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风险”的文化反思

2024-04-17肖庆

艺术科技 2024年7期
关键词:反思风险文化

摘要:目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行为所导致的风险日渐增多。“风险”从众多刻画现代社会图景的词语中凸显出来,成为社会学家关注现代社会问题的一个认知视角。在当代全球性人为风险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具有紧迫性、必要性和现实性。鉴于此,文章展开对“风险”的文化反思。方法:以文化为基础的风险文化理论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人类学理论,为保障社会的安全与发展,构建防范、规避和减少风险的机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依据。从文化角度来规避风险,更强调通过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将风险意识转化为一种反省批判的意识,凝聚文化和精神力量,建构防范、规避和减少风险的安全机制。结果:“和谐”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从促进和谐的角度来规避风险,化解矛盾。这是我国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也是传统文化能给当代社会提供的宝贵智慧。当代社会,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以和谐理念构建防范风险的安全机制极为重要。结论:对于风险的文化认知是一种具体的反省批判意识,能够帮助人类确立合理的自我意识,消除人类的自我迷信,强化自我的反省控制。

关键词:  “风险”;文化;反思

中图分类号:D0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7-00-03

“风险”一词有着发生危险、灾难的意味,标志着人们对不确定性的一种担忧或恐惧心理。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1]的记载,表达了人们对风险不确定性的认知;《周易》中对“天人感应”现象的诸多解释更是早期人们对风险进行辨识,进而指导实践的展现。在西方,“risk”一词源于意大利文,主要指海运贸易中深海航运的危险性。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日益加深,风险从最初的天灾扩展到人祸,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更多与人类的行为相关。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风险概念进入西方社会学家及人类学家的研究视野。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风险社会”的观点,提醒人类当下世界“风险无处不在”;道格拉斯等人类学家在“风险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将文化心理的认知途径纳入对风险的分析中,从“风险文化”的角度分类、识别和理性分析人们身边无处不在的风险。“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的力量源泉。”[2]重新审视学术界对风险认知的理论资源,深入分析人们在社会重大风险中的文化认知心理,对构建社会的风险沟通机制、培养公众的风险意识等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风险意识与对风险的认知

风险的不确定性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客观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人们主观心理所建构和感知的不确定性。我国古代“天人感应”的观念即反映了古人对风险不确定性的一种认知,是我国早期的风险意识和独特的思维模式。在我国传统典籍《尚书》中,《大禹谟》《皋陶谟》《益稷》等皆反映出“敬天保民”的思想,这是当时的人们对“天人感应”的早期认识,也透露出一种源于历史经验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易经》更是被视为对风险进行预测、趋吉避凶的卜筮之书。德国学者卫礼贤曾用西方人熟知的荣格心理学理论对《易经》的卜筮功能作出解释。他认为,卜筮之所以有这么神奇的预测功能,是因为在卜筮的过程中,个体的无意识被激活,受到了宇宙的影响,进而可以更好地把握宏观世界,洞察处于萌芽状态的事物,并选择正确的行为对它施加影响,从而化解灾难。为了得到准确的风险预测结果,占卜者对卜筮的环境有极其严苛的要求。《周易古筮考》曰:“择地洁处为蓍室,南户,置床于室中央。……置香炉一于格南,香合一于炉南,日炷香致敬。将筮,则洒扫拂拭,涤砚一,注水,及笔一,墨一,黄漆板一,于炉东,东上。筮者齐洁衣冠北面,盥手焚香致敬。”[3]古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叩问上苍的旨意,然后根据变爻来查阅《易经》,判定如何趋吉避凶。这种卜筮传统反映了古人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形塑了早期的风险意识。

在西方世界,“风险”一词可以追溯到早期意大利语“risqu”,用来指称海运贸易中深海航运的危险性。1986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出版了德文版《风险社会》一书。他在书中提出“风险社会”理论,并首次使用“风险社会”这一概念描述当代社会[4]。乌尔里希·贝克认为,在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带来了足以毁灭人类的巨大风险,如核危机、生态危机等。这种风险难以通过科学技术系统的进化而得到改善。在“风险社会”理论基础上,文化人类学家从更广阔的层面探讨了风险的社会建构和历史特征。玛丽·道格拉斯、斯科特·拉什、沃特·阿赫特贝格、莱恩·威尔金森等学者认为,在当代社会,风险实际上并没有增加,也没有加剧,相反是被察觉、被意识到的风险增多和加剧了。“风险关注”成了新观念系统的一部分,危险议题日益敏感。“风险文化”的研究者认为,与传统风险相比,现代风险具有“人化”的特点。着重于技术取向的风险理论对现实中人为的风险未加关注,以文化为基础的风险文化理论一定程度上结合人类学与风险理论,为保障社会的安全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依据。

2 对于“风险”的文化反思

“风险文化”是当代诸多社会学家关注的论题。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强调,“时空抽离化机制”使人类真正成为全球共同体[5]。当代人类面临的焦虑不再是“我饥饿”,而是“我害怕”[6]。进入21世纪以来,在短短的20年间,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瘟疫、恐怖主义袭击、金融危机、地震海啸等灾难。在当代全球性人为风险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规避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危险和伤害,变得更具紧迫性、必要性和现实性。如果说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规避风险,主要强调的是立足于理性把握社会运作规律的外在控制;从文化的角度来规避风险,则更强调立足于心性基础之上的内在约束,通过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将风险意识转化为一种反省批判的意识,将风险意识具体落实为有效防范風险的技术手段、制度安排等。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了生态危机。自然界对于人的优先地位,以及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判断和认知。但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从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到与自然日益疏离,甚至产生了控制自然的想法。在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的助力下,人类社会日新月异,但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对立,甚至错位。人类与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第二,科技与道德的冲突为社会带来潜在风险,两者的平衡发展是确保科技朝着造福人类目标前进的基础。乌尔里希·贝克将当今世界称为“全球风险社会”[7]。全球化的进程加剧了风险,扩大了风险的影响,使人们无法完全避免无处不在的风险挑战。同时,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扩展,必须承认知识的有限性,面对未知必须抱有谦逊的态度。“事实上我们的知识只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无知必定是无限的。”“一切知识都是人的知识”,因而任何知识“同我们的错误、偏见、梦想和希望混在一起”[8]。“科学理论如果未被否证,永远是假说和猜想。”[9]因此,面对无限且不断变化的世界,科学一定程度上是对非确定性的探索行为,其本身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不断完善和补充。

第三,文化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不断增强。然而,人也成了被技术控制和支配的对象,人的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被一项项技术规则和标准所湮灭的风险。过度的工具理性化磨灭了人们对审美情感、精神价值的追求,本应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生活日益呈现出单一化、模式化的特点。与西方文化强调理性作用相比,中华文化有着注重心性的传统。在作用于个体的方向上,理性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向外追求的方向,而心性则代表向内探索的向度。两者必须相互结合,才能保证人类走向“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0]。

第四,媒体舆论对风险的放大效应。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难以把握,使人们在风险发生之时的认知心理经常会有偏差。如果灾难发生时信息传递不够顺畅和透明,网络上就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来自全世界的信息和谣言,人们很难获得真实信息,这会加剧恐慌、种族歧视以及对希望的渴求等情绪和行为的蔓延。在信息传播中,媒介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不可抗拒,媒介学者们曾用“子弹射中靶子”“注射液注入人体”来形容传统媒体对人们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在当前网络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话语权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传播效力和社会影响超过了传统媒体“子弹”和“注射”的效度。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任何个体都有机会从信息的接收者变成信息的生产发布者,打破地域和国家的限制,实现海量、多元的信息交互。但由于网络空间混杂着各种利益纠葛,为了获得网络点击量,哗众取宠、恶意制造矛盾的信息层出不穷,影响着人们对风险的判断。大众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低下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反智主义的盛行。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11]。谣言传播的幅度和频度与社会教育水平和公众科学素养密切相关,整体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谣言的生存空间就越小。开放透明的舆论生态可以使大众对谣言产生一定的免疫能力,在风险、危机来临之时,展现如古训所说的“每临大事有静气”的精神力量。

3 结语

“和谐”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从促进和谐的角度来规避风险,化解矛盾。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和谐理念构建防范风险的安全机制势在必行。2020年,中国以举国之力与新冠肺炎疫情抗争之时,也是全社会道德力量得以彰顯之时。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和气概,如同强心剂,为惶恐的人心注入勇气与信念。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展现了举国同心的团结伟力,汇聚起全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对整个社会发展进程来说,人类从中获得了对新疾病的认知,建立起捍卫生命和维护健康的机制,更加懂得与自然界相处的原则。对风险的认知成为社会公众认可的习惯或思维方式,在全社会树立了反省批判的意识,帮助人类确立合理的自我意识,这也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2498.

[2] 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01).

[3] 尚秉和.尚氏易学存稿校理:第一卷[M].张善文,校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2.

[4] 薛晓源,周战超.全球化与风险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54.

[5]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3-24.

[6]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56.

[7] 吉登斯.社会学[M]. 4版.赵旭东,齐心,王兵,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4.

[8] 卡尔·波普儿.猜想与反驳[M].傅季重,纪树立,周昌忠,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41-42.

[9] 卡尔·波普儿.无穷的探索:思想自传[M].邱仁宗,段娟,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81.

[10]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11] 张江.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164.

作者简介:肖庆(1977—),女,陕西西安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文化发展战略、影视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反思风险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