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NP的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

2024-04-18唐青青李荣

科技智囊 2024年3期
关键词:区域创新产业化绩效评价

唐青青?李荣

摘  要:新型研发机构是支撑区域创新发展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新型载体。广西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得以构建,并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分析2021年度广西46家新型研发机构在基础条件、人才资源、科研能力、产业化能力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基于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为加快推动广西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新型研发机构;ANP法;绩效评价;产业化;区域创新

中图分类号:G311;G301;F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4.03.05

新型研发机构是产学研合作的核心载体,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自2018年首度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已成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一支生力军[1]。目前,广西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及个人等不同主体共同组建等方式,建设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2]。实践证明,广西新型研发机构在培引高层次人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辐射带动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

传统研发机构基本以“四唯”(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职称)作为绩效评价体系标准,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相关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阻碍了研发机构的健康持续发展[3-5]。与传统科研机构不同,新型研发机构是我国为加快科技成果“落地”效率而建设[6-7],是由地方政府推动、多个投资主体共同组建成立,进行现代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行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独立法人组织。因此,对其进行的评价不能简单套用当前传统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结合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化导向的特点以及建设需求,共建更具针对性的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激发研发热情、释放我国创新潜能。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源头可追溯到1996年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建且集“政—产—学—研—资”为一体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8]。但学界对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检索式TI=(“绩效”+“评价”)*(“新型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科研机构”+“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搜索,数据去噪后共计获得85篇相关文献,其年度发文分布如图1所示,相关文献最早出现在2014年,起步较晚,但从文献增长的角度来看,近几年来发文数量情况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体现出关于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正成为热点。许艺苹等[9]基于福建省147家新型研发机构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从研发条件、研发成果和研发效益等方面对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进行了评价;陈雪等[10]通过使用相关指标进行量化的方法对广东省2015年和2016年的新型研发机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相应的得分值;范明明等[11]基于DEA模型对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进行了绩效评价研究;张光宇等[12]借鉴生态位态势理论,运用熵值—突变级数法对广东省177家新型研發机构核心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杜阳[13]通过引入三角模糊数整合专家意见来克服主观性,并建立模糊网络分析法模型,对徐州市建筑产业现代化驱动的新型研发机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学者们根据各个地区新型研发机构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开展了各自的实证研究。但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支持力度、文化底蕴和商业氛围方面相差较大,导致了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形式和体制机制存在巨大差异,已有的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不能完全适用于对广西新型研发机构的绩效评价。因此,本文以广西现有的46家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数据为基础,提出更具针对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进行实证分析。

一、广西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新型研发机构之所以称为“新型”,是相对于当前传统研究机构而言的。新型研发机构所遵循的是在当前传统研究机构机制体制基础上探索形成的、从研究到成果转化的新型模式。本文通过对标国内先进省份经验做法、咨询行业专家和发放调查问卷等方法,根据广西新型研发机构实际,构建了广西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设计:一是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基础,具体包括科研场所大小、研发所需仪器设备配置情况、研发经费投入情况和创新平台数量等,因为良好的研究基础条件可为机构的健康运行提供保障[14-15]。二是人才资源情况,人才是研发机构的关键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机构的研发实力[16-17]。三是科研能力,主要指标包括科研项目、专利、论文和标准等形式的成果[18]。四是自我造血能力、产业化能力,如新型研发机构的成果转化收入和孵化能力等[19-20]。

本文根据上述思路以及可获得的数据,确定各项指标并邀请各行业专家对指标体系进行全面论证后,构建了广西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二、基于ANP法确定广西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权重

(一)ANP法操作步骤

1980年,美国匹兹堡大学运筹学教授托马斯·L. 塞蒂(Thomas L.Saaty)提出了名为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的多目标科学决策方法,该方法自诞生起凭借其简单实用、具备数理分析和逻辑推理深度等特点,迅速得到各领域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与应用。但AHP法处理的是独立的层次结构,对于多层次相互影响的递阶结构适用性不够。对此,1996年,塞蒂教授在AHP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层次分析法—ANP(the Analytical Network Process),这一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达出系统内部元素间的相互影响作用[21]。某种程度上来看,AHP法是ANP法的一种特例。可以说,ANP法是一种更完备、适应性更强的科学决策方法,它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于评估描述系统元素间的关联性和构建反映系统元素间影响程度的极限超矩阵。

1.广西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关联情况调查

由于表1所示的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并非独立,所以需要考虑所有指标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为确保指标构建的科学性,笔者邀请了从事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和研究的有关专家对上文构建的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之间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判断。

经统计,得到广西新型研究机构绩效评价指标相互影响关系如下表2所示。在表2中,数字“1”代表横向指标显著影响纵向指标,数字“0”代表横向指标不显著影响纵向指标。以C11为例,C11对C41、C42、C45有显著影响,代表科研场所面积对孵化企业数、孵化收入、服务企业数量有显著影响。

2.构建两两元素比较判断矩阵

在网络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底层逻辑中,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元素对准则是否有影响(关联),元素对准则的影响(贡献)程度如何。元素之间的影响(关联)情况前文已进行分析,而对于元素间的影响(贡献)程度判断需要引入优势度概念。优势度是指相对于某一准则,两个元素哪个更加重要,或贡献更大。如果相比较的两个元素相互不影响,则适用于直接优势度;若两元素之间难以比较,需通过引入第三个参考元素进行间接比较,则适用于间接优势度[22]。

3.一致性检验

由于系统复杂性、评判专家认知的多样性等原因,构造判断矩阵时往往不能实现判断的传递性和一致性,所以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质量检验,使得判断矩阵大体一致,避免出现相互矛盾的判读情况。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步骤如下:

计算一致性指标CI:

CI=                         (1)

式中λmax为比较判读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为矩阵的阶数。

计算一致性比例CR:

CR=                                 (2)

式中RI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可根据比较判断矩阵的阶数并查表获得[23]。当矩阵1阶或2阶时,RI取值为0,没有判断传递性,不需要一致性判断。当阶数大于3时,出现判断传递性,例如有以下判断:A>B,B>C,则根据判断的传递性、一致性原则,可以推断A>C;但由于系统复杂性,或判断的主观性,往往出现A

4.构建未加权初始超矩阵

ANP网络结构中控制层有元素B1,B2,…Bn,网络层中有N个元素簇c1,c2,…cn,元素簇ci中有元素ei 1,ei 2,…eini,元素簇cj中有元素ej 1,ej 2,…ejnj。元素簇cj中某元素ejnj与元素簇ci中元素的影响关系通过两两比较方式进行描述。可以得到超矩阵W:

(3)

5.构建元素簇加权矩阵

虽然W超矩阵的子块Wij是归一化的,但W却不是归一化,则需要以W为准则,在BN下各元素簇对准则cj的重要性进行比较,与cj无关的元素集的排序向量分量为零。则得到BN准则下元素簇的加权矩阵:

a=                        (4)

6.构建加权超矩阵

=(),式中=aijWij                          (5)

7.构建极限超矩阵与权重确定

为了反映元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还需要处理加权超矩阵实施稳定性,计算极限相对排序向量:

W∞=lim(1/n)W k                       (6)

将局部权重按元素排列即得到局部权重向量:

Q=(q11,…,q1n1,q21,…,q2n1,qN1,…,qNn1)(7)

(二)基于Super Decisions软件指标权重确定

如表2所示,广西新型研究机构绩效评价指标(元素)之间相互影响、错综复杂,计算过程十分繁杂,需要借助数值计算软件辅助完成计算。本研究选取由Expert Choice公司利用先进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的Super Decisions(超级决策,简称SD)软件,辅助计算网络层次分析法中依存和反馈的决策问题。根据表2中指标间的影响关系,输入全部判断矩阵数据后,SD软件自动计算未加权超矩阵、加权超矩阵和极限矩阵,输出最终权重(见表3)。

从表3指标权重分析可知,产业化能力和人才资源的权重靠前,排名第三、第四的分别是科研能力和研究基础。说明与传统的研究机构相比,广西新型研发机构更注重和依靠产业化能力和人才资源。

三、广西46家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计算结果与分析

(一)绩效评价计算结果

本研究对广西新型研发机构相关管理单位提供的2021年46家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考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得到各评价指标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4)。

由于评价指标的量纲存在不一致情况,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研究采用归一化方法进行数据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y'=                   (8)

结合表3的权重数据与归一化后得到的数据,本研究对2021年度广西46家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数据进行处理与运算,得到关于它们的绩效评价指标得分情况(见表5)。

(二)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其一,基础条件方面,最高得分为0.0640,最小值为0.0002,平均值为0.0089,中位数值为0.0054,得分值基本位于0.0020~0.0257之间。基础条件最低得分值与最高得分值相差较大,同时,得分值基本位于低分区间,相对高得分的机构寥寥无几,这反映出目前广西新型研发机构普遍存在研究基础条件薄弱的情况,一是大部分新型研发机构科缺少研发设备或科研设备落后,难以满足创新所需;二是缺乏运行经费稳定支持渠道,这也与73.33%的新型研发机构认为广西财政支持建设经费不足的调查结果相符合。

其二,人才资源方面,人才资源方面最高得分为0.2624,最小值为0.0109,平均值为0.1012,中位数值为0.0935,得分值基本位于0.0388~0.1618之间。根据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发布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34.53%的新型研发机构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行业领军人才,但广西在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另外,据不完全统计,46家新型研发机构总人数达到9 667人,其中研发人员总数达5 007人,占比为52%,低于全国的64.11%;博士学历总人数165人,在研发人员总数中占比仅为3.3%,远远低于全国的20.74%。表明广西新型研发机构研发人员占比、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占比较低,缺少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关键技术攻关的拔尖人才,后备科技骨干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研究前瞻性不够。

其三,科研能力方面,科研能力方面最高得分为0.0287,最小值为0,平均值为0.0059,中位数值为0.0027,评分值基本位于0.0060~0.0064之间。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度,46家新型研发机构共承担国家级项目34项,项目经费近4亿元;自治区级项目122项,经费近5.8亿元。年度申请PCT国际专利数19项,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55项,形成国际标准数1项。但其中有14家新型研发机构没有开展科研项目研究,14家没有申请或获得相关专利,30家没有申请或发布相关标准。这表明广西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开发占比少,原始创新能力有限,原创性科研成果产出少,尚未发挥出技术创新的顶梁柱作用。

其四,产业化能力方面,产业化能力方面最高得分为0.0255,最小值为0,平均值为0.02590,中位数值为0.0102,評分值基本位于0~0.0680之间。产业化能力得分值基本位于低分区间,反映出目前广西新型研发机构普遍存在产业化能力低下的情况。从总体上来看,绝大部分新型研发机构仍然较大程度地依赖政府维持基本运行,自我“造血”功能不强,难以抵抗市场风险挑战。

其五,综合得分方面,综合评价方面最高得分为0.04595,最小得分为0.046,平均值为0.1419,中位数值为0.1112,评分值基本位于0.0460~0.2665之间。排名前5的新型研发机构分别是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和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推动广西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全面优化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政策环境

《广西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若干措施》《广西新型研发机构奖励性财政补助实施办法(暂行)》等新型研发机构专项政策以及“广西科改33条”等综合政策中,涉及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涵盖项目、土地、人才、税收、平台、资金等多个市场化要素,需要各政策归属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建立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大联合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消除其在注册登记、政府项目支持、成果转化、税收优惠、土地保障、国有资产处置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减少人为干预、降低建设成本,以降低准入门槛,为机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此外,区市人民政府应督促制定和出台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配套政策,对新型研发机构实施专项扶持。

(二)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制度

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在其自我造血功能比较薄弱时,需要政府给予持续支持。首先,应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经费预算,建立区市县三级联动的财政保障机制,扶持机构建设发展,并根据绩效考核评估结果对新型研发机构给予分级分档支持。同时,创新活动本身是高风险的经济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多方位的资本市场体系。除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外,还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型研发平台建设和运营,通过公共采购、政府购买服务、建立专用资金、引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多方位多渠道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壮大与发展。此外,新型研发机构应大胆探索建立以财政资金为牵引,以企业资助、服务收入、课题经费为主导,以投资收益为补充的盈利模式,实现从政府“输血”到产业“造血”的模式转换。

(三)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和释放科研人员活力

目前,广西高层次人才极度匮乏,没有一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没有一家中科院系统的科研院所,没有一名在职两院院士。调查显示,70%的新型研发机构急需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因此,广西应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引育高层次人才的扶持力度。首先,要严格落实新型研发机构引进符合政策规定的高层次人才团队的财政奖励措施。其次,要督促各相关部门落实新型研发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科学研究系列、工程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倾斜政策,扩大新型研发机构开展职称自主评审试点范围。三是健全科技人员到新型研发机构兼职创新或创业制度。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及创新团队依法到新型研发机构兼职从事成果转化、项目合作或协同创新,兼职期间与原单位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培训、考核、奖励等方面的权利。

(四)积极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加速成果转化

成果转化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之间“两张皮”的关键,一方面应引导新型研发机构保障科技人员的权益、加强信息流通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应树立新型体制机制来改变企业的运行理念,促进新型研发机构管理者形成成果转化意识、成果评价能力、成果后期产业化能力。从实践上可以探索实施政府和机构共同研发机制,对机构所从事的高风险研发活动进行补贴,增强研发团队信心。构建有利于成果转化的创新平台,从硬件上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成果转化活动。引导新型研发机构进入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实现知识产权流转和运用,拆除技术和知识的“围墙”,提升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发展活力。构建新型研发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探索“一个项目、多个主体”的攻关模式,最大限度集聚各机构研发实力,取得一批核心型关键技术成果。

(五)增强新型研发机构创业孵化育成能力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高技术企业的孵化器,在孵化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研发型企业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一方面要增强新型研发机构的服务创业能力,鼓励新型研发机构扶持创业,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人才创业的支持程度。力争将新型研发机构打造成全区的多功能、全业态创业服务载体,为更多的创业者提供资源丰富、环境优良的创新创业平台;另一方面,要增强新型研发机构的孵化企业功能。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应定位为全区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开放共享的孵化基地,结合全区孵化器建设与培育相关政策优惠,为新型研发机构孵化的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和初创期补贴。同时,要提升政府的信息和网络供给能力,构建政府的信息平台和公共网络,降低信息与知识的扩散与传播成本,为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提供众多有效资源。

参考文献:

[1] 柯婷,王亚煦.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路径探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1(6):12-15.

[2] 唐青青,陆桂军,董婷梅,等.广西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现状及建议[J].安徽科技,2021(5):26-29.

[3] 王丽贤,张小云.基于SCI论文的新疆重点机构科研成果综合评价[J].中国科技成果,2016,17(10):8-12.

[4] 高孙玉洁,王述琳,陈雷蕾,等.基于熵权法的2008—2017年乌鲁木齐市级疾控机构科研能力综合评价[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9,32(3):179-182.

[5] 蒋世银,李春旺.基于关联数据科研机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38(11):71-75,114.

[6] 罗扬,于亮亮,徐欣.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机制:以南京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4):66-72.

[7] 何宇.国内外有代表性新型研发机构的综述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2,19(4):176-180.

[8] 刘启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四个结合创新机制体制显活力[J].广东科技,2014(23):43-44.

[9] 许艺苹,陈舒,庄灵习.福建省新型研发机构分类评价:基于147家新型研发机构的数据[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4):43-49.

[10] 陈雪,李炳超,叶超贤.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70-76.

[11] 范明明,刘贻新,杨诗炜,等.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研究:基于DEA模型的效率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22,39(6):114-122.

[12] 张光宇,刘苏,刘贻新,等.新型研发机构核心能力评价:生态位态势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8):136-144.

[13] 杜阳.建筑产业现代化驱动的徐州市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2.

[14] 曾硕勋,张龙,肖琬蓉.基于DEA的甘肃科研机构资源配备效率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3):45-48.

[15] 李子萤.区域企业研发机构竞争力评价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4.

[16] 郭百涛,王帅斌,王冀宁,等.基于网络层次分析的新型研发机构共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0):72-79.

[17] 陈红喜,姜春,罗利华,等.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扩散绩效评价体系设计[J].情报杂志,2018,37(8):162-171,113.

[18] 刘华周,陆学文,郭媛嫣,等.财政支持农业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农业科研机构新实验基地建设项目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1):50-53.

[19] 胥美美,单连慧,李海存,等.基于DEA的我国科研机构科研效率评价指标的系统评价[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7,30(5):345-349,353.

[20] 何晓庆,王圣洁,胡琳.基于z指数的科研机构评价的有效性实证研究[J].现代情报,2018,38(5):82-86.

[21] 张艳芳,刘金惠.层次分析法在山东省地区差距分析中的应用[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68-71.

[22] 孙宏才,田平,王莲芬.网络层次分析法与决策科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23] 郭永成,唐乐,汪冲.基于網络分析法的某代建项目风险分析评价[J].人民长江,2018,49(19):58-62.

猜你喜欢

区域创新产业化绩效评价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
郑州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郑州市各县(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基于GeoDa—GIS的区域创新水平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