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与区域产业体系匹配的专业布局与策略研究
2024-04-22张峰玉杨明鄂
张峰玉 杨明鄂
摘 要:职业院校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体系具有一定的匹配性。文章着重分析湖南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要提高专业结构和产业体系匹配度的相关策略,为职业院校专业布局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区域产业 专业布局 匹配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動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大的变革。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需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通过优先设置一批新兴专业,重点发展一批紧缺专业,升级改造一批传统专业,选择淘汰一批过剩专业,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才能有效助力区域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区域产业体系与专业布局之间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体系与产业紧密度不高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需求设置专业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逻辑起点。由于相关信息不对称、历史遗留等原因,当前,湖南职业院校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体系还存在匹配度不高、衔接性不强、同质化较多等特点。
1.1.1 核心专业同质化发展。从专业开设情况来看,在培养层次、类型和目标定位上存在一定雷同性,比如2023年全省共设置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31个点,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只有1个点,这一分布会造成毕业生向单一岗位上扎堆,无法缓解区域产业人才短缺问题,学生就业也不理想。
1.1.2 大类专业跨度较少。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要求职业院校推动专业融合发展,让学生在具备一专多能的同时,还需要懂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比如发展汽车专业集群,可以通过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智能技术等专业,优化群内专业结构,从而促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1.1.3 专业群组建类别单一。从研究调查的数据来看,大部分职业院校都是在同一专业类或专业大类内进行组群,跨大类组建专业群的较少,不符合企业需要跨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1.2 课程体系与岗位匹配度较弱
从专业群课程体系与岗位链适应性的总体表征来看,存在课程目标与岗位需求脱节、课程内容与岗位实际滞后、课程结构要素较为单一的问题。
1.2.1 课程目标与岗位需求脱节。目前,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课拓展,实训课和创新融合课程以及技能等级认证课等。每一门课表述了很多的课程目标,却未能精准的对接企业岗位的需求。
1.2.2 知识技能与岗位实际滞后。很多课程内容都是效仿本科课程内容,学科知识体系较浓,与企业实际生产中需要滞后,且不能全覆盖。还是在用3-5年前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让学生三年后去就业,导致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与未来工作岗位内容存在较大差异,致使学生工作初期会屡犯低级错误,难以建立职业自信,甚至产生职业恐慌心理。
1.2.3 课程构成要求较单一。随着现代产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一线生产服务人员大幅度减少,许多一线工人面临转岗和灵活就业的问题。因此,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除了会基本的现场操作技能外,还需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技术迭代、工艺改进、产品升级等学习与创新能力。目前职业院校虽然推动理实一体化教学,但也都是些浅层次技能训练,学生知识技能迁移能力较弱,岗位适应性不够灵活。
1.3 教学体系与技术产业链衔接性不完善
从教学体系和技术链的适应性情况来看,存在着教学目标与技术需求失衡、教学内容与技能需求错位和教学模式与产业链需求偏离等问题。
1.3.1 教学目标与技术需求失衡。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是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主要举措。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颁证主体来看,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对接人社部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布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行业企业为主体主体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实现教学体系与相关技能证书对接。然而,随着技术更新迭代不断加快,相关证书标准更新未实现同步,职业技能等级和资格证书标准不能全面、及时、精准反应行业企业的相关需求。这就导致院校培养的技能无法适应企业的转型升级对员工的技能要求。
1.3.2 教学内容与技能需求错位。从专业教学内容反映情况来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占比较高,相关操作规范、创新能力、专业情感和职业素养的占比较低。这反映了职业院校在进行教学和育人的过程中,过多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传授、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对于学生的规范意识熏陶、创新能力培养、职业情操的养成等方面关注力太少。而在企业访谈中,多数企业会反复强调员工需要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和追求创新等工匠精神。可见,依据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规律,传授学生全面的技术技能,急需推动结构化教学团队建设,培养大批双师型教师。
1.3.3 教学模式与产业链需求偏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是职业院校最好的教学模式。从当前的调研情况分析,大部分课程或教材的教学任务或训练项目,都针对群内部某一专业而进行开发,没有形成可以供专业群内不同专业“按需选项”的教学体系,项目之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关联性不强、连贯性不足、系统性不够,不利于专业群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专业知识的掌握。针对程序性较强的项目,受条件制约和课程实际,往往也被教师切割成局部技能操作或单一技能练习,没能体现项目设计的完整性,也无法让学生接触到实际工作任务的复杂性、开放性和多维性,导致课堂实际训练与企业生产实际偏离较远。
1.4 培养体系与人才链需求性有待于提高
从职业院校专业培养体系的适应性状况来看,养存在着培养目标示范引领性较弱,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和校企合作资源投入不够等问题。
1.4.1 培养目标前瞻性低。当前,职业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设定主要根据当地产业布局现状和企业发展规模来确定,主要存在培养目标前瞻性不强、同质化发展严重,对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未来趋势把握不足、掌握不够,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多依赖学科体系、过多讲些概念,培养出的学生对新技术敏感性不强,对岗位的适应性弱、对产业未来走向反应迟钝感。
1.4.2 校企联合培养效果不显著。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法宝。因校企双方的关注点不一致,长期以来处于“校热企冷”局面。企业的参与,还是更多关注生产效率和利润率提高,与学生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存在“信息不对称”。所以在校企合作共育人才过程中,即使企业的部分技术骨干以“师傅”身份参与人才培养或课程教学,但因其不熟悉教育理论、教学规律和授课技巧,很多企业典型做法、大师现场经验,学生却无法吸收到。
1.4.3 校企联合培养资源投入不足。推动校企双方在技术、人才、设备和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合作双赢,是职业教育推动校企合作的目标方向和关键动力。从校企合作现状来看,合作企业更多的只是提供实习岗位和部分设备,还没有真正做到把院校学生当成自己的员工或者准员工来培养,不仅导致合作专业学生在合作企业的就业留存率低,更加挫伤了企业继续参与职业教育,增加投入专业建设、共享相关资源的热情和积极性。
2 区域产业与专业布局匹配的策略
2.1 提高专业体系与产业链的紧密度
2.1.1 聚焦区域产业确定重点建设专业。建设专业是职业院校凸显办学特色、增强服务能力、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关键。须把握几个关键:一是要根据院校所在城市或区域的发展规划,结合自身发展背景和办学优势,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确立重点建设专业。二是深度对接本地龙头企业或重点产业链,对相关需求进行归纳总结,围绕龙头企业需求,以重点建设专业为基础,拓展或新设相关专业,积极推动专业群建设。三是与深度合作企业共同完善专业建设与评价标准,推动企业技术、人才、设备和资源向学校开放共享,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体系紧密对接。
2.1.2 打破专业壁垒推动专业协同发展
專业是否可以协同发展,关键在于专业与专业之间是否技术领域相近、专业基础相通、职业岗位相关和教学资源可共享。比如在汽车制造业领域,一个拥有智能化生产线的汽车制造厂,需要既精通整车制造工艺、又懂智能化整车装配线操作的生产技师,也需要既精通汽车自动化产线运维、又熟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流程的设备运维技师,还需要既精通新能源汽车装配调试、又会汽车零部件缺陷分析的品质管理技师,这就需要对接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主动打破专业的壁垒,实现相关专业资源共享,推动专业群呈现协同性与多元性的发展,从而促进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2.2 加强专业群课程体系与岗位链的匹配度
2.2.1 课程目标对接岗位需求。根据岗位工作典型任务和核心职责的相关规定明确专业群的育人目标。根据专业群内专业的不同培养定位去分解育人目标。然后将群内专业的课程根据细化目标进行分解分摊。避免课程目标的盲目性和同质化现象,从而提高专业群的课程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2.2 持续动态调整课程内容。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每个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名词层出不穷。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在不大动课程体系的情况下,实行课程内容动态调整,将落后的部分知识进行删除,增添新技术和新技能,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所学知识的前瞻性[2]。
2.3 提高专业群教学体系与技术链的衔接性
2.3.1 提升教学目标与技术需求的匹配度。实施职业技能认证是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检验人才培养效果的最好标尺。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对接区域龙头企业员工内部认证体系,确定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必须立足本区域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引入国家认可的龙头企业牵头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动态更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训练模块。必须把握新技术和产业变革趋势,与行业新势力企业合作,引进最新技术、最新工艺、最新方法,推动课程内容更新,确保专业教学体系与技术链有机衔接。
2.3.2 倡导职业素养与专业知识技能并重。职业院校的职业素养是在长期实践训练和理论学习中通过积累而获得的,并在实习和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养成。对此,职业院校应将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将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深度融入教学内容当中。其次,要将技能大师请进校园和课堂中,和学生创造面对面的机会,用榜样的力量去激励学生积极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最后,要及时分享专业发展动向,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养成积极进取的职业精神。
2.4 优化专业群培养体系与人才链的需求
2.4.1 强化培养目标的前瞻性。进入智能化时代,在不断的新技术广泛运用的智能化时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生活方式的更新迭代快,需要大批量交叉跨界、融合创新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更好契合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同时,在专业培养定位上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比如,根据当地汽车企业新技术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推动汽车类专业结构优化与布局,对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增加培养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充换电设施维修保养和检测诊断等教学目标。
2.4.2 提高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质量。深度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是职业院校提高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要充分挖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共生点、共鸣点和共情点,重点关注学生和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要让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感和赢利点,让企业在投入人才、技术和设备等优势资源,获得更多经济和社会效应。特别是可以参照部门车企的做法,与学校建立相应的合作育人项目,把一批企业自身有实战经验的一线师傅或为学校培养一批获企业认证的老师送到讲台上,为学生传道授、授业、解惑,引导学生建立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学生专业技能训练。
2.4.3 建立校企资源共享新平台。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专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现在,有许多汽车企业,都有自己网络学习和技术资源平台,比如宝马的悦学院和ISTA系统等等,都向合作院校的订单培养学生和教师提供开放账号,参与校企合作的师生可以及时获得最新的维修手册和技术标准。这样可以更加快捷的实现了技术的传递,减少中间培训产生的时间浪费和资金的开支[5]。校企合作的学生的在校期间,签订了符合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利益的实习就业协议,学生通过工学结合,完成企业相关技术课程学习,也到相应的岗位进行了实践历练,就业上岗适应期缩短,留用率较高。这也大大提升了企业积极参与积极性。企业投入学校的设备,可以实现在校就能进行员工培训的良好局面,提高企业资源投入促进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3 结语
专业布局与建设是职业院校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职业院校联系社会的重要纽带。区域经济和产业的良性发展是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基础保障,而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的匹配性又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只有基于区域产业体系结构匹配,持续推动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不断加强与区域内龙头企业合作,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确保自身专业体系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相一致,从而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湖南省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体系适配性研究与实践”(XSP22YBC305)。
参考文献:
[1]李月芳,蒋庆斌.“人工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3):55-61.
[2]王洁辉,李波.河南省地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匹配性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4):65-68.
[3]周建松,陈正江.以专业建设新成效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专业建设”主题获奖成果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6):17-22+35.
[4]宋亚峰,潘海生.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谱系图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05):137-143.
[5]马中秋,万德年.基于“五维”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的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06):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