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产业学院视域下汽车人才培养的探索

2024-04-22王楷焱陈克高峰

时代汽车 2024年6期
关键词:汽车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王楷焱 陈克 高峰

摘 要:现代产业学院是新时代校、企、地深度融合的共同体,需要面向产业发展和地方需求实施人才培养。根据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汽车工程产业学院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团队、教学模式、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探索,形成了人才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为同类型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提供了建设思路。

关键词:现代产业学院 人才培养 汽车工程 课程体系

现代产业学院是对传统产业学院的一次升级和发展,通过校、企、地等多方的合作,形成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共同体[1]。现代产业学院与产业紧密相连,面向产业发展前沿,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现代产业学院能够有效的促进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政府之间的深入合作,为产业培养人才的同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科研创新[2-3]。

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需要面向产业的发展需求,突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4]。因此,在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多方协同的组织架构形式,使企业深度参与到人才的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改革和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评价等环节之中,保证人才培养过程与产业紧密贴合,实现毕业生知识、能力、技能与企业用人需求相匹配[5-6]。

1 现代产业学院成立背景

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发挥应用型高校特点,以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产业学院。辽宁省教育厅在2021年为了贯彻落实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鼓励应用型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有关要求,将设立了包括汽车工程产业学院在内的首批68个现代产业学院。

汽车工程产业学院依托与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采用校、企、地等多方合作模式,办学主体为沈阳理工大学,通过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汽福田汽车、长城汽车、毫末智行等企业的合作,联合打造面向汽车“新四化”发展方向的现代产业学院。汽车工程产业学院设有理事会,由学校领导,地方政府代表、行业专家、企业高层联合组成,对产业学院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进行决策。产业学院的管理由院长负责,学院下设人才培养与培训中心,汽车工程产业科研中心,综合办公室。

2 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

现代产业学院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在十四五期间,人工智能、新能源、量子计算、信息技术等将成为我国重点发展领域。面对这些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势必需要对相关专业进行“新工科”建设。引入新类型课程,实施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产出,将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保障[7]。

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向更具有指向性,能够紧密贴合行业发展,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的胜任能力[8]。产业学院的学生通常会面向较为明确的方向領域或企业的部门,根据企业对职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学院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实现无缝衔接,快速进入工作岗位角色。

现代产业学院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现代产业学院面向的是行业的发展趋势,培养行业所亟需的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就必须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创新课程、创新实践的培养,具备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这样才能在步入工作岗位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带动企业和行业在新兴领域不断的开拓和发展[9]。

现代产业学院是校、企、地等多方深化合作的成果,因此,多方的协同合作将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除了需要结合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外,将企业的技术发展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与实践过程与企业生产或研发过程有效结合将成为有才培养成功的关键要素。

3 面向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路径

3.1 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工程教育的核心是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这一理念正切合了现代产业学院对人才的培养需求。面对汽车“新四化”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的复合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复合特点,创新性的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10]。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注重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相对应、岗位需求与课程体系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基于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一个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3.2 课程体系及教学团队的构建

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将面向汽车“新四化”发展趋势与学科专业知识创新相结合,注重学生复合知识能力的培养,打破学科界限,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重构,将企业基于岗位技术职业要求的培训课程进行分解、整合,嵌入到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容是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集合与企业具体岗位的培训的课程的有机组合。同时,整合企业和学校的资源,充分利用高校教师理论基础优势和企业技术人员实践能力优势,形成强有力混合的课程教学团队。

3.3 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现代产业学院的对人才的能力的要求更具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与学已经无法满足这种人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种手段相结合,建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产业学院丰富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课双师”、项目式教学、校内外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多场景混合式教学等提升教学效果。

3.4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除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外,还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都是企业所急需的人才的重要能力,现代产业学院具有专兼职教师优势,校内外实践平台和基地优势,企业实际课题优势以及贴近产业课程优势,通过对创新创业课程的优化、校内外专兼职教师联合指导、依托于校内外实践平台和基地结合企业实际课题,可以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活动以及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有效的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4 面向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式

现代产业学院需要校、企、地等多方深入合作,彼此互通互融,实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在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合作的探索和研究。

4.1 人才培养模式

汽车工程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围绕《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聚焦汽车“新四化”,按照OBE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建立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相对应、岗位需求与课程体系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以产出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的岗位需求,从而分解毕业生需要掌握的技术技能,最后内化为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本领,淡化学科中心,打破学科界限,强调理论与實践结合,将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重构,实施交叉融合和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将产业工程实践项目嵌入课程体系,实现工程教育课程结构优化、质量提升。

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在现有的教学质量和评价机制基础上,构建多元化评价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持续改进。利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优势,在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和培养成效评价等方面构成一个闭环。

4.2 课程体系及课程团队

基于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汽车工程产业学院构建了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面向产业需求和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集群课程体系整合优化,校企合作开发与产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集群,将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汽车技术、汽车新工艺引入课程,构建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学院课程体系分为三类,第一部分:汽车产业概论课程,例如《汽车工程概论》。把产业的企业文化、生产经营管理、未来发展趋势、技术现状与前沿等整合成为一门概论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到企业参观、考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也便于学生谋划职业生涯和制订学习计划;第二部分:岗位案例课程和基于岗位的实践训练。一是产品研发、生产项目按照专业特点编写成为一门课程,例如《汽车产品开发与项目管理》;二是将研发项目、生产内容进行分解细化,作为教学案例嵌入到课程里,如《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等课程;三是企业将产品开发或生产过程实际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科技开发、学科竞赛等项目内容。第三部分:综合实践训练。学生进入企业,基于岗位进行实习实训,替代专业原有的2周的生产实习,最后完成基于项目的毕业设计。

面向产业学院的课程体系,需要建立混合式的教学团队,在现有高校教师基础上,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专家参与教学全过程,构建多元化教学团队,有利于项目化的课程教学,提高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效果。高校教师拥有教学经验和课程开发能力,大多缺少企业经历和实践经验,企业技术人员则正好相反。在产业学院的课程建设和开发过程中,通过依靠企业技术人员与高校教师的密切合作才能顺利的完成。

4.3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现代产业学院的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利用多种资源、多个平台,构建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构建学习共同体。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一课双师”的授课形式,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各自优势。同时,将课堂教学与到企业实践结合,让学生在接触到概念知识的基础上,到现场参观考察,接触到实物,做到理实结合。将不同的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进行有机融合,包括学校学习与企业学习相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虚拟与实际场景相结合等。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拓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教学形式的变革。

将企业实际项目或问题引入教学之中看,通过项目研发与教学,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以项目为引领,教师带领学生参与项目开发,企业给予指导,双方合作在实践中育人,增强产业与教育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为社会培养合格工程人才。

4.4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需要系统化的课程、导师与创新团队、以及创新平台等方面的保障。创新创业课程以学校为主体,通过优化课程体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能力,聚焦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必修和选修类的创新课程如《创造学基础》、《汽车科技与创新》、《新能源汽车科技与创新》、《智能汽车科技与创新》等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实践过程除了学生自身的能力和主动性外,指导教师和创新团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产业学院在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通过组建混合式的指导教师团队,将学生创新创业方向和内容与企业的实际课题相结合。依托于校内实训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和校外联合实习基地,搭建短学期实践育人平台,使用学生能通过创新创业活动、各类竞赛及企业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5 结语

汽车工程产业学院从人才陪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团队、教学模式和学生创新能力等主要路径对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基于OBE理念,面向汽车“新四化”发展,构建多了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与职业发展衔接的课程体系, 实现能嵌入岗位技能的课程内容,组建了混合式教学团队,并通过课程、导师、团队及平台全方位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现代产业学院培养具备职业胜任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教通[2022]166号);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教办[2021]254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0900805022020);沈阳理工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沈理工教[2022]3号);沈阳理工大学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沈理工[2021]14号)。

参考文献:

[1]毕杨,王丽,宋飞,等.以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以西安航空学院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23,9(29):85-88+92.

[2]苏志刚,徐旭英.高质量现代产业学院的表征、问题与建设策略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3(10):65-69.

[3]牛国锋,龚声蓉,钱振江,等.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智慧教室建设探索——以常熟理工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学院为例[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3,37(05):119-124.

[4]李健,梁鹏,崔书婉,等.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探索——以广西科技大学智能车辆(制造)与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23(06):4-7.

[5]沈洁,徐明华,徐守坤.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1(12):56-58.

[6]王强,姜莉,张鹏,等.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1,41(03):110-113.

[7]沈洁,徐明华,徐守坤.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1(12):56-58.

[8]殷勤.依托产业学院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9(10):18-24.

[9]陈克,刘征.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下的智能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22(10):174-177.

[10]王尧,周小龙,孙雪梅.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研究——以“机电传动控制”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3(27):65-68.

猜你喜欢

汽车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论汽车工程领域中CFD技术的应用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焊接机器人在汽车工程规划中的应用
《汽车工程概论》课程建设与实践
车身非光滑表面边界层流场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