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位一体科创型测绘类研究生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2024-04-18翟敏刘尚国刘国林

高教学刊 2024年38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翟敏 刘尚国 刘国林

摘  要: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对测绘从业人员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以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为例,分析当前测绘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思政-课程-平台-团队”四位一体的科创型测绘类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以课程思政为引导,以科研支撑课程创新,以平台支撑实践创新,以团队支撑多方位指导,以求解决目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思政教育、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实现科创型测绘类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为新时代测绘行业科创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参考的教育改革途径。

关键词:测绘类;科创型;四位一体;协同育人;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S2-0053-04

Abstrac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has put forward unprecedente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actitioners. Taking the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 model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postgraduate training model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puts forward a scientific and creative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system of "ideology - curriculum - platform - team", with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s the guide, scientific research supporting curriculum innovation, platform supporting practice innovation, and team supporting multi-directional guidance. It aims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realize the talent train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graduate student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scientific and creative mapping talents in the new era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dustry.

Key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four in one; cooperative education; graduate student; training mode

当前,我国正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努力奋斗,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急需造就一批“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精湛、科创能力突出”的测绘高端人才[1-4]。如何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信息化测绘、对地观测与导航、自然资源监测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培养以测绘为主的多学科交叉的科创型测绘人才,成为新时期测绘教育工作的挑战[5]。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本文围绕着新时代对测绘类研究生提出的新要求,开展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创新与改革,构建了“思政-课程-平台-团队”四位一体测绘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强化科教深度融合,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一  科创型测绘类研究生培养现状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6]。研究生的培养要坚持需求导向、创新引领和改革驱动,增强研究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全面提升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新时代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对从业人员的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7-8],研究生培养目标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时代所面临的新形式和新变化。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测绘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仍存在几个关键问题。

1)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存在“两张皮”问题。研究生的思政教育是实现研究生“拔节孕穗”到“开花成熟”顺利过渡的根本途径[9],目前研究生思政教育的主体单一、教育过程不连贯,思政教育未能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对时代重任和测绘精神领悟不深。

2)课程体系不适应。课程教学重知识传授、轻科创能力培养,表现为研究生实践机会少,实践能力不足,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现象,课程体系不能适应自然资源高水平时空信息服务的需求,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无法适应测绘行业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实际需求。

3)科创能力有待提升。表现为创新精神匮乏,对新兴学科了解较少,科学交叉能力薄弱。同时存在研究成果不落地,与国家、区域战略需求对接不紧密,对接最新科技进展较少等問题,测绘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未能适应世界科技强国对测绘科创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  四位一体科创型测绘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山东科技大学建校于1951年,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5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之一。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学校优势学科专业之一,2003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等级,已为国家培养了4 000多名测绘专业技术人才。

对研究生而言,科研创新能力是面向未来行业需求必备的素养。针对科创型测绘类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团队遵循“需求导向、创新引领、改革驱动、科教融合”的培养思路,对接学校办学定位,依托多项教改项目,在测绘学科研究生培养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思政-课程-平台-团队”四位一体科创型测绘类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面向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需求,强化科教深度融合,为自然资源高水平时空信息服务和新时代测绘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人才和技术保障,如图1所示。

所谓“四位”,是指“思政引领、搭建课程、强化平台、创建团队”并行,为科创型测绘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运行提供支撑:打造了“厚植大国工匠内涵的新时代测绘精神”的思政阵地,基于“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传统测绘精神,凝练“珠峰测高精神、深海探测精神、大洋科考精神”为代表的大国工匠精神,筑牢“思政育人”之根基;搭建“通识维度-专业维度-拓展维度-提升维度”四级进阶研究生课程体系,规范核心课程设置,打造精品示范课程,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信息化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筑牢“课程育人”之根基;强化了“科教协同发展、创新示范引领”的科研教学平台,打造“科研-实践-教学”融合进阶模式,以大平台、大项目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筑牢“平台育人”之根基;创建了“政、产、学、研、用”的测绘研究生科创团队,围绕多主体、多要素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以高精尖为方向搭建老中青合理搭配、产学研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团队,筑牢“团队育人”之根基。

所谓“一体”,是指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面向科创型测绘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坚持“厚植大国工匠内涵的新时代测绘精神”思政理念,以需求为导向实现“政、产、学、研、用”融合,构建科创型测绘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1  打造“厚植大国工匠内涵的新时代测绘精神”的思政阵地

凝练在“测大江南北、绘锦绣河山”等科研服务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具体包括珠峰测量[10]、北斗卫星导航、嫦娥定轨[11]、“奋斗者”号深海探测[12]、大陆架划界勘测[13]、大洋极地科考等大国工程测绘,以及国家海上搜救环境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船载多传感器综合测量系统南海示范应用、“桑吉号”溢油海洋灾害监测、绿潮监测与漂移预测信息平台建设、京津冀雾霾生态环境监测等测绘信息服务工作[14],利用优秀科研成果反哺课程思政建设。融合新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青年网、大众日报和光明日报等媒体对山东科技大学科研成果的广泛报道,利用积极的社会舆论导向激发学生的专业志趣和创新动力。

开展名家讲坛、智“绘”讲堂、“大国工程”等系列杰出校友高水平学术报告,凝练大陆架划界、深海探测、卫星遥感应用等领域取得的优秀研究成果,反哺课程思政建设。邀请院士、校友讲述珠峰测量的经历、分享“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的历程、讲解“天问一号”“嫦娥四号”的相关测绘技术,展现对“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测绘精神的坚守。依托“大国工匠精神”“测绘精神”,打造“经纬蓝图文化工程”,弘扬以珠峰精神、北斗精神、嫦娥精神等为依托的“厚植大国工匠内涵的新时代测绘精神”,坚定科技兴国、测绘报国的理想信念。

(二)  搭建“通识维度-专业维度-拓展维度-提升维度”四级进阶课程体系

聚焦行业技术发展,融合科研成果,优化教学内容,基于“夯基础、重实践、聚前沿、促创新”的核心理念,培育省级优质课程、教学案例库、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推动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双向驱动的信息化教学;共同搭建起“通识维度-专业维度-拓展维度-提升维度”四级进阶课程体系(图2)。通识维度以夯实理论基础为要求,优化核心课程设置,培育了省级优质课程、教学案例库、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基于“持续创新,终身学习”的培养目标,将自然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等课程,贯穿硕博培养始终,强化测绘科创人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维度以注重课程实践为手段,设计了“实践课-生产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活动”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课程体系,强化学术型硕士的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推动专业硕士的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承接。拓展维度以聚焦科创前沿为重点,举办学术会议、培训讲座,聘请业界专家定期参与专业课程教学;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聚焦重大科研成果,掌握行业前沿科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训练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思想,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维度以促进科创为目标,利用优秀创新成果引导创新能力培养,实现由思政育人和课程育人到平台育人和团队育人的无缝衔接;重点支持研究生参与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着力提升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积极推动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助力科创型测绘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培育省级优质课程和教学案例库,打造省级平台在线课程,推动优质在线课程的共建共享。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加强在线课程建设,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打造“教-学”双向驱动的新型教学关系,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设计课前引导、课中指导、课后督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学习,以“教”促“学”。结合翻转课堂和研讨式教学策略,给予学生充分的主动权,自主选题,加强交流,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弊端,更新教学内容,以“学”促“教”。

(三)  强化“科教协同发展、创新示范引领”的科研教学平台

发挥“校所、校企、校地、校校、校政”协同共建机制,以测绘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支撑平台,打造了“实验中心+综合实验场+实践基地”的“校内+校外+海外”一体化实践能力培养与科研创新平台,推进科教深度融合,优化科创环境(图3)。依托测绘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测绘重点实验室等校内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研发海底地形测量关键技术及装备、国产系列高分卫星处理系统等校内创新实践;加强与省内外测绘、海洋、国土等科研和生产单位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合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原则,加强人才培养、相互合作和技术交流。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请进来”校外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为着手点,让校内与校外导师、学校与联培基地建立实质的业务往来,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产、学、研、用”的有效融合。强化国际化建设,加强对外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国外高校、研究中心等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鼓励学生“走出去”“多交流”,提升国际学术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  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产教研深度融合育人机制

创新以“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为核心的高层次产教深度融合团队人才培养体制,搭建“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阵地、导师担当军师、博硕勇做先锋”的团队育人和“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的“三早育人”方式(图4)。依托学院顶层设计,相继成立了现代测量数据处理、卫星定位导航、矿山测量和移动测量和海洋智能导航与感知等多个教学科研团队,以“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培养目标,搭配教授与青年教师“一带一”体制,形成了一批以高精尖为方向、老中青合理搭配、“产学研”结合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团队。

创新“三早育人”方式,通过举办创新竞赛、设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开放实验室等方式,由教师提供软硬件资源,吸引志趣相同的研究生进入团队;结合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等,有效促进科教产教融合;以导师做军师、以项目为阵地,教师、博士和硕士形成研究方向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团队。由学习知识到参与项目,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为科研团队提供支撑,提升团队成员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实现测绘研究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和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

三  结束语

目前,“思政-课程-平台-团队”四位一体科创型测绘类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期间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提升,大批优秀毕业生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嫦娥定轨等重大项目中,以及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研究生科创能力的培养有效促进了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效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科创型测绘类人才的培养方案应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继续创新和改革。如何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自然资源高水平时空信息服务和新时代测绘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和技术保障,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加强自主创新 强化科技安全 为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提供强大科技支撑[N].人民日报,2020-04-15.

[2] 陈劲,黄海霞.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科技论坛,2018(1):7-15.

[3] 宋纯鹏.扩大创新型人才资源强化研究生培养质量[N].人民政协报,2019-05-29(10).

[4] 宁津生.测绘科学与技术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44(1):1-9.

[5] 陈俊勇,党亚民,张鹏.建设我国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的思考[J].测绘通报,2009(7):1-5.

[6]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009/t20200921_489271.html?eqid=a8d857e20000080900000006642a8b3c.

[7] 李德仁,张过,蒋永华,等.论大数据视角下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机遇与挑战[J].大数据,2022,8(2):3-14.

[8] 闫利,李建成.测绘类专业的“新工科”建设思考[J].测绘通报,2020(12):148-154.

[9] 宗惠,罗鸣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构的四重维度[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9):178-181.

[10] 校友陳景涛、王海涛、王盼龙参与完成中国珠峰测量任务[EB/OL].http://www.sdust.edu.cn/info/1034/7287.htm.

[11] 校友刘召芹参与完成嫦娥五号任务[EB/OL].http://www.sdust.edu.cn/info/1034/9424.htm.

[12] 你知道吗,坐底马里亚纳海沟的“奋斗者”号,研发团队只有十几个人……[EB/OL].(2020-12-2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6748356622166672&wfr=spider&for=pc.

[13] 山东科大阳凡林:他的成果为大陆架划分提供更精准数据[EB/OL].(2020-07-2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546468886669444&wfr=spider&for=pc.

[14] 刘艳杰,韩洪烁.山东科技大学:“小团队”缘何频出“大成果”[N].光明日报,2021-01-09.

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现代测量数据处理”(SDYKC19082)

第一作者简介:翟敏(1991-),女,汉族、山东泰安人,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及其应用。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