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2024-04-18马叶琳马雪金

经济师 2024年1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存在问题高职院校

马叶琳 马雪金

摘 要:财务管理是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内容之一,主要包括高职院校对财务活动的组织、财务关系的处理,以及其他与财务相关的管理内容与措施。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处理好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显著提升自身的资金循环利用效率,并在此基础上为高职院校其他工作提供可靠支持。随着当今社会多元化发展态势日益显著,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要求越来越复杂,原本一以贯之的管理理念、管理措施及管理方法逐渐表现出其局限性,导致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日益显著。由此,文章针对相关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务管理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1-080-02

引言

高职院校建立财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使财务管理能够切实作用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持续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工作,通过出台各项政策促使高职院校采取相应措施,从全局角度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从社会角度上来看,高职院校在近10年来采取的扩招策略,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多数高职院校不仅实现了招生人数的持续增长,校区建设规模也在逐步提升,教学设备同样处在持续更新的状态中。然而高职院校的这种发展状态固然可喜,但同时院校也面临着经费短缺、资金不足等问题,原有财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滞后性、灵活性欠缺等问题也因此暴露出来。而是否能针对这些问题建立全面认知,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加以解决,就成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持续完善优化的主要方向。

一、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现状及特征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现状

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迫使高职院校对财务管理工作投入更多重视,以期能够切实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并使财务管理工作推动高职院校其他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当下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均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为院校内的资金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等财务管理具体工作匹配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如资金管理就对收入来源进行规范,并对资金审批、审核相关内容做出了严格要求;而预算管理相关工作则得到了高职院校领导层一致的重点关注;会计核算则严格按照相关财经法规及新高校会计制度的指导进行[1]。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资金使用仍未表现出应有的计划性,使用过程也未体现出应有的节流意识;预算管理上则缺乏应有的结果分析及预算控制制度;在会计核算层面,则出现了教育成本核算、财务预算、会计核算无法有效衔接的问题,另外往来款项长期挂账等情况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制是围绕财政拨款这一核心内容运行的,但随着数十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目标也从原本单一、微观层面的资金收付,转向重点解决资金筹措、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等宏观经济管理层面。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主要表现出以下两方面特征。

一是财务管理复杂化。财务管理复杂化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受社会环境影响,表现出的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由于近年来经济、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改革持续深化,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除原本的内容之外,还增加了校办商店、总务承包食堂、招待、新校区建设、大型设施维修等相关工作的财务管理内容[2]。这意味着原本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需全面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来满足高校日益增长的财务管理工作需求。

二是经济活动多样化。在高职院校规模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其资金筹措渠道也会越来越多,并使高校内部经济活动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而高职院校的筹资渠道本身带有互利共赢性质,因此院校也需要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教学、咨询、生产经营及科研等各方面活动,由此开展的各项工作绕不开财务管理,也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还要能为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提供管理支持。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不足

我国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具有明显的行业办学特征,院校前身为各种方向的中专、技校、职工大学等,其原本的财务体系中存在人员配额不足、工作范围及职责不明确的情况,享有的各种待遇相较其他岗位,具有明显的边缘化、固化特征,成长空间相对有限。这一问题在升级转型为高职院校之后,短期内仍未得到有效解决。2022年云南省高职院校相关统计数据中显示,财务人员超过20人的院校占比不超过15%,且大部分财务人员学历及职称层次相对较低,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相对普遍,区别仅在于因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问题的严重性有所不同[3]。而专业人才不足一方面折射出高职院校财务人员地位及待遇不理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该行业具有较强的人员流动性,导致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因受到人才因素制约难以有效开展。

(二)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与企业不同,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属于国家无偿投入,并不计入经济效益也不需要核算成本,因此高职院校在这类资产上的管理体制与企业存在显著差别。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高职院校为扩大招生、扩大建校规模,存在盲目大量无计划购入高科技教学设备的情况,由于这种采购方式工作量较大且内容繁杂,后续账务处理中也存在不及时的情况。而在购入并安装相应设备之后,又存在设备使用率不高、使用过程缺乏应有管理维护、每年进行走过场形式的财产清查等情况[4]。这就导致高职院校购入固定资产后立即投入使用,但在登记、建卡、入账等后续手续上难以及时到位,最终出现账实不符的问题,也使得一部分固定资产因各种原因损失,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因此无从保障,加速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预算管理理念偏差且执行弹性大

首先部分高职院校中仅有财务部门关注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包括预算目标确立、预算编制及预算考评,基本上是全权交由财务部门负责,这无异于财务部门以一个部门的能力推进整个学校的预算管理工作,由于缺乏相关领导的重视,财务部门也很难获得其他部门的配合,管理时各方面具体工作的执行状况也会大打折扣。其次,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在目标规划上,也缺乏长、短期目标的协调与整合。仍以预算管理为例,高职院校预算管理通常按年度编制,而为确保收支平衡,编制时较少考量学校的长期发展目标,预算编制对学校建设的积极作用并不显著,甚至很少达到应有的程度[5]。最后,高职院校倾向于采用“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式,原因是这种预算编制方法的执行难度相对较低,但缺陷在于这种方法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公平性与透明程度,在内容上也缺少应有的全面性,导致预算管理的目标脱离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重视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财务人员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主体,其个人能力水准、思想觉悟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状况。作为当下高职院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对高职院校发展、存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首先,高职院校领导层需正视财务管理的作用及价值,深入了解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组织单位领导及相关责任人,以各种形式开展最新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活动,增进财务管理相关人员对这方面内容的了解。其次,在此基础上则需要明确财务管理岗位人员流动的根本原因,其原因在于岗位待遇及发展空间的相对固化,因此需要合理提升财务管理岗位人员待遇,结合高职院校管理需求,为财务管理岗位匹配对应的上升空间,制定具体的人员晋升规则、执行办法并持续完善,来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岗位对校内外人才(校内人才是指开设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从校内吸收能力强、表现优秀的人才)的吸引力,争取更多高水准专业人才前往财务管理岗位就业。最后,在获得可靠人才渠道的前提下,重新确定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需求及办法,并使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向高职院校最高层领导负责,避免财务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利益相关单位或个人插手,从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公正性。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固定资产流失的情况,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也揭示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不理想的客观事实。为解决这方面问题,就需要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得到充分强化。在具体措施上一是要强化会计核算,这需要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结合现有的所有固定资产建立总账与分类明细,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数量管理及价值管理,在此基础上则需要落实固定资产直接相关的经济责任制,以“归口分级管理”的方式管理固定资产,由学院资产管理处与财务处、各系、部、处分别管理隶属学校、院系、部门的固定资产,主要负责人需为固定资产完整性负责,且固定资产状况直接与负责人薪酬挂钩。二是要严格审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保管、清理及报废,确保审批手续经过财务处、学校办公会议等高职院校重要管理机构,此外还需匹配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定期盘点固定资产保有状况,以定期结合不定期的方式盘点学校固定资产的种类、数量、存放地点、管理状况、保管环境等等,出现折损的固定资产要与处理过程同步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

(三)科学推进预算编制及管理

预算编制上,首先,需摒弃“固定预算法”“定期预算法”等较为保守的预算编制方法,尝试将科学性、灵活性更强的“弹性预算法”“滚动预期算法”“零基预期算法”等应用到预算编制工作中,深入开发各种预算编制方法的优势以实现优势互补,以全面预算的方式推进预算编制。其次,在此基础上则需要以高职院校长期发展目标为指导,逐项审议各种费用开支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开支具体规模。预算执行时则需要财务部门严格遵循财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维护预算编制及财务管理工作的严肃性、有效性,以保证预算编制及管理得到剛性执行,推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发展。

四、结语

高职院校实际上参与到社会财富的分配过程中,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其独到的影响和作用,这也是高职院校需强化财务管理的社会性要求。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现存的问题并不止上述几方面内容,以上只是提出较为普遍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实际发展过程中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并加以执行,使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 韩柏南.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改善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18(31):76.

[2] 黄慧玲.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2018,000(11):168-169.

[3] 李今果.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探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000(06):15.

[4] 李心婳.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营销界:农资与市场,2019,000(20):254-254.

[5] 马百皓.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营销界,2020(34):138-139.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

[作者简介:马叶琳(1995—),女,汉族,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知识产权证券化;马雪金(1968—),男,汉族,湖南衡阳人,副教授,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财务管理。]

(责编:赵毅)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存在问题高职院校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