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意象在柏林学派女性电影中的多维表达
2024-04-21何锡来许宁
何锡来 许宁
【摘 要】柏林学派电影最早于2003年出现,影片从最初的不被人知,逐渐发展到现如今的深受国际电影节与专业影评人的高度认可。其影片善于记录德国社会的发展状况,人们心里层面上的种种困惑,在捕捉人物情绪方面表现突出。其中,水意象在多部女性电影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连接故事脉络的桥梁,是体现人物心理的道具。视觉与听觉方面的意象化呈现也为影片内涵的深刻表述贡献力量,这与艺术电影惯用的作者表达的特点高度吻合。
【关键词】柏林学派;水意象;女性形象;作者表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1—029—03
在世界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传说中,水占据着重要地位。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都在河流附近。水在当时人民的眼中是阻碍和灾难的象征。与此相对的,在英国有湖中仙女指引亚瑟王拔出石中剑的故事,在印第安传说中则有神命其助手潜入海洋带回泥土创造了陆地的传说。由此可见,水是一种“创生万物”的意识。水和人类的原初意识在生命繁衍上有同工异曲之妙,因为这种“创生万物”的原初意识深刻影响了人类种族的延续。
纵观近二十年来的柏林学派电影,水元素在其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尤其在表现女性角色心理问题时,水意象的频繁出现更是能够揭示影片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呈现出柏林学派电影的创作特点。
一、水“意”与女“象”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皆源于水”,巴什拉认为“水应是一种乳汁”。我国古代哲人也对水有着高度抽象的深刻总结,老子云:上善乐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与道。在古人眼里水似有德者,所以有“德水”的叫法。所谓“意象”两字,较早的阐述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周易·系辞》中就有“取物观象”“立象尽意”的记载。现在“意象”的概念是袁行霈先生提出的:“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像,或者是借助客觀物像所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2003年,克里斯托夫·霍奇豪斯勒带着处女作《牛奶森林》参展戛纳。该片并没有为这名慕尼黑年轻人赢来什么奖项。不过还是吸引了许多欧洲影评人注意。德国发行公司使用“柏林学派”来推行这几部影片。从那以后“柏林学派”这个词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柏林学派电影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兴盛于21世纪初,近几年发展得不温不火。通过研究发现,水意象在这些电影当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许多影片增添了审美情趣。
20世纪最后的十年,美国电影的程式依然是德国发行机构和制作公司评估电影的标准。为推销这些爆米花喜剧,制作公司与发行机构驳斥带有强烈作者意识的艺术电影。在此情况下,因其非商业性,柏林学派电影人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带有作者意识的作品必然带有作者表达。如安姬拉·夏娜莱克,其影片带有相当强烈的学院派气息,她也更偏爱于长镜头表现。其镜头下既有《马赛》中表现法国街道的运动长镜头,也有《漫漫吾日》中展现演员交流的固定长镜头。可以说,夏娜莱克的作者表达就是在她善用的长镜头和现场收声中来表现的。电影《我当时在家,但……》讲述的是母亲与儿子的故事,可纵观全片母亲却与自己最关心的儿子没有任何交流,反而是面对与自己没什么关系的卖自行车老头交流最多。母亲毫不吝啬自己的话语,而这种交流却又是争吵且敌对的。也许这种女性角色的塑造方式更能够解释这部电影的另一个有趣翻译:《我当时离家,但……》这充分说明了女主角作为母亲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她呈现给观众的形象特殊而难解。
二、水之“多维”和“表达”
(一)源自古代德国文学的水
从文化上看,欧洲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在电影作品中,水也呈现出强烈的象征性。文章分析柏林学派电影中的水元素的象征表现手法,这不仅带有一定典型性,也有利于推动文化自觉,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把握意境的营造,并提升电影的总体审美情趣。
德国北临波罗的海,在德国前身的勃兰登堡时期,柏林城是一片多水沼泽,文化上与水的联系十分紧密。柏林学派与德国本身的文化密切相关,最终呈现出来的影片,水元素体现得十分密集。例如,柏林学派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大学期间主修日耳曼文学,他熟识欧洲以及德国文化,因此,他巧妙地把传统神话故事融入到电影叙事当中。在电影《温蒂妮》中,佩措尔德塑造了一位有着现代身份的古老女神形象。该片讲述了水精灵温蒂妮化身为人类生活在当下的柏林。
女性、水、爱情,这些已经并不新奇的元素在佩措尔德的电影镜头中产生了化学变化。天下醉倒在爱情中的女性大抵相似,无论女人还是女神。温蒂妮一旦遭到背叛,便要取了对方性命。这种思考方式和行为做派也代表了传统与现代婚恋观的严重冲突。对于现代婚恋观,该片也进行了探索与反思。其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当代女权主义等,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另外,该片反复出现一种名为龚特尔的鲇鱼,龚特尔是德国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的国王名字。《尼伯龙根之歌》对整个德意志文学,民族精神都有重大影响。龚特尔鲇鱼搅动起河水产生了涟漪,实际上也是搅动起了德意志民族沉重的历史。导演把水元素同德国地域文化传说结合起来,是水意象在德国文化中负载的文化含义。
(二)流经柏林墙的水
苏东剧变以后,柏林墙于1989年倒塌,以此为分界。之后的时期被称为后柏林墙时代,所以,德国该时期以后的电影被称为后柏林墙时代电影。对于处理高墙横贯于柏林的时代,德国电影大致分为两个方向:第一,柏林墙倒塌后,回首望向东西方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剑拔弩张的岁月。第二,展现作为个体的人们,应当怎样在东德消逝的社会剧变之际,与那个全新的时代和解。
柏林墙的倒塌不仅是民主、联邦两个国家的合并,更是两种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与思考模式的碰撞。无疑对柏林学派导演的冲击是巨大的。这种影响使得导演们将上述特殊年代的复杂记忆不可避免地呈现于作品当中。例如,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的《芭芭拉》,影片中没有出现柏林墙,然而通篇讲述的却是柏林墙的故事。
影片《芭芭拉》讲述了女医生芭芭拉为了未婚夫从东德逃往西德的故事。在干净、冷冽的镜头下主要塑造了的三位女性形象。第一位是主角芭芭拉,她为了爱情和物质一心想要逃离东德,但却为了自己的病人主动放弃了梦寐以求的机会。芭芭拉基于这大于医者仁心的更纯粹和高尚的某种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救赎。第二位是芭芭拉男友朋友的情人,为了换取物质层面的追求不惜动用女人最脆弱也是最强大的武器:肉体。第三位是芭芭拉救下的小姑娘斯特拉。影片开始时将她塑造成女子本弱的形象,甚至已经麻木到不愿去反抗,可因为腹中的生命最终坚强到底,她生动地阐释了为母则刚的含义。出逃的渴望驱使斯特拉在影片结束之时,奔向浩瀚无际的大海,奔向心中的自由。
这三位女性的形象是柏林墙倒塌后德国女性的缩影,至少是佩措尔德心目中那个特殊年代德国女性的缩影。不难发现,柏林学派的电影导演大多来自上述的特殊年代,他们塑造形象时或多或少会表现出其社会投影,即,那面来自现实世界中已经倒塌的墙。
三、“视”与“听”的多重内涵
(一)水的视觉表达
电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再现形式,一方面具有加深男权社会对女性压迫的协同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女性主义者用来批判现有体制的工具。柏林学派在21世纪初异军突起,从安吉拉·夏娜莱克的《漫漫吾日》《马赛》到玛伦·阿德的《初为师表》,女性导演是其重要的创作团队,女性主题电影也是其重要的表现内容。
《时日》用柏林学派独有的寡淡情节来刻画一名反叛少女的飘忽情事。整部影片的形象塑造较为独特,其视听语言元素使用得颇具风格。从透视的角度观察,这种近暖远冷,近实远虚的拍摄技巧会把平面拉远,使画面更有立体和延伸感。这种油画式构图技巧,是为了追求视觉上的真实感,因此,焦点式构图和透视法,使得本片的多处镜头处理得十分贴近自然真实。
女主角琳在水边沉思的镜头,正是运用这种油画式的构图方法进行情绪表达,水元素在其中寓意深刻。琳赤脚坐在水边的镜头,并没有像传统摄影方式一样依靠前景来突出主体,而是通过背景的虚化来拉远画面,凭借虚实关系来强调主体物——怀抱西瓜的琳。影片选择绿色作为背景色也不失为大胆的创新,它与画面左前方绿色的西瓜相呼应,使观众眼前一亮。水面中的黑色倒影和白色反光进一步强调出了少女的整体轮廓。在以冷色调为主的镜头下,鲜红瓜瓤是一笔亮色,使整个画面活泼生动。琳双眼低垂,鼻骨的反光将整体脸部结构进行分割,她目光望向西瓜,望向画面中唯一的暖色。琳的动作增添了画面的整体深意,引发观众的强烈思考。
(二)水的听觉呈现
柏林电影学派导演的许多作品都体现出水意象的多维表达。例如,《时日》通过大量的水元素表现其深刻意象。“水是形象的载体,而且是形象的供给,是奠定形象的原则。”电影海报中,公园人工湖的水中倒影有一黑一白两个剪影,暗示着琳在影片中遇到的两个男人。琳和男友约会时,导演玛利亚·斯佩特则充分展现了泳池中的水,浪花翻腾又象征着男女之间的欢愉。水元素不光是以视觉形式出现的,昏暗光线中观众视觉是模糊的,但却可以清晰听到波浪撞击岸边的声音,这听觉元素也暗示出琳内心的澎湃与悸动。
近些年来,随着技术发展,摄像机越发轻便,这就推进了拍摄技术的进步。当然也随着观众思想观念不断开放。电影电视剧中直观性表达越来越常见。在这种背景下影片以泳池中波浪来作表达,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反向创新,体现了导演对画面的安排和控制。就像大卫·波德维尔所写的:“许多最强烈铭刻在我们记忆中的东西,都集中于场面调度的方面”。
四、结语
水,柔弱而清高,不迫外力,涓涓自流,这种人皆赴高,己独赴下的高贵品德,与女性所展示出的伟大精神相通。在历史岁月中,可悲可泣的人生角色少不了女性的扮演,尽管她们在面对时局动荡不安之际保持沉默,但是她们的贡献很多。女性精神之伟大远迈时空,从诸子百家所处的古老中国到柏林学派发展壮大的现代西方,人们皆以“水”意象对女性进行表达。柏林学派电影所塑造的各色女性形象,绝不是借水元素堆叠出符号化的脸谱形象,而是重在表现其内在的女性优秀品格,在相当程度上与“水”意象暗合。这不仅为女性主题电影的积极进步提供了多元化的创作依据,也为艺术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呈现了多种可能。
参考文献:
[1]宋祖盼,毕林健.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的“水”意象解读[J].电影评介,2017(7).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朱珈仪.从《耶拉》到《温蒂妮》:观后柏林学派的佩措施尔德[J].戏剧之家,2021(28).
[4]安思颖.水意象在电影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4(7).
[5]严晓驰.欧洲童话中的“水”意象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0(4).
[6]刘刚.电影《温蒂妮》对古老神话的现代书写[J].电影文学,2021(6).
[7]娄逸.作为政治实践的美学:柏林学派电影中坍塌的墙和再现的历史[J].电影艺术,2021(6).
[8]应宇力.女性主义电影史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9]恩刚.解析西方透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7(3).
[10]程亚楠.“水”的生命歌吟——《水藻行》的水意象研究[J].名作欣赏,2021(30).
[11]许宁,孙佳路.镜中虚幻与角色之间的关系探讨[J].电影文学, 2016(11).
★通讯作者:许宁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LJKMR2022076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XJJ—06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何锡来(1997—),男,辽宁抚顺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學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202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影文化产业;通讯作者:许宁(1985—),女,辽宁沈阳人,博士,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影文化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