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几何量公差与测量》课程中探索与实践

2024-04-22吴立勋范庆林刘春利王研博

时代汽车 2024年6期
关键词:探索课程思政实践

吴立勋 范庆林 刘春利 王研博

摘 要:《几何量公差与测量》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传统教学主要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缺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当今,融合课程思政成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文章阐述了课程思政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创新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四个方面,探讨了《几何量公差与测量》 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融合课程思政能够更好地突出课程重点,强调相关议题,加强学生对有关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关键词:课程思政 几何量公差与测量 探索 实践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人类对于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高校教育中,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课程思政的融合使得学生不仅仅能够掌握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增强自身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创新能力和政治素养等方面。本文以《几何量公差与测量》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在该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旨在为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几何尺寸与公差的定义、测量方法、公差配合原理等内容。这门课程的传统教学主要注重理论知识,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随着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程开始注重融合课程思政,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全面发展[1]。

1 课程思政在《几何量公差与测量》课程中教学的意义

1.1 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几何量公差与测量》课程中,通过引入政治教育,教师去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学生对于工程图形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引导学生重视工程图形学对于机械加工意义的重要性,以及关注制造标准化的社会意义[2]。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政策法规等相关规定,使学生形成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的意识。

1.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该课程中,课程思政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通过在授课中提供通识素质的知识,鼓励学生补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商业发布场景,让学生从宏观视角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了解市场竞争和规律[3]。通过组织测量实践,让学生掌握测量技能的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1.3 引导学生承担社会责任

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可以指导学生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引导学生了解实际生产后的应用范围,学习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以及如何关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社会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社会问题,了解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践行公民义务,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1.4 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比方说,引导学生针对画图、制图中发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并加以解决,帮助学生进行跨学科的锻炼,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思维能力。同时,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制造方面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几何量公差与测量》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校内外和社会广泛设计的调查问卷结果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笔者认为课程思政引入《几何量公差与测量》专业课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2.1 教学内容的问题

2.1.1 概念讲解过于抽象

学生普遍认为《几何量公差与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27.9%)或很抽象(3.8%),而教师们普遍认为自己能够生动地讲解几何量公差与测量的概念,表现良好。在学生的认知阶段,概念过于抽象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降低。几何量公差与测量的概念,特别是对于本科生,需要更加详细的讲解和解释。然而,在实践操作中,教授理论内容时往往不够生动,注重理论推导而忽略实际应用场景。这样的学习方式容易让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产生一定困难,如图1所示。

2.1.2 内容设计过于繁琐

有较多学生认为教学内容设置较为繁琐(17.3%)或很繁琐(1.9%),关于该课程的内容设计,教师们意见不一,有4个人认为过于繁琐,4个人认为良好,4个人认为一般,没有人认为差。《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涵盖了大量的公差类型和测量方法,因此该课程教学中的内容安排需要严格控制。如果讲课时过于冗长而繁琐,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从实际应用来看,讲课时应着重讲解有关测量和公差的常用方法和其原理,详尽描述如何将实际应用场景转化为存在公差的标准规范。这样的方法不仅能更好地向学生介绍有关技术知识,同时也能经营学生兴趣,如图2所示。

2.1.3 案例讲解缺乏真实性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公差和测量的案例讲解不够真实,会根据制造集成实嵌入的具体流程来进行教学。调查可知,但认为缺乏真实性的比例也不低(12.5%),教师们能够在教学中重点讲解有关测量和公差的常用方法和其原理,表现良好。而这样的教法却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公差和测量对现代制造业的实际意义,从而增加学习的难度,如图3所示。

2.2 教学方法的问题

2.2.1 缺乏互动与反馈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增加其手工操作和技能训练,表现良好。而学生对教师的互动与反馈存在一定的不满意,认为一般(50%)或缺乏互动与反馈(29.8%)的占比较高。在传统的讲授教学中,教师通常是以直接传输的模式向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导致学生缺少参与感和探究意识,难以提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同时,教师无法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也无法及时给予帮助和反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如图4所示。

2.2.2 学生思维惯性待提高

教师们对于学生的思维惯性掌握尺度不够,难以理解和掌握公差與测量的概念存在不同看法,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过程中存在思维惯性的问题,具体情况如图5所示。

根据图表显示,认为较为存在(35.6%)或是存在(11.5%)的占比较高。由于公差与测量是一门工程技术类课程,涉及到一些难点与重点,比如公差的概念、四要素、形位公差、偏差分析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和运用。然而,由于学生思维惯性强,对于某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学生难以从课堂上集中思考和理解,导致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

2.2.3 缺乏具体实践环节

整体实践的手工操作和技能训练,表现良好,但是学生对课程的实践环节评价不一,认为一般(43.3%)或有一定实践(15.4%)的占比较高,但认为完全缺乏实践环节的比例也不低(6.7%)。传统的讲授教学很难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环节,使学生缺少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同时存在较大的理论与实践差距,如图6所示。

3 落实课程思政协同后的实践教学改革途径

根据分析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对《几何量公差与测量》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提出了如下改进措施:

3.1 丰富教学内容

3.1.1 加入哲学和人文养成素养的教学内容

通过教学案例,将课本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将学生置身于实际工业生产场景中思考,加强其实际应用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生产环节,例如在讲解外圆这一章节时,让学生代入到实际机械生产的环境,配合环境讲解外圆是如何进行加工,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反思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该生产环境的道德和人文问题。

3.1.2 在实验实践中,激发动手能力和创新性

实验操作是几何量公差与测量课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实操,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和创新意识,教师要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安全教育,带领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教师需要现场辅导和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技能,在给出实验结果时,及时为学生解答疑问,让学生明确实验的意义。

3.1.3 借助新技术手段,加强互动性和参与性

现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课程落实课程思政和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解决方案。例如在课程中加入现场直播、课程录播等数字技术,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思政因素,并从中得到更多启示。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也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3.2 改变教学方法

3.2.1 课程目标的明确化

在《几何量公差与测量》课程设计中,需要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确立清晰的目标有助于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对课程的整体分布要做到清晰,以达到更高的教学质量。因此,在课程设计之前,教师需要考虑到如何将思政元素导入,并根据课程目标设计教学策略。

3.2.2 实践教学的重视

为了检验真理的真实性,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在《几何量公差与测量》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设置,提供多种操作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实现课程思政与学科知识的融合。

3.2.3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的教学”强调把学生主动参与课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作为核心目标。在《几何量公差与测量》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教学、课堂练习等方式,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主动提高自己动手能力,探讨并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需求。

4 结语

本文介绍了《几何量公差与测量》课程在融合课程思政改革中的探索和实践,旨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案例、名师课堂示范和学生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探讨了课程思政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针对《几何量公差与测量》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实践教学改革途径,首先,可以加强课程内部质量控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与此同时,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加强课程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未来,课程思政在教育改革中仍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学校课程教学的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 河北师范大学第11批精品课程项目课题。

参考文献:

[1]陈祥芬.《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11,(21):116-117.

[2]郭成,王小真.关于几何量公差与测量课程思政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09):85-87.

[3]吕红建.课程思政在《几何量公差与测量》课程中的应用[J].江苏高教研究,2018(06):97-98.

猜你喜欢

探索课程思政实践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日媒:新型美中军事健康关系在互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