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愿服务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探析

2024-04-19陈婉璇

国际公关 2024年1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培育

陈婉璇

摘要: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至關重要,本文立足当前高校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完善的对策,以发挥志愿服务的最大效能,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

当前各大高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高校也把志愿服务作为培养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当代大学生肩负重要的社会责任,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国家的建设者,大学生对责任感的认知和了解关乎我们国家的未来。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时会反思自己、认识自己、感受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懂得珍惜生命,尊重他人,有利于他们融入社会、丰富阅历,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能力。大学生需要从志愿活动中学到敢于承担责任,完成自己所应承担的工作和任务,把道德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志愿服务

(一)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提出要把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1]列为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有责任有担当,大学生的青春才能闪闪发光。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需要迎难而上、无所畏惧的青年身影,无论是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在新冠疫情防控一线,在地震、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前,还是在扶弱助残、教育文化、科技卫生、法律援助、应急救助等领域,或是在北京冬奥运会、冬残奥会等各项体育运动和文艺活动的台前幕后,广大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热情参与、冲锋在前。梦想不是信手拈来,成功不能只靠纸上谈兵,为理想生活奔走打拼之人,无不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之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坚定信念,牢记个人的历史使命,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摸爬滚打的历练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的精神是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任何人在不计较物质报酬的前提下,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2]从亚运会的 “小青荷”,到疫情防控一线的 “大白”;从数博会的 “小青爽”,到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 “红马甲”……在志愿服务中,志愿服务精神成为各行各业美丽的风景线,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和奉献服务他人的境界中,志愿者用实际行动把爱与无私传递出去,成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志愿服务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

志愿服务与社会责任感在本质上有着相似性,二者相辅相成,其核心内容是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潜移默化地培育起来,同样在带有社会责任感的活动中,志愿服务的内容形式也逐渐完善。此外,志愿服务能作为载体实现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大学生的各项技能也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得以提升。由此看来,志愿服务之所以成为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是因为二者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志愿服务既能保障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容,又能检验其培育的效果,拓展其培育的路径,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关键,因此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需要建立在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将两者有机融合,探索实践育人新方法。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共青团中央在 1993年发起实施中国志愿者行动。我国的志愿服务工作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目前全国志愿者已达到2.17亿人,其中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者队伍中影响最广泛、行动最积极的群体。大学生志愿者有昂扬向上的激情与服务社会的雄心壮志,活跃于各项志愿服务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建设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制约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问题。

(一)志愿服务的内涵不明确

目前,高校志愿服务不断发展,志愿服务的内容形式也在不断扩展,但大部分的大学生将志愿服务认为是 “义务性的劳动”,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 “做好事、扫大街、帮老人”的层面,为完成志愿者工时而参与志愿服务,并没有真正领会到志愿服务的意义。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完成 “助人为乐的劳动”,不明白志愿者往往是得到的比付出的多,没有将简单的体力劳动上升到思想高度,影响志愿服务的活动效果和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

(二)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和指导不足

当前,高校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在校期间社会实践,鼓励支持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折算成一定的思政分。但在整个志愿服务实践中,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培训和指导不充分,机制不健全,在实际活动中产生诸多问题,例如,大学生的办事能力和专业技能无法得到提高,志愿活动的完成度有限,志愿服务中的方式方法会出现偏差。此外,在高校里,绝大部分的老师擅长组织学生活动,专门从事志愿者服务培训的专家和教师少之又少,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不足,在整个志愿服务活动中,管理易出现混乱,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志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也随之减退,这些因素都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实践育人成效以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机制建设。

(三)志愿服务内容形式化,持续性差

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有一部分活动仍然停留在形式上,没有提升活动的内涵,过度强调活动场面,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开展志愿者服务。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升很少被关注,被服务对象的感受和评价方面关注也基本不谈及,从整体上来看志愿服务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还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内容不广,主要集中在支教、扶贫、公益活动等方面,大学生参与的活动主要是基本的社会服务层面,如公益劳动、帮扶孤残、无偿献血、环保宣传、普法宣传、慰问孤老、关爱留守儿童等,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无处应用。国外高校的志愿服务层面非常广泛,涵盖妇女保护、移民难民安置、人权维护等志愿服务领域。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内容缺乏创新性,也使志愿服务活动的吸引力、号召力、持续性随之下降。

三、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社會责任感培育路径

(一)突出思想引领,强化责任担当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公益性的实践活动,其育人性的特点,成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形式,是落实 “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作为人才培养的职责机构,应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面发展理论曾指出:青年一代的社会生存本能是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3]而培育社会责任感正是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利用课堂教学、主题班会作为学习载体,宣讲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发挥榜样力量,青年大学生能从榜样的身上学习宝贵精神、汲取道德精神力量,增强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认同。发挥微信、微信公众号、宣传栏、抖音等媒介的作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志愿服务的精神价值,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大学生志愿服务,奉献爱心,帮助他人。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传统课堂的延伸与拓展,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将实践与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而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潜移默化促使他们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公民的义务,提升自我道德认识,完善自我道德体系,充实自我精神世界,进而内化于自身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行,将社会责任感外化于使

命担当。

(二)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高校作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教育场所,要不断提高高校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创新志愿服务的多种形式。除了传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高校可以与校外的志愿组织搭建合作平台,关注与社区服务紧密联系的领域,例如,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长期帮扶、在社区进行科普宣传增强居民防诈骗意识;可深度参与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大型的文化体育赛事服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投身西部计划、加入环保社团、参与抢险救灾等。这种多层次、多方面的活动可以给予高校志愿服务生命力,提高志愿服务的吸引力,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4]

志愿服务作为蕴含道德精神的社会服务活动,它所创造出的社会价值及其所发挥的社会作用都体现它的道德价值。目前,高校还存在流于表面和形式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精神价值层面上,这些志愿服务难以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的积极性。针对以上情况,高校需组织开展主题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有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时刻以 “社会需要、青年能为”作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助力改善民生、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志愿服务中去,将志愿服务的主题融入社会热点,甚至可以组织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吸引大学生利用自身优势,自发参与志愿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强化志愿服务培训,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青年志愿者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但与方兴未艾的志愿活动开展情况相比,青年志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活动化、短期化和片面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依旧存在。因此,各大高校应针对以上问题和现状,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科学指导。

第一,着眼于高校实际,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品牌化,推动项目品牌向精品项目发展,打造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既是广泛传播和推广社会责任文化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持续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方法。第二,高校可联系正规的志愿服务机构组织,通过志愿服务机构组织的平台,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科学化的培训,培训内容既包括志愿服务基础知识的理论培训,也包括沟通技巧、服务礼仪、应急处理、心理咨询技能、教学技能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技能培训,还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这既能推动志愿服务向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又能引导大学生提升社会责任的践行能力,从而解决志愿者理论不充分、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健全的保障机制是志愿服务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志愿服务顺利开展的保证。高校应联合各相关部门,做好相应的机制保障,规范高校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加快建设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的政策,同时高校应制定关于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教育管理相联系的制度。从培训、管理到志愿服务的策划、执行都有明晰的制度要求,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形式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引导,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塑造大学生志愿者良好的形象,使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时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成为一种帮助和激励。此外,高校可以通过表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先进积极分子,正向给予鼓励和支持,发挥积极分子的榜样作用,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自信心和责任心。[5]

四、结束语

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可从两方面进行解读,宏观上就是一种自觉服务祖国、人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微观上就是大学生个体或群体针对自身的社会角色所要承担的具体责任,包括责任认知、情感和行为后果。从目前各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学生都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只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功利的状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有正向的积极作用,可改变大学生目前淡薄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所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到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践教育中增强自我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与祖国建设同向同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助力者。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5-

03-10.

[2] 刘伟.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0):29.

[3] 蔡金杰,武娜娜.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9):16-18.

[4] 马若龙,李洋,李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的探索性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7(6):14-15.

[5] 杨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107-110.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