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发展理念与科技创新耦合协同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4-04-19耿枝仙陈丽娟

国际公关 2024年1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路径探析现实困境

耿枝仙 陈丽娟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科学认识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两大发展新理念,分析二者协同发展的关系,对于解决新时代的发展问题十分必要。本文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在论述绿色发展理念与科技创新耦合协同发展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二者协同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并从协同创新、制度保障、文化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二者耦合协同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科技创新;耦合协同发展;路径探析;现实困境

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習近平经济思想的精神实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思路、方向和着力点。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创新与经济发展背后的生态问题。戈华清指出,因科技利用使环境恶化的 “科技失灵”现象是导致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一大原因。[1]科学技术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 “第一生产力”,如何实现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协同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绿色发展理念与科技创新的耦合机理

绿色发展是指通过改善人类行为活动而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科技创新则是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改造现有资源,使之更利于人类发展,二者具有共生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需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促使科技发展的生态化转向,以绿色科技为支撑,实现社会的绿色发展。[2]

(一)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1.科技创新为循环经济注入新动力。利用绿色科技创新合理分配资源是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而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依靠短期内增加资源投入来实现经济利益的要素驱动发展阶段,依靠获取要素的发展必然会引发资源耗竭、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利用科技创新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践行循环生产方式,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能源的加工、回收和再利用,以满足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的需求。

2.科技创新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能促进产业结构的绿色升级,比较典型的是,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科技创新使农业绿色生产成为现实,运用科技手段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减少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化肥、农药的使用,代之以农家有机肥料,实现农业的绿色生产。

(二)绿色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导向

绿色发展是当前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长期以来,人类惯用 “技术理性”思维,认为没有什么问题是科技解决不了的,于是不断地从自然中获取资源积聚资本,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发展速度。然而,这种模式引发了许多资源环境问题,众多国家开始重视绿色发展问题。目前,各个国家在绿色科技创新方面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比如,丹麦重点发展风能技术,瑞典的环境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3]我国也在绿色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从政策颁布、政府引领、人才建设、资金投入等各方面入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科技创新道路。

二、绿色发展理念与科技创新耦合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

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并不局限于某个小的区域,而总是相对于整个世界范围而言的。与这种境况相对应,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协同发展不免遭遇各种困难。总的来看,绿色发展理念与科技创新耦合协同发展主要面临思想观念、政策执行两方面的困境。

(一)思想观念上的误区

第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追求经济高速发展转变到高质量发展的时间较短,绿色发展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许多民众至今仍有要发展经济就要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观点,受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企业仍然在进行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灰色交易;第二,民众较为普遍地存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绿色发展参与度低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政府所主张的 “绿色发展”是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观念导致民众对维护绿色发展的参与度几乎为零。[4]这些思想观念上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绿色发展的推进,进而影响绿色发展理念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二)政策执行中的失衡

回顾我国生态保护之路,相关部门在政策执行中往往存在失衡问题,导致政策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首先是监测问题。虽然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建立了天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但是相关部门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监测疏漏的现象。其次是当前相关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共享问题。小到乡镇,大到省市都存在相关部门间资源信息难以同频共享的问题,这种信息障碍导致难以形成部门联合执法。最后是执法部门内部的懈怠和责任推脱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当发生生态责任问题时,各部门采取 “不处理政策”或蓄意推脱责任的现象十分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我国绿色发展制度的改革进程。

三、绿色发展理念与科技创新耦合协同发展的路径建构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着眼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出了一系列关于绿色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5] 2021年,国务院印发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等文件,提出要 “减污、降碳、强生态”。[6]这些重要讲话和政策颁布对我国绿色科技创新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我国目前绿色发展理念与科技创新耦合协同发展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将试图从协同创新、制度保障、文化环境三个维度对二者协调发展进行路径建构。

(一)绿色产业和科技协同创新

1.加强政府绿色引导,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绿色科技创新,如美国克利夫兰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生态城市基金会,用于该市生态城市的科学研究与推广。[7]要想引导更多民间企业投资绿色科技领域,一要发挥好政府的财政作用,利用财政投资绿色产业;二要引导企业投资,利用绿色补贴、绿色税收等吸引民间投资绿色科技创新领域,同时给予技术支持,用 “政府+企业”的模式推广绿色科技创新成果,创造更多绿色财富。这样就可形成政府进行绿色引导、企业搞好自主创新、推动绿色产业升级的连锁效应。

2.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经济体系的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8]的论述,就是针对解决我国产业发展滞后问题提出来的。第一,引导农业积极转向生态农业方向,加强对农民的绿色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减少农耕、畜牧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推动土壤等资源的可持续化;第二,引导工业产业积极转向绿色生产,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运用绿色科技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或非生态性排放,同时提高节能能力,打造绿色工厂,建立绿色工业体系。运用绿色科技创新首先在第一、二产业打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推动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

(二)加强制度保障,健全绿色科技创新的机制体制

探索中国特色绿色科技创新之路,需要解决绿色科技创新的机制问题。虽然目前我国对原有机制进行了革新,但是笔者认为基于我国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许多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奉行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执行态度,因此,要将相关措施层层落实,不仅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顶层设计,更需要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督促将绿色科技创新政策落到实处。

1.加强顶层设计,探索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为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绿色科技水平的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需采取 “非对称”赶超战略谋求跨越式发展,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第一,应当对比分析我国在绿色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劣势,加强和巩固已有的 “非对称”技术;第二,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整,应当利用非常规途径研究绿色科技核心技术,努力构建绿色制造技术体系。[9]

2.完善政府管理和评价机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明晰和摆正自己的作用和位置,不仅要学理论、悟政策、宣传政策,更应当做到将政策落到实处。首先,国家层面要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明确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鼓励企业和各科研单位发展绿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引进吸收创新能力,自产自研降低成本;[10]其次,政府内部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落实评价体系,以保证绿色科技创新的推进;最后,当绿色科技创新成为各个创新主体竞争的新赛道时,一些创新主体为了利益可能会出现 “搭便车”的现象,这会严重降低科研创新动力,因此,需要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护创新成果。同时,对科研成果丰硕的创新主体予以丰厚的财税优惠或者科研基金支持。

(三)优化文化环境,提升绿色科技创新能力

1.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科技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种模式建构需要从文化层面解决科技创新的问题,要优化创新氛围,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科技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路径,走绿色科技创新之路,坚定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技创新思维,牢牢把握科技文化发展的生态化方向,以科技文化可持续发展助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科技文化建设,从思想源头冲破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隔膜。

2.绿色科技文化理念的创新。文化的发展会影响绿色科技创新的氛围,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深入,人们传统的文化观念正在发生变化,社会文化也在不断被改造和革新。第一,应该逐渐剔除糟粕思想和文化,特别是在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中,要改变传统的 “选择困境”观念,代之以 “两个都要”的创新观念;第二,在研究领域倡导学术环境开放、自由、兼容,宽容学术研究的失败,对研发周期长的创新活动给予支持,对科研人员的职称考核、评价采用较客观、合理的方式。[11]除此之外,为其他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创新平台,在全社会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带动各个领域的人才进行创新。

3.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我国要突破科技发展中的瓶颈,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12]第一,必须重视对创新人才特别是绿色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搭建人才交流的平台;第二,人才培养向绿色科技创新方向转变,把绿色科技创新的意识和理念成体系地贯穿到教育过程中,培育绿色科技创新型人才。

四、结束语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并非要陷入 “二择其一”的选择困境,二者关系密切,科技创新能够支撑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给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镶上 “绿色”宝石;绿色发展理念同样引领科技创新,使科技创新始终牢牢把握绿色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必须推进二者协同发展,不能顾此失彼。我国颁布了许多相关政策以促进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普遍性落实绿色科技创新,走出一条专属于中国特色的绿色科技创新之路,但受各种现实因素影响,我国在绿色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仍然遭遇各种疑难,因此,寻求绿色科技创新发展的突破口,构建绿色发展理念和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路径,仍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探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戈华清.论科技失灵与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以科技规制为视角[J].科技進步与对策,2010,27(7):92-94.

[2] 王建东.习近平关于科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蕴与时代价值[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55-62+170.

[3] 代露.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科技文化的发展战略论析[J].才智,2017(12):271-272.

[4] 梁超.实践视角下绿色发展理念:哲学基础、现实困境及建构向度[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1):14-19.

[5]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

[6] 黄娟.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兼论中国特色绿色科技创新之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02): 33-41.

[7]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12):2-3.

[8]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2:34.

[9]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10] 刘贝贝,樊阳程.习近平关于绿色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简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2):11-14.

[11] 王亚平,任建兰,程钰.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2(04):68-76.

[12]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6-06-01(002).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理念路径探析现实困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互联网+背景下的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析
基于美国纽约与长三角地区比较视阈下的总部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