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策略探微

2024-04-17庄淑卿

新教师 2024年2期
关键词:热情兴趣核心素养

庄淑卿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拓展和延伸,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外阅读习惯 兴趣 方法 热情

当前,很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尚未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阅读量不达标,阅读面狭窄,阅读能力低,这对于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使学生借助阅读,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讲究方法,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1.利用已学过的课文激趣。如在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时,笔者先出示学生以前学过的课文《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的相关图片,让学生看着图片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发言。接着笔者出示《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并告诉学生:“这两篇课文都是出自这本书,这本书里还有许多这样既生动有趣,又让我们深受教育的故事。如果想知道更多精彩的寓言故事,就请同学们赶快去读一读这本书吧!”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就被点燃了,课后便迫不及待地读起了这本书。

2.利用题目、插图激趣。如在引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时,教师可以选取有悬念的题目,如“不肯长大的小泰莱莎”,先引导学生猜一猜:小泰莱莎为什么不肯长大?她后来有没有长大?她到底经历了什么?然后让学生打开书本,看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由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安徒生童话》这本书的插图形象生动、色彩明丽,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书中的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猜其中的故事情节,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此书的兴趣。

3.利用日常生活现象激趣。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时,笔者先出示铁生锈、面包发硬、用肥皂洗衣服等图片让学生观察,接着提出问题:“这些图片呈现的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什么铁会生锈?如何让铁不生锈?为什么放久了的面包会发硬?为什么用肥皂能洗去衣服上的污渍?”正当学生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时,笔者举起《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说:“同学们,答案都在这本书里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起,阅读期待被调动,课后便纷纷去阅读这本书了。

此外,还可以通过比较阅读、开展趣味活动、利用动画片和影视作品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被激发了,那么课外阅读就是一件快乐而有趣的事了。

二、注重指导,教给课外阅读方法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运用预测、提问等阅读策略进行阅读,还应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根据课外阅读读物或阅读目的的不同,教师要侧重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阅读方法。

1.浏览。对一些阅读意义不大或通俗易懂的书报杂志,可采用浏览法,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也可通过看序言、目录、标题、内容提要等,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较多有价值的信息。

2.略读。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读者只需要抓住篇章中的关键性语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典型事例,弄清其主要观点即可。

3.精读。对名篇名著以及其他一些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须采取精读法,即细致研读,领会其构思立意,琢磨其谋篇布局,品味其妙词佳句,经过一番“细嚼慢咽”,把课外读物中的精髓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养分。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阅读整本书。如指导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名著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运用浏览的方法把握其相关信息,通过书名、序言、目录、插图,对这本名著形成初步感知。通过浏览这本书的书名,学生应该会猜测到鲁滨逊是这本书的主要人物;通过浏览这本书的序言,学生能够了解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够大致把握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通过浏览这本书的目录和插图,学生可以大体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对相关的故事情节有个初步印象,为后续的进一步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紧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运用精读的方法对这本名著进行深入阅读。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阅读要求:从本书的目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章节进行细读,边读边思考——本章节讲述了关于鲁滨逊的什么事?故事中的鲁滨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在你感受深的地方作批注。把你喜欢的精彩句段摘抄下來并背诵。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很快学会了运用不同的方法阅读整本书,提高了课外阅读的能力。

三、开展活动,维持课外阅读热情

教师要注重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起课外阅读的信心,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就感,使学生始终对课外阅读充满热情,坚持课外阅读,进而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可开展如下活动。

1.交流、讨论活动。教师要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让学生交流、讨论课外阅读的内容与感受。学生可以交流、讨论在阅读某本书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及解决的方法,可以交流对书中某个人物的认识,可以交流对书中某个故事情节的看法,等等。为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教师可以每次指定一本书让学生阅读,并且确定交流、讨论的主题。在主题的引领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交流、探讨。每次的交流、讨论活动,对于发言精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2.讲故事活动。讲故事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因此,在学生阅读完一些童话、寓言、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等课外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分享、展示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每次故事分享会准备阶段,教师要指导、提示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在原来故事简略的地方“添枝加叶”,丰富故事的细节,如添加人物的对话、具体描述人物形象等。还可以适当配上动作、表情,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鲜活、吸引人。每次故事会结束,对于故事讲得好的学生,应给予奖励。

3.表演活动。爱好表演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学生阅读完一些适合表演的课外读物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演一演剧中人。如《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众多且性格各异,很适合表演。学生阅读完此古典名著后,笔者让学生先自由结组,然后每组选择一个精彩的故事片段用心排练,最后在班级里表演。学生兴致勃勃、积极准备。表演会上,有的表演“三打白骨精”,有的表演“大战红孩儿”,有的表演“偷吃人参果”,有的表演“三借芭蕉扇”……虽然服装和道具有点简陋,可“演员们”的表演惟妙惟肖,“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地拍手鼓掌。表演活动结束后,对于表演出众的学生,笔者及时颁发“表演之星”的奖状。这些表演活动,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此书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诗歌朗诵”“好书推荐”“读书征文”等活动。教师要让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机地贯穿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中,这些活动将激励着学生不断主动、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同时要努力维持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这样学生才会持续、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进而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惠安工农学校)

猜你喜欢

热情兴趣核心素养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热情”的沙漠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1+1”微群阅读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