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场地常用急救技巧
2024-04-20薛亮周莹
薛亮 周莹
健身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塑造完美的身材,还能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然而,健身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如肌肉拉伤、腹痛等。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健身场地常用的急救技术,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健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擦伤
如果伤口较轻,可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洗净伤口,伤口周围用75%的酒精消毒,伤面涂上红药水,不必包扎,暴露伤口使之干燥,几天后就可愈合。如果伤口在关节周围,应将伤口清洗后涂上磺胺软膏或青霉素软膏,以防止感染,并保持伤口润滑,这样处理有利于关节活动和伤口愈合。如果伤口内嵌有沙石、煤渣等异物,可先用消毒针头、硬毛刷将异物挑出,然后用生理盐水洗净伤口,再涂药水或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包扎。
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是指由于肌肉的猛烈收缩或被动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当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
肌肉拉伤后,要立即进行冷处理,即用冷水冲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块冷敷。然后使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在放松损伤部位肌肉并抬高伤肢的同时,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药物。24小时至48小时后拆除包扎。根据伤情,可使用活血化瘀的外用中成药膏(帖)。
关节伤
在受伤后应停止运动,避免负重,并做好保暖工作。在24小时内不能上药或进行热敷。可先用冰、冰水或清水冷敷,以消肿止痛,每次持续5~8分钟,每3~4小时进行一次。根据具体情况,冷敷后可在伤部垫上棉花,并用绑带包扎。
在受伤24小时后,内出血已完全停止时可改用热敷,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止痛、促进组织修复以及代谢产物和瘀血的吸收。热敷需在睡觉前进行,敷完即入睡。
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运动中的小腿腓肠肌最容易发生痉挛现象。当身体疲劳,大量排汗,身体盐分流失过多,破坏了水盐平衡,又受到寒冷的刺激时,比较容易发生痉挛。
针对不同部位的肌肉痉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急救:
大腿抽筋:将抽筋的大腿与身体成直角并弯曲膝关节,然后用双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其贴在大腿上并做振颤动作,随即向前伸直。
小腿或脚趾抽筋:用抽筋小腿对侧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同时用另一侧的手掌压在抽筋小腿的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伸开,如此反复数次。
手臂抽筋:将手握成拳头并尽量曲肘,然后再用力伸开,如此反复数次。
手指抽筋: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张开后再次迅速握拳,如此反复数次,直至解除痉挛为止。
腹直肌抽筋:腹直肌抽筋即腹部(胃部)处抽筋,可弯曲下肢靠近腹部,用手抱膝,随即向前伸直。
运动中腹痛
轻微腹痛:运动中出现腹痛不要惊慌,应当减速慢跑,加强深呼吸,调整呼吸和运动节奏,以减轻腹肌的紧张,缓解腹痛。切忌突然暂停运动。可以用手按压腹痛部位或弯腰慢跑一段距离,一般情况下,腹痛即可以减轻或消失。另外,可以对腹痛部位进行热敷或局部按摩,包括揉、按压、做背伸等动作,以拉长腹肌。若有心悸、冷汗等症状,应立刻平静下来并喝些糖水。此外,适当饮用温开水或糖盐水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剧烈腹痛:对于疼痛剧烈者,如果按上述方法操作后仍不能减缓,应停止运动,静卧屈膝。可以将衣服叠起来做成低枕,垫在头下,静卧时,腹部应放松,仰卧时膝下需垫一个靠枕,松开束缚身体的纽扣和腰带。此时,患者不应摄入食品和饮料。
运动中胸闷
胸悶是心肌缺血、缺氧的表征,常常提示人体存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比较剧烈的运动中,如疾跑、爬楼梯、登山、打球等。
运动中胸闷的发病进程较短,一般会持续1~2分钟,只要运动者停下来休息少许时间,症状就会有所缓解,但再次运动时,还可能会出现胸闷情况。如果在运动中发生心慌、心跳过快、胸闷、胸痛等症状,应高度重视,并及时筛查,以免发生心血管意外悲剧。
对于有上述症状者,建议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应进行心脏彩超和心肌酶化验,以确认自己是否患有冠状血管及心肌器质性疾病。如果经临床检查排除了心血管疾患,运动者也应在锻炼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保证心血管系统能逐步适应运动负荷的前提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中暑
对于中暑病人,应该立即将其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并让其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敞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风扇,以尽快散热,使体温降低。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使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对于意识清醒的病人,可以饮用绿豆汤、盐水等解暑,还可以服用藿香正气丸: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送就近医院救治。
编辑/罗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