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视《开学第一课》: 数字化时代的课堂意指实践

2024-04-15姜媛媛

电影评介 2024年1期
关键词:开学第一课第一课媒介

从狩猎时代到农业时代,再到工业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一次次巨变,爆发式的技术增长带来了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生物工程的应用和开发催动人类文明进入新征程。其中,计算机技术为现代人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的转变带来契機,二进制的原理能够将世间万物化繁为简,以一种更直观便捷的形式呈现给人们。数字化将现实社会里很多复杂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用1和0表示,建立起数字模型,然后由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数字模型进行统一处理,转变为人们更喜闻乐见的呈现模式。例如,一栋现实里的房屋结构的基础数据和样式、颜色等信息被转化为二进制代码,然后计算机生成一栋虚拟的3D立体房屋,能够做到与原型房屋的样式、结构一模一样。简单来说,数字化是一个将现实世界打碎,以数据为中介,重组为更加绚丽的世界的过程。在万物皆可二进制的数字化时代,多媒体技术的核心便是依托数字化原理打造更加丰富多样的媒介来传播信息。

一、数字化时代的课堂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讨论都市现象与现代性审美体验时指出,“在过近地为事物所迷惑和过远地疏远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过远的距离,在一种对接触的恐惧心态下,将我们置于真空中。”[1]过近地面对事物,容易被迷惑或是对其进行贬低,例如“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或是人们往往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景点不甚熟悉,因此课堂与受教者应该保持一定距离,这种距离不是指物理层面的距离,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生疏感,数字化课堂能够很好实现这一需求。高科技的展览形式让课堂和媒介对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力,从而对包罗万象的知识和逻辑产生深邃美好的审美体验。顾名思义,《开学第一课》是开启新学年的一堂具有启发意义和教育意义的课程,但同时它也是一档大型综艺节目,媒介工具使这场课堂面向的不只是一个封闭教室里的有限学生,而是全国青少年,他们将在这场课程之后开始新的学习征程。2023年央视的《开学第一课》充分考虑到了观众的特殊性,为了让全国青少年都有参与感,节目组采用数字化技术让传统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屏幕前小观众的思维跟随眼睛和耳朵走出有限空间,看到升腾而起的字体、感受浩瀚宇宙。另外,数字化不仅满足了节目组的制作需求,同时也是课堂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因此,在传统课堂之外,同学们去到全国各省各市,乃至田间地头、蓝天丛林,在实景环境里感受数字化技术带给国家的变革。

(一)数字化形式的传统课堂

在空间布置层面,节目组依旧沿用传统课堂模式——讲台空间与学生入座区域可以在全景镜头里一览无余。当然,此时的讲台对应舞台,学生入座区域对应观众席,舞台较高,与舞台之下的观众隔开一定距离,这正是为了贴合讲台特征而设置,表演者和观众的关系自然切换为教授者和学习者的关系。舞台空间被设计为传统课堂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节目主题,即“第一课”。媒介使得时间和空间观念发生变化,使地方不会再因物质距离而显得遥远和陌生……对于媒介中的空间而言,最重要的是信息流动的模式。[2]在今天,我们不论身处何处,都可以联系到千里之外的人,信息早已能够打破物理空间,进入到一个形而上的概念之中,但节目组却选择返璞归真,让传统课堂空间在媒介中得以保留,这或许便是节目组为青少年学生特意打造的“仪式感”,在特殊多样的仪式中也体现出现代性议题的重要性。准确来说,现代性是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发展的时间观念,它代表了人们对于线性时间、未来和科技的认可,是人们从蒙昧的古代时间里闪现的光束,而这种现代性理念正是生活在新时代下的中国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现代性的本质其实是心理主义,是根据人们对内在生活的习惯性反应来体验和解释世界,是客观生活中固定内容在易变的心灵成分中的破碎和消解,一切实质性的东西都被心灵过滤掉,而心灵形式只不过是变动的形式而已。变动的形式可以是媒介、数字化手段或者传统课堂空间,但其中被消解、接受的则是时代前进的理念。

然而,不得不承认,传统课堂能够容纳的学生有限,所以节目组以数字化技术赋能课堂空间,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和CG动画让舞台设计充满动感,书本里的字体整齐地浮现在舞台上,三维影像通过渲染合成服务器的专业化处理之后,叠加投放到电视大屏,所以课程不仅能够让舞台内的学生看见,更能让舞台空间之外全国范围内的小观众们看见。人们认为媒介能对人的态度、行为、信息、观点和文化品位等造成影响。[3]多样丰富的媒介形式可以更大程度地开发观众的想象空间和思考领域。在介绍中国天文学发展历程和太空成就时,整个舞台上方呈现为繁星满天的夜空景象,凭借数字化技术实现的虚拟现实舞台空间再次让传统课堂介于想象和真实之间,这种别出心裁的舞美设计能够让青少年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且对无边宇宙生成一颗热烈的“好奇心”,正如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所说,好奇心是给青少年的礼物,是关于宇宙的礼物、自然的礼物、科技的礼物。

(二)实景课堂的数字化内容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中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方式,不仅被归纳为我们对于它的内在反应,而且被归纳为我们内在生活对它的接纳,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水乳交融,几乎很难辨识,那么如何让懵懂的观众捕捉到那些已经约化为个人内心体验的飞逝的、破碎的现代性存在呢?在数字化时代,实景课堂是一个接地气的解决方案,它引导观众更直观便捷地关注那些能捕捉内心体验之易逝性的人类表达形式,在形式中体验内容真实可触。如果说传统课堂以XR(扩展现实)和三维立体影像的人机交互舞美形式来展示数字化时代的魅力,那么实景课堂便是扎扎实实地将数字化技术给人类文明和日常生活带来的内容性变革呈现出来。实际上,《开学第一课》节目组并不是第一次使用实景课堂模式展开叙述,早在2009年,该栏目便采用外景拍摄,在巍峨连绵的八达岭长城搭建教育空间,实现课程外移。然而此前的外景连线只是作为封闭课堂空间的一种补充,并不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的实景课堂已然与传统课堂并重,并且突出数字化内容,将科技与想象带出殿堂,走向广阔的外部空间。科技超越一切的主题与空间形式转换的交汇,为这一具有教育性、知识性的节目增添了趣味与内涵。

在《实景课堂:走进江苏镇江》一节中,一对农学研究生夫妇带着知识、技术、理念和设备回到家乡,在美丽的田野间讲述数字化农业的发展历程。小朋友们跟随主持人和80后“新农人”魏巧走入乡间田埂,高脚式自走式植保机、无人植保机、田间气象监测站、田间虫情监测系统、土壤复合传感器、智能灌溉系统等数字化农业机器在阳光下发挥它们的力量,节目组将镜头对准一个个专心听讲的同学,然后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去拍摄数字化技术给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带来的高效便捷。儿童的好奇和科技的神秘成为一组叙述与被叙述的互动关系,这让实景课堂里的数字化内容更加突出。在《讲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一节中,中国国家版本馆实景课堂里的“宽带纹刻符钵”上的符文从钵体上脱落,形成一道带有光晕的三维图像飞向远处,数字化的处理似乎令古老的器物拥有了生命,镜头跟随孩子对“飞走的符文”的追赶切入下一个场景,何尊上的“宅兹中国”四字同样运用数字化处理为三维图像,更有浙江大学研究员金晓明领导的工作组将一些绘画珍品以数字化大手聚拢,形成“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让更多人能够更直观、立体地欣赏《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中国艺术史上优秀的作品,数字化技术助力绘画作品高精度出版,让中国绘画艺术再次焕发生机。现代性体验与古代优秀文化在数字手段和实景空间中结合,那些已经幻化为个人心理体验的社会现实和历史轨迹在这种特殊表达形式中重现,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成为生命的总体性,时代美景与个人体验交织为华丽的星图。

二、对时间的表征:一场贯穿岁月的课堂实践

斯图尔特认为表征是通过语言生产意义[4],是一种意指实践。媒介展示的各种“事物”会形成概念图,而这些概念图在约定俗成的共享信码体系中则有对应的符号,通过符号间关系,具象的“事物”最终指向意义,这就是语言(文字、话语、影像、声音、动作等)对各种“事物”的意义的生产。在《开学第一课》的隐藏脉络里,一切事物都在对“时间”这一概念进行表征,这是一堂时长约一小时的节目,同时也是一场贯穿过去、今天、未来的岁月旅程。

(一)岁月沉淀的历史课堂

节目的第一节从中华文明的起源讲起,这是一场对过去的告白。何以中国?在于过去。过去塑造了现在的我们,过去未去,仍将在未来保持鲜活。[5]过去未去,过去也不可能消失,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绵着的古国文明,我们国家的青少年应该对祖辈的文化和过去的历史始终葆有无限的热忱和自豪,而《开学第一课》的目的正在于将这种正向情感充分激发。当过去只是以碎片的形式面对我们,那我们在展示过去时,也往往需要通过碎片化的展览模式来讲述故事,这即是一种“偶然性碎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或许飞逝的、偶然的碎片才是生活和历史的真实。

国家版本馆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它是一个图书馆,也是一个档案馆,更是一个博物馆,上下五千年历史在其中熠熠生辉。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彩陶文化到殷商甲骨文文化,再到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一代代曾经辉煌的历史在一件件文物中重生,教师通过现场指导和对实物的讲解来与学生们展开互动,在有趣的互动课堂上,意指实践随之发生。当课堂通过媒介呈现给观众,对过去的时间的表征开始运作,叙述回到人类文明的记忆中。节目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段落,导演将镜头延伸到版本馆之外,通过场外连线让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化身“讲课人”,于是处于北京的文物和全国各省各地的文物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交流,这种交流在小小“讲课人”的介绍中得到升华——四川广汉三星堆、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四川眉山三苏祠、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山东曲阜孔庙……从看似偶然发生的“碎片”出发去理解生活和历史的总体性,这显然更接近于思想未成体系的青少年学生,他们会能够以充足的想象力将这些“碎片”糅合为可以理解的历史。当一段段神秘的文明史缓慢揭开面纱,最后所有“讲课人”的特写镜头拼合在一块电视大屏上,不同的声音汇集成相同的情感。过去未去,过去在媒介中获得叙述,在大众文化里被表征,在青少年观众心里激荡。当然,历史也在一张张粮票里呈现出质朴、探索的模样,在《永乐大典》与《儒藏》中倒映出盛世传承的倩影,在湖北郧县人的头骨和臼齿里显现百万年前祖辈的印记……时间永远在流逝,但是人类可以用媒介技术完成一场场意指实践,让过去始终闪亮。

(二)國际视域的当下课堂

当今社会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共存的社会,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日本不顾各国反对排放核废水、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纷纷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对纷繁复杂的全球局势,我们必须以全面深远的目光聚焦自然与社会。《开学第一课》注重对“当下”时间点的表征,注重对青少年国际视角的培养,因此节目组以一种当下永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国际热点问题展现在“课堂”中。

在《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一节中,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马方舟带领同学们探索武夷山森林的奥秘,一个个青少年化身“调查员”在林间观察甲虫、阳彩臂金龟、南方红豆杉、武夷林蛙等动植物,生物的多样性和良好生存状态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应有之义。武夷山的生态茶园示范区采用“茶豆油菜套作”的种植模式,这种创新模式解决了武夷山水土流失和土壤富营养化的问题,不仅提高了茶叶品质,而且让青山绿水常在,保护了生态环境。节目组以问答形式展开叙述,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抛出问题,同学进行回答,廖红进一步启发同学进行自我思考,最后作出阐释,这一过程实际是对传统教授过程的模拟。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是现下全球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节目组以这种形式将生态问题带入“课堂”,是对“现在”的表征,同时也是对国际社会这一广阔空间的表征。

(三)走向未来的科技课堂

过去未去,当下尚在,未来已来。世界由完整的时间脉络构成,《开学第一课》的目标人群虽是年纪较小的观众,但仍旧试图以形式和内容上的连贯来表征时间的流动,从而突出这档儿童公益性综艺的深邃内涵。印象主义的生活方式适用于都市,也适用于赛博朋克式的未来世界,一个存在于科技和幻想中的时间段,充斥着大段的快节奏迷离和心理体验的交叉剪辑。这种印象主义的艺术恰好是人类处于青少年阶段常有的一种心灵状态,节目组将这些本该迷离颓废的碎片以轻快的形式呈现,又调和以严肃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未来时间段的预设性展览。

未来属于包罗万象的科学技术、属于拥有“上进心、好奇心、初心”的青少年、属于浩瀚的天空……所以在“课堂”的最后三个重点的核心在于对“未来”的表征。从叙述形式上来说,节目讲述文明起源以表征“过去”,讲述“农业”和“环境”表征现在,所以在尾声,必然要以一些能够表征“未来”的“事物”为落脚点——四川稻田的拉索、以歼-20战斗机为代表的中国航空科技和神舟十六号的太空旅行都是中国科技指向未来的航标。

三、《开学第一课》的价值观教育

语言的意指实践对于大众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节目表征时间脉络,将巍巍大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媒介形式进行展览。麦奎尔曾经预测传播模式的未来,他说,传播模式必将走向多元化,因为人们选择和使用媒介的根据将越来越受约于更为广泛的文化、社会经验的兴趣和需求,而原始信息来源、大众传播者和受众统一和协调于同一活动或相连的序列将十分罕见。[6]当今,传播模式和传播内容实际上处于双向影响的过程,节目以多媒体形式传播价值观,对接收者产生心灵教育,同时,大众文化和市场需求本身也在制约媒介形式的运用。

价值观是个体基于思维感官和现实基础产生的认知和理解,因为个体的自由性,所以价值观本身是复杂多样的。然而,一个社会往往会具有较为统一的集体价值体系,因为国家机器的运作使人们的社会意识、风俗习惯趋于一致。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需要集体主义,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被连年战争打击得尽显疲态的国家机器需要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以重生涅槃,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当时从官方到民间,四处交杂着“团结”“奉献”等声音,而新世纪新时代的中国则需要“爱国”和“追求真理”等正向价值体系的指导。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开学第一课》的意指实践和主题输出实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观教育。

2023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强国复兴有我”,节目从中华文明介绍到航空知识,从典籍编撰介绍到农业发展,从生态环境介绍到孤钓寒江……节目通过展现强大的硬实力和历久弥新的文化软实力激发青少年观众的认同感,从而引导观众增强爱国意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抗美援朝老兵陶伟倾情讲述120米近距离击落敌机的卓越战绩,19岁的他展现出为国家拼搏厮杀的姿态,从建国之初到军事实力愈加雄厚的今天,爱国始终是中国人身上最核心的标签。节目中的榜样展示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纯粹的集体化主义特征,他们甚至缺少一种现实层面的、对个人情感的关注,这或许是节目时长有限,难以全方位地对其进行叙述,因此这种陈述形式难免显得幼稚化、片面化,但却很好地适应了《开学第一课》面对的低龄观众群体,实质上,这有利于促使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极为推崇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会内化为青少年的自我品质。社会意识价值观的教育往往会因为刻板严肃而适得其反,《开学第一课》作为一档面向儿童的综艺节目,将知识、理念与多样化的传播形式相结合,力求做到寓教于乐,在教育青少年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节目本身的可看性和娱乐性。

如果说节目的主题强调爱国的核心价值观,那么课堂邀约到的老师们则为同学们展示了一种发挥个性、追求真理的职业价值观。青少年的自我和个性应该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自我化的人格和宽松的时代氛围相辅相成,这也能够促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并且引导他们以追求真理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不论是实景课堂还是传统课堂,每一位讲课人都是自己领域的佼佼者,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将兴趣转化为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并且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完美诠释了中国儒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和胸怀。汤一介先生皓首穷经,为汇聚《儒藏》奉献一生,他用生命完成了人在现象世界中的历险与经验;金晓明谈起中国绘画滔滔不绝,视古画如亲子,他将束之高阁的古画的所有潜在可能都变为现实的强力意志;高星在考古学领域深耕,追寻人类百万年前的足迹,现象世界和生命的遗迹是具有活力的存在;首席科学家曹臻对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的痴迷令人感慨……讲台上的一位位“讲课人”在风华正茂之时选择了自己为之热爱一生、奋斗一生的事业,他们在镜头中的出现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积极职业价值观的呈现。一个完美的集体主义式英雄需要一些个人主义色彩,节目组以此来中和二者的单一性,让节目中学者们的个人魅力得到更全面的释放。

結语

站在数字化高度发展的时代进程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公益传播的现状与发展路径,锚定公益节目知识与娱乐双重叠加的发展方向。《开学第一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今年,该栏目将叙述焦点放置于“数字化”和强国复兴,此二主题既具有国际视域,也可以使公益节目在遵循创办初衷的同时,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主流舆论导向。电视栏目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具有特定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利用媒介优势资源的整合和创新创造核心竞争力,实现公信力和效益性的并重、知识教育和娱乐鉴赏的共存是我国电视公益节目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英]戴维·弗里斯比.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作品中的现代性理论[M].卢晖临,周怡,李林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90.

[2]邵培仁,杨丽萍.媒介地理学 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M].2010:68.

[3]张皓,郑讴.经典大众传播理论仍有巨大的潜在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0-23(A04).

[4][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 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6.

[5]孙庆玲.《开学第一课》:读懂“何以中国”[N].中国青年报,2023-09-04(004).

[6]梁锋.丹尼斯·麦奎尔[ J ].新闻前哨,2014(09):100.

【作者简介】  姜媛媛,女,山东青岛人,伊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伊犁大学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伊犁大学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背景下伊犁河谷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生态化研究”(编号:2017ZBGJYB009)成果。

猜你喜欢

开学第一课第一课媒介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早上第一课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家教第一课:有话好好说
书,最优雅的媒介
科学第一课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开学第一课”之我见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今年《开学第一课》,容祖儿等讲“家风”