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实践

2024-04-21史明岑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美育教学实践

【摘 要】书是文明的使者,传播的载体,从文字的诞生开始书籍就承担着传播文化、观念、知识、信仰的功能。当今数字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对印刷出版行业的巨大变革,纸质书的兴衰历程也让人唏嘘不已。本文以《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为例,对课程进行重构并设定美育目标。以案例的形式就课程中“中国传统设计意识之象征之美”“中国传统设计浪漫之意象之美”“中国传统设计思维之大象之美”“中国传统书籍设计之传承之美”四方面内容,阐述中国传统设计美学意蕴,旨在探究美育与设计类课程结合的意义;结合“美学再创造”这一理念,将美学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文字、语言、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与书籍发展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美育;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1—222—03

一、课程整合与美育目标

(一)整合思路

美育融入《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整合思路,应该建立在将“传统美学”这一抽象的知识点进行转译、转化为具象、直观的画面,并用设计学的语言进行分析、阐述、评价,进而让学生能够认知、理解这一抽象、主观的概念。

(二)美育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融入中国传统美学观念,感受中国传统书籍中的版面美、形式美、材料美、结构美、工艺美等多维度美学元素,习得美的感悟;了解在古代哲学观影响下的中国传统设计思维与设计意识之美;并能将美的形式运用于现代书籍的纸本设计制作以及数字化书籍的设计中,达到对中国传统美学及优秀文化的传承。

2.具体目标

根据东西方版面美学差异性表现,感悟中国传统美学的兼容并蓄的特点,形成对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意识的美学认知,建立正确的设计观和价值观。具体体现为(表1)。

二、教学实施

教师的价值在于对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美学概念进行具体的举例、转译和内涵升华,已达到美育的目的。课中从唐代“经摺装”“旋风装”到明代“包背装”“蝴蝶装”等不同装帧形式,鉴赏其对版面设计的要求。这些教学内容看似是概念性的,但实际包含了诸多的传统设计精髓。

(一)中国传统设计意识之“象征之美”

本案例的授课内容为“东西方古代书籍的版面设计”,教学目标为:掌握东西方传统版面设计细节、体会东西方设计意识的区别、感悟中国传统设计美学的“象征之美”。

课程中学生需要思考:东西方设计师的设计意识。过程中讨论到很多知名的设计大师无一例外都会有国外学习的背景;很多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设计意识知之甚少。课中笔者同时展示了中国明代的版面形式、西方版面形式,两者对比和学生探讨。

首先讨论分析得出东西方传统版面都有明确的版芯。在西方,留白的区域并没有说道,仅用了“版芯”这一个词概括;而中国人给整个版面都取了名字(图1),“天头”在整个版芯之上,做书眉、眉批及眉注之用;“地脚”是版芯最下方到纸边的距离。“天头”“地脚”在古代属龙,龙是中国传统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司长行云布雨。在中国传统的设计意识里,“天头”“地脚”主宰了整个版面的规范。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真正的艺术是自然的创造。这种象征性体现出中国传统设计者的心物交融的移情态度。

其次版芯边框有单线、双线。探究得知古人对于这些元素的命名极具象征性,单线是“文线”,双线是“文武线”;类似的命名还有“书眉”“书耳”“象鼻”“版口”等。因此,在书籍设计中,中国人的传统设计意识是非常明显的,仅是版面布局中每一区域都有具体名称并规范了其中作用,这与西方的设计意识完全不同,具有极其明显的象征性。并且这些象征性正是心物交融的移情态度,这成为中国文人的主要审美方式,情景合一的移情手法成为中国艺术创作的主要法则,象征性成了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的主要审美范畴,学生需要从案例中感悟到中国传统设计意识的“象征性情怀”[1]。

(二)中国传统的设计浪漫之“意象之美”

本案例的授课内容为“东西方古代书籍的结构设计”,教学目标为:掌握东西方传统书籍结构设计细节、感悟中国传统设计美学的“意象之美”、感受浪漫主义的文人情怀。

课程中学生需要思考:东西方设计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大多数学生会想到法国人的浪漫、或是在西方电影中出现的浪漫桥段,对中国传统的浪漫情怀感触不深。因而在课程中需要展现出中国传统的人文性与浪漫性。

纵观西方从中世纪开始到现代的书籍结构基本没有突破装帧形式的变化。从凯尔特人手抄书代表《都羅之书》到威廉·莫里斯的《乔叟诗集》,再到包豪斯时期书籍版面中对于骨骼的运用,西方设计师更多讲究书籍设计中比例与尺度、逻辑与计算,这是一种理性的设计概念;而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由卷轴、经折、包背、蝴蝶、龙鳞等不同的演变,每一时期都在探索形式、技术、内容与书籍结构融合的艺术效果,这对于阐述中国传统设计浪漫极为重要。从对书籍结构的名称中,也能感受到有别于西方的传统浪漫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偏向于诗性文化,中国古人擅长的更具有诗性思维,多比兴、联想,是哲学和艺术的,这在书籍装帧的结构上,也体现出了凭借主观的想象而达到了自我精神的愉悦[2]。教师的解读不仅向学生传授书籍结构特点,更多是将中国古代造物之美与浪漫主义情怀向学生娓娓道来。

(三)中国传统设计思维之“大象之美”

本案例的授课内容为“书籍创意设计”,教学目标为:掌握数字化书籍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意性表达形式、研究并深刻体会东方哲学思考和文化积沉下的认知观对传统设计思维的影响、感受中国传统的“大象之美”。

多位学者在对比中西方设计思维时,更加推崇的理念是:“西方设计思维更具立体性、东方设计思维更具扁平性。”例如西方建筑更多的是向高处发展和建造——巴黎圣母院等无一例外;东方的建筑形式更多的是横向发展、平铺建造,例如紫禁城与甘熙故居。再如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西方的艺术思维确实更显饱满、立体。笔者并不质疑这样的论述,但东方设计思维中的立体性其实更具美感和艺术感,如营造法式中模件化的构造思维,汉字的构建与书写,亦或如传统书籍装帧设计中的立体思维,不仅体现在了形式上,更多是一种“大象之美”,这正是体现了“诗性文化”这一特点——通过最精简的结构达到最具美感的造型。

在对比了东西方传统书籍版面后,学生立刻能够发现西方更重于装饰,而东方更重于书籍结构的变化。老子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虽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推崇自然之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越是大气度的往往越包容万物。但中国传统书籍设计中既没有欧洲中世纪手抄书中繁琐的装饰,也没有复杂的色彩,将极简、舒适、自然、平和、虚静的设计思维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大象之美”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哲学思想。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学生想借助数字化作出书籍的传统韵味,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一设计思维的角度去考虑具体形式,会更贴合中国传统的美学特点。

(四)中国传统书籍设计之“传承之美”

本案例的授课内容为“书籍整体设计与制作”,教学目标为:掌握书籍的整体策划方向,制定具体的设计提案、能够正确、规范的进行印前设置与印刷;能够将美的形式运用于现代书籍的纸本与数字化设计,习得美的感悟,了解中国传统设计思维与设计意识之美,真正认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达到对传统美学的传承。

通过前三模块的学习,学生习得中国传统书籍美的形式与表达;第四模块将学习成果可视化呈现,达成美育总目标。以“生生不息”作为书籍整体设计的总命题,结合传统书籍设计,通过形式、结构、材质、文字内容等方面传递美学意蕴,探索其与文字、文化、科技等等发展的关系。这是考验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对内容的提炼、对形式的把握、对文字的处理、对色彩的运用、对材质的选择等。

书籍是载体,装帧是形式,设计师是将内容通过载体来进行传播,脱离了内容,书的形式终归会成为单一的艺术品,而并不能成为文字、语言、文学、艺术的传播工具。学生根据启发对于这本书体提出诸多想法,如提到“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可结合龙麟装来进行表达。首先,节气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它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北斗七星、循环旋转”,先民在斗转星移之间探索生命的周而复始。其次,载体选择龙麟装,可追溯到公元前殷商时代,其制作技术已失传,实物也仅存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刊谬补缺切韵》一件。龙麟装是经摺装的演变,因经摺装容易摺断,于是用一张整纸对折,一半粘在书的最前页,另一半从书的右边包到背面粘在书的末页,这样不仅不会散开扯断,且可从头翻到尾,或由后回翻到前,循环往复。这样的书籍结构正好契合了二十四节气中周而复始的轮替,将书的结构与内容完美的融合。

除此之外,学生的设计的书籍内容包含了非遗手工技艺,如:苏州双面绣、南京云锦;非遗戏剧文化如苏州的昆曲、南京白局等,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借由书籍装帧的美感进行创新的活态传承,在传承中探索文化“生生不息”的内涵。

三、课程案例的反思

美育的融入让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中。这与前期课程中将中国传统书籍的美学内涵具体剖析息息相关,让学生直观深刻的感受到传统书籍的价值与美感。其次在于学生更多关注了设计表达中“将美学融入书籍装帧设计”,而更少在意项目难度、所花费的时间等。同时,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探究、合作,对于设计的反复性也少有抱怨。这说明在美育引导中,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和内涵,更多的关注了对这一份文化和美学的延续,这正是美育的目的。

最后,是设计教育中的同质化问题。在最终反馈中,大部分学生能够从感受文化美到研究文化美,能够借助传统设计意识和思维从提案设计到深入调整,每一个步骤都紧扣设计细节,在美感上的反复推敲,避免同质化问题的出现。

美育,不仅是让学生感受美的画面,更多需要教师能够传递出在传统的人文精神中,美学背后的意蕴、以及美学构建起的精神价值。当其内化为学生的修养,这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传播美,能在设计作品中将美进行表达。

参考文献:

[1]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2]陈华文.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之维——评《中国人眼中的美》[J].书屋,2023(5).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财经分院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非遗文化融入高职设计类专业课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ZYB641)。

作者简介:史明岑(1987—),女,汉族,江苏南京人,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讲师,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數字媒体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美育教学实践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美育教师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