压、高气压、气旋、反气旋等地理概念。

活动2:不同天气系统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网络查询等方式,总结各类天气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将自己的答案写在平板电脑上。教师利用终端设备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与补充。

活动3:我们应该怎样应对不同的天气?

教师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关于台风、干旱等极端天气的新闻材料,深化学生对极端天气的认识,并引导学生思考应对极端天气的方法,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将答案写在平板电脑上。随后,教师利用投影设备,展示各个小组的答案,如提高天气预测能力、做好应急预案、减少人类对大气层的破坏等。

教师引导学生以智能设备为依托,自主查阅资料,探究地理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智慧,使他们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智能设备,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

(四)运用图像技术,培养读图能力

在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图像技术,展示出不同类型的图像,如地形图、人口图、经济图、河流分布图等,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使他们学会从图像中挖掘丰富的地理信息。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地理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与想象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图像探究地理问题。

例如,在教学“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时,教师可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利用卫星地图查阅我国的主要水体以及课本中提到的水体,包括咸海、贝加尔湖、湄公河等,了解这些水体在地球上所处的具体位置,并通过网络引擎搜索关于这些水体的资料,包括水体面积、水量等,将这些内容摘录到一个文档中,还可以运用截图工具,将相关的卫星影像插入文档中。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投屏功能展示学生课前制作的文档,并邀请学生上台讲解自己收获的知识、采用的学习方法等。教学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画出我国主要水体的分布地图,并标出水体的名称、面积、地理位置等信息,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并根据同伴的建议不断丰富、完善水体分布图,将本课的知识点融入地图。学生在整理知识、绘制地图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并获得总结能力、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教授学生计算机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提升他们识读地图、绘制地图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發挥智慧课堂的优势,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地理课堂,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微课、平板电脑、网络教学平台、绘图软件等融入地理教学,创设出生动、真实的地理学习情境,设计多元化的课堂活动,丰富地理教学的工具和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力,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李雄兵.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2022(42):207-209.

何江.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家长,2022(20):180-182.

宫磊.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智力,2022(16):155-158.

刘昌盛.构建高中地理教育网络云平台智慧课堂[J].中国新通信,2022,24(5):66-68.

苏世宽.“智慧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22(2):38-40.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智慧课堂模式下学生学习力提升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NG1452-010)的成果。

作者简介:王小娟(1985.7-),女,福建南安人,

任教于福建省南安市五星中学,中级职称,研究生学历。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有智慧的羊
圆我教师梦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