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角下中国式护士服的发展与变化研究
2024-04-17孙萌孙涛
孙萌 孙涛
摘要: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医疗事业的进步,中国式护士服不断演变。文章运用符号学理论,对中国式护士服的发展历程及其蕴含的符号意义进行系统研究,解析不同时期的服制、款式和色彩符号如何反映并塑造了我国护理行业的形象以及传达了何种文化内涵。方法:首先,借助“二元一体”的符号学理论框架,将中国式护士服视为承载特定社会意义和职业身份的符号系统,通过对护士服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深入探讨其形式与功能的变化。共时性分析着重于当前中国式护士服所使用的服制结构、款式设计及色彩搭配等,揭示其背后的职业认同、职能区分与心理效应。历时性分析则重在梳理国内护士服的发展脉络,包括20世纪30至50年代中国式护士服的特点及演变过程。结果:研究发现,中国式护士服从最初借鉴西方样式逐渐发展为具有本土特色的服饰体系,其中服制符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的变化,款式符号反映了护理工作需求与审美观念的进步,色彩符号则随不同科室的功能需求和社会心理需求调整而多样化。结论:在遵循国际标准的同时,须结合本土文化特色与现代护理理念,打造既符合专业规范又彰显人文关怀的新型护士服,进一步提升护理行业的专业形象和社会认知。
关键词:符号学;中国式护士服;发展与变化;共时性;历时性
中图分类号:TS94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7-000-03
作为护士的职业服装,护士服从诞生到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代表着护士的职业形象。早期的护士服是19世纪60年代,由提灯女神南丁格尔以“清洁、整齐并利于清洗”为原则为护理人员设计的服装[1]。20世纪初,西方国家相继在我国开设医院,护士服随之传入中国,并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逐步完善而发展变化,同时被国人广泛接受[2]。如今,护士服已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其服制、款式、色彩等方面独具特色,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有紧密联系。本文将中国式护士服随时代发展而发生的变化作为研究内容,以索绪尔符号学为理论依据,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研究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式护士服文化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为中国式护士服后续设计发展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
1 “二元一体”的符号学理论与中国式护士服
符号学奠基人索绪尔认为符号具有“二元一体”的属性,他提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其中“能指”是可被直接感受的实际事物,而“所指”则是事物的内涵意义。符号学中的共时性研究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是研究同时存在于一个系统中的各符号间的横向组合关系;历时性研究则是变化的、动态的,是研究两个及多个共时体系的纵向聚合关系。其中共时性研究被索绪尔认定为符号学研究的基础,需要先研究清楚符号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状态,才能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符号所发生的各种变化[3]。
本文以索绪尔“二元一体”符号学作为理论依据,对各个符号进行能指和所指两个层面的分析。中国式护士服自20世纪初问世至今,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变化。每个阶段的护士服都可以被归纳为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中国式护士服的服制、款式、色彩等符号构成。可通过对相关符号的横向分析研究其共识性,通过对两个及以上的中国式护士服系统的纵向研究探析其历时性。
2 中国式护士服的共时性分析
南丁格尔设计的护理人员服装包括白色的无边帽、无领白上衣、白围裙、短披风。20世纪初,护士服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护士也开始按照医院的规定着装,但当时中国民风相对落后,传统习俗和思想根深蒂固,因此我国以西方护士服为基础,进行了本土化设计。护士服刚传入中国时,样式繁杂且不统一。1928年,林斯馨女士在第九届全国护士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统一全国护士服装的建议,获得与会人员一致同意。本文选择在第九届全国护士代表大会上被公认为典雅非凡的北京协和护校的服装[4]及同时期的男士护士服,进行系统的共时性分析,探讨其款式符号、色彩符号、服制符号的能指、所指以及横向组合关系。
2.1 服制符号
北京协和护校对护士着装的要求十分严格,服装统一量体定做,女护士要求头戴方形护士帽,着浅蓝色衬衫与白裙,裙长要求离地面10英寸,系围裙,统一着白袜和医院制作的护士鞋。男护士服装通常为白色长衫,对护士帽的佩戴不作要求。同时,医院会定期对护士服和护士帽进行清洗,为保证其整洁的穿着状态,清洗过程中会采用洗、浆、烫等多项工序。严格的着装要求反映了协和医院对护理工作的严谨态度,同时浅蓝衬衫和白裙的搭配吸引了不少优秀女青年加入护理行业。从索绪尔的符号学角度分析,白色方帽这一能指实物,蕴含着洁白、坚挺、宛如圣洁的光环的所指,因其展开后状如飞燕,又被称作“白色燕尾护士帽”,由于只有护士才可以佩戴,因此它又具有专业、被认可的所指含义。护士的整体着装不仅是职业的象征,也体现了护士形象的崇高、圣洁和荣誉。
2.2 款式符号
北京协和护校的女护士服整体款式简洁大方,奠定了中国式护士服发展的整体基调。同时其还有很多细节上的巧思:衬衫袖口较小,便于开展护理操作;领子为直领,与当时中国传统服装的领形相似,较易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对裙子的长度亦有严格要求,所以裙子均为量身定制,以确保穿着时裙摆离地面10英寸,这种长度的裙子既能在护理操作时防止脏污溅到腿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离地的距离也便于行动。整体的款式设计在展现女护士温柔、高洁的形象之余,还兼顾了防护性的功能需求。男护士的制服为长衫,迎合当时社会男性的日常着装要求,同时兼具防护性能。
2.3 色彩符号
南丁格尔在设计护士服之初,选用了白色,白色便于发现脏污,且能体现出护士干净整洁的形象特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西方护士服的主要色彩——白色,却较多被用于丧葬事务。北京协和护校的护士服选用白色作為裙子、围裙、鞋袜的基础色调,再搭配浅蓝的衬衫调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整体白色着装对中国人传统观念的冲击。随着国人对护理工作认可度的提高,白色被认定为救死扶伤、展现医者大爱的色彩,医护工作者也被大众尊称为“白衣天使”。
3 中国式护士服的历时性分析
护士服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款式、色彩、面料一直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事业的发展而变化。以下分析不同阶段的中国式护士服。
3.1 早期中国式护士服
20世纪初,随着西方传教士相继在中国开办医院,护士服也传入中国。为了适应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国式护士服在设计上进行了相应的本土化调整,其中男性护士多穿着袖口肥大的蓝色长衫,而女性护士则以粉色裙装搭配红色头绳作为常规打扮,由此可见护士服在色彩上顺应国人的审美习惯作了调整。在中国的传统认知中,白色常用于喪葬事务,且男女有别的观念根深蒂固,当时男护士专门照顾男病人,所以在色彩的选用上以粉红色和蓝色为主,不仅调和了国人对白色的禁忌,而且以色彩区分了护士的性别。在护理事业发展早期,只有家境贫寒的孩子才会从事这一工作,当时的女孩大多留有长发,因此要求统一将红头绳系在发梢。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护理人员的整体装扮符合国人的审美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处于社会底层的身份。
3.2 20世纪30—50年代中国式护士服
20世纪30年代后期,社会已逐渐接受护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穿着白色护士服。随着国内外局势日趋动荡,护士服的设计也逐渐多元。在色彩上,护士服以白色为基础色彩,同时根据需求搭配浅蓝等色彩,丰富整体着装效果。款式则多与当时社会服装的流行元素相呼应,如旗袍盛行时期的护士服,融入了旗袍立领、注重腰身曲线的元素特色(见图1)。抗战时期,条件艰苦,物资匮乏,往往需要在庙宇等地搭建临时医院,用白布做帷幔,来医院就诊的不仅有战士,还有当地的老乡,医护人员的工作异常繁忙。此时投身革命的护士们常被称为护理员和卫生员,她们所穿着的护理服款式简单,没有复杂的工艺,通常以军装搭配带有一定防护性、方便护理操作的白布围裙、圆帽和口罩开展日常工作,手术中会穿着具有防护功能的宽松白布长款反穿外衣搭配圆帽和口罩,现代手术服外衣仍沿用此款式。虽然条件艰苦,但护理人员着装也有相应的规范和要求,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减少污染。在这种特殊条件下,护士服款式宽松简洁、色彩单一,重视防护效果,相对忽略美观性。
图1 融入旗袍元素的护士服
3.3 近代中国式护士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护士服的设计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常规护士服的基本样式可分为分体式和连体式(见图2),根据不同的工作场合和护理需求,护士服又细化为手术服、隔离服和防护服。在面料的选用上,不同于传统护士服的棉质面料,具有防污抗菌、吸汗透气、缓解疲劳等优势的新型面料被现代护士服所采用。此外,医院还根据所面对的病患、工作的环境对护士服的色彩进行了调整,但大众仍更愿意以“白大褂”指代医护人员的职业身份。
图2 现代连衣裙式护士服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医护人员穿上闷热的防护服奋战在抗疫一线。防护服为连体款式,整体采用白色,以蓝色的热胶密条封住缝制服装时产生的针眼,同时这能提高辨识度,缓解大片白色而引起的视觉疲劳和精神压抑感。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色防护服也成了一种视觉符号,人们看到防护服,就会联想到抗疫的“逆行者”们。
4 中国式护士服设计的启示
查阅资料发现,护士服传入中国后,款式、色彩、服制等一直在发生变化,其保留了些许早期护士服的影子,但又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不断提升审美性、功能性。护士服初入中国时,依从国内的传统文化调整了款式和色彩,体现了“看护”在当时社会上的身份,同时迎合了国人的审美传统;后期随着对护理事业重视度的提高,中国式护士服也开始发展变化,如每件护士服都量身定做,裙长离地面10英寸,整体保持整洁,严格的着装要求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严谨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护士服加速发展,款式、色彩、服制会根据不同工作种类、工作环境进行更细致、更专业的划分,功能性的提升也使护士服的穿着体验感更好。
5 结语
中国式护士服设计系统包含服制符号、款式符号、色彩符号等,它们相互依存,各符号的能指表象后包含着丰富的所指意义。这些所指意义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背景等均有密切关系。中国式护士服的发展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其是特定时期的文化产物,更多学者参与研究,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国式护士服发展更新。
参考文献:
[1] 闫媛媛,王斌全.护士服发展历史与职业形象[J].中国医学人文,2020,6(5):19-20.
[2] 王云峰,赵雁.中国护理百年发展掠影[J].中华护理教育,2009,6(11):526-528.
[3] 王立群,陈飞虎,马珂.索绪尔符号学视角下大白兔奶糖包装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2,43(14):238-245,253.
[4] 吴欣娟.“北协和”的护理记忆[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4):266-268.
作者简介:孙萌(1983—),女,江苏徐州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护士服优化设计。
孙涛(1978—),女,江苏无锡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艺术、服饰文化、服装结构与工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