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美,奔向美,创造美
2024-04-17黄清和
黄清和
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常常会看到“湖面像镜子”“太阳像火球”等表达。这些句子像套用公式创作出来,千篇一律、食之无味,既不能为文章增色,也不能为感情渲染。学生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长此以往,条件反射的通路一旦形成,便积习难改。这一问题的出现,与学生学习生活中缺少适时、适度、有效的审美训练有关,或者说教师其实并未落实审美训练,认为学生只要能写出像样的“句子”就行,并未深入地去钻研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得更好、更美。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教学固然不错,学生因此习得了遣词造句、下笔成文和组织语言的能力,但教师忽略了一个事实:比起习得某种能力,还存在“美”,还存在着“真”和“善”,学生理应能用文字表达这些东西,但遗憾的是,在阅读学生作文时,看到的多是不怎么优美甚至是虚假的文字。要让学生及其作文浸染在美感中,教师应特别引导学生将语言味、文学味和人情味体现在一字一句中。
一、借鉴文本感受美
以“湖面像镜子”这句话为例,如果把句子稍加修饰,改写成“远眺湖面,湖水清澈如镜,映照出远山近岸的美景”,所营造出来的若近若远的意境绝不是前者所能比拟的,无论是文学底蕴还是画面感都立刻拔高了一个层次。假如以“美”作为价值评判的依据,就可以说后者写得比前者更“美”。站在欣赏者的角度,湖面已不单单是一面镜子,镜中可能还映照着山雪,还波动着树影,读这句话时,脑海里不知不觉地浮现出画面、动态、光影。这是句子被修饰后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美学感受。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可多引导学生感受教材中的相关文本
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走月亮》,教学这一课时,学生的直观感受是这篇课文写得很美。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随处可见,营造出美的意境。除了反复和设问两种修辞在小学阶段比较少见,其余的修辞手法可以说司空见惯。那么,同样是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句子,为什么《走月亮》可以写得那么美,学生写出的句子却味同嚼蜡?可以试着从作者的写作智慧中找到答案。
(一)画面描写细致入微
画面就是在对现实环境艺术加工后通过文字给读者呈现出来的场景,它可以是美丽的、伤感的,也可以是雄壮的、开阔的。画面往往能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以《走月亮》“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为例,这是一句优美的排比句,出现了“溪岸、石拱桥、果园、庄稼地和菜地”五处景,这很可能是作者在客观世界中亲身经历过的,是作者儿时的人生际遇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射,是有真实性的。但是作者并不纯粹写走过了哪些地方,不然读者就无法解读出作者想要着力营造的回忆感、朦胧感和画面感,以为作者和阿妈只是在单纯地、漫无目的地散步,这会导致文章的格调降低,大大削弱文章的抒情性。好在作者很高明,他在句子中用了“月光闪闪”“月影团团”,使句子摆脱苍白,变得诗情画意起来。为什么这两个词组有这么大的作用?首先,“月光闪闪”和“月影团团”描述的是一幅动态的画面,并不是静景,这样的画面具有流动感和层次感;其次,“月光闪闪”会使人的脑海里浮现出微波荡漾,溪面波光粼粼的画面,它是让读者再造想象的媒介,是这个词组诱导读者想象到了波光粼粼的画面,没有这个词,就无法激发画面感。“月影团团”这个词组则会使人联想到果园里,月光透过树荫造成一团团的阴影,带来树影婆娑的感觉,别具诗意的浪漫。当然,这样的想象是否就是作者儿时真实所见,我们从作品中不得而知,因此无法断定“月影团团”和“月光闪闪”是真实的还是作者假想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正因为有了这两个词组,才使得这个排比句所描绘的画面变得清晰起来。站在文学的角度上说,这两个词组的使用让情感的表现变得有温度,让语言的刻画变得有层次,引起读者共鸣。如果去掉这两个词组,句子的意趣就无从谈起。现实的“真”加上文学创作中的“假”,句子开始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这就是画面描写细致入微的具体体现,不论是一个词还是一个字,都不是随意拈来然后生搬硬套上去的。
(二)感情流露自然真实
这里的“感情”区别于心理学上的“感情”,指的是文学上的“感情”,是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作者的主观感情倾向,包括作者在写文章时融入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批判褒扬等情感,以及读者对文章的价值取向的肯定或反对等。初读《走月亮》,一言以蔽之就是——美。亲情充盈于文章的字里行间,相比于同一单元《观潮》的波澜壮阔,《走月亮》一文多了人情味,它描绘了一幅月夜下亲子散步的亲昵图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与思念。品读“月亮升起图”,我们似乎入情入境,感受到作者的愉悦与兴奋;赏读“月下溪边图”,脑海中似乎浮现出阿妈在溪边洗衣、作者在一旁做船的画面;美读“月亮牵星图”,我们品味到了作者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文章是流动的、变化着的,就像一首精巧的散文诗,文字流到哪里,读者的心就荡漾在哪里。而让文章如此美的秘诀在于作者的感情流露十分真实。以“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这句话为例,讲故事表现出母亲对作者的爱,于作者而言,是在咀嚼儿时的回忆,对于阿妈所讲的故事,他总也忘不了;于读者而言,只觉得月夜下的那幅“大手牵着小手讲故事”的画面无比亲切、无比温馨、无比浪漫,从中可知,阿妈所讲的故事很动听。“走着,走着”写出了在月夜下散步时作者和阿妈不徐不疾的步态。作者似乎沉醉其中,很享受那种时间缓缓而逝的感觉,以至于在多年以后仍旧对其念念不忘。“有时,却什么也不讲”,话总会说完,戏剧也有散场的时候,阿妈的沉默与不言似乎有了一种触摸不到却直指人心的力量。恍惚间,我们突然发现,其实每个人的母亲不都是这样吗?她沉稳、慈爱、温柔、体贴。所有的真情实感在这句话中倾注,让每一位读者的心灵都受到触动,这就是真实的语言所带来的感染力。
(三)语言表达言之有味
“有味”是指写文章有味道,让人喜闻乐见。它要求用生动、有趣、朴素、雅致的语言,通过典型的事例来描绘,避免使用套话、空话。简单地说就是要经得住“咀嚼”。每一篇文章都有各自的味道,我们说杜甫的诗“沉郁顿挫”,苏轼的词“豪放旷达”,鲁迅的文“鞭辟入里”,这就是独属于他们作品的别具一格的味道。就《走月亮》而言,它的味道是“温馨自然”的。比如“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一句,便体现出这种温馨。阿妈在洗衣,“我”在做船,这是两幅动态的画面,作者采用分镜式的写法,将处于同一“画幅”的两个画面分开来描写,既写出了儿时的“我”无忧无虑、天真自由,也写出了阿妈的勤劳、干练。大人做着他们应做的事,小孩也做着属于那个年纪他们应做的事。阿妈和小小的“我”都定格在溪里,这样的画面多么亲切!作者通過寥寥数笔即勾勒出一幅生动、温馨的生活图景,这样亲子和谐、其乐融融的画面恐怕没有人会不为之动容。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几句也有类似的表达效果,因此,在表情达意使句子言之有味这点上,今人与古人是相通的,古人的写作方法也是可以借鉴和模仿的。
二、修饰句子奔向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有这样的论述:“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基于此,结合对《走月亮》一文的分析,笔者设计了梯度任务,旨在教会学生写好句子表达美。
(一)读美文:抓住关键词,获得审美经验
让学生写好句子前,理应让学生大量地阅读优秀篇章,为后期的审美创造做好铺垫。如同一单元的《繁星》,在读的过程中,笔者设置了以“美”为核心的价值评判标准,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说一说文章哪里写得最美。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略了符合他们认知的“美”。如有学生在品读“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一句时,抓住“柔和的、静寂的、梦幻的”这三个词感受到了海上星垂及柔的静寂之美:在寂静的海面上,海风温暖地吹拂着,作者站在甲板上看着半明半昧的星星,内心既喜悦,又兴奋,此时船在动,星也在动,天上的星星仿佛在和作者招手呢!“柔和”一词让学生想到了风,“静寂”一词让学生想到了海,“梦幻”一词让学生想到了船移星动的画面,亦静亦动、亦真亦幻。而作者内心“既喜悦又兴奋”则显然是学生的心情投射到了巴金身上。学生移情于物,表达了内心的所思所想,这就是审美创造中所谓的“感受”与“理解”,这是独属于学生的审美体验,具有个体性和唯一性。当然,教师还可以以读书分享会的形式,让学生“品一杯香茗,读一篇好文”,主题可定为“谈美”。因为以上的读还不够精、不够专,尚需添点火候,教师可以利用几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掌握“美读”的方法,围绕《观潮》《秋晚的江上》《花牛歌》等作品交流自己的看法,说一说这些作品写得美不美,美在哪里。
(二)爱生活:联系真实世界,涵养高雅情趣
人不可能脱离真实世界想象出超出客观存在的东西,文学作品尤其如此,创造美的前提必须是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如果对生活失去了好奇心、失去了热爱,绝无写出好作品的可能。不论是《走月亮》,还是《观潮》,都是作者在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切身体会基础上完成的。这些作品都以作者的生活经验为底本,再辅之以艺术加工而创作出来,离开了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作品的文字就会失去生命力。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冥思苦想、“参禅打坐”接近不了美。小学生本身就对世界拥有无穷的好奇心,应当让他们多出去走走,去山间静听蝉鸣,去树洞观察蚂蚁,去溪边放逐桃花,去秋季的稻田追逐风……认识这个世界,能为写作带来无穷无尽的素材。
三、动手表达创造美
经过“读美文”及“爱生活”两个阶段的审美训练后,学生此时胸藏丘壑,跃跃欲试,就可带领他们笔墨生香。
(一)扩词训练,丰富画面
以“湖面”的扩词练习为例。搭建支架“ 的湖面”,让学生把想到的词填在横线上。湖面是直观描述,不够具体,教师可创设适当的语境,引导学生去思、去想:当湖面上泛起微风时,湖面是什么样的画面?当湖面像海一样大时,又该用什么样的表述?学生可能会想到诸如平静的湖面、蔚蓝的湖面、波光粼粼的湖面、宽阔的湖面、风平浪静的湖面……当然,也可以用动词修饰湖面,如“远眺湖面、望着湖面……”这样的穷举式列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充盈学生的画面感。
(二)扩句训练,完善细节
扩词完后,细节还不够完善,以“湖面像镜子”为例句,依照上步,搭建支架“ _________的湖面像镜子,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湖面像镜子”之后的内容不必强制学生写满,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平去写即可。在“爱生活”这个阶段学生积累了不少素材,这对于学生的写是有极大帮助的。有学生闻着从窗户透进来的一阵阵花香,写出了这样的句子:“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透明的镜子,湖的周围散落着各式各样的茅草屋,圆的、方的……茅草屋周围种满了花和树,大人在树底下下象棋、讲故事,小朋友在树下荡秋千,当一阵阵风吹过,树上就下起了金灿灿的花雨。”这样的表达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因为真正做到了:
1.画面描写细致入微。“湖的周围散落著各式各样的茅草屋,圆的、方的……”圆形的是土楼、方形的是四合院,这是闽西山区常见的民居样式。从以上表述可知,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不仅写到了湖边的茅草屋,还观察到了这些茅草屋的样式。当然,“茅草屋”在这里已经经过艺术加工了,是学生内心的美好想象在语言文字中的投射。每个学生的心中都藏着一片桃花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桃花源,去感知、去驻足、去追寻、去理解那亦真亦幻的世界。
2.感情流露自然真实。荡秋千、茅草屋、花和树……皆为生活所见,不沾半点儿假。既有动态的生活图景,也有静态的生活环境,一动一静相结合,让人脑海中浮现出美丽、热闹的画面,充满了人情味。
3.语言表达言之有味。学生写的这几句,带有明显的味道——清新自然不流俗。“雨”不是自然界常见的雨,而是飘落的纷纷扬扬的花雨,是有香味的雨。身处这样的雨中,不用担心身体被淋湿而浑身不适,相反,浸泡在这样的香雨中,让人觉得无比舒适、放松。这是视觉和嗅觉相结合的一个好例,反映了学生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改造,这样的语言是活的语言,令人回味。
后来,追问下笔者得知,这位学生并未看到小朋友在湖边的树下荡秋千的情景,荡秋千是她在厦门旅游时公园里看到的。至于下象棋的画面是她在村委会陪爷爷玩时看到的,而讲故事则是晚上妈妈哄她入睡时说的。这些素材来自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却被她熔炼在一起,写出来的文字那么真,好像真的是她在湖边亲眼所见似的。其实追根溯源,这些画面描写皆来源于她的生活经历。这样的表达真正做到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达到了美的标准。
(三)以评促悟,修改句子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写出来的句子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在学生完成练笔后,应当积极且及时评价,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悟和以评促写。笔者制定评价指标,以优秀学生的练笔为案例当堂评讲,明确:1.做到感情流露自然真实,可得两颗星;2.做到语言表达言之有味,可得三颗星;3.做到画面描写细致入微,可得五颗星。示范讲解完后,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评,再四人小组之间交换评。对于犹豫不决,无法定夺该如何评的学生,教师予以指导,让学生从练笔中寻找线索,明确评改依据,思考是否做到以上三点要求,并给出适当的评分。每一个小组选定一个代表,负责记录、总结和发言。学生自评完后,小组代表汇报小组的评改情况,分享小组成员练笔的亮点及不足,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供意见,帮助他人修改练笔。最后,教师总评,评出优秀练笔,总结写好句子的要点,学生修改自己的练笔,直至达到文质兼美的要求。
四、结语
对句子的修饰不仅能解决学生语言表达匮乏的问题,还能为文章增色,为感情渲染,从而为表达美与创造美打下基础。美不能凭空捏造,需要真实情境的参与。以生活为调剂可以表达真实;以写作技巧润笔可以使语言言之有味;以观察和想象为内驱力可以使画面描写细致入微。学生只有将所学内化于心,将所感外化于形,才能真正习得审美创造能力,从而推动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