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农村文化研究维度与思维模式的转变

2024-04-15钟彬张涵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农村文化思维模式

钟彬 张涵

[摘要]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文化建设到新时期的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涉及到了研究的维度和内容,而且涉及到了思维方式和思路的转变。乡村文化的振兴,以“乡风文明”为主体,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满足广大农民总体需要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也是解决目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诸多矛盾的重要一环。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实证研究等方式,能够实现对农村文化的整体性重构,进而推动农村文化研究维度与思维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农村文化;研究维度;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24)01-0045-05

[收稿日期]2023-11-15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重大项目“天津市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路径研究”(2023JWZD27)

[作者简介]钟彬,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张涵,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引言

农村文化是乡村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灵魂,同时也是推动乡村整体振兴的精神力量。如果不能很好地实现乡村文化的可持续运作和创造性转换,那么很难全面推进与实施乡村振兴,同时,乡村文化振兴成果将直接影响到当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要想实现文化的全方位振兴,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同样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创新与优化农村文化,都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战略部署,基于此,本文就乡村文化振兴对推动农村文化研究维度与思维模式转变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农村文化的整体发展。一、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农村文化的理论与实证价值探析(一)不同的理论框架丰富乡村文化振兴的科学内涵

1.精神动力学说体现乡村文化根基与文化发展路径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新时期农村文化产业繁荣、乡土民风培育以及乡村自治文化管理等农村农业问题的新指示和新战略,为新时期构建并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促进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推动力。一些学者也提出,乡村文化振兴作为新时期乡村居民精神面貌的一项系统工程与铸魂之基,有利于群众在文化创新和特征之间构建起沟通桥梁,从而促进农村文化的借鉴和继承、保护和发展,这是在当前文化投入和人民群众关系的基础上,拉近彼此距离的里程碑[1]。把握好发展的向度和坐标,即文化福利事业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这不仅是农村振兴的根基和灵魂,更是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有些学者则将中国农村文化的复苏视为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一次中国化发展。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文化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力量,它是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农村文化的复苏使农村社会文明得到了恢复,对农村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继承,加强了农村的文化人才培养,让农村居民的社交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强,同时也使得思想道德得到了巩固,从而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对农村居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农村文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振兴乡村文化,并非偶然的战略选择。新时期以来出现的“文化-生态”、“代际冲突”、“场域嵌入”等理论,对农村文化的建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新时代农村文化的构建,是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上,以农民最根本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2]。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城乡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这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就是要促进全民文化事业的融合,推动发展文化产业,完善文化协作机制。同时,还要加强文化活化资源的共享,让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保障村民的文化权益,有效地防范文化安全隐患。乡村文化振兴在“接点”的同时,也在“嵌入”乡村的文化价值观,促进乡村文化的全面治理,为乡村文化的“新生”提供了可能,对保证农村文化的主体性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3.基于农民建设本能构建乡村文化的“智慧源泉”

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是一种构建本能和认识途径,其正是由于农民的积极参与,才使其“乡愁”意识发生了转变,这是一种创新和智慧的源泉,也是农民自己的自主文化创造的觉醒。一些学者把乡村文化的复苏看作是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乡土文化的一种有意识的觉醒,正是从新世纪开始,乡村的文化产业、人才、生态文明乃至文化机构的發展得以运转,同时还为促进乡村道德建设、探寻乡村居民综合发展之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乡村文化生产保障提供了智慧源泉[3]。乡村文化振兴对“培土”农业生产、科技和节俗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是乡村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之基,它所蕴涵的人文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的尊重、对土地的保护、对人的综合塑造等方面。它不仅反映了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相互独立又彼此融合,也深刻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作为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终将生生不息。另外,振兴农村文化,有利于挖掘农村历史文化,推动区域文化的融合,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播和嵌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绿色发展,是强化文化强国和文化富裕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主题

1.重新确立农耕文明的现代化地位

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都市文明,这是文明发展基本的轨迹。正确地挖掘农耕文化的优秀传统、生活智慧和人文情怀,重建农业文明的当代尊严,它是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理念。根据目前农村文化复兴的基本构想,要不断地把文化建设同政、经、情等相互配合,以改革为核心,层层递进,推动调整和提升供给侧结构,并由此大大提高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文化购买力和素质。例如,可以通过修建乡村博物馆等措施完善文化建设体系,从国家振兴乡村文化的战略高度,主动推进理论、体制和实践的创新,建设一个独特的乡村博物馆,将传统农业文化的历史记忆串联起来,从而更好地反映出“活在当下”的优秀传统,体现出人生的智慧,体现出人文精神。

2.傳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过去对于乡村文化的研究,尽管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学科划分,但是又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与思想。根据振兴农村文化的战略,要加强传统文化、现代公共文化,甚至是思想道德在“多元化的社会关系”中价值体现。2018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乡村文化振兴要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继承与发展;要加大对乡村公益性文化的投入;要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的开展[4]。然而,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要想将上述层次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新的想法和理论。中国农村社会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而且是一个复杂的、带有历史向度的场域。它承载着人民的感情、文化传统、社会记忆、集体意识等。因此,“空间”与“场域”是有区别的。在知识理论视野中,场域是由多种社会关系构成的,有着特定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作逻辑,它是一个集合,之间一定有“互嵌”关系,如交、并、子集等,而对自然、社会、文化三个领域进行划分,其实就是要通过对一个或几个具体子集的研究,来更加完整地理解集合体或者场域的内部结构。在“场域嵌入”的分析框架下,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外来文化、现代文化等不同文化现象之间,都会产生一种新的关联,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实现交融和发展,从而消除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伪命题”的怀疑,并为之后的方法论研究打下“合理性”的依据。二、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农村文化的研究维度更新(一)空间维度:地理格局下“乡土”的发展

乡村文化的发展史,首要体现在“乡土”这一实体空间中,这一场域包含了自然景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建筑设备等。《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解释:“乡,国离邑人所封之乡”、“土为地之生”。“乡土”二字结合起来,是一种特定的观念。中国史是从中国乡土开始的,原始社会的元谋人自170万年前就繁衍生息于这片辽阔的土地上,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我国作为古老的农业国家,自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建立以来,5000年的历史便已经奠基于这片土地之上。费孝通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其所著《乡土中国》是一部优秀的社会学著作,费先生在其中将中国社会定义为“乡土”,同时指出“乡土”具有社会引领效能[5]。中国的社会文化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它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国家,更是一种整体性的观念。而乡土的隔离与聚集也对地区建筑样式的聚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一个行政区中,常常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建筑类型,并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表现出与邻近地区相融合的特征,这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较强的体现。

(二)生活维度:伦理关系与“乡族”的架构

农村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二个研究层次,就是农村人与人之间的“乡族”,这是一种伦理关系。

“族”,是箭的锋头,也是团结的象征。《尚书·尧典》中有“以亲九族”的说法,通俗地讲就是血缘关系、亲属关系。不同区域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造就了世代居住于此的族群。华夏民族的中国农业文化源远流长,而华夏民族这个巨大的集群,又可以分为很多个独立的集团单元,家国弥文,本一体也者,宗也,也就是说“家”与“国”之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的联系,即“宗族”。毛泽东同志在他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对宗族权力和政权、神权和夫权并称为“四权”,由此可以看出,“家族”在中国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傅衣凌先生把家族这一观念转换成了“乡族”,并表示出了宗族在当地的主导地位。傅先生关于“乡族”的研究,将整体视角放置于社会经济层面,而本文则更新视角,基于乡村文化振兴,对“乡族”进行阐释。在这个意义上,傅先生将乡村文化振兴置于乡村文化生成过程中加以讨论。这一定位有两层意思:其一,“乡族”是一个大族群和小家庭在乡土空间的组合;其二,这种组合通过柔性形式将国家统治灵活地传递给基层[6]。同时,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国家的官方行动与民间“乡族”活动往往互为补充,当正规秩序处于混乱状态时,民间结语借助“乡族”之力,达到“官民相得”的美妙局面。乡土文化并非虚无缥缈的概念,它依附于乡土人情,依附于“乡族”,是一种精神生存,其所依赖的是特殊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农村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空间的观念。我国城市化进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也使得诸多地方文化受到了不合理的开发与使用,以及缺少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已经濒临消失。很多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乡村,缺乏对历史建筑的科学规划,无法科学地保护它的文化脉络,从而导致了对传统乡土文化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损失。

(三)时间维度:基于人文理念的“乡愁”式记忆

第三个层次是乡土社会中的人文情结,即乡愁,乡土是乡愁的根源,乡族是乡愁的脉络。乡愁超越了自然与人文的架构,是对过去的关照以及对当下的生存形态产生的重要影响。乡愁首先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曾子在《论语·学而》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对先人祭奠是中华人民与他族人民最大的区别,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所传承下来的一项优秀传统。宗堂、族谱、祖训、族规等,都可作为人们对当下传统价值观念和现实人生的一种追寻方式。藉由回溯祖先来证实一个人的文化自豪。中国的传统乡村社会和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打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这是一种基于时间长河的记忆。时间体系和其理念在传统和现代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相对空间的创造上,时间的维度更是难上加难。基于此,在乡村振兴中,应加强年、月、日的时间观念,构建时间网络,深化时间现实化、空间化的技术操控。三、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农村文化思维模式的转变(一)城市与农村文化的紧密相连、互相贯通彰显时代价值

1.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文化发展的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与不均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也在不断提高。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力量,具有鼓舞、启发和感染的作用。乡村文化振兴有助于形成一种纯朴的社会风气,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增强村民的凝聚力,使人们更容易接受教育。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要有农村文化的滋润。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人口都居住在城市中。大多数农村剩下的仅仅是小孩子和老年人,其对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没有较强的保护能力与意识,加之有些传统文化、工艺、技术由于没有人继承而慢慢地消失。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得乡村文化振兴的薄弱环节越来越难填补。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对其中所包含的道德规范、价值理念和思想理念等进行深度的挖掘,这样才能促进乡村文化的振兴[7]。自新世纪开始,数以亿计的村民有着更加广阔的文化需要,要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需要,就必须大力振兴乡村文化,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对乡村文化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影响

新时代下,农村文化振兴就是重新启动“资源-认同-参与”这一文化发展规律,这对于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它是对物理结构和可视化空间的改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对农村文化创新性的改造与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指导。乡村文化的复苏不仅是人类了解乡村社会的最重要契机,也对于当前新时代中国乡村文化内在发展具有逻辑结构的指引。乡村文化振兴的提出,既是解决“文化断裂”,也是解决文化异化和工具化等问题的途径,同时,还可以推动农村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地发展。因此要增强农民在文化建设上的“话语权”。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文化体制、治理和生产的内生动力,坚持以人民为本,加强农民的文化主体性,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智慧,推动乡村文化机制制度创新,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要内容,以“活化”为手段,推动农村文化的创造性变革与创新发展。这也是在新时期,为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生活而提出的一项重大要求。除此之外,农村文化的振兴也要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同时,农村文化的振兴也有助于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力传承和发扬传统农村文化,营造培育农村文化的情感社区,有利于促进创新发展,完善振兴的协同治理机制。

3.公共文化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首先,聚焦于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面临的诸多困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机制与模式都需要重新构建。乡村文化的复苏是可以扩展、扭转并且可以多元化发展的,对构建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战略格局,推进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乡村文化建设能够推动乡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农村文化的复兴是以农村文化为中心的,是通过内在的力量来唤醒人民的文化意识、认同和自信。以推动“开放-整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基础,破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中存在的“质量真空”现象,并在这一基础上,重建乡村社会的文化认同,推动城乡文化融合,为乡村振兴做出应有贡献。同时,开展“乡村文化振兴”,一方面使得人们完成了舆论导向到文化服务的转型,另一方面也深刻展现了现代化文化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内蕴。简而言之,乡村文化振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创新,能够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8]。

4.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价值体现

第一,符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三农”的发展逐渐迈入新世纪,乡村文化也随之逐步觉醒,这既是新时代亿万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幸福出发点,也是推进乡村文明转型的深层次动因。发展乡村文化,既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能为农民创造一个扎实的实践环境,最终促进文化的发展,提高国家整体的文化软实力。实现“美好中国”新时代的目标。其次,“美丽中国”是乡村文化重构和发挥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力,是推进乡村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城乡联动发展机制,汇聚新时期美丽乡村文化之力,拓宽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空间。另外,农村文化的振兴可以促进农民的生活走向现代化,重视农民在文化革新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实现农民生活的现代化。

(二)党建引领与价值导向的转变

1.基层党组织的精神价值引领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价值观念在确立组织行为的转变、构建政治秩序的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提升人们的精神品质,鼓舞人们的集体自觉,建立和谐社会秩序,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要注重核心价值的培育与推广,以其为主要内容。在当前乡村社会发展模式与文化语境中,有必要对市民的价值观与文化观念进行重构,以培育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要做好群众工作,基层党组织首先要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凝聚群众的力量。使总体的精神价值观达到最大程度。从理论上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十分有必要,同时把各种形式的党员教育活动,放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场所,积极开展一系列的公共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以多种途径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农村精神和文化氛围,必须强化对村民进行价值导向和教育,给其以精神上的指引。

2.党组织活动优化与农村文化社群建设的贯通性

要强化党组织活动优化与农村文化社群建设的衔接。这是因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文化社群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在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建设的促进作用,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强化文化的发展。首先,要整合现有的农村文化资源,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风俗,按照不同年龄段、不同主题,不定期举办乡村文化活动,不仅仅是为不同的人群服务,也可以增进村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农民对乡村生活的归属感。其次,要通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来创造一种精神气氛,使农民的行为在文化活动中逐渐地发生变化,对其理念进行约束,使其公共精神得到持续的培育,同时也能切实增强民众的社会意识。此外,把拥有同样文化兴趣和同等学历的人聚集在一起,建立不同的社群,在社群的基础上开展各类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居民的自主性。也可以透过社群的文化活动,创造出一种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乡土社会,无形之中,就可以让人们聚集在一起,从而高效完成潜移默化地引导、教育,最终让人文氛围逐步渗透到人民的生活、生产和行为中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引领效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一种高度总结,也是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国民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提供了精神动力和价值取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营造了文明风尚;在文化产品创造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播、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现阶段,要结合农村实际,采用适当的方式大力普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和“农村文明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项目,激发了广大农户的参与热情,增强其自信心,培养正面心态。强化“三农”工作,以榜样的力量感染大众,使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到每一个人,从而推动农村社会风气的形成。

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发展进程中,城乡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与不平衡现象。所以,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必须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乡村的综合经济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乡村文化是以农村的社会活动为中心,以农民为主要活动对象的一切活动,包括农村的社会习俗、行为和心理,以及农村社会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等。在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强化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各級机关单位不仅要深刻认识到乡村文化的特征,还要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提供的各种契机,解决目前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对策,促进乡村文化的整体振兴,使其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莉.河南省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思考——以新密市高沟村为例[J].现代农机,2023(5):41-43.

[2]徐运红,付雅兰,陈浩堃,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探究——以河南农村地区调研为例[J].村委主任,2022(10):6-9.

[3]卜红双,周政.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及其应对路径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2):7-10.

[4]尚子娟,陈怀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的价值逻辑和推进路径[J].中州学刊,2022(11):81-89.

[5]王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J].公关世界,2023(10):80-83.

[6]雷明,于莎莎.乡村振兴的多重路径选择——基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22(9):1-14.

[7]李晨雁,杨艳.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逻辑与路径[J].现代农业研究,2023,29(3):65-67.

[8]张凤莲,赵迎芳.文化精准扶贫成果与乡村文化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机理与路径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23(3):5-13.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振兴农村文化思维模式
以乡村文化建设助推龙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广播媒体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分析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加快农村文化发展 助力新农村建设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浅谈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之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