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幼小衔接理念下的幼儿园规则意识培养

2024-04-22张金艳

科学导报 2024年19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幼小衔接幼儿园

张金艳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园;规则意识

  一、日常生活渗透规则教育

在幼小衔接理念下,幼儿园阶段的规则意识培养是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将规则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个过程旨在帮助幼儿在日常点滴中感知规则、了解规则并逐渐形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例如,在幼儿园午餐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规则活动,如饭前洗手、安静排队取餐、适量取食、饭后收拾餐具等,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规范实际上都是对规则意识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幼儿,“我们在吃饭前要排队洗手,这是因为我们要保持手部清洁,预防疾病。每个人都要等待前面的小朋友洗完后再轮到自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排队规则。”通过这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幼儿在实际操作中逐步理解和接受规则,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又如在午休前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行整理床铺,规定上床前脱鞋、摆放整齐,起床后按顺序穿衣、叠被子。这些细节都蕴含着规则教育的成分,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和规则意识,同时也为将来进入小学阶段适应更严格的作息制度和集体生活奠定了基础。

  二、主题活动融入规则认知

在幼小衔接理念下,幼儿园可以通过设计和组织各类主题活动,将规则教育融入其中,帮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理解和接纳规则,并意识到规则对于个人行为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1]。例如,教师可以策划一场“我是小学生”的模拟活动,让幼儿体验小学的课堂规则。在活动中,教师模拟小学课堂环境,设置固定的座位、铃声上下课、举手发言等环节。在活动前,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并制定出课堂规则,如“听到铃声响必须安静坐好”“有问题要举手发言”等,讓幼儿在实际参与中理解和遵守这些规则。另一项活动实例是“我们的班级公约”,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讨论班级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如玩具分享的规则、排队等候的规则、说话礼貌的规则等,让幼儿在参与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增强对规则的认知和尊重。最后,将大家共同商定的规则制作成醒目的班级公约,悬挂在教室显眼处,提醒幼儿时刻注意遵守。通过主题活动,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规则,从而在日常行为中自觉遵守,为将来进入小学阶段做好规则意识的准备。

  三、游戏教学强化规则实践

在幼小衔接理念指导下,幼儿园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来强化幼儿对规则的实践和体验,是一种寓教于乐、深受幼儿喜爱的教学方式。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通过游戏中的规则设置,可以帮助幼儿在玩耍中自然习得规则意识,并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规则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例如,在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交通警察与行人”的游戏。游戏中,一部分幼儿扮演交通警察,另一部分幼儿扮演行人和骑车者。教师预先设定交通规则,如红绿灯信号的含义、行人过马路的方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遵守和执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幼儿会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体会到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强化其规则意识。通过游戏教学活动,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断重复和实践规则,久而久之,规则意识便能深深地烙印在幼儿心中,为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涯和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园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通过对规则意识的启蒙教育,幼儿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中的纪律约束,还能在尊重他人、公平公正、自我约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智慧.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径[J].现代教学,2023(10):23-26.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张芝山镇星河幼儿园)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幼小衔接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以思修课为依托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规则意识教育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略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浅谈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教育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