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诸子“和合”思想
2024-04-21高隽敏
【摘 要】“和合”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种重要观念,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激烈论辩,到历朝历代的政治社会实践,无不深受“和合”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强调包容、谐和与统一,倡导兼容并蓄,和而不同,这既是中国哲学的鲜明特色,也为历代士人提供了处理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工具。此外,“和合”思想也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其独特文化魅力和智慧的重要窗口。至今,“和合”思想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对社会发展、文化交融、国际关系等方面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和合”思想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1—011—03
“和合”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表现为尊重差异、兼容并蓄、追求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在本文的语境中,“和”主要指的是接纳与容忍,即在保持个体差异性的同时,促进彼此之间的和谐相处;而“合”则表示合一与融合,强调各种不同元素的有机整合和互补共生。诸子百家在先秦时期就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和实践了这一思想,形成了多元而又统一的哲学体系。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这一独特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并探索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
一、“和合”思想的出现背景
(一)先秦时期社会历史背景的概述
先秦时期,即从公元前770年开始,一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充满矛盾冲突与多元化思想交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独特且复杂。诸侯割据、战争频繁,百姓生活艰难,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与此同时,也正是這样的社会环境孕育出了极为活跃的思想激荡,形成了著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一时期,中华大地上各类思想派别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等。各派思想各具特色,都在试图以自己的理论和观点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各派思想家们争论不休,力图以自己的哲学理念和政治主张去回应时代的挑战,以解决社会矛盾,寻求国家的繁荣昌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和合”思想应运而生。这种思想试图以和谐、共融、包容的态度去处理和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各个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和推广这种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体系。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诸子百家”思想激荡的时代特色
“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众多思想流派的总称,标志着这一时期极其丰富且多元的思想生态。这个时代的特色是各类思想派别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派学说各有侧重,内容深邃,影响深远。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等,他们各自试图以自己的理论和观点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儒家强调仁爱、礼制、孝道和人格的修养,旨在通过教化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以自然和谐为其核心,强调顺应自然规律。法家则倾向于以严格的法律和制度规范社会秩序,以实现国家统治和社会稳定。兵家则主张战争和兵法,探究战争的艺术和策略。诸子百家的思想激荡,形成了互相碰撞和影响的繁荣局面,对后世的政治理念、文化观念、伦理道德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个时期思想活跃、竞争激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真正的思想大爆发,也为“和合”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土壤和广阔的讨论空间。这个时期的“和合”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塑造了中国特色的文化与社会面貌。
(三)“和合”思想的产生条件和社会需求
在先秦时期,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无疑是“和合”思想诞生的直接原因。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如诸侯割据、战乱频仍、社会分化等,使人们对和谐、稳定和统一的社会秩序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如何解决矛盾、实现和谐,成为了诸子百家的主要思考问题。另一方面,“和合”思想的产生,也离不开当时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一直以来,中国社会强调集体主义,倾向于和谐共生,而非零和竞争。这种文化氛围,为“和合”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在各种矛盾冲突面前,中国人更倾向于寻求和解,而非对抗,这无疑对“和合”思想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也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为“和合”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持。无论是儒家强调的仁爱、礼制、人格修养,还是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治,亦或是法家提倡的法制统一,甚至包括兵家等学派,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和合”的理念。
二、先秦各主要思想派别的“和合”思想解读
(一)儒家的“和合”思想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学派之一,其“和合”思想深深植根于其独特的道德伦理观和人性论。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他的许多观点都充分体现了“和合”思想。其中,孔子的“和而不同”是其“和合”思想的典型表现。这一观点强调在保持差异的同时实现和谐共存,即尊重各自的特性和立场,而不是单一化或同质化。这是一种包容性的态度,也是孔子哲学的重要特色。同时,孔子的“礼以和为贵”更是以“和”为首要价值,以和谐为目标,强调通过礼的规范来达成社会的和谐与统一。在他看来,礼是规范人们行为、处理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孟子,作为儒家的重要继承者,也积极推广和发展了儒家的“和合”思想。孟子的“和人之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他认为,“和人之道,无适而已矣”。即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只要避免冒犯,就可以实现和谐。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仍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他还认为,只有通过“仁”与“义”的实践,才能实现个人的内心和谐和社会的和谐,这无疑是对“和合”思想的深入发展。
(二)道家的“和合”思想
道家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流派,它的“和合”思想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的顺应和人性的尊重上。老子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道法自然”等观点充分体现了“和合”思想。他提出“道法自然”,主张人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庄子作为道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他的“和同敬畏”“天地合德”等思想也同样体现了“和合”的理念。他的“和同敬畏”实际上是一种“尊重差异,崇尚和谐”的人生态度,他主张在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寻求共同性,实现内心的和平与宁静。而他的“天地合德”思想则认为天地人三者应该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是一种超越了物我之间界限的观念,也是对“和合”思想的深度展现。
(三)法家的“和合”思想
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重要的学派之一,虽然其主张看似严格,甚至有时显得冷酷,但在其深层次,同样蕴含着独特的“和合”思想。韩非子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法和人情”“一统天下”等观点是其“和合”思想的重要表现。韩非子的“法和人情”观点,强调了法的公正和人情的和谐。他认为,法是一种社会规则,而人情是一种人性情感。法和人情应该相互制衡,相互补充,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这不仅是对社会规则的尊重,也是对人性尊重的体现,包含了深厚的“和合”思想。韩非子的“一统天下”观点,是对国家统一和人民和谐的追求。他主张统一的法制,以达到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和谐。这一观点虽然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但它的实质是追求和谐的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安定生活,体现了其深厚的“和合”思想。因此,韩非子的“和合”思想体现在对社会规则的尊重和对人性尊重的体现,以及对国家统一和人民和谐的追求,他的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朝的统一和法制建设,以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其他学派对“和合”思想的理解与表述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除了儒家、道家和法家,其他诸如兵家、名家等学派也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和合”的思想。兵家以孙武、吴起等为代表,虽以战争为研究对象,却并不提倡战争。他们主张“兵者,凶器,非圣人所得已”,强调通过战略和谋略避免战争,实现和平。他们追求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军事手段保卫国家安全,实现社会和谐,其内核仍是“和合”的理念。名家以公孙龙、惠施等为代表,他们深度探讨词义、辩论技巧,致力于消除语言的模糊性和歧义,以达到对事物的準确理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这一思想旨在通过解决语言理解的问题来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样体现了“和合”的思想。总的来说,先秦的各个学派,无论主张和研究内容如何不同,其最终目标都是追求和谐,这无疑是“和合”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广泛存在的一个重要证据。
三、先秦“和合”思想的实践与影响
先秦“和合”思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各个学派的思想家们都尝试将“和合”理念融入到具体的社会政治活动中,例如,儒家推崇礼仪和人道,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和顺应自然,法家倡导统一的法律和制度,他们的这些理论都成为先秦社会治理的重要指导。
“和合”思想对后世政治思想、道德观念、文化风尚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上,先秦“和合”思想为中国古代的君主立宪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强调了和谐和统一,对中国历史上的多次统一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道德观念上,先秦“和合”思想强调了人的和谐共生,对中国传统的人文主义和人性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文化风尚上,先秦“和合”思想强调的包容性和尊重差异性,对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并蓄有着重要影响。
具体案例分析,秦统一六国就是“和合”思想在实际中的成功应用。秦朝在统一六国过程中,采用了一种“和合”的策略,一方面通过军事手段消除了外部的冲突和威胁,另一方面又采取了包容性的政策,接纳了各地的优秀文化和人才。这种“硬与软并用”的策略,是“和合”思想在政治实践中的生动体现。秦朝的统一,不仅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和混乱,也为中国的统一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先秦“和合”思想的现代启示
先秦“和合”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是深远的。首先,在追求和谐、公平和和平的价值观上,“和合”思想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在日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尊重差异、追求共识成为维持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原则,这与先秦“和合”思想中的包容性、和谐性有着高度的契合。社会的公平和和平,需要在法律的约束和人性的尊重中寻找平衡,这也是“和合”思想的重要理念。其次,对于现代国际关系和政治冲突处理,“和合”思想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需要更多的合作和谅解,以化解纷争,实现共赢。先秦的“和合”思想,对于引导现代国际关系走向和谐,解决政治冲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现代中国,先秦“和合”思想的传承和应用也十分明显。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对“和合”思想的现代演绎。在国内,无论是社会治理,还是经济发展,都充分体现了“和合”思想,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和谐发展。总体来看,先秦“和合”思想的现代启示主要体现在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国际关系的处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等方面,对于引导现代社会走向和谐,实现全球的共享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结语
在探寻未来的过程中,对过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特别是那些深深植根于文化传统中,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资源。先秦的“和合”思想便是这样一种深厚的思想财富,它以其独特的智慧,提醒着人们,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变时,应更加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元、追求共识,以期实现更大的和谐与统一。在未来的国际关系中,倡导和平共处、推动合作共赢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内政建设上,注重公平正义、尊重人性、追求社会和谐的理念也将得到更为深入的实践。这些都是“和合”思想的核心,也是面对未来挑战时,需要谨记并付诸实践的价值原则。
参考文献:
[1]盖立涛.从“人际和谐”到“天人和合”——墨子“和合”思想研究[J].中国文化与管理,2022(2).
[2]高贵朋.以德为本:孟子“和合”思想的特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4).
[3]刘靖子.“和合”思想的基本内涵与实践意义[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1).
[4]冯颂颂.简论和合思想在新时代的转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5]李记芬.试论荀子“和合”思想[J].现代哲学,2019(4).
[6]韩秀兰,董卿.“和合”思想及其当代践行探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作者简介:高隽敏(1989—),女,汉族,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区域社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