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升维:内容框架与路径

2024-04-18李春成

科技智囊 2024年3期
关键词:创新

摘  要: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产业发展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风险,通过系统升维建设良好的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是培育未来产业的关键。从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协同融合的视角,以及产业生态组织、生态网络、生态数字化赋能、空间联系、生态位管理、生态治理机制六个方面分析了未来产业培育的产业与创新生态维度升级的趋势与内容。结合我国区域未来产业的实践需要,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升维路径及其政策建议,包括重视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双生态”联动,分领域打造特色化、专业化的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将未来产业高成长顶尖创新型企业纳入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试点,梯次培育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开展城市群未来产业集群体系建设试点,打造一批跨区域未来产业与生态体系示范区;高度重视基石型服务组织的生态效应,发现、支持和培育专业化、高水平基石服务机构;大力加强多元、开放、合作、共生的新型文化体系建设,提升多链协同、跨界融合创新能力;优化产业与创新生态的政策体系和治理体系。

关键词: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升维;内容框架;路径

中图分类号:NO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4.03.02

未来产业通常具有科技含量高、牵引带动性强、颠覆性强、不确定性大、长期性投入高、生态属性强等特点[1]。特别是,与已经市场化、产业规模化的成熟产业相比,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伴随着投资、创新、技术伦理等多重风险[2]。显而易见,在产业和创新生态成为国家间、区域间竞争的主要手段和基础工具的背景下,通过系统升维,打造多维度立体化产业与创新生态,是培育未来产业的重中之重。更有学者提出,产业生态变革是中国制造业五大变革方向(智能技术变革、产业结构变革、制造业空间重构、产业生态变革、规则变革)之一[3]。如果将传统产业与创新生态类型称之为1.0的话,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类型就需要在1.0的基础上升维到2.0。笔者下文将着眼于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2.0的可能需求及发展趋势,从不同方位探析其升维的主要内容及其建设路径。

一、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升维的主要内容

从硅谷、中关村等领先园区,京沪深等领先城市最新的发展动态看,有利于未来产业培育的良好与创新生态,展现出以下生态体系升维趋势和内容。

(一)生态组织升维:从产业集群到产业集群体系

研究区域产业与创新生态组织的最基本方法就是使用集群工具。在产业集群升级方面,有人根据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实践趋势及理论进展,提出了推动由不同类型集群形成的产业链集群或集群体系的思路[4],这显然打破了单一产业集群的方式,已经具有了从全方位、多维度组织产业与创新要素提升产业组织形态的内涵。这种产业集群体系由三种类型的集群组成:纵向产业链集群,包括上、中、下游的产业链(供应链)形成的集群,如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产业、中游的整车产业、下游的汽车销售与维修服务等产业集群;横向产业集群,主要指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在同一区域聚集而成的集群类型;以及与实体生产、制造相结合的服务业集群,包括围绕生产制造形成的研发、设计、物流、销售、结算等多个环节[4]。无疑,产业集群体系的孕育和完善,将紧密伴随未来产业的发展壮大,二者相互依存;集群体系的发展,实现了现代产业体系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制造与服务的相互增强,实现了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的互补发展。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产业形成强大集群体系,不仅对优势支柱产业提升竞争力有很大助益,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也有很大好处,如集群内的企业生产制造可就近便利配套,相互学习与交流合作的成本更低,交易成本更低,产业创新与设计升级效率提高,供应链韧性增强等等。随着产业聚集程度的提高,集约化发展可能使得产业具备越来越强的竞争力,即使部分企业经营暂时遇阻、少数企业迁出也不会影响正常的产业循环发展。目前,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我国主要城市群(圈)的产业链集群体系建设已经具备较好发展基础,集群体系效应逐步开始凸显其竞争力,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显示了其韧性,成为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的优势之一。中国产业集群体系效应不仅体现在传统产业上,如钢铁、电力、铝、钛、镁、铜、水泥等传统工业,其原料已经占据了全球很大份额;在动力电池、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的产业集群体系,也开始显现较强系统效应。

(二)生态网络升维:从单产业链发展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我国产学研、金融、社会服务等产业与创新主体及创新资源要素各自发展,缺乏融合发展、合作发展的意识与机制,产业体系化的协同能力、融合发展能力及其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尚难以适应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升维之需。但是,综合来看,我国产业多链深度融合实践已经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导向,为未来产业生态网络升维带来有利的影响,如把创新链视为引擎,“两个围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成为主体性任务,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是新要求[5],保障供应链安全有韧性是方向和目标,知识服务链、数据链、政策链等新要素链是保障条件和支撑。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产业与创新生态网络(即要素融合)升维的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两个围绕”将进一步得到强化,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与匹配将全面推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就是进一步强化科技有效供给的引领支撑作用,不断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抓住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这一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保障科技安全和产业安全。同时,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提升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第二,在全国各部门、各地区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新部署的推动下,“四链”深度融合将有更大发展空间,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的互补功能将得以进一步发挥。第三,突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成、融通更多产业与创新要素。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态势,紧紧把握新机遇与新挑战,充分发挥我國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国家数字经济战略优势,衔接好知识服务链、政策链、数据链等新要素链,完善高风险颠覆性技术支持机制,着力提升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力争赢得新赛道先机。

(三)生态数字化赋能升维:使能技术加持产业链现代化和生态体系融合互动、合作共生

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数字化新科技,可以加速技术、知识、数据、资金和人才流动,降低交易成本,因此被冠以“使能技术”“威力倍增型技术”[6]等名称。使能技术或激活技术,是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1998年提出的新经济概念[7],是指能够催化、加速、激活其他技术革新的技术,催生出新的经济领域,如计算机芯片和通信网络的发明就培育出计算产业、大数据、物联网等许多新产业领域。同时,其还能颠覆其他经济领域,就像历史上金融创新改变了经济一样。事实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既是使能技术,也是融合技术,它们对经济、社会、科技的渗透性和融合性影响是快速而深刻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迭代,五大新一代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网络平台、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成为普遍认可的五大通用使能技术,深刻改变着经济领域原有的发展方式。因此,由于新一代信息科技具有全时空、全流程、全场景、全解析和全价值等特征,被认为具有强大的颠覆性力量[8]。笔者将通用使能技术对产业链现代化和生态体系融合互动、合作共生的加持作用概括为四个方面[9]:首先体现为通用性,使能技术几乎对所有行业、所有领域、所有部门都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其次体现为加速性,即对所影响对象的循环累积具有正向加速作用。通用使能技术使得各种技术、各种部件、各种模块或各种可集成单元获得无穷大的重组空间,在互动协同机制下形成加速作用;三是体现为增效与增值作用,即能够增加普遍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管理价值;四是增信作用,即有利于主体之间的合作。此外,使能技术除本身具有的指数型增长特性外,指数型技术之间的融合还能产生叠加效应与协同效应,并与传统行业融合带来诸如零售业、广告业、娱乐业、教育、医疗保健、长寿、商业、食品业等八大行业的深刻重塑与变革[10]。总之,升级产业和创新生态,培育未来产业,必须高度重视数字化智能化的赋能作用,大力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使能技术开发与应用,提升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化能力。

(四)生态空间联系升维:从园区生态体系向多尺度的空间协同体系推进

笔者认为,全方位推动三层次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发展,形成从园区小生态到城市大生态,再到城市群(圈)巨生态的多尺度区域生态体系空间布局结构,是我国产业与创新生态升维发展的空间大趋势。不同尺度的空间对未来产业的培育具有不同的意义。产业园区(包括大学科技园、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自贸区、特色产业区等)是建设区域未来产业良好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的承载基础。虽然产业园区有类型、规模、功能定位方面的不同,但是产业园区就是依托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环境,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迅速营造产业与创新资源要素和主体要素高密度、开放型的生态体系,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新创企业的成活,有利于未来科技的创业者得到园区及当地政府的精准扶持与帮助。国内外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是新产业、新企业成功的最底层的依托,也为更大范围的区域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提供了基本载体条件。同时,未来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壮大也需要更大的市场扩展视野,需要更大范围的场景来支撑。许多小切口的前沿科技需要更大范围地使用场景及生产空间才能满足其初期的市场需求。因此,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依托中心城市,在城市圈、城市群的地理空间建立跨区域的产业供应链结构和要素配置体系,形成距离更近、更便利、更有韧性和弹性、要素更统一的,以大市场为纵深的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新格局,无疑将为城市圈、城市群内的未来产业提供更多机会、更多选择,进而为创新创业提供更适宜的生态环境。

(五)生态位管理升维:若干产业与创新生态关键要素的功能升级

无论是产业生态体系,还是创新生态体系,或者是二者整合的新生态体系,决定其效能的是其中具有主导作用的关键要素和“鲶鱼效应”,对这些关键要素的管理可称之为生态位管理。就国内外经验和未来产业培育需求来看,当前我国应重点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生态位关键要素功能升级:

第一,強化平台型大企业在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目前,在数字化、网络化大趋势下,大企业在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中的作用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做大做强的双向拓展下,平台型大企业的主导地位不断得以强化。因此,发现、培育大企业既是未来产业规模化的重要任务,也是产业与创新生态建构的重要内容。同时,实践证明,平台型大企业通过建设双创基地、参与风险投资等方式,在孵化未来科技、未来企业过程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强。强化平台型大企业生态主导作用的着力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发挥好大企业的产业网络平台资源聚合作用,特别是通过大企业牵头建设产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供应链、用户、场景驱动等产业资源,形成产业共同体;二是发挥好大企业的双创平台资源聚合作用,整合各类主体参与产业创新创业,通过创业、孵化、创投、兼并扩展新事业,形成创新共同体;三是发挥好大企业在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中的资源聚合作用,特别是通过产业投融资平台、开源创新平台、研发转化智能工具平台、网络制造销售平台等平台机制,为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提供条件。无论如何,数字化环境下,平台型大企业在未来产业及创新生态建构中的主导性作用日益凸显,没有平台支撑的产业及创新生态体系是落后的,甚至是空洞的,也是缺乏竞争力的。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看,平台型大企业居于最高价值维度,后面才依次是标准、专利、技术、产品维度,我国多数产品在全球还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地位。未来产业的培育,一开始就要着眼于价值链高维度,首先要依托大企业、大平台,将居于最高价值维度的产业与创新生态平台发展放在优先位置。

第二,强化基石机构在产业与生态体系建设中的组织作用。《硅谷生态圈:创新的雨林法则》中提到了“基石人物”的概念,基石人物也包括基石组织,其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生态体系的形成,特别是产业主体与要素的融合及其生态网络的形成至关重要。生物学家所说的基石物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通过与其他部分产生的非常有价值的互动,对整个系统有着远超过自身物种比例的作用,从而成为系统中的枢纽。在生物生态系统中,基石物种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在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中,基石人物或基石机构之所以能够创造价值,原因在于其具有很高的社会信任度和社会资本价值,其具有将分散在生态系统中的元素黏合在一起的能力,并表现出三大特质:整合力、影响力、冲击力[11]。一般而言,基石组织主要包括能够具备以上三大特质的专业化服务公司,其能够将各种要素连接起来,降低交易成本,如通过打破传统的等级关系,超越社交圈界限,帮助有想法、才能、知识、资金,或者机会的人们建立联系等。同时,基石组织或人物通过其影响力和高信用,能够显著提高创新生态体系的运行效能。

第三,强化风险投资机构在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中的网络纽带作用。塞巴斯蒂安·马拉比(Sebastian Mallaby)的著作《风险投资史》中有一个基本论点,就是硅谷的风险投资机构在长期发展中,很大程度上已经由传统的项目投资人转变为建立创新网络联系的桥梁纽带,而这种活跃地将资源联系起来的举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不同地区为何存在创造力上的差异:通过在创业者、创意、客户和资本之间建立联系,风险投资人将聚在一起的聪明人转化为创新网络[12]。因此,在未来产业培育中,既要看到各类风险投资机构对项目的资金保障作用,更应重视其在建构创新网络、形成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六)生态治理机制升维:向产业与创新主体更加多元参与的合作共生治理方式转变

在万物互联、人物互联的网络化、数字化时代,任何产业要素和主体都将不再是孤立的存在,相互依存、合作共生会成为一种常态。产业与创新生态运行向主体更加多元的开放、合作、互利、共生机制演进,是生态治理机制升维的基本趋势,主要内容包括开放创新机制、网络开源创新机制、合作共赢机制、互利共生机制、负责任创新机制、多元参与共建联盟等。这些产业与创新生态的治理机制升维趋势,在生物界的共同进化中普遍存在,并形成普遍性的共生关系。与生物生态系统共同进化趋势一样,产业和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相互传授及不断相互博弈,开放性、社会性、复杂性也与日俱增,进化形成紧密的、密切联系的网络,任何产业及创新主体不会孤立存在,会结成分布式网络和互利共生关系,就如一个人的肠道依赖100万亿个以上肠道菌群参与消化,其人及其肠道菌群都从这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中获利良多[13]。这样的自然生态系统所普遍具有的互利共生、共同进化机制,在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产业与创新生态等社会系统之中,随之而来的是相对应的、多元参与的产业与创新生态治理机制的新形态。从更加深层因素考量,未来产业生态治理机制升维的方向,代表了科技文化发展趋向及建设的着力点。

二、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升维路径及其政策建议

以上6个方面的生态升维及内容,为打造未来产业生态体系化建设升级版,以及我国各地区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可选择的政策工具及相应路径。在路径选择上,以可操作性为原则,既需要围绕未来产业的重点细分领域而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也需要围绕生态位关键要素,如培育生态主导企业、重视基石服务机构等,采取专项政策举措。

(一)重视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双生态”联动,分领域打造特色化、专业化的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

在许多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领域,如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未来智能科技产业、未来健康科技产业、未来低碳科技产业、未来深海空天开发科技领域等,与传统产业领域相比,其创新与产业化过程,既依赖区域的良好创新生态,也依赖完善的具有细分特性的产业生态。因此,需要不断优化区域未来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的协同匹配和融合互动。事实上,未来科技领域的产业化健康发展,高度依赖于细分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的联动和密切配合。笔者已经就建设未来产业与创新“双生态联动机制”提出过一些看法,认为要运用密度、高度、融合度和社会支持度的“四度”产业创新共同体理念,不断优化区域产业与创新主体、产业与创新要素配置结构,打造热带雨林式的产业与创新生态系统[2],在此不再赘述。这里需要强调,对未来产业不同细分领域,要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技术特性和行业特性,打造特色化、专业化的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政策措施可考虑:第一,重视技术预见研究,按照技术成熟度曲线,制定相应的技术与产业培育路线图,并按照技术与产业路线图,优化人才、资金、中介服务等要素配置。第二,把握细分产业领域的产业及创新发展规律与趋势,加强细分产业和生态体系特征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的有机衔接和融合互动。第三,条件成熟时,鼓励和组织建设大企业等平台型机构牵头的产业创新联合体,促进产业与创新主体实质性合作及要素的合理流动配置。

(二)将未来产业高成长龙头创新型企业纳入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试点,梯次培育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

发现和培育创新生态龙头企业,将打造世界一流的高成长企业纳入国家和区域建设的试点,并使之成为产业与创新生态建设主导者,是将来产业生态培育的关键因素之一;之后,再通过打造产业与创新的龙头企业生态圈,构建并稳固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国企改革措施提出,要围绕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突出五大任务,包括产业重组、经济安全、科技创新、公司治理、国民协同发展等[14]。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15],其中,7家地方国有企业入选新一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200家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入围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示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进入示范名单的企业从央企扩大到地方,即在过去11家央企的基础上增加了7家地方国企示范企业。二是以新兴产业为主。三是第一次公布的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做好储备。四是名单之中,山东、浙江、广东和江苏等省的企业占比非常突出。建议各地在未来产业培育中,要高度重视发现支持未来产业的高成长科技企业,要按照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和专业突出、创新驱动、管理精益、特色明显的世界一流专精特新企业的要求[15],在省市层面做好一企一策的试点示范工作,尽快形成一批生态主导型、卡位型企业。

(三)开展城市群未来产业集群体系建设试点,打造一批跨区域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示范区

产业集群发展有赖于市场环境、配套环境、创新环境、产业人才等要素,这也是城市群未来产业集群体系建设的方向。开展城市群未来产业集群体系建设试点,打造一批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示范区可考虑将以下几方面作为着力点:一是加强城市群各地政府联合战略规划设计,明确各区域重点产业聚集区,按照重点区域的重点产业需求,分工协作、共同打造良好的未来产业生态体系,形成效率更加突出的產业要素与主体集聚效应,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升级;二是跨区域共同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形成更高效的创新要素与创新主体集聚效应,加快形成未来产业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技术持续升级;三是配合产业和创新生态建设,跨区域配置生产性服务资源,共同打造良好的科技服务体系,配套形成服务环境更加突出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聚集区,从而带来更好的产业根植性,促进区域的地方性知识的形成,提高区域未来产业特色化发展,提升未来产业竞争力;四是跨区域共同打造良好的统一大市场体系,使未来产业创新要素、数据要素、资金要素、人才要素更加高效流动,促进市场要素升级;五是跨区域共同打造良好的产业战略人才、战略科技创新机构与战略研发投资机构,建立有利于未来产业形成循环累积增强效应的机制,改变产业创新系统整体能力不强、体系化创新效率不高的局面,使得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系统的系统潜能发挥出来,促进创新生态体系化升级。

(四)高度重视基石型服务组织的生态纽带作用,发现、支持和培育专业化、高水平的服务机构

首先,要开展基石型服务组织的理论和案例研究。目前,我国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理论和实践中,还未真正认识到基石型服务组织在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中的建构作用,对基石型服务组织在未来产业培育中的作用机理、生态效应等缺乏认知。其次,可依托科技园区,大力引进聚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建设各类专业化或综合性科技服务业密集区,深化制度创新,形成新一轮科技服务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热潮,加快以科技园区为重心的科技服务产业化发展,为基石型服务组织的成长提供承载条件和氛围。其三,地方政府和科技园区在未来产业发展战略谋划和规划制定中,要将发现、支持和培育专业化、高水平基石服务机构纳入议事日程,上升为重要内容。其四,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服务采购等政策措施,赋予基石型服务组织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的促进职能,使其在产业与创新生态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总之,培育、认定并发挥基石型服务组织的作用,是针对未来产业的特点而采取的重大市场化举措,可能是地方政府、科技园区促进形成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加快培育未来产业、降低未来产业不确定性风险的恰当方法之一。

(五)大力加强多元、开放、合作、共生的新型创新文化建设,提升多链协同、跨界融合发展能力

首先,要全面树立产业链生态观念。树立生态系统、生态链思维,在“官、产、学、研、用、介”等各类产业与创新主体中,全面提倡产业与创新生态链管理模式。区域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元主体决策管理者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转变形成的新理念,因此需要广泛树立起生态链“是开放互联,是利益相关者的网络结构,是相互作用,促使形成广泛合作、深度融合、共享共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系统”的新认知[16];广泛树立起合作共生等协同进化理念;广泛树立起多主体、多要素、多样性、利益共享、命运与共的产业共同体理念等。其次,要在实践中全面践行跨界合作、开放共生的文化理念和深入落实跨链协同配合部署。要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大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实践,包括大力推动城市圈、城市群未来产业供应链协同发展,扩大区域产业空间协同范围,增强产业发展韧性与安全性;根据未来产业成长阶段,完善产业金融体系和科技金融体系,保障创新链、产业链的资金投入需求;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链,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保障。其三,要全方位运用新经济思维。当前,在数字化驱动的新经济条件下,研发创新、企业发展、产业发展均呈现出新规律、新趋势。因此,全方位运用新经济思维,是发展未来产业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开展新研发、应用新场景、培育与支持新物种等新经济的理念及其实践,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既有技术路线,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修正发展思路。

(六)优化产业与创新生态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治理体系

首先是依托园区,完善区域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的相关政策。以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建设为具体抓手,以提升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为目标,不断完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例如,依托高新区,在科技金融生态、产业人才生态、产业治理体系、产业数字化、产业第四方服务、园区创业生态等,积极探索有利于前沿科技转移转化的系统化生态促进机制。科技部、教育部依托大学科技园,开展“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工作[17],就是一种有益的生态建设优化政策探索。其次是完善支持市场主体聚集与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支持大型企业的平台化与中小企业聚集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大型企业发挥生态主导作用的政策措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政策措施;建设创业型城市、增大企业主体底座群体的政策措施。其三是促进区域产业链生态治理模式的政策。打造城市为中心的产业与创新生态高能级发展模式,围绕未来产业成长需要,探索建立包括产业与创新联盟、产业基金、新型研发机构、高校学科支撑等环节在内的配套化创新生态联动机制。其四是完善区域产业生态治理体系。在产业组织、产业促进服务、行业协会、政策工具箱、全面创新改革等方面不断改善治理机制,达到治理升维。其五是强化专业化智库的未来研究预测功能和策划咨询功能,把握未来产业生态升维方向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杨跃承,武文生,党好.发展未来产业是我国构筑长期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J].中国经济周刊,2021(23):104-108.

[2] 李春成.着力四大机制创新,培育区域未来产业[J].青海科技,2023(1):6-9.

[3] 顾强.应对双循环,中国制造业的五个变革[M]//新望主编.制造新格局:30位知名学者把脉中国制造.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1:23.

[4] 黄奇帆.结构性改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191-193.

[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6] 美收紧对华投资审查,聚焦三类“威力倍增型”技术[EB/OL].(2023-07-07)[2024-01-03].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20904567358493.

[7] 凯利.新经济,新规则[M].刘仲涛,康欣叶,侯煜,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前言.

[8] 黄奇帆.分析与思考: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58-61.

[9] 李春成.循环累积增强:区域创新发展基本规律探析[J].创新科技,2023(1):25-39.

[10] 戴曼迪斯,科特勒.未来呼啸而来[M].贾拥民,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111-172.

[11] 黄,霍洛维茨.硅谷生态圈:创新的雨林法则[M].诸葛越,许斌,林翔,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61-68.

[12] 马拉比.风险投资史[M].田轩,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2:16.

[13] 凯利.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M].张行舟,陈新武,王钦,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115-119.

[14] 刘青山.国资委:聚焦五大关键,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EB/OL].(2023-04-03)[2024-01-03].http://news.sohu.com/a/662588481_100082376.

[15] 國资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的通知 国资厅发改革〔2023〕4号[EB/OL].(2023-02-28)[2024-01-03].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3/18/content_5747343.htm.

[16] 孙海鹰.创新生态链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8.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科技部 教育部关于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的函 国科函区〔2022〕323号[EB/OL].(2022-11-25)[2024-01-03].https://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qtwj/qtwj2022/202211/t20221128_183701.html.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